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推薦度: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推薦度:比的意義的教學反思推薦度:小數的性質教案設計推薦度:循環小數教案推薦度:相關推薦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

小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學習,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除法的意義、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以及商不變的性質等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把已學的整數知識遷移到小數學習中,注意讓學生區分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不同的地方,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易於掌握小數除法知識,同時,還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在教學中,我聯繫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如:“買奶粉”、“買掃把”等事例,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通過學生計算、觀察、比較、回憶、討論、交流得出整數除法的意義和整數除法計算的方法,然後,讓學生根據整數除法的意義的歸納過程,總結出小數除法的意義,又根據整數除法計算的方法去類推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找出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異同,加深對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理解。

在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時,教師雖然注意與整數除法進行對比,讓學生找出了異同點:異的就是:小數除法中被除數和商帶有小數點,而整數除法沒有小數點。同的就是:都從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寫商,餘數要比除數小。但共同的還有一點沒有讓學生總結出來,就是:當餘數不夠除時,要把較小的一個單位上的數落下,與前一個較大單位的數結合起來繼續再除。

在對商的小數點位置的教學處理中做得比較好。我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的位置對齊的特點,並引導理解其中道理:當整數部分還有餘數時,要與十分位的數結合起來再除,這時結合起來的數表示的是幾個十分之一,除得的商就是幾個十分之一,這樣,商的小數點就點在十分位前,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的位置正好對齊。

在這節課中,教師教學節奏不夠緊湊,學生練習時間比較少,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沒有得到及時反饋,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得到及時強化和鞏固。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更加刻苦鑽研教材,熟悉教材,加快上課節奏,同時,注意使用激勵性語言,及時表揚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2

新課程理念下,在概念的教學中,教師要防止重結論、輕過程的做法,積極組織有效的數學活動,確立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去體驗、去思考、去構建數學概念。小數的意義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國小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本案例中,教者引導學生在測量、觀察等操作的基礎上,從直觀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到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的形成;從把1米的尺子看成一條線段,到學生感悟這條線段可以表示很多事物,步步清晰,層層深入。學生始終參與到概念的探究過程中,通過比較、歸納、分析和綜合,最後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很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並逐步形成小數的意義這一概念。

概念是思維的出發點,學生對數學概念掌握得是否準確、完整,將直接影響到各種性質、法則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影響着各種數學技能的形成與提高,同時也影響着學生思維的發展。《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進行實際測量,貼近學生的生活,簡捷有效地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使學生藉助動作思維,加深對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的認識。由此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產生神祕感,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

新課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學,應該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實現師生互動、共同探討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米尺,獲得分母是10的分數與一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與兩位小數等等一一對應的關係,從而引導學生理解並概括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意義,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概念的形成過程中來,在這個基礎上,理解並概括小數的意義就水道渠成了。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的靈魂,是最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因此,數學課堂既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本案例中,如1分米 =1/10 米 = 0.1米,滲透等量代換思想,並以此為基點展開,鼓勵學生遷移類推得到許多一位小數;在概括出一位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遷移類比,理解兩位小數的意義,並對三位小數的意義進行大膽猜測,仔細驗證。歸納小數的意義時,先將1米抽象成一條線段,去掉單位名稱,由這條線段聯想到可以表示很多的事物,最後抽象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從而有效地滲透數學抽象化方法,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是既重概念形成結果,又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我們有理由相信,只有這樣的概念教學,才是有價值的,才能促進學生又好又快地發展。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3

《小數的意義》是國小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起始課,也是本單元的一個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這部分知識是小數後續知識的基礎,因此學好小數的意義,真正理解小數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

小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之後才學習的,所以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時,我注重抓住了分數與小數之間的密切聯繫,如:通過學生對十進分數的認識來引導他們學習和理解小數的意義。以此作為學生認知的橋樑,我認為更易於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最終定位在四點上:

1、在生活情景中,瞭解小數的產生,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應用價值。

2、學會和他人合作,能較清楚地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通過小數的運用,激發學生對小數的學習興趣。

