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校園3.18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冊數:二年級下冊

教師姓名:

任教班級:

二年級數學教學進度

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圖形的運動、混合運算、有餘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數學廣角——推理、總複習等。

三、教學目標

1、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3、認識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剪一剪等。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為有餘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5、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6、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在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體有多重,瞭解克、千克的實際意義及1千克=1000克。

7、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

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四、情感態度

1、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4、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增強學生學好數學家的信心。5、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和敢於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6、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經歷與他人交流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看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有的內容,都不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不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思考過程。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6、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並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瞭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説話的態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生活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遊的人數情況統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註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並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問題並回答問題。

數學思考:瞭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問題解決: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P30-31 長度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探索長度單位間的換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換算;

2、培養目測與估計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探索長度單位的換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度單位的換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直尺、米尺、課後延伸的.表格、7釐米或20釐米長的紙條。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並讓學生比畫單位的長度。

米 m

分米 dm

釐米 cm

毫米 mm

2、你知道這些長度單位間的關係嗎,填空:

1米=( )分米

10釐米=( )分米

1釐米=( )毫米

二、探索方法

1、教學例題

(每個學生準備一根紙條:長7釐米或2分米)

學生用直尺量一量紙條的長度並彙報,教師板書:

7釐米 70毫米

20釐米 2分米

7釐米 2分米

(1)7釐米與70毫米的紙條,哪個長,為什麼?

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重點講解方法之一:因為1釐米=10毫米,7釐米有7個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所以7釐米=70毫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2)20釐米和2分米,哪個長,為什麼?

學生討論,並小結:因為10釐米=1分米,20釐米有2個1分米,也就是2分米,所以20釐米=2分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3)7釐米和2分米,哪個長?

能不能直接比,怎麼辦?

引導學生討論,2分米=20釐米,7釐米小於20釐米,所以7釐米小於2分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並小結:兩個數量的單位不同,不能直接比時,通常把他們統一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2、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單位間的換算。(出示課題)

3、鞏固練習,完成P30兩個例題。

問題出示後,學生直接彙報答案,並説説是怎樣想的。

三、課堂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按要求先用釐米作單位測量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並用毫米作單位,説出圖形中各邊的長度。彙報時,引導學生説説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點。

2、填空:

50毫米=( )釐米

9分米=( )釐米

( )分米=3米

40分米=( )米

3、完成想想做做3

學生彙報時,要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並小結:當單位不同時,我們通常怎樣比較兩個數量的大小?(單位不同時,通常可以把它們化成一致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4、完成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並彙報。

再讓學生合作測量自己的手掌寬度以及步長,彙報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單位進行描述。

教師小結:手掌的寬度、步長都是我們的身體尺,瞭解了自己的身體尺,有利於我們進行估計和測量。

5、想想做做4

按要求完成練習。

6、綜合運用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裏,住着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説一説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裏,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着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説説認識的圖形名字。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説一説,趕快行動吧!

(2)彙報交流説一説:你在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麼感覺?(引導學生説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彙報、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讚揚。(充分給學生説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並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遊戲:我説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説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徵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裏還見過這樣的圖形?(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裏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説一説:這些交通標誌牌是什麼形狀?(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誌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藉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裏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説一説,你拼的是什麼?用了哪些圖形?(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麼?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經歷求商的一般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在議中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設計理念: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訣和會運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慾。然後讓學生收集圖畫中的數學信息,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再引導學生提煉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感受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經歷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法:

遷移法,觀察討論、比較分析法。

學法:

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重、難點:

1、能較熟練地用7、8、9的乘法口訣正確求商。

2、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學生興趣。

1、對口令。

二七()六九()

()八五十六六八()

()八三十二九九()

()九四十五()七二十一

2、口算。

12÷6=()36÷6=()

30÷5=()24÷6=()

18÷6=()8÷2=()

3÷1=()12÷4=()

師:你們用的是什麼方法求商的?

生:想乘法口訣。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

除數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商就是幾。

師:看來同學們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這些方法來求商。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一起學習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你們有信心學會嗎?(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合作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知道屬於你們的節日嗎?

生:(六月一日兒童節)

師: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小朋友正在佈置他們的教室呢,同學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情境圖

2、引導觀察,收集信息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還有的在準備愛心氣球。)

通過觀察,你獲得了什麼數學信息?(指名回答)

(生:第一組做了56面彩旗,要掛成8行。

生:第二組做了49顆五角星,分給7個小組。

生:第三組帶來27個愛心球,每9個擺一行。)

3、梳理信息,提出問題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想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同桌互相説一説)

4、學生彙報

指名彙報問題,教師板書“平均每行幾面?”“平均每組幾個?”“可以擺幾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從主題圖中點取出例1)

(1)請一人讀題,提問:56÷8=?怎麼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獨立試着做做?(學生獨立試算,並和同桌説説是怎麼算的?)

