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關於進一步完善消費環境政策的建議

書信函2.58W

消費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與需求,進而提出擴大居民消費,推動泰州經濟增長的政策建議。以下是Sara小編為大家提供的aaa,供大家參考借鑑!

關於進一步完善消費環境政策的建議
  關於進一步完善消費政策的建議

  一、當前消費總體形勢

“十五”時期,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較快增長,市場銷售穩中趨旺,消費熱點持續發展。

(一)消費需求平穩增長。我國消費需求總量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最終消費由2000年的59705億元增加到2005年92000多億元,各年分別增長8.5%、7%、7.9%、12.2%和10.1%,年均增長9.1%。

(二)市場銷售穩中趨旺。2000-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37664億元增至67177億元,年均增長12.3%。特別是2004年10月份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各月實際增幅保持兩位數增長。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2.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實際增幅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三)居民消費水平穩步提高。居民收入較快增長,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比2000年增加4213元,年均名義增長10.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255元,比2000年增加1002元,年均名義增長7.6%。居民收入增加有力促進了消費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05年,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增長10.6%和16.9%。2000-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由4998元增加到7943元,年均名義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由1670元增加到2555元,年均名義增長8.9%。

(四)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城鄉居民各類消費全面增長,用於食品的支出比重逐漸下降,用於交通通信、住房、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支出較快增長,消費結構逐步升級,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分別由2000年39.4%和49.1%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明顯增加,2005年達到26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5.7平方米。汽車加快進入家庭,私人汽車擁有量快速增加。電信消費迅速增長,電話普及率由2000年的每百人20部增至2005年的每百人57部;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11億人,其中寬帶上網6430萬人。旅遊消費快速發展,2005年國內旅遊出遊人數達12億人次,比2000年增長62%。

  二、消費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消費率下降。近年來,雖然消費需求增長較為平穩,但投資需求增長加快,增速明顯快於消費需求,消費率出現持續下降,從2000年的61.1%下降至2005年50.7%。無論是與我國自身經濟發展的歷史相比,還是與一些國家處於相似發展階段相比,我國消費率都明顯偏低。

(二)消費增長的地域分佈極不平衡。農村銷售增速長期慢於城市,佔全國人口近60%的農村市場銷售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逐步下降,2000年為38.2%,2005年降為32.9%。銷售進一步向發達地區集中,東部地區銷售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60%,且比重仍在逐步提高。

(三)農民消費水平明顯偏低。隨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續擴大,城鄉居民消費差距也不斷擴大,農村居民消費滯後的問題更加突出。2005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為城鎮的32.2%,比2000年下降1.2個百分點。從消費結構看,2005年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高於城鎮居民8.8個百分點,差距與2000年相比有所縮小,但農村消費結構仍明顯落後於城鎮。

(四)政府消費比重偏高。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我國政府消費佔最終消費的比重由2000年的24.4%上升2004年的25.3%,比巴西、韓國、泰國等國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0-3000美元發展階段所佔比重還高近10個百分點。同時,我國行政管理費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近14%,而社會保障支出的比重僅5%,撫卹和社會福利救濟費的比重僅2%。

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導致總體消費傾向下降。不同收入羣體有着不同的消費傾向,高收入家庭消費升級基本實現、消費傾向低,而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的願望強烈、消費傾向高,但收入有限,擴大消費力不從心。收入分配差距擴大,降低全社會總消費傾向。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漸擴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由1985年的1.86:1擴大為2005年的3.22:1,城鄉內部收入差距也持續擴大。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影響了整個社會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導致平均消費傾向逐步下降。

二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滯後,居民不得不進行預防性儲蓄。近年來,我國新成長勞動力快速增加,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就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就業競爭非常激烈,就業穩定性減弱,加上普通勞動者工資增長較慢,居民收入預期不樂觀,消費趨向謹慎。同時,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尚處於新舊交替階段,舊體系已經打破,而新體系尚不完善,居民對未來能否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心存疑慮。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更為滯後,農民為了老年生活必須在尚能勞動之時從非常有限的收入中拿錢儲蓄。因此,城鄉居民不得不減少即期消費,被迫進行預防性儲蓄,導致了高儲蓄率、低消費率,2005年底城鄉居民儲蓄達14.1萬億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增長17%,遠遠高於居民收入增速。

三是住房、醫療、教育等改革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居民相關支出負擔過重。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以來,住房、教育、醫療等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並取得積極進展,但改革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這些領域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相關配套政策不完善,住房價格、教育收費和醫療費用不斷攀升,不少家庭只能將有限的收入在衣、食、住、學、醫等必須支出之間尋求平衡,難以擴大其他消費。

在住房方面,住房補助政策不落實,對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又缺乏相應的保障措施,加上房價持續攀升、與家庭年收入之比不斷升高,絕大多數居民為購房而不得不長期省吃儉用進行儲蓄,購房後又面臨很大的還貸壓力。

在教育方面,財政對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投入不足,幼兒園、國小、中學和大學等各類學校普遍增加向學生的收費,居民教育負擔逐步加重。特別是在農村,不少兒童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因學校收費太高而被迫輟學,相當一部分家庭難以供養子女上大學。

