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學設計總結

校園2.61W

案例背景:

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學設計總結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其思維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實踐活動情境,設計開放性的實踐問題,能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真正地獲取數學知識和研究數學的方法,學會用數學思想分析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應努力把學生帶入探索性實踐中,讓學生親自探求新知識,經歷數學家們以前經歷過的創造性的探索實踐過程,成為一個發現者。

教學案例片斷: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了物體有各種形狀,大家看這本數學書的面是什麼形狀的?

生:長方形。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知識——圖形的拼組。(師板書:圖形的拼組。)

師(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畫):這張畫是什麼形狀的?

師(拿出長方體積木、長方體盒子):這是什麼形狀的?

師:長方形畫出來是什麼樣呢?(教師藉助長方體實物畫長方形,出示畫好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指邊)有幾條邊》(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長方形,數一數它有幾條邊。)

師(拿出一塊手絹):這塊手娟的面是什麼形狀的?(板書:正方形。)

師(拿出正方形的識字卡片):這張識字卡片是什麼形狀的?正方形畫出來是什麼樣的呢?(教師藉助正方體實物畫正方形,出示畫好的正方形,並説明這就是正方形。)

師:正方形有幾條邊?(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正方形,數一數它有幾條邊。)

師:我們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點。

老師先示範: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沿斜着的虛線折(虛線露在外面)。

學生們拿出畫着兩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紙,按老師的方法折,先沿着一條斜的虛線折,然後再沿着另一條虛線折。教師提問“挨折的兩條邊的長短怎麼樣”,然後,再讓學生對摺,問“對着的兩條邊的長短怎麼樣”。

老師巡視,幫助後進學生掌握折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得出: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

教師叫學生們拿出長方形的紙(畫好長與寬的中線)沿虛線對摺、提問:對着的兩條邊的長短怎麼樣?再讓學生斜着折,又提問:挨近的兩條邊的長短怎麼樣?老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掌握折的方法。最後引導學生得出:長方形相對的邊一樣長。

老師出示小黑板,上面畫有不同方位的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要求學生説一説哪些圖形是長方形?哪些圖形是正方形?

師:大家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它們的'形狀、邊長的特點。誰能説出周圍物體的面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學生舉例後,老師再拿出方枱布、紗巾、正方體的藥盒、枕巾、火柴盒等給學生看,讓學生分別説出哪些面是正方形,哪些面是長方形。

最後,老師叫學生用自己準備的各種尺寸的長方形、正方形拼擺各種圖形,並貼在一張白紙上,讓學生彙報自己拼擺的圖形是什麼 。

案例反思:

國小生的思維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在理解抽象的幾何知識和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時,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通過探索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進而獲得終生受益的數學基礎能力和創造才能。本教學案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