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片斷賞析

校園2.63W

某位教師執教葉聖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腳》一課,有一個問題提得很有價值,教學過程如下:老師佈置任務,默讀課文,劃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結合觀察以及所查資料,説説為什麼最感興趣。接下來學生自學交流,有生説對描寫葉子的句子最感興趣,並且説出了理由,幾位同學又美美地朗讀了寫葉子的段落,一位同學還適時補充了自己查閲的爬山虎的其它材料。老師説道:同學們對爬山虎瞭解的真不少。那麼,葉聖陶先生為什麼沒有把你們查閲的這些資料寫進文章,偏偏用一段話寫葉子呢?同學們開始議論紛紛,有的説:爬山虎的.葉子最先映入眼簾,它是那麼美,當然要寫了;題目是爬山虎的腳,其實可以不寫葉子的,要是我寫,就不寫葉子。老師沒有表態,説,看來同學們的意見不一致,究竟誰説得有道理呢?我們接着往下學當學到爬山虎是怎樣爬上牆的這部分時,有一位學生提出爬山虎的腳為什麼由直變彎呢,不變彎就爬不上去嗎?經過討論,明確了:由直變彎,縮短了距離,產生了拉力,使爬山虎的莖緊緊貼在牆上。老師又提出:這時你明白作者為什麼寫爬山虎的葉子了吧?學生略一思考,就有學生站起來答道: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下一點空隙。開始我不明白葉子為什麼在牆上鋪的那麼均勻,還以為是園丁的功勞,現在我知道了,是爬山虎腳的力量使葉子變得這麼美的。這段話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寫出了爬山虎腳的作用。此時老師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片斷賞析

這位老師較好地把握了材料與中心的關係,經過適時的點撥,引導學生感受到圍繞中心選材的知識。葉老曾説:要把材料組成一個圓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圓球這東西最美滿,渾凝調和,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獨立的有生命的文字的象徵。圓球有一箇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環拱着。而各部分有密合無間,不容更動,方得成為圓球。這段話是關於材料與中心關係的絕好比喻,《爬山虎的腳》又是最好的例證。上例較好的處理了語文知識教學與自讀自悟的關係,抓準時機滲透了閲讀與寫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