(2)指名彙報(鼓勵學生説出不同的方法)

(3)問:“用哪種方法最簡便?(用乘法口訣求商)

引導學生小結: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訣想,就是()八五十六,因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

師:我們平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列玩算式要在後面寫上什麼?(單位)一起説這道題的單位是什麼?(面)今天我們要探究學習的是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所以它的單位同學們在口頭上説出來就可以了。下面的題目也一樣,清楚了嗎?

2、(1)師:這56面小旗,要是掛成7行,平均每行幾面?

怎麼列式?

列出算式:56÷7=,能用乘法口訣求出這個算式的商嗎?

讓學生獨立試算。

(2)交流:説説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3、比較56÷8和56÷7兩個算式的聯繫。

(讓學生明白,用一句口訣可以列出兩個除法算式)

4、完成主題圖中另外兩個數學問題。

(1)男生一道,女生一道。教師巡視。

(2)説説你是如何求出商的?

5、小結: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除數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商就是幾。我們把求商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兒歌。(課件:乘法口訣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一起讀讀。

三、反饋練習(課件出示)

1、選擇題:用“七九六十三”這句口訣求商的算式是:

A、7+9 B、7×9 C、36÷9 D、63÷7

2、請大家完成書上49頁做一做的習題。

(學生彙報)

師:通過這一組習題,你們又發現了什麼呢?

生:我發現,乘法算式裏的'積,在除法裏做被除數。

生:乘法算式裏的因數在除法裏做除數和商。

生:這3個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訣來計算。

師:同學們有這麼多的發現真了不起!乘法和除法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在以後的學習中將會繼續學習。

3、鞏固練習

(1)練習:小猴摘桃子(課件9)

師:其實,兒童節不僅是我們小朋友們喜愛的節日,就連森林裏的動物寶寶也喜歡出來看熱鬧。這幾隻可愛的猴寶寶想在“六一兒童節”上給同學們送上又大又紅的桃子,可是當他們來到桃樹下面正準備上梯子的時候,才發現梯子上早已站好了除法算式,要算對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子怎麼也算不出來,同學們你們願不願意幫幫小猴子?

(2)練習:小豬吹泡泡

出示課件10:小豬吹泡泡的情境

師:小猴的問題解決了,小豬被同學們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了,它特別吹了一些泡泡來送給大家,如果你們把提算對了泡泡會飛的又高又遠。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 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3. 引導學生掌握脱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2. 引導學生掌握脱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一)複習鋪墊:(出示題目)

1. 計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據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創設情境,聊天導入

現在已經是春天了,小草發芽了,花兒開了,又是一年新的開始,小刺蝟也有了一個新的生意,瞧,它的鮮花店開張啦。(出示教材情景圖)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 讓學生觀察圖片,提問:你能找出哪些數學信息?

2. 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剛才我們對花店裏的花的情況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現在你能根據圖上的數學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 大家提了這麼多的數學問題,如果要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們要知道什麼條件?

4. 針對第一種方法,重點講述:在一個算式裏,如果既有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為什麼先算除法,再算減法?(意義上來多説。)重點強調。

5. 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錢?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哪些條件?

在大部分學生計算好以後,組織彙報。

6. 及時總結:

在一個算式裏,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我們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組織智力大闖關:

第一關:(分男女生比賽)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指名學生説運算順序,叫6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關:森林醫生:書上練一練:3題。

第三關:解決問題:書上練一練:1、2題。

四、小結評價佈置預習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麼?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第四冊第68―7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1、認識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會比較角的大小。

學具教具準備:

釘板、皮筋、彩紙、硬紙條、摺扇、剪刀、三角板、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再過幾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紅和小華相約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給小明作生日禮物。瞧,他們做得多認真啊!(出示主題圖)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細看,這些物品上有沒有我們以前認識過的圖形啊? (鬧鐘的面是圓形、紙工袋的面是長方形……) 這些物品中還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鬧鐘圖) 評:教師創設小明過生日這一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 在觀察各種實物圖形的基礎上 ,教師的一句簡短的問話“這些物品中還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

二、聯繫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徵

1、認識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兒呢?(拿出剪刀,開、合)剪刀的開口就形成了一個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角。(電腦閃現) 三角形紙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紙指)三角形的這裏也是一個角。(電腦閃現) 剪刀、三角形紙上都能找到角,那麼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鍾,轉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電腦閃現) 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個角。(電腦演示從實物中抽象) 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有什麼特點呢?(相交於一點,兩條邊都是直的……)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多位數的筆算,能夠熟練運用口算、豎式筆算進行計算,會估計物體數目。

能力目標:在複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估計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複習重點

豎式筆算、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複習難點

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多位數加減法

1、口算加減法

把整百整十數看成整整百數和整十數的和,然後相加減。

1、計算的方法

(1)豎式計算

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十。

(2)加法:減法驗算,或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

減法: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2、計算時,需要注意哪些?

