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分數的意義教案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分數的意義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分數的意義教案六篇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

2、瞭解百分數的意義。

3、會寫百分數。

4、區分百分數與分數的不同。

5、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培養比較、分析、分辨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一)、引出百分數,教學百分數的讀法。

1、百分數的引出

師:近年來,我們學生的近視率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視,根據去年年底的統計,我市學生的近視情況如下(媒體出示)

師:這裏出現了三個新的數,它們分別讀作:百分之十八,百分之四十九,百分之六十四點二,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上面這樣的數呢?

2、揭題

生展示他們找到的百分數。

師有選擇的板書並小結:看來生活中這樣的數確實挺多的。數學上把這樣的數,叫百分數。那麼什麼是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怎麼寫?還有哪些跟百分數有關的知識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二)、凸顯百分數的優點,教學寫法

1、比較中凸顯百分數的優點

師:大家都在關心我們學生的近視情況,作為老師當然更要關心我們學校同學的近視情況。下面是老師調查的二、三年級的近視情況(出示表格)

年級 總人數 近視人數 近視人數佔總人數的 近視率

二年級 20 2

三年級 25 3

師:二年級的近視人數佔總人數的多少呢?三年級呢?哪個年級的近視情況好些呢?你是怎麼比較的?可以先在草稿本上寫寫算算。

學生反饋:可能會出現通分成分母是50的,也可能是100的。

師挑選通分成分母是100的提問:為什麼把分母都通分成100呢?(便於比較)

2、教學寫法

師:二年級近視人數佔總人數的10/100,又可以寫成二年級近視率是10%。(媒體出示再板書)我們寫百分數的時候在分子10的後面加上百分號。看看我們寫百分數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百分號的小圓圈寫小點)那麼三年級近視人數佔總人數的12/100,可以怎樣寫呢?生寫在草稿本上,指名一生板演。

(三)、百分數意義、

1、指導着説百分數的意義

師:三年級的近視率12%指的是哪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師:也就是説三年級的近視率12%表示?(三年級近視人數是總人數的12/100)(板書)

師:那麼二年級的近視率10%又表示什麼?(二年級近視人數是總人數的10/100)(板書)

2、生自主説

師:那麼誰能説説我市國小生的近視率18%,中學生的近視率49%,高中生的近視率64。2%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自己輕輕地説一説。

生反饋説,師選擇國小生近視率表示意義板書。

師:看到這些信息,你想説什麼呢?

3、小組內説

師:通過這些百分數的呈現,我們大家簡潔明瞭的看到了學生近視情況的嚴重性,其實在生活中百分數的應用非常廣泛,同學們剛才也找了很多,你能把你找到的百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在小組內説説嗎?

生反饋,師挑選組的代表説,並板書。

4、小結百分數意義

師:説了那麼多百分數的意義,那麼到底百分數表示什麼呢?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都已經説的都非常接近了。百分數就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板書意義)

(四)、辨別百分數與分數區別

1、辨別

師:我們來看看下面的百分數是表示誰是誰的關係呢?

出示:

雞的只數是鴨的75%

一根繩子的長度是一根鐵絲的51/100。(51/100可以改寫成51%嗎?)

出示:

一堆煤重87/100噸。(看看下面這個分數可以改寫成百分數嗎?為什麼?)

2、師小結:分數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也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而百分數只能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後面不能加單位。

3、加深理解進行判斷

(1)一段繩子長29/100;

(2)一段繩子長29%米;

(3)分母是100的分數都是百分數;

(4)百分數的分母都是100

(五)、鞏固練習

師:簡單回顧一下,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會寫百分數了嗎?

1、寫出下面的百分數

百分之一 百分之二十八 百分之零點五

2、讀出下面百分數,想想下面的信息給了你哪些啟示?

(1)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

(2)地球總儲水量中只有3%是淡水,而這些淡水中可以直接飲用的只有0。5%。

(3)今天我們班同學的出勤率是100%。

四、教學結束:

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其實愛迪生説過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

同學們對於學習也要付出努力,不怕辛苦。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分母、分子的含義。

2. 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3. 通過層層設疑,不斷強化學生的質疑意識,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

課前準備:通過各種途徑去查找、瞭解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課前讓同學通過各種途徑去查找、瞭解分數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同學已經查找到了相關的信息,能與大家交流嗎?

