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課外閲讀的教學設計

校園1.31W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下面是課外閲讀的教學設計,請參考!

課外閲讀的教學設計

  課外閲讀教學設計

《艾特熊與賽娜鼠》之教學設計

一、讀封面,介紹作者

嘉貝麗·文生,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艾特熊和賽娜鼠的故事是嘉貝麗創作時間最長的圖畫書,1980年她最初創作圖畫書時就是從這個故事開始的。2000年,當她病重住院時仍然堅持創作,在病牀上完成了這個系列故事的完結篇。不久後,她也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段路途。

嘉貝麗説:“我想讓每個孩子都能像賽娜和艾特一樣,好好珍惜自己想象世界中的每一件東西。讓孩子們一邊讀書一邊進入想象中的美好世界,進入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中去。……這就是我所遵循的行為準則。我也希望天下的父母也能這樣。

二、讀封面,介紹主人公

艾特熊是誰?賽娜鼠是誰?他們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讓學生猜一猜。

在大多數故事中,艾特和賽娜只是一對相依為命的夥伴,看上去像一對父女,但有時更像是一對伴侶。

艾特和賽娜最初邂逅在一個寒風凜凜的街頭,那時艾特還是個垃圾工,女嬰賽娜被遺棄在一個垃圾箱裏……艾特收留了賽娜,把她撫養長大,從此他們生活在一起,雖然艾特的經濟相當拮据,有時連破漏的屋頂也沒錢修補,但他給了賽娜一個温暖的家。艾特無論到哪裏(哪怕去工作)也一定帶着賽娜,他們再也沒有分離。

三、讀首頁,介紹故事發生的場景,預測故事內容。

請同學們看圖,這是哪裏啊?(美術館門口)

猜猜美術館裏是什麼樣子的?

在美術館裏會發生什麼事呢?

四、演讀故事

1、讀前面部分。

正在鑽研藝術史的艾特帶着賽娜去美術館謀職,他想去做保安,但一定要把賽娜帶在身邊,因此被拒絕。他們只好順便參觀展覽。雖然那只是經典畫作的複製品展覽,但委拉斯凱茲、達·芬奇、米勒等大師的魅力還是令艾特流連忘返,面對着摯愛的美術作品他一時竟然忘記了賽娜的存在,不經意間艾特和賽娜走散了!

2、怎麼幫助賽娜找到埃特?議一議。

3、讀後半部分。

他們在偌大的美術館裏狂奔,相互找尋,終於在保安們的幫助下重逢。晚上,心有餘悸的賽娜向艾特傾訴,擔心真的會失去他。可是,沒有賽娜的'艾特,怎麼可能呢?艾特的反應讓人感動。他並沒有主張“我也我的興趣”,而只是自然地放下書,全然疑惑地問:“失去我?……不帶着你?”好像那是個天大的玩笑。感情頑固到何種程度才會有如此愚鈍的表白?恰恰是這樣的愚鈍才使得賽娜頓然釋懷。

五、讀圖,再讀故事,説感受。

【延伸活動】

一、當一回愛畫的埃特熊:名畫欣賞

二、回憶自己或身邊的人偶爾走散的事,注意説出內心當時的感受。然後移物換景編故事。

三、嘉貝麗為我們展示了兩種對比十分鮮明的愛的表達方式,但都是那麼的頑固。心中有愛,就表達出來吧,無論是哪種方式。製作愛心告白卡,對父母、老師進行愛的告白

【課後記】

在課堂教學已接近尾聲了,我像往常一樣引導孩子們説出自己不同的感受,他們一個個異常活躍,爭先恐後地舉起自己的小手,生怕老師看到他們。我依次地將他們叫起來,讓他們暢所欲言。“老師,那個保安為什麼不幫賽娜呀?如果是我,我一定會幫她的?” “是啊!還有那個經理……”

教室裏,孩子們神色凝重,有些還皺着眉頭,可見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孩子問得確實有道理啊!那麼我該怎麼引導呢?而且這樣的節外生枝,教學的走向確實難以預測。孩子們對剛才這個問題的興致引起我的思索,很多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對哪個大人的行為習以為常。然而,和孩子們的所作所為比起來,真實讓我們相形見絀,慚愧至極了,我們什麼時候變得這樣麻木不仁變得那麼不屑一顧了,是世界的紛繁與嘈雜呢?還是讓我們走進孩子稚嫩純潔的心靈,淨化我們的世界吧!