4、通過學習,讓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並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這是我在課前預想達到的教學效果。

在講完這節課後,我認為自己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本節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帶着問題動手操作——測量橡皮的實際長度,然後去發現誤差。這個環節的設計,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發展了學生髮現問題、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儘可能地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以展示自己的機會。在這節課上,91%的學生都在課上積極發言了,只有3人一個問題也沒有回答過。

(2)教學中,我能抓住分數和小數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繫,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發現了小數的本質特徵。這樣,不但注重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而且也有利於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

(3)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注重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善於抓住新舊知識的銜接點,能啟發學生運用類推遷移的方法去學習。能將老師的講解、學生的思考和適當的練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切實感受到了“生活處處有數學”、“學習數學很有用”,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此外,我在講授這節課的同時,還對班中的學生進行了前測和後測。測試後的結果還是比較令我滿意的。如:在測試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會讀下列小數嗎?0.2、0.78、0.514”。前測中,有14人會讀,有14人會讀1、2個,還有8人根本不會讀。而講課之後,在後測中37人都已會讀。“你知道小數的組成嗎?”這個問題在前測中只有2人知道,17人不全知道,還有17人不知道。而學習完本課之後,全班有33人都知道了,只剩4人不全知道。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4

小數的意義這節內容知識點多,在教學過程中,為防止把教學過程講的瑣碎,我在教學過程中,把小數的讀法、寫法、小數的組成三個環節運用點到即可的方法快速講解,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探究小數的意義及小數的數位順序表上。

在探究小數的意義時,雖然三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小數,但本節課教學我仍然把探究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意義作為重點,充分運用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組織教學,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在學生列舉的小數中,先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讓學生運用老師準備的正方形紙片或自己用線段圖試着畫一位小數,在學生充分交流後,老師用自己準備的平均分成10份的紙條米尺,引導學生學生明確0.1與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遷移類推到許多一位小數,讓學生比較這些小數的共同點,抽象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從而明確一位小數的意義。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兩位小數的意義。三位小數的意義課本採用將平均分成1000份的正方體模型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只是理解這個平均分成1000份的正方體模型就需要很長時間,沒有立體感的學生更是不好理解,這就需要教師製作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根據自身不會製作課件的特點,我採用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先猜想,再驗證的方法學習,然後我運用平均分成1000份的紙米尺引導學生歸納概括,這樣既複習了前面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操作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明確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這樣輕鬆理解了小數的意義,並運用知識遷移,明確了四位小數、五位小數等多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雖然效果不錯,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在引導學生探究時,老師引導太多,沒有充分放手給學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今後要加強學習方式的改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課教學涉及的內容較多:小數的讀法、寫法、小數的組成、小數的意義、小數數位順序表等,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側重點分明,但時間仍然很緊,致使各重點的探究不是非常到位,如果把小數的數位順序表放在第二課時進行探究,我想小數的意義和小數數位順序表這兩個重點和難點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教學效果會更好。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5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本節課是以米尺作為教學小數意義的直觀教具,是以長度為單位為例説明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成功之處: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小數的意義這節課中,如何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中我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一是重點教學十進分數用一位小數表示。通過1分米=1/10米=0.1米3分米=3/10米=0.3米7分米=7/10米=0.7米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觀察分數與小數之間有什麼關係,從而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然後讓學生舉出像上面這樣的例子來進一步認識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二是採用放的形式讓學生總結歸納百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三是採用讓學生獨立完成的形式總結歸納千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來表示。通過這三個層次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在難點上,對於小數的整數部分為什麼都是0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發現、思考、交流得出因為1分米、1釐米、1毫米都不足1米,所以小數的整數部分是0,這樣小數的意義教學也就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

對於小數的計數單位為什麼是發現部分學生不理解,在練習題中出現了問題。

再教設計:

1.每個知識點都要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不至於留下知識上的死角。

2.加強習題的練習,讓學生從多種類型上進一步認識小數的意義,深化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6

