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故宮博物院有關戰漢玉器賞析

校園1.35W

▲玉龍紋璜戰國

故宮博物院有關戰漢玉器賞析

長7.4cm,高5.2cm,寬0.5cm。玉為白色,通體褐色浸斑,表面有較強的玻璃光。器呈片狀、跨欄形。運用陰刻等技法進行雕刻,兩面紋飾相同,琢雙龍首。上方中間有一穿孔,用於穿系。玉璜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遺址中,戰國時期也較為流行,造型主要為長弧形或半璧形。多為雙龍首、雙魚首等,兩面雕刻雲紋、渦紋等紋飾。有的璜下邊還有鏤雕裝飾。這件玉璜的造型有別於多數玉璜,較為少見。——撰稿:趙桂玲 2012年8月

▲青玉龍戰國

長16.4cm、16.2cm,寬11cm、11.2cm,厚0.5cm。玉色偏綠,內含褐色、墨色斑點及絮斑。作扁平龍形,龍身彎曲,陰線勾勒輪廓。表面減地淺浮雕谷紋。龍身鑽一孔以供系掛。兩週時期,伴隨比德於玉觀念的形成和發展,禮制用玉獲得空前發展。玉器也因此從主要為原始宗教活動的法器,祭祀神靈祖先的祭、享禮器,發展成為具有特定內涵、相對固定組合形式的節步速、別尊卑的組佩飾。其長短、結構的繁簡、玉質的好壞、碾琢的粗精,往往與使用者的身份相關。儘管不同歷史時期組佩的形制、結構不盡相同,但多以各種形狀的玉片飾,或輔以其他材質的珠飾,穿連、組合而成。這些生前佩帶的玉組佩,通常質美工精。在中國古代,玉被認為具有保護死者屍身不朽的功能,因此往往在墓葬中隨葬玉器。這些玉器通常可分兩類:一類是生前使用、死後隨葬,稱葬玉;一類是專為殮屍而制,稱殮玉。本品為戰國時期典型的玉龍形佩造型,但材質不精,碾琢粗糙,應是比照生前玉組佩製作的、專門用於隨葬的玉組佩的一部分,屬於殮玉。類似的青玉龍在西漢時期的墓葬中仍有所見。——撰稿:許曉東 2012年8月

▲玉谷紋璧戰國

直徑13.4cm,孔徑4.6cm,厚0.2cm。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出土。玉色偏綠,有墨斑,局部有土沁。兩面均裝飾谷紋,一面陰刻,一面減地淺浮雕。玉璧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是禮天之物,以良渚文化最為多見。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的理念為歷代所遵循。良渚文化墓葬中,亦見以玉璧和玉琮環繞、墊、壓屍身的現象,玉璧、玉琮也具有了殮屍的功能。以玉璧殮屍在漢代得以延續。玉璧除墊於屍身下方或放於屍身之上外,還見鑲嵌於棺槨、長方枕表面,縫綴於玉衣頭頂部位,或懸掛於墓室之中。這些用於殮屍的玉璧,材質大都相對比較差,碾琢粗糙。本品體薄,開片不甚規整,雕刻亦頗為粗率,應為殮屍之璧。——撰稿:許曉東 2012年8月

▲白玉獸面紋劍璏漢

高8cm,寬2.4cm,厚1.4cm。器為上等白玉製作。略呈長方形,兩端彎曲。背面有一倉孔。表面淺浮雕一獸面紋,餘為勾連雲紋。一般劍璏除此種紋飾外,有的表面高浮雕大、小螭各一隻。戰國、漢代流行玉具劍,在劍上飾有四種玉飾: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璏和玉劍珌。玉劍璏套在劍鞘近口處。——撰稿:趙桂玲 2012年8月

▲白玉珠串漢

全長47cm。玉為白色,均有沁色。由108粒圓形珠串成。串珠自隋唐時大量流行,成為佛教七眾的重要隨身物品,是佛教徒用來念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串珠108顆者最為常見。此串珠所用玉珠是漢代遺物,清代時重新串連成器。通常,串珠的材質有金、玉、木、菩提子等。——撰稿:趙桂玲 2012年8月

▲玉螭紋韘形佩漢

高6cm,寬5.2cm,厚0.5cm。玉為青色。大致呈片狀,中間一孔,孔外周鏤雕螭紋。這種造型的佩中間酷似雞心形,故亦稱雞心佩,是從古人射箭時保護手指的韘形器演化而來。古人配韘表示其有高超的射殺技能及處理事務的決策能力。韘形佩盛行於漢代,宋代開始出現大量的仿製品。在宋元時期的著錄中將其稱為“螭玦”,並稱有多種式樣。《詩經·衞風》也有“艽蘭之葉,童子配韘”之句。——撰稿:趙桂玲2012年8月

▲玉豬漢

高2.9cm,長11.2cm,寬2.3cm。青玉料,玉色略偏綠。圓雕卧伏豬形,表面以寬深陰刻線勾勒輪廓,具有典型的“漢八刀”加工特徵。玉豬是漢代有特徵性的殮玉,常見墓葬出土,通常成對握於死者手中,通體光素無紋,刀法簡潔、明快。漢代以後雖然少見,但死者手中握物的習俗一直流行。內蒙古地區發現的陳國公主墓表明,在契丹人建立的遼代,陳國公主和駙馬入殮時分別手握琥珀龍、鳳或蓮魚雕件。玉豬在明代墓葬中亦偶有發現。這都表明死者手中握持物品習俗的源遠流長,以及在古代各民族間的普遍流行。——撰稿:許曉東 2012年8月

