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廚房氣氛隨筆散文

文學2.02W

去農村親戚家拜年,趁主人在準備飯菜時,我樂意去他家的廚房看看。我喜歡那種熱氣蒸騰,飯菜飄香的氣氛。有時候,氣氛就是打開記憶之門的鑰匙,親戚家的廚房氣氛,會讓我自然聯想起老家的廚房情景來。

廚房氣氛隨筆散文

雖説,隨着歲月的流逝,有着三百多年曆史的老家古宅,如今早已破舊得無人居住。但,在我的憶念中,那曾經的廚房氣氛,似乎還像昨日那樣的熟稔與親切。就像大多數蕭紹地區的農家一樣,老家的廚房也處於中堂左側,和吃飯的地方連在一起。我説不清它的面積有多大,但比起當今樓宇裏的廚房來,它就顯得足夠寬敞了。聽祖母説過,老家廚房的佈局,是按風水先生的指點來安排的。比如那座年代久遠的老灶頭,就是按坐南朝北的風水要求砌建而成的。灶台上方也供有一座灶王爺的神龕,祖母在世的時候,她整年都在神龕前供着香火,並在龕的兩旁貼着剪紙元寶來祈求神佑。灶台上是兩口直徑六十公分的大鐵鍋,兩鍋之間有兩個紫銅水壺,那是利用柴草餘火來保温的燙水罐,家鄉有句形容皇帝不急太監急的俗語;“鍋裏不滾,燙罐裏亂滾”指的就是此物。正對着高階灶頭的,是一口大肚陶質水缸,毫不誇張地説,此缸碩大得可以當養魚池。兒時,在盛夏季節中,我經常會把抓到的小魚小蝦、泥鰍、田螺,悄悄地放養到水缸裏。有好幾次,祖母從缸裏舀水做飯,不留意混入水勺裏的小魚蝦們,等到米飯煮熟後,揭開鍋蓋一看,了不得,在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中,埋伏着好些煮熟了的小紅蝦、小白魚、小泥鰍……祖母知道,這又是我的緣故。為此,我沒少捱過她的責備。現在想想,還是蠻有意思的。

其實,最有意思的,莫過於春節期間洋溢在老家廚房裏的愉快氣氛了。這種富有年味的廚房氣氛,會隨着除夕的漸漸臨近,一天比一天濃郁起來。它不僅能讓人深切感受於當時,更能久遠地追懷於將來。記憶中,兒時的年底,好像天色總是那樣的寒冷黯淡,風雪也常常是連綿無盡的。就連老家廚房裏的光線,也會隨長輩們虔誠地祭灶謝神,祭拜祖先的香火,而漸漸地變得朦朧神祕起來。我很喜歡這種有着古時意境的廚房氣氛。記得有一年的臘月二十三,時近傍晚,屋外飄起了漫天飛雪,極目遠眺,蒼蒼茫茫,一派奇寒景象。而在老家的廚房裏,卻充滿着迎新送舊的忙碌氣氛。只見,八仙桌已端放在堂中央,桌上是插着筷子,點着紅印的“三牲福禮”,屋裏飄溢着誘人的酒肉香味,在搖曳的燭光中,長輩們圍着桌子擺放好酒杯、碗筷,然後,依次向杯中斟滿了米酒,神聖的祭祀儀式開始了。先點高香,後燒紙錢,虔誠地拜謝送走灶神,莊重地叩拜迎來祖先。在長輩的引導下,我和堂兄一起也恭恭敬敬地跪拜了祖宗。跪拜後,堂兄神祕兮兮地問我;“你看到祖宗和灶王爺了嗎?”“沒有啊!你看到啦?”我驚訝地問道。堂兄點點頭。霎時,我覺得在幽幽的燭光中,依稀有幾位白鬚飄逸的老者,正端坐在八仙桌旁望着我。堂兄站在一邊竊笑,希望看到我詫異的樣子,但我沒有絲毫驚疑。其實,此時的我,正在焦急等待着灶王爺和祖宗們快快享用好豐盛的祭祀供品,這樣才會輪到我們來分享。

“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着團團飛舞的雪花,……我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多年後,當我讀到魯迅在《祝福》中的這段描述時,我倍感親切熟稔。是的!這段文字,讓我想起了臘月裏的`那個風雪之夜,以及那份洋溢在老家廚房裏的温暖忙碌的氣氛。

我猜想,對蘇州畫家顏文樑來講,他也一定懷念這樣的廚房氣氛。這可從他的成名作《廚房》中找到答案。如今,我已想不起來,我最初是在哪裏看到粉畫《廚房》的?然而,這幅畫給我留下的印象之深,卻遠超當代許多畫作。但,如要問我為什麼?我又未必答得清楚。

確實,我對《廚房》的感受並非是單一的。是温暖的回憶?是唯美的情趣?是淡淡的惆悵?好像都是,但,似乎又都不像。然而,就讀畫的直覺來説,我倒可以扼要概括之;那就是畫中的廚房氣氛引起了我的共鳴。且看畫面的描繪,應該是接近黃昏時分吧,在舊時人家的廚房裏,兩扇花格窗户向外敞開,有夕陽的晚照正靜靜地撒了進來,餘暉落在灶台上,映在白牆中,將懸掛的竹籃,藤罩,蒜掛,臘肉,以及灶旁的廚櫃,水缸,煤爐,案桌,全都均勻地灑上了一層柔和的暖色。畫面中的倆男童,尤其讓我感到親近。那是我嗎?那正看着小貓嬉戲的男孩,也許正幻想着童話故事?是的,假如是我,就定然會那樣去遐想。那伏在案板上側望廚房外的幼童,是我弟弟嗎?也許他正等着祖母從後院菜地裏歸來。他總想在她菜籃裏找到些有趣的東西。是啊!這一切,不就是我老家廚房裏的恬靜小景和温馨氣氛嗎?

我不清楚,當年,顏文樑是在哪種狀態下創作這幅粉畫的?但我猜想,他在構思這幅靜美的廚房小景時,他一定想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想起了他那些在老家廚房裏忙碌過的可愛親人;當然,還有讓他永遠難忘的,親切無比的,老家裏的廚房氣氛。

標籤:隨筆 散文 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