(三)基礎練習

填空題?

1、筆算加減法時,要注意相同數位要( )。

2、甲數是700,乙數是125,這兩個數的和是( ),差是( ) 。

3、的`三位數與的兩位數的和是( ),差是( )。

數學書93頁第9題(6道計時計算)?

數學書第93頁第10題(獨立完成,彙報交流)?

(四)拓展練習

1、罐頭:每盒5元餅乾:每包4元麪包:每袋6元

(1)買6包餅乾和1盒魚罐頭,一共需要多少元?

(2)小明帶了20元錢,買了2袋麪包,還剩多少錢?

2、水果店原來有123千克蘋果,又運來589千克,現在有多少千克蘋果?

3、火車上有乘客803人,到了一站後,下車320人,上車412人,火車上還有乘客多少人?

4、圖書館有故事書345本,科技書比故事書少112本,科技書有多少本?故事書和科技書一共有多少本?

(五)提高練習

1、紅紅的奶奶今年的歲數是最小的三位數減去最小的兩位數,再減去一個的一位數,你知道紅紅奶奶今年多少歲嗎?

2、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題時,把個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錯看成9,結果和是75,那麼正確的答案應是多少?

3、兒子今年6歲,媽媽今年30歲,再過5年,媽媽比兒子大多少歲?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釐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釐米。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釐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釐米。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提問學生自己的哪個手指的寬是1釐米。

2、讓學生在尺上指出2釐米、4釐米、5釐米、8釐米、10釐米的實際長度。

3、用學生尺量數學教科書的長和寬,並回答量的結果。

4、一名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一名學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長。發現了什麼?引出米尺。讓學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要量幾次,量完後,提問:“用哪種尺量黑板的長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場的長用哪種尺方便些?”

教師説明:“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釐米,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釐米作單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釐米作單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釐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板書課題:認識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師拿出米尺告訴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並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米尺或1米長的小棍,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將兩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2、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繩子,兩人一組量出1米、2米、3米的長度給大家看。

4、量出1米長的繩子,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瞭解這根繩子有多少釐米。教師提問:“1米里有多少釐米?”“也就是1米等於多少釐米?”學生回答後,

教師板書:1米=100釐米。並讓學生齊讀兩遍。

三、拓展運用:

1、教師出示1盤捲尺,告訴學生這是1盤捲尺,用它可以量比較長的距離。量跳遠的距離。

2、找一找你身邊有什麼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1米=()釐米

100釐米=( )米

5米=()釐米

200釐米=( )米

實踐活動: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

量跳遠的距離。

(指導學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後腳後跟所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平拉直,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對含有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脱式計算。

2.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引導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規範脱式計算的格式。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

教學難點

運用運算規律進行脱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小括號的知識。

你還記得58-(14+6)它的運算順序嗎?

58-(14+6)

=58-20

=38

學生在進行脱式計算時,提醒學生注意,用橫線標出第一步的計算內容。把不參與運算計算的部分落下來。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與小括號有關。(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

(一)獨立嘗試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7×(7-5)(77-42)÷7

(二)根據學生板演,進行集體講解。

總結運算規律。

這兩道算式有什麼相同之處?

1都有小括號;都是兩級運算;有乘除法,也有減法。

2含有括號的算式,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呢?

算式裏含有小括號的,我們一定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計算括號外面的。

在脱式計算時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和運算符號,在第二行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等號要對齊。

三、鞏固練習

1.對比練習,發現小括號的作用。

課件出示練習題。

7×5-2 7×(5-2)

=35-2 =7×3

=33 =21

(1):左、右兩題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括號在這裏起到什麼作用?

