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試析潛入數學知識海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校園3.03W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經驗的基礎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走出依賴模仿與記憶的大泥潭。

試析潛入數學知識海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1.把握教材重點

所謂教材重點,是指為達到教學目的,教師依據課標要求,把握住需要着重鑽研的教材與教學相融合的指導內容。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紮紮實實以教材為主源,牽住教學重點這一“牛鼻子”,進而潛入課堂教學,並結合實踐,運用經驗型、多元型、智慧型和個性型的“四型”式教學,誘導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活動,呈現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

2.抓住教學難點

所謂教學難點,是指學生學習中接受知識時的主要困難和障礙要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針對學習過程出現的問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應有的放矢,引導自問題入手,既大膽獨立思考,又敢於質疑,既不跟在別人後面盲從,又潛入難點,弄清困難與障礙。如教學9+5,方法有數數法、分解法、填10法和還原法,有淺入深,有易到難,有表及裏“吃”難點。

3.瞄準章節關節點

所謂章節關節點,是指整章、整節教材的認知和理解重要作用的充分發揮或學生不被不易理解的知識關鍵環節。這樣的環節往往像“攔路虎”阻擋着學生的思維發展,影響進入、接近、潛入所理解的“我要學”、“我能學”、“我用我的方法學”、“合作性學”境界。此時,教師應像潛水員潛入關節點“海底”,瞄準章節關節點啟發學生各個擊破,牽一髮而動全“班”,對問題解決起到“柳暗花明又一題”的效果。

4.貫通新舊知識連接點

皮亞傑一針見血的指出:“傳統的教學特點,就在於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我認為,“做”就是讓學生在貫通新舊知識過程中,潛入新知,由舊知過渡到新知,這個“過渡”就像焊接材料的天衣無縫地焊接,即為新舊知識的焊接點。學生的“做”是最佳“實際操作”。如“圓的周長”教學:列出問題圓的周長解決方法有哪些?周長與什麼有關?有什麼關係?看一看哪位學能靠自己的智慧得到“星”級小張衡稱號?實際操作接通了學生新舊知識的連接觸角。

5.發掘個體思維的創新點

所謂思維創新點,是指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像過河要布口或搭橋,像通隧道要鑿石或穿洞,像伐木要利鋸或鋭斧,讓學生置身其中,體驗到知識為我所用的樂趣,突出學生學習主人“我能學”的閃光點。如在認識鐘錶一課,我設計了這樣的創新導語,“時鐘,我們太熟悉了。可鐘面上的許多數學問題並不是人人都熟悉的'。大家請看,鐘面被分成12大等份,分別與1~12個自然數對應着,它們相鄰兩個點之間又被分成5小等份,整個圓周呢,又被分成60小等份。鐘面上的時針、分針都以一個固定不變的速度在轉動,分針每走60小格,時針就走1大格即5小格,分針的速度是時針的60/5=12(倍)。因此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通過觀察和思考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與能力,從而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啟發之下,學生擺出、列出、認識、探究、解決了時針、分針位置問題,時針與分針成直角問題,時針與分針成直線問題,時針與分針及有關數字成等距離問題,在揭示它們之間關係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創新興奮點。

6.注重知識的生成點

堅持拓展學生的思維,使精心預設和即時生成成為一對矛盾統一體,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思維潛能,突出開拓的價值,讓學生思維有一個“動態生成”過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如時針與分針及有關數字成等距問題,從3開始,經過幾分鐘,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正好在“3”字兩旁,且與“3”字距離相等?如時針與分針成直角問題,從1開始,經過幾分鐘,分鐘與時針成直角?拓寬學生思維視野,帶來學生知識技能的拓展,滿足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體驗學數學的樂趣,激發求知慾,知道問題是怎麼思考的。教師注重知識的生成點,用實踐的眼光走進教材拓展教材。教師闡明事例,創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的氛圍,使學生處於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撞開思維的火花,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