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

文學1.99W

在學習、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

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1

“一個人要想成大器,就一定要真才實學!特別是在學習上,我們一定不能華而不實,來不得一點虛假!”這句話爸爸常常掛在嘴邊。

寒假裏的一天,我做完了作業,拿出了我最愛看的一本書——《濫竽充數》,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這本書,它教育人們要虛心學習,不能不懂裝懂,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

《濫竽充數》這本書記述了戰國時期,有一個國王叫齊宣王,他特別喜歡聽吹竽,有特別愛講排場,常常召集手下三百人組成的吹竽樂隊,一個叫南郭先生的,他本來並不會吹竽,心想機會已到,不妨到裏面混一混,後來就在齊宣王面前誇耀自己是吹竽高手,懇求加入吹竽隊。齊宣王答應了他的請求,這時,南郭先生美滋滋地走出宮殿,每次他都鼓着腮幫子,捂着竽眼兒,搖頭晃腦,裝腔作勢地混進隊伍。他混了一次又一次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獎賞,自以為聰明而得意洋洋。過了幾年,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與齊宣王不同,他不喜歡大家一起吹竽,卻喜歡一個一個吹竽。南郭先生聽見這個消息,只好逃之夭夭……

《濫竽充數》這個故事好似就是對我們的真實寫照。記得在上學期考試前夕,老師一再告訴我們要腳踏實地,平時要多讀、多寫、多背,才能真正掌握書中要點,考試起來迎刃而解,可在幾次的背課文上,我都是“分鐘熱度”,剛背了幾大段就膩了,書就丟在一邊,玩得忘乎所以,當老師要全班同學一起背時,我就裝模作樣,胡背一通,就這樣一次次矇混過關,自欺欺人,結果在期會考試中,由於課文不熟,就錯在填寫課文句子上,而沒有獲得優良的成績,使我懊悔至極!

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2

《濫竽充數》這個流傳已久的故事我已讀過數遍,但今天的重讀使我另有一番感悟。

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齊宣王為了尋歡作樂在宮廷裏設了一個三百多人的龐大樂隊來為他演奏竽。有一個南郭先生他不會吹竽,可是他知道齊宣王喜歡齊奏,就裝模作樣的“混”在其中。三年來,每每都能矇混過關,他高興極了。後來齊宣王死了湣王繼位,他喜歡獨奏,這樣南郭先生知道要露出“馬腳”,就在別人演奏時,他偷偷的溜走了。

南郭先生不憑真本領,只想靠弄虛作假來得到好處,這樣只會蒙人一時,又怎能蒙人一世呢?謊言總會被揭穿的時候。我也有一次濫竽充數的經歷:前幾天媽媽上班走時交待我在家好好練字,我不想練,就從以前練字本上把寫的較好的一頁撕下來訂在現在的練字本上想矇混過關。我懷着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等媽媽回來的同時也對做賊心虛深有體會。不出所料媽媽回來一眼就看出真偽,她大發雷霆,狠狠的懲罰了我一頓。使我刻骨銘心的記住了弄虛作假會帶來可怕後果的教訓。

真像早晚會被揭穿的,做人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我再也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樣做傻事了。

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3

一個人若想有成就,就必須要有真才實學,決不能有半點兒虛假。寓言《濫竽充數》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濫竽充數》這篇寓言主要講了在戰國時代,齊宣王有個嗜好——十分喜歡聽吹竽,而且很講排場,往往是300多人合奏,齊宣王給了他們很高的報酬。一天,南郭先生請求加入樂隊,齊宣王答應了他的請求。其實,南郭先生並不會吹竽只是貪圖高額的報酬罷了。每次吹竽時他都裝腔作勢、左搖右晃、有模有樣的“吹奏”,居然矇混過關。可是好景不長,不久,齊宣王死了,齊湣王繼位,齊湣王也有相同的嗜好。不過,他認為300多人一起吹奏太過吵鬧,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知道後,連夜逃跑了。

這個南郭先生不正是我往常生活的真實寫照嗎?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我不想寫,便抄了一篇,可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件事被爸爸發覺了,我一開始還想繼續抵賴,可是,鐵證如山,我只好承認,重寫了一篇。

《濫竽充數》一文是對我們的警告,他告訴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有虛假。

我們以後將是祖國的棟樑,絕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樣。只要腳踏實地,何須惆悵登不上知識的高峯呢?

