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追尋生命的意義隨筆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人,他如荷,出淤泥而不染;如蘭,獨立而孤傲;如竹,挺立而不屈。他難容於俗世,金玉美質被世所棄,蒙不白之冤,遭放逐之苦,傷痕累累卻依然故我,高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終在國亡之時,投江而逝。他,就是屈原,一箇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一個極具悲劇內涵的偉大詩人。

追尋生命的意義隨筆

從《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我們可以看出,屈原經歷過眾多文人都曾經歷過的普遍悲劇:懷才不遇、離鄉去國、知音難覓。後世文人重複着屈原式的悲劇人生,他們以多種途徑排遣着這種種不幸卻沒有選擇自沉。屈原必死的原因是什麼?我想,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個體的悲劇命運無法脱離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而那個時代特殊的文化決定了他的性格,最後“性格決定命運”,屈原最終也無法逃脱命運的牢籠。

先説説屈原所處的大環境:戰國。在屈原生活的時代,中央集權制度在歷史舞台上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舊貴族則逐漸走向腐朽。傳統的宗法制使得貴族們擁有了無比的優越性,他們憑藉血緣而非個人努力就能在統治階級身居要職。而這,使得在統治階級內部很難產生有抱負有理想的才學人士,從而使得屈原難以尋覓到志同道合之人。此時的楚國,舊貴族憑藉着宗族血緣關係頑固地聚合在一起,千方百計去摧毀一切損害自己利益的進步改革。屈原沒有並肩作戰的知己,單憑一己之力無法推行適應時代要求的.政治改革,反而被小人所誣陷,遭顛沛流離之苦。楚國的腐朽的政治制度正是屈原知音難覓、離鄉去國、懷才不遇的客觀原因。

再來説説屈原受到薰陶的文化。屈原生於楚、長於楚,血液裏流淌着楚文化的純真與浪漫,但他同時積極接受着中原儒家文化的精華,而他的悲劇正冥冥之中隱於這兩種文化的薰陶之中。屈原以義立身,但是屈原之義卻不同於儒家之義。儒家的仁義是倫理義務,是家族義務與國家義務的統一,是血緣性與政治性的統一。當儒家之士“事君”的政治追求受阻時,他們可以回家盡其孝親之責。但是屈原則不然。屈原他是“楚之同姓”,國家的存亡便是他家族興盛的標誌,對他來講義是純粹的政治義務,他只能成為義無反顧地把全部的生命都賦予社會政治責任的極端者。

義的極端不僅僅在於政治義務,同時也在於他受楚文化薰染後的性格。楚文化賦予了屈原九死不悔的純真和執着,在他這裏,義就是生命,生與義絕對統一,舍義之外別無生命。“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就是生與義絕對統一的表白。楚國長期遭受北方強大民族的壓抑,為了本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個人必須服從集體,甚至在必要時犧牲個體以保全集體。這樣的集體主義和屈原對義的理解,使得他將義與不義、有意義的人生和無意義的人生絕對對立起來。一旦選擇了義,那麼一切對義的放棄都是向不義的投降和向無意義人生的沉淪。所以對於屈原他自身來説,在楚國亡國之時,他只能選擇死,他只能“寧溘死以流亡兮”。

我想,是因為我們總是受到辯證思維的影響,所以我們無法接受屈原極端的、靜止的思維方式。屈原對於現實世界的矛盾有太多的想不通,他“正道直行”,將全部生命都奉獻給楚國,卻“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他實在無法忍受這種行道而不通、行義而不能的荒謬現實,“寧赴湘流”。所以在我看來,屈原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用着我們不能理解的方式去維護他熱愛的祖國、去堅守他心中的義、去追尋生命的意義,留給後人一代代的緬懷和探尋。

標籤:追尋 隨筆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