再請同學們看兩個例子。

1、出示2個實例(課件)

(1) 這些餅,我們可以用3個來表示,而這些呢可以用4個來表示,再請大家看這半個餅還能用整數來表示嗎?

(2) 用米尺來測量木板的長度,能用整米數來表示嗎?

許多例子都可以告訴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有時我們通過計算或是測量都是不能得到整數結果的,為了適應客觀實際的需要,而產生了新的數——也就是分數(出示)。開始,人們只認識一些簡單的分數,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經過很長時間後,才產生像現在這樣完善的分數的知識。同學們知道嗎?我國還是世界上發明和使用分數比較早的國家之一。

其實分數對於同學們來説不會太陌生,我們已經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

2、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在分數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探究分數的意義。

二、互動探究

(一)複習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1. 用課件展示。(3個例子)

(1) 把一塊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 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4份。

(3) 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

2. 小結:以前我們學習了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二)學習把一個整體平均分

1.想一想:

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隻能把一個物體進行平均分?請舉例。

師小結:在現實生活中不僅能把一個物體進行平均分,還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來平均分。

2.思考:

這裏有一堆蘋果,你能拿出它的1/4 嗎?你是怎樣想的?

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怎麼分的?能完整的敍述一下嗎?

把這些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一個蘋果就是這些蘋果的1/4。

3.討論:

把6只熊貓平均分,有幾種分法?每份用什麼分數表示?

(1)彙報分的情況。

(2)説説你們是怎樣想的?注意敍述完整。

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怎麼分的?

把六隻熊貓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一隻熊貓就是這個整體的1/6。要表示這個整體的2份呢?3份?5份?

還可以怎樣分呢?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3

課題

分數的意義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系統學習的,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學生已經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 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 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初步認識了分數(基本是真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所以説分數的經驗學生已經積累的較多,在學習本課時已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

教學目標

(體現多維目標;體現學生思維能力培養)

知識與技能:初步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意義。

能力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藉助為分數配圖,發展學生對美的體驗與欣賞;揭示分數的產生,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養成學生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能從具體實例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準確理解單位”1

教法、學法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教師引導

教 學 流 程

媒體運用

任務導學

明確

任務

師:大家交流一下你們預習分數的意義的情況。或説出你收穫了哪些知識,或提出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學生彙報,教師適當提煉板書)

課堂探究

自主

學習

1、師:我們已經知道分數是由於人們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產生的,如測量、分東西、計算等。你能舉例子説一説在我們的周圍什麼時候需要分數嗎?

(學生觀察,交流)

師:同學們看到了,生活中處處有分數。然而,我們今天使用的分數它卻走過一段及其漫長的旅程。讓我們具體瞭解一下。

出示圖1:世界上最早的分數是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的。我們看,知道這表示的是哪個分數嗎? 1/4,人們藉助圓來表示分子是1的分數。

出示圖2:你認為這個分數是多少?( 3/5)這是我國20xx多年前,用算籌來表示的分數。這是有考證的。1975年底在湖北雲夢縣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竹簡,上面就記錄了一些這樣的分數,表現得整齊劃一,這批竹簡最早的是公元前359年的,最晚的是秦始皇統一十二年的,算到今天大約2360年。

出示圖3:這是後來印度用數字表示的分數。這個分數是什麼?(3/4)

出示圖4:到公元12世紀,距現在大約800多年,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這種分數就延續至今。這個分數也是?(生答:3/4。師板書)

2、感知3/4,理解分數意義

師:現在我們就來看3/4。老師讓大家準備一個學具,剪一個我們所學的平面圖形,大家把它拿出來。你能找出你手中圖形的3/4嗎?自己動手試一試。

(1)學生獨立嘗試剪。

(2)學生彙報剪的方法。(強調:平均分 誰是誰的3/4。)

(3)歸納分數的意義。師:大家都是這樣剪的嗎?舉起來互相看一看。如果要表示3/5、3/6怎麼辦呢?(生回答)這就告訴我們分數是表示什麼的?(生齊答,師板書: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4)閲讀教材,畫出分數的概念,讀一讀。

實物投影

合作

探究

3、合作探究,理解單位“1”

師:同學們,看到書中的概念,你們對老師整理的概念有異議嗎?