《小數的意義》這節內容知識點多,在教學過程中,我分成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教學小數的讀法、寫法、小數的組成、小數的意義,第二課時教學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雖然學生已在三年級初步認識了小數,但本節課教學我仍然把探究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意義作為重點,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組織教學,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時我把準備的正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十份,並將其中的一份塗色,然後請學生用已學過的分數來表示塗色部分,在學生説出十分之一後告訴學生十分之一也可以寫成小數0.1,接着又將十份中的三份塗色要求學生先用分數再用小數嘗試表示塗色部分,在學生會用一位小數表示分母是十的分數後,我又將另外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一百份並將其中的一份塗色,並請學生用分數表示出塗色部分,在學生説出百分之一後告訴學生這百分之一還可以小數0.01表示,接着我又將其中的58份塗色,並請學生嘗試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塗色部分。因為有了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學習基礎,學習三位小數我就放手讓學生用知識遷移的方法學習。因為學生對分數的知識掌握得較紮實,所以學生學得較輕鬆,課堂上的師生互動配合得很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昂,從課後作業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對小數的意義有真正的掌握。

但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在引導學生認識小數的意義時,沒有充分放手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在學生學會用小數表示分數後沒能趁機再次利用正方形紙的作用,引導學生理解小數相鄰數位間的進率。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7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國小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學生雖然對小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在教學中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本節課,我先讓學生展示小數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接着讓學生説説為什麼要用小數,學生都説出了小數會比較簡單。這樣的設計,就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了,引發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慾望的火花,從而感覺他們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接又重新複習了一下關於分數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去體驗。雖然最後,學生的掌握情況還算可以,但是可能對那些後進生來説,理解得不是很好。

在課中感覺到學生是有差異的,我們要重視每一位學生。做好對話工作。學生出現的誤解要注意引導好。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8

小數點移動是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內容,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有難度,對小數點的移動,特別是位數不夠時的處理掌握不好。

為了突出本課時的重點,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掌握小數點移動的規律;突破難點:小數點移動的方法及當位數不夠時用“0”補足的處理,在教學時我力求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有所感悟,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並體驗到學習過程中帶來的喜悦,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互相合作和應用的意識。 本節課我認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預定的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把較為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在課一開始通過孫悟空金箍棒的長短變化導入,使這淘氣的小數點活動起來。藉助多媒體的演示,使學生很清楚看到小數點的移動的過程,從而知道小數點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其次在探究小數點移動規律的時候,我採用分層教學,讓學生觀察小數點的`變化和金箍棒的長短存在怎樣的內在聯繫,學生馬上可以説出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金箍棒就擴大到原來的10倍。 然後,重點突破小數點移動的方法,讓學生經歷擺、移、説、歸納的過程,真正理解與掌握一個小數乘10,小數點移動的規律及方法,並發現小數點移動後要去掉整數部分前面多餘的0,以及結果是整數時,小數點省略不寫。

在充分探究的基礎上,利用知識的遷移過渡到一個小數除以10時,小數點移動的規律,並讓學生在擺、移的過程中自行解決“整數部分一個單位也沒有,就用0來表示”的問題。學生掌握一個小數乘或除以10,小數點移動的規律,並會邊移邊説出整個移動的規律以及方法。因為學生有了剛才學習的經驗,我就放手讓學生運用遷移規律自己學習。通過猜一猜:一個小數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結果是多少?小數點該怎樣移動?然後把猜的結果寫下來,再用驗證。 當然在這過程中有中差生還不會,我就讓已完成的同學幫助旁邊的同學,這樣就互相合作學習了。最後交流:自己在操作過程中如何解決遇到的問題。學生在動手操作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即當位數不夠時用零來補足的處理。當然我也比較重視內化小數點移動的規律。通過指導看書掌握規律中的一一對應以及省略號的作用。同時課堂首尾呼應,使學生真正明白小數點的移動原來是這個小數乘或除以10、100、1000……,當然可以用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結果。