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4

《濫竽充數》講一個意義很深的故事。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卻老是裝模作樣地混進齊宣王的吹竽隊裏。後來齊湣王繼承王位,卻喜歡吹竽手一個個地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覺得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逃跑了。

讀了這個故事以後,我為南郭先生感到悲哀,如果南郭先生學會了吹竽,不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留在了皇宮了呀?但是南郭先生卻耍起了小聰明,靠騙人來賺錢,最後只能落荒而逃。這個道理我以前就沒有體會到,還讓自己做了一回“南郭先生”。

有一次我回家鄉,姐姐叫我去釣魚。我們就來到了小湖旁垂釣。這魚可真難上鈎,都老半天了還沒動靜。眼看姐姐釣的魚越來越多了,我心裏開始着急,便趁姐姐不注意,去市場買了一條魚,我把魚緊緊地鈎在魚嘴裏,跑回去往湖裏一放,裝腔作勢地喊着:“釣到了!釣到了!”姐姐過來看了看,對我説:“這不是你釣的`。”我驚叫:“你怎麼知道的呢?”“這湖裏氧氣不足,養不出這麼大的魚。”我紅着臉,走到一邊笑去了。

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做“南郭先生”是不長久的,只有真才實學,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5

幼時曾讀《濫竽充數》,便感文章趣味強引人入目。時隔十餘載再翻讀此文使我深思,在譏笑南郭先生之際,不禁領悟到一些為人道理。

齊宣王喜歡合奏,以磅礴之勢來顯示自己的地位崇高。南郭先生對準了齊宣王的缺點狠狠一針便插入了齊宣王所培養的“奏竽高手”之中。湣王繼位後,他便聞湣王“好獨奏”之風落荒而逃。

南郭先生的結局是很可笑的,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南郭先生要逃?

原因有二:其一,他不會,他不僅不會,還向宣王誇大自己,吹噓自己奏竽能使“鳥獸起舞,花草顫動”,宣王便欣然接納了他。然湣王上任,他深知自己禍臨,謊言即將被揭穿。他的誇大吹噓終將自己送上了逃跑之路。

其二,是隻知享受。南郭先生身處一支“國家樂隊”之中,明知不會身邊高手雲集卻不虛心學之,拿着厚祿欣然享受,從不考慮未來之禍。由此可見,他的逃跑是必然的。

閲完此文,忽地發現自己與南郭先生是這般相似。在家庭中騙着“宣王”。如果立足社會,遇到“湣王”豈不原形畢露?

我想,在千萬學子之中大多做過一件蠢事,那便是報喜不報憂。考差了,自己千方百計掩飾過去。考好了興高采烈的回家向父母索要報酬,矇蔽父母。導至父母不知自己成績虛實,這不正是南郭先生騙宣王嗎?

我們正值青春,在父母的庇護下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總以為飽食終日而無禍,不思進取。殊不知,長此以往,必將重蹈南郭先生子果矣。

掩卷深思。“濫竽充數”欺騙到底害的只能是自己。想要找到未來一條真正屬於自己路,現在只能腳踏實地的學。

濫竽充數的讀書隨筆6

夜已經深了,萬籟俱寂。我獨自坐在小窗旁的桌前細細品讀着《寓言故事》。在這本書中我看了一篇故事《濫竽充數》。

説的是在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講排場,又喜歡聽吹竽,他手下的樂隊就有三百餘人,他常常叫這三百餘人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自稱技藝高超,就讓齊宣王把他編進隊伍裏,齊宣王同意了,就這樣本來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被人發覺,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他和父親一樣,也愛聽吹竽,但喜歡一個人一個人吹竽給他聽。聽到這個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沒有真本領卻充當行家,最終會原形畢露是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不過有一些人卻在現實中還做着同樣的事。

回想今天我們早讀,老師讓我們背誦25第7、第8自然段,我本來就不會背誦,可看見同學們都在張口,我就鼓勵自己:“不要怕,不要怕,這麼多人在背,老師肯定聽不出來。”背完之後,我想終於關了,心中的大石頭可以放下了。老師接着抽背,當點到我的名字時,我懵了,大腦一片空白,背起來結結巴巴的,時不時還要打開書來看,結果老師直接給我不及格。

從這個故事,我明白了要有真正的實力,才可以充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