(師生交流,提出“一些物體”也是一個整體的問題。)

師:一些物體能看成一個整體嗎?讓我們拿出小組內準備的三張餅,這次小組合作,要剪出三張餅的3/4,該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探究剪的方法。

(1)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2)全班彙報剪的方法,師演示剪的過程。

(3)明確單位“1”:我們把三張餅當成一個整體來分,也可以把一些物體當成一個整體來分,這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這就是我們所説的單位“1”。

(4)説一説你想把什麼作為單位“1”來分一分?(生舉例)

(5)完善分數的概念

(師板書:把 “一個物體”換成“單位1”)

4、弄清分數單位

(老師出示線段圖:一條線段平均分成7分。)

交流

展示

(一份是整體的多少?另一份是整體的多少?2個1/7是多少?3個呢?4個呢?1/7是什麼?

(2)學生再與文本對話,畫出概念,同桌互相説説分數單位的意義。

(3)説出3/4的分數單位是多少?課前複習的幾個分數的單位分別是多少?

反饋拓展

拓展

提升

分數很有趣吧?分數在我身邊比比皆是,看64頁的第7題提供給我們的信息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一起開看。

評價

檢測

老師這裏有12塊糖,可以把這12塊糖看成單位“1”嗎?你怎麼分這12塊糖?創造出了什麼分數?分數單位是多少?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冊第73~75頁。

  教學目標

1. 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經歷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掌握分數的讀寫方法。

2. 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温故知新

1. 創設猜謎情境。

師:用以下成語各打一個數。

一分為二(1/2) 百裏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 十拿九穩(9/10)

[反思:以有趣的猜謎引入,增添了教學情趣,拓寬了學生視域,體現了學科之間的聯繫。]

2. 尋找認知起點。

師:(指1/2、1/100、7/8、9/10)這些都是什麼數?除了這幾個分數,你還知道其他的分數嗎?請你在紙上寫一個分數,並讀給同桌聽。

師:你已經知道了哪些有關分數的知識?

大多數學生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並且會讀、寫分數,有的學生還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知道真分數和假分數。

師:你還想知道什麼?

根據學生髮言,揭示今天學習的內容: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反思:通過簡短的師生對話,摸清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基礎,找準了教學的現實起點。]

二、 合作交流,探究意義

1. 操作。

師:1/2可以表示什麼?為了便於大家研究,老師為每個小組提供了一些動手操作的材料:(一個圓片、一盒水彩筆、6只熊貓圖、8朵花圖等)請每人用拿到的材料來表示1/2。

學生操作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並參與、指導小組討論。

[反思: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為每一個學習小組提供了豐富的、有結構的學習材料,尊重了學生的差異,做到了人盡其才,材盡其用。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使個體參與落到了實處。同時,學生在相互傾聽、相互補充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自己對分數的直觀感受。教師參與討論,可以瞭解小組討論的真實情況,便於有效地指導小組合作,調控教學進程。]

2. 交流。

師:哪一組願意來説説,你們是怎樣表示1/2的?

生:我把這個圓片對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師:還有哪些同學是運用對摺方法表示1/2的?

每組的1號、2號、3號同學都把材料舉了起來。

生:3只熊貓是6只熊貓的1/2。

生:4朵花是8朵花的1/2。

師:(指4號同學)你是怎樣表示一盒水彩筆的1/2的?

生:一盒水彩筆有12枝,把這盒水彩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枝,6枝是這盒水彩筆的1/2。

師:每盒水彩筆的1/2都是6枝嗎?為什麼?

生:我用9枝表示這盒水彩筆的1/2,因為這盒水彩筆共有18枝。

師: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材料表示了1/2,現在老師把你們説的用圖表示出來(出示圖:把一個圓平均分成2份,在每份中都寫上1/2)。是不是這樣?

[反思:面對各個小組眾多的合作學習成果,選取一組作中心發言,節約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效率。把不同材料表示的1/2用直觀圖表示出來,有利於學生把握1/2的本質。]

3. 歸納。

師:剛才同學們在表示1/2的過程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板書:平均分)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分的材料不同)

師:有的是一個圓片,也就是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也有的是一個計量單位,如1米長的繩子,(板書:一個計量單位)還有的是由幾個物體組成的,如一盒水彩筆、6只熊貓、8朵花,我們稱它們為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你還知道哪些事物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嗎?

生:一個班級。

生:一摞本子。

……

師: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在“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上用彩色粉筆覆蓋板書:單位“1”)

師:既然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可以看作單位“1”,那麼我們剛才表示1/2的過程就可以概括成把單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1/2(板書)。1/2還可以表示什麼?

