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走進殷墟觀後感

校園2.59W

一部好萊塢炮製的卡-通電影受到如此多的議論,引起了我的好奇,也引起了我觀看的興趣。前些年的《花木蘭》,較近的《功夫之王》,嬌柔造作了許多中國古典文化元素,儘管場面宏大,卻處處掩飾不住生拼硬湊,譁眾取寵的痕跡。老實説,看了之後就如同飲過一罐可樂,解不了渴,還甜得有些膩。這部飽受爭議的《功夫熊貓》是否也如好萊塢流水線上的其他產品一樣呢?為了不浪費30元錢,昨天看了在線觀看版。

走進殷墟觀後感

影片開頭的情節有些似曾相識,《功夫之王》的開頭好象就是由那小孩的一場夢境,定下兩者都是功夫愛好者的基調。

胖呼呼的熊貓肥波竟然有一隻大鵝(也許是鴨)老爸,而且彼此愛護,絲毫沒有不協調。理論上完全不可能進一家門的兩個物種經營着祖傳的面鋪,夢想着要把分店開到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中國僑民的生活寫照進入了視線,讓人聯想起遍佈全世界的唐人街和中國餐館。對於我這樣遵循傳統觀念的中國人而言,血脈、宗族、傳宗接代仍是難以割捨的情懷,很難想象對領養子女(甚至是領養一個膚色,髮色與自己全然不同的子女,),前夫/前妻所生子女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聯想到這些年來聽聞的許多跨國收養話題(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就在出演<古墓麗影>之後收養了一名柬埔寨兒童;在湖北某地的賓館還遇到過集體領養中國孤兒的瑞士親友團),還有地震災後,頻頻聽聞的“愛心媽媽”報道,電影中這點小小的巧合卻帶給我發自心底的一絲温情。

接着出場的烏龜大師和許多古裝電影中的智者和仁者一樣,言語深奧,處處透着玄機。在中國,烏龜是長壽和智慧的象徵,殷墟遺址裏有刻於甲骨之上的文字,玄門中人常用龜甲來占卜。正是這位烏龜大師預知了太郎將會逃出牢籠,禍害整個“和平山谷”,也正是烏龜大師力排眾議,選定身材肥碩,從沒習過武的肥波為“龍戰士”,來日製服太郎,恢復山谷寧靜。烏龜大師戲份不多,卻是妙語連珠,當師傅都反對讓肥波作為“龍戰士”的人選時,烏龜大師竟説出了那句,熟悉中國體育用品的觀眾耳熟能詳的“一切皆有可能”。

師傅(看扮相可能是隻貓,但真的很象<星球大戰>裏絕地戰士的老師)的出場,引出故事的眾多關鍵人物。和所有尊師重道的師傅一樣,師傅對烏龜大師無比尊重,儘管對烏龜大師指定肥波為“龍戰士”人選心存疑慮,但仍是盡心教導;對自己一手撫養長大,後來為了爭奪卷軸卻背叛自己的太郎仍是心存慈愛。這樣的角色,令人不由得想起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儒家風範的精髓——忠誠、仁愛。除了品德之外,這位身材矮小的師傅身上還彙集了眾多武術元素,拈花指,梅花樁...和肥波用筷子搶包子的一場戲更是精彩紛呈。對我們這代看《射鵰英雄傳》、《少林寺》長大的人而言,這些元素無疑是既親切又充滿回味。

師傅的另外五位高徒號稱“中原五俠”,熟悉金庸武俠小説的人一定不會陌生,這五位徒弟的形象實際上也代表了小説中常常演繹的五門獨特武功:虎拳、蛇拳、鶴拳、螳螂拳、猴拳,無論是李連杰還是老大哥成龍,都在自己的電影中多少引入過這些拳腳功夫的特寫。電影中增加了小螳螂為肥波扎針灸,虎妞用無影腳嚇唬肥波的許多小細節,這些由卡-通人物演繹的.黃飛鴻招牌招勢,讓電影充滿了周星弛式的無厘頭,好賴塢式的幽默奔放同中國式的嚴肅內斂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太郎的出場方式同任我行如出一轍,嚴密把守的天牢陰森恐怖,太郎竟能掙脱鐵鏈在亂箭齊發中逃脱,也為烘托對手的強大,反襯肥波肩負任務的重大埋下了伏筆。給這樣一個反面人物起“太郎”這樣的名字,着實很讓人解氣,似乎那就是忘恩負義,野蠻愚蠢的代名詞。太郎這樣的人物下場很明顯,只有毀滅。電影雖然沒用用血肉模糊的畫面來描寫太郎的下場,而是讓肥波無師自通的用拈花指消滅了氣焰囂張的太郎,升騰的光圈籠罩着山谷,預示着山谷將永遠沐浴在和平、安寧的陽光之中。幾年前的電影《天地英雄》在結尾也採用了類似的結局,一羣為了佛祖舍利你爭我奪,膽敢以身弒佛的人,最後被佛祖舍利的聖光所毀滅,一切罪惡在正義面前都將無所遁形。

最後來看看電影主角肥波,這是個很容易令人聯想到“豬肉榮”的角色,外表憨態可拘,時常好吃懶做,但內心純良堅韌,關鍵時刻還頗具智慧。就是這樣一個天生沒有一點習武天份,生氣的時候只知道悶吃的熊貓,最後因鵝老爸的一句話,參透了卷軸中的玄機,原來“祕方就是沒有祕方”,卷軸只是一面鏡子,並沒有蓋世武功的祕訣,要打敗太郎靠的就是鏡中人自己。 圍繞肥波這一角色的轉變,電影中大量運用的鋪墊和烘托元素無處不透露出一種深深的中國情懷,古典的徽派建築、閣樓廟宇、小橋流水、太極八卦湖、十八般兵器、斗笠、小辮子、甚至師傅、烏龜、功夫所用的中文發音,如果不是深諳古典中國文化並對之懷有真誠的敬意,是難以體會並如此細膩地表達。

這樣一部既富童趣,又能令成人深思的電影,最後要傳達的主題只有一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要化腐朽為神奇只能靠我們自己。這樣的主題簡單明瞭,在任何時代背景下似乎都適用。前些年為了支持國產大-片,走進影院觀看《英雄》,秦王逃脱荊柯刺殺後,突然仰天大喝“為了和平....”,我差點被一口氣噎住,之前唯美的畫面都被這突兀的一幕沖刷得乾乾淨淨。荊柯刺秦王的故事悲壯豪邁,千百年來婦孺皆知,但電影以這樣的方式來突現主題實在很矯情。

《功夫熊貓》藉助廣受世界人民喜愛的熊貓形象,以外國人的視角展現了五千年中華文化美麗,善良,堅強和充滿希望的一面。即使不喜歡它,也請別妖魔化它,因為我相信它的情感是真實的,充滿理解與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