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青少年健康教育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下面請看青少年健康教育意義的更多詳細內容!

青少年健康教育意義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意義

全面發展教育的實施在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全面發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個獨立的組成部份,但在人的綜合素質中,心理素質佔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説,心理素質如何,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水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與全面發展教育的幾個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繫,並有機地融於各育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關係最為密切。當我們強調思想道德素質是綜合素質的“靈魂”時,學校德育顯然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脱離德育而獨立,但它更多地反映了從內部施行的旨在形成人格特徵的活動。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學校加強德育工作,但是學生的某些認識或行為習慣不僅僅表現為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在多數情況下還反映出心理方面的問題,在教育中如果只是強調外部的社會化的要求而不對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行心理輔導促進其自我發展形成人格特徵的話,往往收效甚微。

比如從宏觀上説,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內容,實施這些教育,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將這社會化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形成完全的人格,就需要從學生心理實際出發進行引導。因為對學生來説,如何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如何正確對待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伴關係等,是形成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的基礎,同時也是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不愛自己的母親能愛國嗎?唯我獨尊、以我為中心,還談什麼集體主義!所以,對學生的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指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能否取得實效的重要基礎。我們再看一些具體的學生行為偏差問題,如對國小生之間的打架現象,在德育工作中通常是運用批評教育的手段,但往往就事論事,事過境遷也許再犯,這就增加了教育的複雜性和艱鉅性,如果我們能對此攻擊性行為的成因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懂得在應激狀態下如何自我調適,效果可能會更好。又如對“説謊”這種不良品行,除了教育學生要誠實外,也要從心理輔導的角度去進行引導。舉例來説,“狼來了”的故事是以後果來説明説謊的危害性,但如果換一個角度,讓學生明白,當自己在“寂寞”的時候、在沒有同伴和自己一起玩的時候,不能因閒不住而無事生非,要進行正確的自我調適(如從事一些積極的活動等),那就可以避免因説謊而產生消極後果;在教育實踐中有時我們還會碰到學生為包庇同伴的不良行為而説謊的現象,對此也不能就事論事,應從如何交友、如何正確對待“義氣”方面着手引導。

隨着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青少年生理髮育的提前,以及文化環境中消極因素的影響,中學生的早戀時有出現,對此不要過早下品行不端的結論,而應該對他(她)們加強青春期教育,除了傳授一些青春期生理知識外,特別要幫助他們掌握青春期心理髮展方面的知識以及如何結交異性朋友方面的道理,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當然同時也要進行理想教育。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兩者是融為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將德育的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個體內在素質的重要手段,在德育中不失時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保證德育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與智育關係也同樣密切。智育的主要功能在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素質,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形成和提高文化科學素質的基本途徑。學習的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教師的教,關鍵要看學生的學。就學生個體而言,學習能否獲得成功,取決於其心理素質如何。作為學習目標的目標系統、以智力活動直接參與的操作系統以及保證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動力(維持)系統的協同運行,是學習運行的基本機制,三者缺一不可,而這三者正是學習心理的構成。如果説目標系統的確定有鮮明的社會化要求外,操作系統與動力(維持)系統卻正是個體學習能否獲得成功的內因,誰也不能替代。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學習目的教育,若只停留在一般的社會化要求上,只能使學生達到“要我學”的水平,這種水平對學生主體性與學習潛能的發揮作用甚微,但如果將之提升至“我要學”的水平,這種內因或內驅力將會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動力作用。學生對學習目的意義的認識實際上具體反映在情感與意志的心理品質上,如“為振興中華而學習”的遠大的理想;愛科學、愛學習、追求真理的強烈的求知慾望;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頑強毅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這些心理品質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和維持學習有效進行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活動離不開智力系統的操作,因而感知、記憶、思維、想象方面的品質及其它方面的能力等則至關重要。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是智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實際上就是智育過程中對學生認知心理機能的調節與潛能的開發。

此外,心理素質如何對於人們從事體育活動、藝術活動、生產勞動的關係也很密切。在中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存在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也是提高中國小生審美素質的基礎和條件,並且還有助於勞動觀點和勞動習慣的形成。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其它幾方面素質的水平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對美育、體育、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並達成教育目標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為

