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名人論佛教引發的一點思考散文

文學2.88W

最近看到一篇有關佛教的文章,其中列舉了幾十位名人、大師讚譽佛教的言論,讓人耳目一新。在讚歎之餘,覺得有話要説。

名人論佛教引發的一點思考散文

先打一針預防針:在哲學上有一種謬誤叫“訴諸權威的謬誤”,説的是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引用權威或大師的話語、觀點。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權威或大師的觀點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這個權威必須是在當下討論的議題上是得到普遍認可的權威。比如討論化學問題時你可以引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意見或觀點,顯然不能用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者的觀點來佐證化學論題;二是被引用的權威的這個觀點必須得到普遍的認可,因為在很多情況下,權威的觀點不一定總是正確的,專家們犯渾,説錯話的例子多得很。

第一個條件是為避免“訴諸不相干權威的謬誤”(比如文學教授討論化學問題);第二個條件是為了避免“以人為據”的邏輯謬誤

第一種謬誤容易被看清。

第二個就難説了。人們常常會被專家權威們頭上的耀眼光圈灼傷眼睛,弄昏頭腦。以前我們常被“***説過......”、“***教導我們......”......弄得戰戰兢兢,唯唯諾諾,完全忘記了人還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或不敢獨立思考。現在我們也常可以聽到或讀到“黑格爾説過......”、“笛卡爾説過......”、“費爾巴哈説過......”、“牛頓説過......”、“托爾斯泰或雨果説過......”等等。在討論或辯論的場合,我們不難找到與這些權威們持相反觀點的論述。很多時候,贊同與反對的觀點從一開始就同時存在。所以權威們的話不可能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你可以引用他們的觀點、言語來更加清晰,有力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因為你贊同他們的這些觀點,但是你不能因為他們是權威,而認為他們的觀點就是真理。用權威的觀點來反對與自己觀點不合的觀點,就是犯了“以人為據”的邏輯謬誤。

好了,回到名人論佛教的話題上來。

很明顯,這些名人的的確確是權威,各行各業都有,但沒有一個是研究佛學的權威。因為他們是與佛教“不相干的權威”,所以他們對佛教的言論可以被認為是他們自己研習佛學的心得體會,或者説是感悟吧,不能證明佛教就如同他們所讚美的那樣,因為我們不能“以人為據”。

但是,從這麼多“不相干權威”讚譽佛教這一事實本身來看,卻又不得不讓我們產生好奇、疑問。

顯而易見,他們都沒有皈依佛教,並且算不上佛學權威,但肯定都潛心研究過佛學,並被佛教理論深深的折服。我們不免要問:一個非佛教徒,一個博學而睿智的科學學家或哲學家為什麼要對佛教如此讚譽呢?而科學是被一部分人認為與宗教相對立的,他們當中還有無神論者,更多的是信奉其他宗教的。

系統的回答這個問題,不是千兒八百字的一篇雜文所能夠做到的。但是我們起碼可以就此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科學、哲學與佛教,或者説是與宗教之間並不如同某些人認為的那樣總是始終是對着幹的。宗教與科學研究的對象不同,科學是探索、認識自然規律;宗教則關心人的精神、心靈層面。

科學通過不斷地認識揭示物質世界的規律,在物質上讓我們生活的質量不斷提高;而宗教則是通過信仰,在精神上為我們提供更加幸福美好的樂園。

很顯然,愛因斯坦沒有試圖用相對論來解釋或反駁他篤信的猶太教,更沒有用“科學”來挑剔聖經或佛經內容。

是啊,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人類似乎可以在自然界為所欲為了,但是科學依然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今天地球上仍然有三十億以上的人有宗教信仰。

大乘佛教之間,特別是有空兩宗之間的辯論的.縝密和邏輯性:空宗的雙遣,有宗的因明折服了多少學者;而佛教因明與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幾乎就是同一個東西,所以,作為哲學家和邏輯大師的恩格斯讚美佛教的辯證,就不足為奇了。

猶太教徒,基督徒能夠讚美佛教,説明不同宗教在本質、根源上是相通的:諸善奉行,諸惡莫作。

帖子中提到的幾位中國的大儒們毫無疑問遵行的是孔孟之道,信仰的是孔子提出的“上天”,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卻對佛教也大為讚譽,這也告訴我們,就是在現代,儒佛並不是對立衝突的。其實從佛教傳入中國,在中國化的過程中,以儒釋釋,以道釋釋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高僧大德在出家前幾乎都是飽讀詩書的大儒,從“三教辯論”到“三教圓融”的美談説明了佛教早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了。

這些名人雖然不是佛學大師,卻都對佛教興趣濃厚,從不同的角度來肯定佛教,這的確是應該引起我們思考的。

標籤:名人 散文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