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德育教育的建議

書信函5.46K

現行的應試教育,過重地看升學率,致使中國小生的人格教育相對滯後。加上社會上追富心理及社會分配不均、高物價和富二代、官二代等影響,許多中國小生的第一理想是當大官、做大款、一夜成名。很少有學生想當科學家、老師,想在基礎工作中做出突出成就,甚至有的學生一提到理想會感覺很可笑。一些中國小生只知道明星的生日、星座和個人愛好,卻不知道雷鋒是怎麼回事。再有最近一個時期學校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校內踩踏傷害,嚴重地影響到了中國小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事實上,在我國一些傳統的美德非常多,諸如正直、勤勞、勇敢、樸實、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等等,中國小生對此已失去了興趣和嚮往,對於一些好的現象,感覺到離自我很遙遠。一些中國小生沉溺於網絡世界,形成了難以改變的網癮,成為網癮少年、問題少年。還有一些雖然網癮不大,但不能正確認識網絡,在網絡中暴露了極端的一面,失去了網絡自律,影了社會公德。也有一部分中國小生,在校使用手機,在使用過程中經常發送一些影響健康成長的短信內容,行為失當。

德育教育的建議

可以看到,現在中國小生有以下特點:一是中國小生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重要核心,其德育教育的好壞,關係國家發展、社會和諧、家庭和睦。二是其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受到侵害後許多學生不敢維護權利,導致對德育觀念扭曲。三是受到世俗影響過大,特別是來自家庭、同學、影視產品的看法偏執,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四是追星興趣勝過對傳統美德的學習和傳承,容易產生錯覺。五是遇到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時,中國小生因不知情或害怕,容易擴大疫情或交叉感染。他們對此的應對和認知很少相對弱勢,特別是在“甲流”起初暴發時,一些中國小生成了直接的疫情傳播者。

為此,我國現行的中國小生德育教育應該進行改革。網絡道德失範與青少年德育教育,應對突發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在不斷摧醒人們深入思考新時期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結合調查瞭解和問題現狀,提出以下建議:

一、開展五項德育教育,豐富教育形式和內容

應該創建公平的教育環境。在這個前提下,努力開展五項德育教育:傳統美德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基本公德教育、網絡道德教育、心理承受教育。

一是我們必須強化體驗式的教育方式,就某一社會問題進行細緻的學習和研究,對其過程要有一定的體驗經歷,讓青少年掌握其中的道理,傳承中華美德。二是可以推行陽光考試,採取無人監考,達到學生自律自警,提高自我素養。三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公德,要進行“免疫教育”。教育他們正視網絡,如何認識網絡、對待網絡、運用網絡。還要引導學生正錯使用手機,不能上黃-色-網-站、瀏覽黃色內容,也不能發送影響成長的粗俗短信息。四是開展節約教育,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心理。五是要開展心理承受教育、預防犯罪教育、應對突發事件的教育,要讓學生都能瞭解自救和互相救助等關係生命和危害時的基本知識和需要遵循的公共道德操守。還要重視引導學生採取正常的情緒和行為的教育,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應對能力。特別是針對重大公共衞生防疫問題,要有一定的公共道德和基本預防知識,並採取科學的手段。

二、打造社會關心德育教育、支持德育教育的氛圍

一是應採取德育教育一票否決制。傳媒要負有引導中國小生接受正規德育教育的義務和責任,重要的電視、電影製作或開發音視頻作品和創作動漫產品時,要考慮到德育教育的核心內容,有關教育主管機構應會同新聞出版機構嚴把德育關,要行使正當的審查權、監管權。

二是開設家長互動學校。要避免採取現行的商業化過重的家長學校。要以免費的方式,以宣傳德育和推進教育為主旨,形成弘揚社會正氣、加強中國小品德教育的氛圍。要努力使思想品德引導和社會公眾普遍認同之間存在差距得到正確的解析和認識;要教育中國小生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家長要與學校、學校要與學生、學校要與社會之間形成良性互動,要架起虛擬學校和現實學校的橋樑,開闢相關的家長論壇和研究園地。另外,學校、家庭和社會,要重視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非正常傷害或非正常死亡等問題,要在家長互動學校中,引入相關的預防辦法和教育內容。要有效地普及公共防疫知識,讓學生、家庭、學校、防疫機構形成共識,遵守相關的公共防疫規則,養成公共防疫道德。

三、中國小生德育教育是社會工程,應長抓不懈

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小生的德育教育體現的是社會性質,要把其納入社會工程來抓好落實,必須堅持長抓不懈的作法。

一是、規劃建設一批中國小生德育教育基地和活動場地。對於民族團結方面的教育來講,更要擴大青少年對祖國民族發展的歷史認知,瞭解和掌握民族、民俗方面的基本內容。有條件的地方,應該建立相關的少年宮主題活動場地和主題活動制度。二是、社會體驗教育,相關的行政和服務職能單位、街道、社區要協助中國小德育體驗教育,促進學校教育多元化。可以就社會某個相關領域,讓學生去體驗,比如一日法庭,一日記者,一日警-察,以參加和參與的方式,可以讓中國小生了解是非對錯。三是、引入專家學者的切身教育,形成長期的校外指導員、輔導

標籤: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