總之,這節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全部學生加入到探究小數點移動規律的過程中,學生能清晰表達小數點移動的過程,把抽象知識變為具體。當然還存在着許多不足,如本內容較難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導學生探索規律,發現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教學內容安排的多,練習較少,希望在以後教學中能注意存在的問題,改正缺點。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9

這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和一位小數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是通過學生熟悉的分米、米的知識,揭示了小數和分數的聯繫,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在練習中學生在小數表示的意義和小數的寫法上還是出現了混淆。我覺得這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難點,也是在作業上容易出錯的地方,還是需要通過練習來解決。

教材先安排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再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最後介紹小數各部分的名稱。對於本課的教學設計,我初步分成了四部分,先在學生的認知衝突中引出為什麼學習小數,學習小數有什麼作用,接着在觀察對比中理解零點幾的小數意義。第二部分,則在商店中進行把幾元幾角換成元作單位的過程,引出幾點幾的小數,並讓學生進行相互間的換算。第三部分,讓學生自學書本上關於小數的知識,讓學生交流讀懂了哪些知識。第四部分則是把前三部分整合在數軸上總結練習,感受整數和小數的區別,並在數軸上找到小數從而理解小數所表示的含義。

練習的安排有層次,每個練習的安排也都有它的目的性,講評時也應該注意輕重緩急,能有重點的進行評講。

通過反思,我發現孩子的情況要充分考慮到課堂中去,要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0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所接觸,但由於小數的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還有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狀,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找出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契合點,讓學生親身經歷小數的產生的過程。

新課開始,我以小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為切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通過讀商品標價理解標價的意義和測學生的身高(測綵帶的長度)來引入小數的產生,使學生感受到在測量和計算時,有的能用整數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像這樣得不到整數結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聰明的人們於是想到了用分數、小數來表示,於是小數便產生了,學生親身經歷體驗了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第二個環節,以米、分米、釐米、毫米為背景,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學習過程,學生體會到了小數的意義,然後全班交流得到: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十分之幾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用兩位小數表示。儘管這是一種規律,但教學時,我是通過舉例的方式,從0.1米還能用什麼數來表示,引導學生利用1米=10分米找到小數、分數、整數之間的聯繫,依次類推,0.5米、0.9米是多少分米,用分數怎麼表示?接着,認識一位小數;以同樣的方法認識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四位小數。順理成章得概括出小數的意義。

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遷移、合情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既重視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又重視發揮集體智慧,組織好學習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活動。允許並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大膽發表個人見解。孩子們在靜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輕鬆、愉快地學到知識,增長本領,從而達到樂學、會學、創造性學的境界。

在實踐運用環節中,我根據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的不同為他們設計了三個不同發展層次的練習,人文性的提示更激發了學生展示的熱情,不同的學生都有所發展,他們的知識得到了充實,思路得到了拓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不足之處:

1、對教材鑽研不夠。在教學相鄰小數的計數單位的進率時太倉促,處理的不到位,在課中應引導學生回憶並舉整數的計數單位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

2、教學最後的總結較少,引用的名言有點畫蛇添足。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1

認識小數的第一課時的重點是認識小數的意義,它是貫穿整個小數部分內容的學習的,具有重要的地位。之前,我讓學生已經預習過,從學生的摘錄看出,預習不是充分的。是不認真?還是不會自學?帶着這個疑問,我在課堂上設計了預習的環節:閲讀課本第28-29頁,摘錄自己的收穫和困惑,時間5分鐘。

從巡視學生的摘錄情況看,有價值的問題,總體閲讀的情況質量差,不知道抓住重點來閲讀和思考,所以提出的問題散而成點狀,當然這種情形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

呈現例1後,接着呈現學生的困惑“小數就代表分、角而為什麼要寫成0.3元呢?小數又不代表元,為什麼後面要加“元”?”我的課從學生的這個問題展開的,首先學生的提問不是很清楚,故我讓她又介紹了一遍,詢問其他的同學是否聽清楚她的問題了,然後我試着説:“你是不是認為,0.3元是3角,為什麼不用單位角表示?就是寫成0.3角。”她點點頭。