▲白玉獸面紋劍珌漢

高5.1cm,寬5.5cm,厚1.9cm。白玉質地,經火,表面呈黑褐色。大致呈梯形,兩側較薄,中間較厚。束腰,下面中心有一圓形凹槽。兩面紋飾相同,均運用剔地浮雕、陰刻等技法琢刻獸面紋。劍珌是劍鞘下端的重要裝飾品,紋飾圖案多種多樣,其主要流行於戰國至漢代。——撰稿:趙桂玲 2012年8月

▲白玉劍首漢

徑4.9cm,厚1.1cm。玉為青色,稍有黑色沁。圓形,片狀。正面有紋飾,中間為三組陰刻的漩渦紋,其外有兩週相對的勾雲紋。背面中間有兩個斜向對穿孔。玉劍首最早見於西周時期,其主要流行於戰國至漢代。其形狀大致相近,飾紋較為豐富,有的中心有一圓孔。使用時將其嵌於劍柄的端部。——撰稿:趙桂玲 2012年8月

▲青玉獸面紋劍格漢

高4.4cm,寬6.8cm,厚2.4cm。玉為青色,局部有褐色。器形中間厚,兩端薄,兩側面為菱形,中部一橢圓形穿孔。兩面採用剔地陽雕技法飾獸面紋及勾雲紋。這種玉劍格在戰國至漢代較流行,使用時將其套在劍鋒與劍柄之間的位置,用於擋隔。——撰稿:趙桂玲 2012年8月

▲玉天馬漢

高4.2cm,長7.8cm,寬2.6cm。青色玉質,有絮斑、綹裂,局部可見有黃色沁斑。圓雕卧馬,頭微昂,張口露齒,腦後垂貼長鬃一綹,背起脊,身生雙翼。肌肉飽滿,富力量感。有翼天馬形象,在古代中西藝術中均有所見。天馬產自中亞地區。漢武帝元鼎四年首次見到來自大宛的寶馬,極為垂青,稱其為天馬,並親自作詩歌詠。此後,又兩次派兵西征,目的即在獲取西域寶馬。天馬自漢代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了上千年。漢代畫像石,唐代石雕、繪畫、金銀器上都留下了天馬的倩影,如著名的唐昭陵六駿,以及唐人韓幹的以馬為題的繪畫。歌詠天馬的詩文歷代皆有。就出土玉雕天馬而言,漢代前後僅見兩例,一為山東曲阜魯國故城戰國墓所出玉馬,一為陝西咸陽西漢渭陵建築遺址所見玉羽人御天馬。——撰稿:許曉東 2012年8月

▲玉夔龍蠶紋璧漢

直徑25.5cm,孔徑6.7cm,厚0.6cm。玉色偏綠,有墨斑、綹裂,並有赭褐色沁斑。兩面雕,以夔龍紋、蠶紋各一週為主題紋樣,間以窄條綯紋。夔龍上裝飾陰刻斜方格紋及“二”字紋。類似的'獸面裝飾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自戰國始,在楚文化範圍內,出現了大量使用墨斑碧玉製作的玉璧、玉龍等。這些玉器器形相對較大,碾琢粗率,多用作祭祀或隨葬。類似本品的獸面蒲紋璧,在戰國墓葬中已經出現,漢代更為多見。但本品較同類璧製作更為規整、精美,是否作為祭祀、隨葬用,仍不能遽定。——撰稿:許曉東 2012年8月

▲玉九竅塞漢

玉眼蓋:長4.8cm,寬2.3cm,厚0.3cm;玉塞:高1.8-5.5cm,大端最寬0.9-1.4cm,小端最寬0.7-1.4cm;白玉蟬唅:長7.1cm,寬2.8cm,厚0.3cm。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絮斑、黑斑、綹及沁色。玉塞均作不規則八稜形,一端大,一端略小,表面多有黃褐沁斑,有的已成雞骨白。眼蓋一對,棗核形,表面弧凸,兩端各鑽一孔,背平。玉蟬的玉質瑩白,拋光細膩,線條簡潔、流暢。在中國,以玉入殮的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6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死者或以玉琮、玉璧圍繞、覆蓋周身,或於雙眼蓋玉片、手中握玉、口中含玉,但當時口含、手握、眼蓋之玉,其形狀並不固定,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西周中期,玉冥巾已初步成型。所謂的玉冥巾或曰玉覆面,即於織物上縫綴玉片覆蓋於死者面部。冥巾上所綴玉片,或據五官之形裁製,或作隨意的幾何形。玉冥巾的使用一直延續到西漢時期。類似本品的眼蓋,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縫綴於冥巾之上。殮玉製度到漢代臻於完備。西漢早期,出現了覆蓋死者周身的玉衣,棗核形的玉眼蓋有時即縫綴於玉衣相對於死者眼睛的部位。此外,漢代還在前代殮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形制相對固定的玉九竅塞和玉握,即在死者口中含玉蟬,鼻孔、耳朵、肛門、陰道均塞納八稜柱形玉塞,雙手握玉豬各一。玉衣、玉九竅塞、玉豬,以及嵌玉的枕、棺槨,構成一套完整的漢代玉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