……

師:只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都可以用1/2來表示。

[反思:對操作過程的回溯、反思、歸納、推演,使學生認識並理解了分數意義中的兩個重要內涵:平均分和單位“1”。]

4. 拓展。

(1) 出示:

師:紅色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1/3)黃色部分、藍色部分呢?

生:都可以用1/3表示。

師:為什麼都用1/3表示?

生:因為都是把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

師:黃色部分和藍色部分共佔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2/3)

(2) 出示:○○○●●●

師:請用分數表示3個紅色的圓。

生:1/2。

生:3/6。

師:為什麼同樣是3個紅色的圓,可以用兩個不同的分數表示?你是怎樣想的?

生:把6個圓平均分成2份,3個紅色的圓是1份,佔1/2。

生:把6個圓平均分成6份,3個紅色的圓是3份,佔3/6。

[反思:從1/2擴展到幾分之一,從幾分之一擴展到幾分之幾,學生對分數意義的認識變得更加豐富、厚實。用分數表示3個紅色的圓,既有利於學生體會平均分的份數和表示的份數之間的關係,又為後繼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作了鋪墊。]

5. 概括。

師:我們通過動手操作表示了1/2,並且能根據圖意説出相應的分數。知道了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幾分之一,表示這樣幾份的數就是幾分之幾。那麼,到底什麼是分數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師:他説得完整嗎?誰來補充?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師:打開書第74頁,看書上是怎麼説的。還有什麼問題?

[反思:在學生對分數形成了豐富體驗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問題及板書的引導,及時讓學生概括分數的意義,教材的邏輯意義成功地轉化為學生的心理意義。]

6. 解釋。

師:(指1/100、7/8、9/10)根據分數的意義,你能説説這幾個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嗎?(學生回答)

師:你能結合這幾個分數説一説,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各表示什麼意思嗎?

生:在一個分數中,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師: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板書:分數單位)

師:1/100的分數單位是什麼?它有幾個1/100?7/8、9/10呢?

指名回答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寫的分數的意義及分數單位是什麼。

[反思: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意義之後,讓學生由抽象回到具體,結合具體的分數解釋意義,能深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進一步感悟了分子、分母的意義。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自己寫的分數和分數單位,擴大了參與面,增加了練習量。]

三、 鞏固反饋,深化理解

1. 書面練習。

完成練習十三第1~3題。

其中陰影部分不能用1/3表示。讓學生猜測,可以用幾分之幾表示,並利用教科書第74頁“練一練”第1題的圖形,驗證猜測是否正確。

[反思:這樣處理,一方面用活教材,使分散的習題成為有機的整體,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有時表面上沒有平均分的圖形也可以進一步細分,進而用分數表示,深化了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培養了思維的深刻性。]

2. 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

(1) 請發過言的同學站起來,發過言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2) 找一個未發言的同學站起來,問:你佔小組人數的幾分之幾?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佔全校人數的幾分之幾?同樣是一個人,為什麼表示的分數在變化?

(3) 現在發過言的人數佔全班的幾分之幾?為什麼變化了?

[反思:用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既是對課堂學習狀況的調查,又是對課堂學習內容的'昇華。由於問題來自於學生的學習實際,既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又對部分發言不夠積極的學生進行了恰當的教育和引導。]

四、 課堂總結(略)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5

 學習內容:

課本第60—61頁內容,練習十一第1—4題。

學習目標:

1.我能通過學習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2.我能在正確認識單位“1”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

學習重難點:

我能理解單位“1”及分數的意義。

課前準備:

正方形紙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檢查獨學

1.小組內檢查獨學部分的題目完成情況,質疑探討。

2.自學課本第60、61頁內容。根據自學內容我發現:

(1)分數是如何產生的?

(2)分數的意義是什麼?

(3)什麼是單位“1”?

(4)議一議:分數的分母和分子與什麼有關係?結合你創造的分數,説一説分數表示的是什麼?

3.小組內合作交流,小組代表展示、彙報。

4.總結昇華:分數的定義是:把單位“1”( )若干份,表示這樣的( )或者( )的數叫做分數。

5.我能行:完成課本第63頁練習十一第1—4題。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説一説、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塗一塗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一)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

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二)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

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瞭解分數的產生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説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麼呢?為了便於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着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後,教師出示,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並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着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閲讀課本86頁什麼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為什麼?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遊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標籤:六篇 教案 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