從學生們否定用單位角的回答中感受到,學生們對小數的認識停留在直觀的基礎上,元是整數部分,角是第一位小數,分是第二位小數,但學生們很清楚,3角=0.3元,5分=0.05元,4角8分=0.48元。缺少的就是為什麼這樣寫?也就是學生閲讀中存在的問題,沒有抓住重點來閲讀和思考,再次組織學生閲讀課本:1元=100分,1分是1元的1/100,還可以寫成0.01元。學生們通過閲讀和剛才的交流漸漸明白,1元=10角,3角就是3/10元,3/10還可以寫成0.1。

“5/100為什麼要寫成0.05,不是0.5呢?”有了前面的經驗,學生們有了自己的見解。生1:如果寫成0.5的話,5分就變成了5角。生2:100有兩個0,所以小數也要有2個0。第二個學生的回答是不恰當的,而3/10=0.3、5/100=0.05這兩個例子卻剛好和她的説法相符合,我沒有理解否定她的觀點,只是繼續往下和學生們理解第三個例子,48分=48/100元=0.48元。然後,讓她觀察8/100=0.48這個等式,讓她體會她的觀點的不合理,“逼”學生們再次思考100的1後面有兩個0,和小數中的什麼有關?結論當然和小數的位數有關。

學生的問題和錯誤往往會影響教學的進程,但悠着點也好,能展示學生的思考過程,並以此為起點展開討論、交流和思考,能清楚地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和怎樣去觀察和不斷去驗證,然後得出合理的結論。

“悠着點”這節課還在我思考以外的環節上出現了,正方形的稜長都平均分成了10份,就分割出1000個小正方體,對老師們説是一個常識性的知識,看一看不用數就知道是1000個。而學生們不是,認為是600個,一個面是100個小正方體,6個面就是600個;從稜長處能看到小正方體的兩個面,有學生認為是兩個正方體,所以雙倍地數了。

悠着點糾正學生的錯,前面一個面是100個小正方體,數數有幾層,從前往後數;上面有100個小正方體,從上往下數有幾層;而第二個問題,觀察圖還是不能得到我滿意的結果,學生的思維總是建立在形象的基礎之上,觀察教師的一摞本子,“能看到兩個面,難道説是兩摞本子?”再觀察圖,學生們明白了。

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們的觀點和錯誤往往會在教師們的預設之外,悠着點能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繫,消除原來的錯誤的思考方法和觀點,從而真正做到豐富學生們的數學活動經驗。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2

小數的意義這一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小數已有自己的認識。同時,在第一學段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小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 重視學生的已有經驗

課始,以“我們已學過哪些數”這一問題展開教學,學生通過自己的回顧,將本課的教學內容“小數”置於整個數的系統之中,這為學生的生成提供了誘因。“或許小數與其它的數有內在的聯繫”。

接着設問“你對小數有哪些瞭解?”這一問題,包容性較大,學生基於自身的經驗對這一問題有不同的認識,從而為課堂教學生成了有效的教學資源。“物品的價錢可以用小數表示”、“人的身高可以用小數表示”……,並且説出了許多小數,學生在説的過程中對小數的讀法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掌握,在説的過程中學生對於小數的價值也有了不同的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小數的作用真大”不正是對小數的價值的體會嗎?

二、 突出重點,促進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真理解

本課教學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為突破口,讓學生充分經歷一位小數的意義的學習過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豐富學生對一位小數意義的理解。具體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 0.3米 0.7米 0.4”這一組數據,讓學生説説對於這一組數據自己的理解。前3個數據具有具體的意義,“0.1元就是1角,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這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於0.1元竟然有了這麼多的認識。我及時進行板書0.1元=1/10元,有了這一學習的經驗,學生對於0.3米的認識就顯得是那樣的到位。對於0.4的理解,由於缺乏具體的情境支持,一開始學生顯得比較沉默,當一位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説出了0.4的意義之後,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課堂上學生不同的思維綻放,“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學生一次次語言的表述,無一不説明了學生對0.4有了豐富的認識。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歸納一位小數的意義。當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書:0.1=1/10 0.4=4/10 0.7=7/10後,我讓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思考“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由於有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作為支撐,學生輕易地完成了對一位小數意義的抽象過程。