我決定先把這個難題拋給孩子們自己,讓他們再讀書,從書中去發現吧。我呢,也可以趁孩子們讀書的時間想想該怎麼結束這次意外。於是我拋開原來的設計,把孩子們的思維聚焦到剛才的問題上來:“小朋友,這個問題老師也沒有想過。還是請大家細細地讀一讀書,從書中去找找答案吧?看看聰明的你能不能幫老師解答這個問題。”孩子們又開始讀書了,畢竟這是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而且就連老師也不知道。當我抬頭看孩子們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只小手舉起來了。可是我還是沒有想到自己滿意的對策。“先讓孩子們談談吧!”我這樣想。

“老師,這保安確實不負責任,他在上班時睡覺。”

“我覺得保安要忠於職守。”

“他們有幫助埃特和賽娜”,這個孩子沒經過舉手搶着説:“你們看,他們給埃特指路呢。”

“當埃特與賽娜又相逢的時候,他們也很高興,我想他們是希望埃特留下的。”

我乘機插話:“如果你是保安,你會對經理幫埃特説好話嗎?”

“我會説:‘經理啊,這個埃特很懂欣賞名畫,他不但可以做保安,還能做講解員,您錄取他吧!”經理就同意了。”

“那個孩子給我們帶來樂趣,請收下他們吧!”

聽着孩子們這些閃爍着創新火花乃至於哲理意味的精彩發言,這一刻,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為孩子的感悟,也為這堂課的“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反思:

“保安是不是不負責任?”這個問題有生成的價值嗎?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與主題毫無關係的話題,在給了孩子們與文本直接面對面時間的同時,他們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擊,視界正在敞亮,這是比任何設定的所謂知識的目標更為可貴的資源。它讓我那麼真實地享受到了旁逸斜出的精彩,感受到了動態生成的無窮魅力。

這份旁逸斜出的精彩緣於對學生的尊重。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雖然看似與文本毫無關係,但我覺得這正是學生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等“兒童文化”的外顯,正是學生對文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讀,其中不乏有價值的成分。我相信在這一過程中,我若能敏感地捕捉住其中的有價值因素,“為學習而設計教學”,通過富於智慧的教學策略,重構教學,定會生長出較之“知識”更具再生力的因素。假如我抑制了那個孩子的質疑,這堂課一定是“波瀾不驚”的。課堂雖然變曲折了,但孩子們的思維被激活了,整個課堂仿如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是如此的充滿活力,充滿思考後頓悟的喜悦和興奮。孩子們是如此的機智、敏慧,他們在暢説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他們在展現自己的體驗、情感。

這份旁逸斜出的精彩緣於我對文本的尊重。古希臘神話中力大無窮的安泰離開了大地就軟弱無力,不堪一擊。可以説,文本就是閲讀的大地。我們老師不要急於讓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而要把問題拋給了學生自己,讓他們靜靜讀書,從書中找出答案。學生閲讀文本找答案不僅為老師處理教學留出緩衝時間,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被有效地引向深入。試想如果當時我急於讓學生討論,結果只能是就“保安”談“保安”,學生會完全拋開文本語境和意義天馬行空,各説各的,將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態、氣韻消失殆盡。這樣的生成猶如教學垃圾,只會成為教學沉重的“包袱”,成為教學無形的“傷疤”。

標籤:課外閲讀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