在醫療方面,職工醫療支出中個人負擔的比重越來越大,而財政對醫療衞生事業的投入又相對不足,醫療收費持續攀升,藥品價格居高不下,看病貴的問題逐漸發展。目前城鎮和農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看不起病的問題,農村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時有發生。

四是消費環境差,居民消費顧慮多。消費品市場秩序還比較混亂。製假售假等行為屢禁不止,特別是食品、藥品安全事故不斷,使居民難以放心消費。一些地方實行市場保護,限制外地質優價廉產品進入和銷售。

城鄉基礎設施不能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滯後,一些大城市居民轉向私車交通時又面臨停車設施不足、交通管理混亂、汽車服務業不規範等問題,這些都影響居民交通消費的健康發展。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差,制約農民對家用電器和交通工具的消費。農村商業設施發展相對滯後,農民購物不便。

電信、物業等行業服務質量差、價格高、欺詐陷阱多,不合理收費大量存在,雖然多年來各界對此意見很大,但問題一直沒有明顯改善。此外,消費糾紛特別是涉及一些壟斷行業的消費糾紛明顯增加,消費投訴困難多,也對擴大消費帶來不利影響。

金融對消費的支持作用不強。由於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居民不習慣借貸消費等因素影響,消費信貸在我國尚處於啟步發展階段,促進消費的潛力遠未發揮。

旅遊時間選擇少。勞動法規定的帶薪休假制度一直沒有落實,居民出遊多數選擇在“黃金週”長假期間,形成“集中衝擊式”的旅遊,運輸壓力大,遊客出門難、回家難,景點人滿為患,安全隱患多,旅遊服務質量下降,影響居民旅遊消費。

  三、擴大消費的政策建議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擴大消費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改善最廣大人民的基本生活為根本目標,始終以農村人口和城鎮中低收入人口為工作重點,以滿足居民衣食住行和就學、就醫等基本需求為首要任務,充分考慮我國現階段國情特別是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制約,實行遠近結合,區分輕重緩急,抓緊解決當前羣眾反映強烈的消費難點問題,進一步完善消費政策,改善消費環境,積極有序地促進居民消費的擴大。

(一)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增加收入是擴大消費的根本措施。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穩定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税收、價格、補貼等政策,堅決查處以各種名目向農民亂收費、亂攤派的行為,加強對農民外出就業的技能培訓、信息引導和服務,確保農民務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要以擴大就業和加強工資管理為重點,促進城鎮中低收入者增加收入。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政策,重點解決體制轉軌遺留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加強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好最低工資制度,研究推行小時最低工資制度。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應妥善處理拖欠的職工工資、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費等問題。

(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是消除居民擴大即期消費後顧之憂的治本之策。要繼續鞏固“兩個確保”,規範城市低保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標準。適應就業形式的發展變化,不斷擴大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快提高統籌層次。解決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資金來源問題。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有條件的地方要努力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確定對農民的徵地補償標準,妥善安置失地農民,併為他們提供社會保障。

(三)減輕居民教育、醫療負擔。加大財政對教育、衞生的投入,減輕居民教育和醫療支出負擔,是改善居民支出預期的重要措施。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擴大免收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和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的範圍,並逐步在全國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合理確定高等教育收費標準,完善國家和社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制度。穩步推進城鎮醫療衞生體制改革,合理確定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遏制亂用藥、亂檢查、亂收費,遏制居民醫療支出負擔過快增加。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擴大試點範圍,提高對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的補助標準。加強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建設。

(四)穩步發展熱點消費。培育和擴大住房、汽車、通信、旅遊等消費,是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擴大消費的重要方面。

(1)切實落實穩定住房價格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落實住房體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合理確定職工住房補助標準。

(2)制定鼓勵生產、購買和使用經濟型轎車的政策,取消對小排量汽車使用的限制,規範汽車維修服務業,加強停車設施的規劃和建設,不斷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3)規範電信業競爭和服務,完善電信服務條款,形成合理的定價機制,提高電信服務水平。

(4)積極發展文化、健身、旅遊等消費,加強對企事業單位執行勞動法規定的職工作息、休假和工薪制度的監督檢查。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使職工有更多時間休息和出遊,促進旅遊業和旅遊消費健康發展。

(五)改善消費環境。努力改善城鄉消費環境,是引導和促進居民消費的一項迫切任務。

(1)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擴大農村廣播電視覆蓋面,為農民擴大消費創造條件。

(2)積極發展城鄉商業設施。鼓勵發展超市、連鎖經營等多種業態,加快建設租賃市場和二手商品市場。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鼓勵各類投資主體投資農村商業設施建設,支持流通企業向小城鎮延伸經營網絡

(3)大力整頓消費品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價格欺詐、非法廣告等各種不法行為,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整治工作。

(4)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廣泛深入地開展消費者權益宣傳教育,積極發展消費者權益保護中介機構,加大消費糾紛處理力度。

(5)加強個人信用體系建設,規範發展消費信貸,增加消費信貸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