三、 注意研究方法的遷移,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

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的研究方法,其實是一個類推的過程,學生充分經歷了一位小數的意義學習過程後,我讓學生猜測,兩位小數應該表示什麼?三位小數又表示什麼?你能不能應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説明?這樣的教學,真正使學生捲入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通過本課的教學,“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學的關注點又是什麼?”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3

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學案,旨在幫助學生充分回憶起分數和小數的智慧,並初步感知小數和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關係。

首先,探究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學時,利用學生的複習學案內容以及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組織教學,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從學生熟悉的米尺子圖入手,然後再以面積圖為主進行直觀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則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利用手裏的學案和三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一位小數之後,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能較好的完成任務。

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操作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明確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這樣輕鬆理解了小數的意義,並運用知識遷移,明確了四位小數、五位小數等多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這些都是本節課的重點,而出現這些問題説明本節課教學設計還有一些問題,在教學重點知識時,要慢下來,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需要繼續探究、改進。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4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最活躍的心理成分,是一種帶趨向性的心理特徵。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們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着地探索。蘇霍姆林斯基也説過:如果教師不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因此,在教學中,以故事創設情境,將數學置於童話般的故事當中,讓學生感到親切,引起情感共鳴,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本課中,小數點的故事、學生日記等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寓小數與情境中,使學生喜歡小數,對數學感興趣。

2、注重方法滲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達爾文曾説: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高一級的知識,是對知識的一種本質揭示,是數學知識結構的靈魂。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課中,在教學1分米=0.1米時,滲透等量替換思想,並以此為基點展開,先讓學生初步感悟十定製分數與一位小數之間的聯繫,進而鼓勵學生由此及彼、遷移類推得到許多一位小數,再讓學生比較這些小數的共同點,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遷移、類比認識二、三位小數。歸納小數意義時,滲透抽象化方法,在學生多層面、多角度豐富感知的基礎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數量、單位名稱,最後抽象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二位小數……,使學生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3、幾點不足或困惑

小數意義這一課屬於概念教學,如何讓學生建立準確的概念,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本節課做的不夠,老師引導太多。概念教學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變學習方式值得研究。歸納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這裏的問題設計我修改了幾次,但我覺得總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數的本質,特別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分數為什麼能寫成小數,有的學生可能沒有理解。

小數的意義這節內容知識點多,在教學過程中,為防止把教學過程講的瑣碎,我在教學過程中,把小數的讀法、寫法、小數的組成三個環節運用點到即可的方法快速講解,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探究小數的意義及小數的數位順序表上。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

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小數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本節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我雖然教過兩年,但總感覺沒有講透,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教學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在今年學校組織的研討課中,聽了黃永麗老師這部分的教學設計眼前一亮,她的設計精巧極了,非常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在教學時我也採用了黃老師做法:三張分別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1米長的紙條隨着對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理解後整齊對應的貼在黑板上,隨着老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看出一個十分之一里面有10個百分之一,一個百分之一里面有10個千分之一,以此類推。通過老師精心準備的簡單的學具,學生很容易理解了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大小及相鄰數位間的進率是多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真是師傅明瞭徒弟聰。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雖然效果不錯,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在引導學生探究時,老師引導太多,沒有充分放手給學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今後要加強學習方式的改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課教學涉及的內容較多:小數的讀法、寫法、小數的組成、小數的意義、小數數位順序表等,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側重點分明,但時間仍然很緊,致使各重點的探究不是非常到位,如果把小數的數位順序表放在第二課時進行探究,我想小數的意義和小數數位順序表這兩個重點和難點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教學效果會更好。

標籤:小數 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