如果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恢復為良好的關係時,父母可以在希望孩子改變的行為中,挑出一種首先進行糾正的嘗試。比如,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按時做好作業,那麼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引導孩子做出改變。和孩子商量的內容包括,作業的數量、完成時間、完成時可以得到的獎勵等。父母不要做出單方面的決定,應與孩子一起討論決定下來。讓孩子自主決定需要改變的內容,也是一種糾正的好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加主動地改變,父母才可以引導孩子的意志。

這裏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如果孩子做不到,不要去懲罰孩子,而應把重點放在嘗試改變行動本身上。下面的五個原則父母應該銘記:

①只定一種需要改善的行為。

②時間不要定太長,最初定的標準應在孩子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③父母應該積極幫助孩子完成目標,而不是採用懲罰的手段。

④決定的獎勵內容應是孩子渴望得到的。

⑤無論孩子做得如何,應對孩子的努力給予肯定和稱讚,而不是評價。

我們拿小智家來舉例子吧。小智以前每天不知要挨多少次的訓斥。每天早晨全家人最忙碌的時候,他從來都是磨磨蹭蹭的,直到父母發火了他才有所行動。父母衝他喊“快起牀”,他才會起來,“陝進去洗臉刷牙”,才會進浴室,進去以後還是磨磨蹭蹭,直到父母再次大喊“快出來吃飯”,他才會從浴室出來,“陝穿衣服,書包收拾好了嗎”,父母不斷地嘮叨和訓斥,家裏每天都是亂成一團。到了放學後,小智回到家裏也不好好做作業,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玩,然後又會挨父母的訓斥。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他也不老實睡覺,在家裏的各個房間裏走來走去,什麼事都要管,結果又是一通訓斥。

小智的父母雖然每天訓斥小智,但總覺得這樣做不對,有時卻又懷疑是不是訓斥得太輕了。父母在一籌莫展的情況下來做諮詢,在諮詢的過程中,才知道他們與小智之間存在着情感距離。於是,小智的父母決定改變策略。

首先,父母開始考慮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高興。於是每天晚上由媽媽陪小智睡覺,早晨叫他起牀時也努力不再訓斥他。這其實也是對父母的磨鍊,雖然父母心裏着急得要命,還是要在心裏不停地勸自己:“我現在和孩子還未達到真正心靈相通的狀態,需要再耐心一些。”在爸爸和媽媽轉變的帶動下,小智每天早晨的動作也快了些,訓斥也一點點減少起來。每個週末,父母還帶小智去他喜歡的遊樂園玩,在外面的餐館吃飯。只要有時間父母就會對他説我們愛你。晚上做作業時,父母也會努力剋制自己少訓斥他。就這樣過了幾個月之後,父母和小智開始一起商量如何做到“自覺收拾書包”的問題。如果小智能夠連續一週自覺收拾書包,就給小智買他喜歡的玩具。一週之內小智雖然很努力,但有一天卻做得不夠好。父母思考之後,決定把限期延遲一天,在小智做滿7天后給小智買了玩具。而在這一週內,父母對小智的行動給予了充分的表揚。第二週小智做得也不錯,於是又得到了獎勵。慢慢地,即使沒有獎勵小智也能做得很好,他對自己的表現也感到很滿意。

對於小智行為的糾正,之所以可以這樣自然而愉快地進行,是由於父母和小智為了改善關係彼此都付出了努力。但是如果在關係恢復之前就試圖糾正行為的話,小智從一開始就很難配合,而父母也會更加生氣加倍訓斥,使得彼此的關係更加惡化。

大人,請不要挫傷孩子的正義感

看到小動物受傷不會上前包紮,看到同學被欺負只會繞道走開,不少大人感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沒愛心,缺乏正義感!

看到小動物受傷不會上前包紮,看到同學被欺負只會繞道走開,不少大人感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沒愛心,缺乏正義感!在和老師們交流的過程中,卻又聽到了老師的.無奈,他們再怎麼教育也抵不過孩子們在做好事過程中的一次挫傷。助人為樂卻聽不到謝謝,指出缺點卻遭到謾罵,學生的兩篇作文,是不是能讓大人們在批評孩子之前應該先反省一下自己呢?

事例一

指出對方錯誤卻被謾罵

四年級的孩子龍龍有一次去坐公交車,卻發現車上有個阿姨正在嗑瓜子,而且直接把瓜子殼扔在了車廂裏。充滿了正義感的龍龍毫不猶豫地走上前説:“阿姨,您這樣做是不對的,不能把瓜子殼扔在車廂裏,這樣不衞生。”

結果,令龍龍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這位阿姨非但沒有接受他的建議,反而破口大罵:“要你個小孩多管閒事!……”一系列難聽的話讓龍龍一下就愣住了,而整個車廂裏沒有一個人幫他説話。

於是,這個孩子困惑了,他在自己的作文裏這樣寫道:“老師不是教育我們在公共場所不能隨地亂扔果皮紙屑嗎

事例二

苦等兩個小時沒有一聲“謝謝”

前不久,同樣是四年級的學生小偉在一次放學回家的途中碰到了自己的叔叔。瞧他在寒風中等在路邊,小偉覺得很奇怪,就跑上前去問。叔叔掏出了藏在衣兜裏的皮夾,對小偉説:“撿到了一個皮夾,裏面有兩千多塊錢現金,我在等着失主來領回去。”

小傢伙被叔叔的拾金不昧感動了,於是,他決定跟着叔叔一起等待失主,結果這一等就是整整兩個小時。最後他們終於見到一個焦急的中年人回來找東西,兩人趕緊迎了上去。

結果,那人拿過皮夾先是懷疑地看了他們一眼,然後着急地核對錢物,看看沒少什麼,轉頭就走了。小偉有些憤怒了,他在作文裏這樣寫道:“我們等了那麼久,他連一聲謝謝都沒有,以後再也不做好事了!”

誰來為學生心理減壓

與同學發生幾句爭吵,五年級學生小明竟然要跳樓,事件雖屬個案,但所反映出來的學生心理素質低下的問題,令人扼腕。如何為學生的心理減負、增強自我調適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由於“獨生”等原因,如今孩子的心智大都較為脆弱,對其引導不當或施加壓力過大,都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毋庸置疑,應試教育的壓力如同巨石。如今幾乎所有學校的教學設置、方向和優劣評估,都與學生的考試分數相聯繫。老師為了應試成績,教學方式了無創意,傳統的循循善誘、觸類旁通逐漸式微,不論學生願聽不願聽,聽進聽不進都照教不誤,千方百計迫着學生往書本里鑽。人人嘴上都喊“減負”,但人人心裏都知道“減負減負,後果自負”,誰“減負”把分數減了下來,誰就會有位子不穩的危險。在分數的重壓下,攀不上“優生”和所謂的“差生”,往往便懷上不同程度的“考試綜合症”和“教師恐懼症”,叛逆、抗拒心理由此而生,並導致種種極端行為。因考試成績不好而自殺的已不少見,小明的跳樓表面上是出於吵架,其實非一日之寒,是某種心理壓力到達臨界點的爆發的表現。

“教育多變”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困惑,也值得我們關注。教育大綱只有一個,但各種口號、方案頻頻出台,讓學生難以適從。今天一個“快樂教育”,明天一個“洗腳孝母”, 還有諸多的統一這統一那,這類心血來潮、不求實效的活動,不但無助於提高素質,還會讓學生產生種種疑問和迷惘。然而,為了既定的成績,學生只能成為聽話的工具,只能像小綿羊那樣循規蹈矩,不能有任何異舉,個情稍有張揚便往往觸犯教規。而好動、活潑、多思是少兒的特性,這種特性縱有不當,也只能因勢利導地加以幫助、規勸,用對待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只會適得其反。“長髮過長不得進校”的校規,就讓不少學生產生心理對抗。

更讓人擔心的是,目前許多地方都把企業的競爭淘汰制不恰當地引入學校,大幅縮編,連教育部也在考慮應否破除教師的終身制。這種權力介入教師評估的機制,使不少老師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履行育人的責任,心理輔導更是説多做少。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遭遇更大的“體制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