講解:左面的算式沒有括號先算乘法,再算減法;右面的算式有括號,先算小括號裏面的減法,再算括號外面的乘法。

小結算式裏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通過比較發現小括號的作用可以改變計算結果不同,小括號還能改變運算的順序。

2、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

在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練習中不僅凸顯小括號的作用,而且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這樣既鞏固了新知,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數的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本學期將認數的範圍擴展到萬以內。在這一階段,學生將認識更大的自然數。它不僅是大數計算的基礎,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必須讓學生切實學好。

一.本單元教材內容

本單元內容包括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以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教材將上述內容合成以下邏輯結構。

二.教學總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確立了本單元的總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説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25頁8題——26頁14題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掌握三、四位數大小的比較、估算等,使學生逐步形成萬以內數的概念,掌握有關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發展數感,第四冊認數複習。

2、初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喜歡數學的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鞏固三位數大小的比較、估算。

教學難點:

感悟數與數之間的聯繫

教具準備:

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0——9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修改意見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通過尋找規律,發展學生數感採取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及獨立思考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師生互動,結合遊戲情景創設輕鬆愉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充分感覺生活離不開數學。聯繫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身體能力和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 激趣導入

明明發現0——9這些數字有很多的樂趣和知識,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樂趣,你有興趣嗎?

明明乘坐火車,他發現列車車廂的'編號很奇特,和平時的車廂編號不一樣。媒體演示25頁8題。

919

828

737

646

你能填上其他車廂的編號嗎?

1) 小組討論 找到規律

2) 全班交流彙報 (百位、個位分別為9 、8、7、6,十位1、2、3、4, 所以其它車廂的編號應該為:555、464,373)

3) 獨立解答 第二列火車的編號問題

4) 小組交流彙報 判斷正誤

二、應用拓展 25頁9題

1,試一試:

明明用0、1、2、3、4、5、6、7、8、9、中隨意取出三張卡片為一組,可以組成三位數,如:4、8、5 可以組成845、854 、548、584等等,國小數學教案《第四冊認數複習》。 你試試看,看誰組的多。

什麼情況不能組成三位數?為什麼?

1) 可以組成那些三位數?讀出來

2) 同桌倆人的比一比,誰的大?為什麼?説出理由

3) 百位不同,怎麼比?百位相同怎麼比?

2,看誰最接近 26頁10題

老師報數,請你用卡片擺出來 每組2個數

398、497、306、402、482、395、404、313、400

1)讀數。

2)你認為那些數和400最接近?

4) 請拿400卡片的同學來到講台。誰接近400青走到前面來,説出理由。互相交流。

3,請你當裁判 26頁11題

明明發現運動場上也有數字。請同學們看田徑場上的運動健兒們的編號

1) 你認為他們的比賽結果是怎樣的?

2) 按照編號排出名次。

3) 你能把他們的編號從大到小寫下來嗎?試試看

4) 彙報交流

4,請你來當家 26頁12題 生活中更離不開數學。明明家的電飯煲295元。媽媽説微波爐比電飯煲貴得多

1) 貴得多是什麼意思?

2) 你認為微波爐可能是多少錢?

3) 300元夠嗎?為什麼?説出理由

三、鞏固深化

1,請你做評委 媒體演示13題

討論:

1)誰家的書多?誰家第二?誰家的書最少?

2)明明家的書與其他三家比,可以怎麼説?

2,看誰最聰明 26頁14題

老師知道有一位同學家的書是212本,你知道是誰家嗎?

1)如果我要在計數器上表示212,該怎樣表示?

2)要用幾顆珠?為什麼?

3)你能用計數器表示其他的三位數嗎?

同桌交流

四 、總結評價

同學們今天和小明一起探索了數字的奧妙,你有收穫嗎?你學到了什麼?你是怎麼想的?

板書設計:

數字樂園

多些 少一些 多的多 少的多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北師大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二節:認識路線。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在辨認方向的基礎上,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説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離和經過的地方。

2.藉助認識路線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運用方位詞語描述行走路線。

難點:能根據路線圖説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經過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笑笑一家特別喜歡旅遊,他們聽説撫順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決定開車到撫順來旅行,可是他們沒來過,不知道車往哪開,誰能幫着想想辦法?

有了路線圖,還要認識路線圖才能不迷路,所以認識路線很重要,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認識路線”。

到了撫順,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裏,她想到去勞動公園去玩,應該做幾路公交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一)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的行駛路線

(1)從十道街出發向 行駛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駛 站到西一路, 再向 行駛 站到百貨大樓,再向 行駛 站到友誼賓館,再向 行駛 站到勞動公園。

1、瞧,這裏是一張1路車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線圖。仔細看圖,你能按照1路公交車的路線説一説,我們乘車從十道街按照什麼方向,怎麼走到勞動公園?請你當小司機,手握方向盤自己説一説。

2、小組討論,在小組裏説説自己的想法。

3、學生彙報,課件演示。

(二)從勞動公園到十道街的行駛路線

1、笑笑游完勞動公園要回到十道街又該怎麼走呢?同桌互相説一説。

(2)從勞動公園出發向 行駛 站到友誼賓館, 再向 行駛 站到百貨大樓,再向 行駛 站到西一路,再向 行駛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駛 站到十道街。

2、把結果記錄在練習卡上。

3、學生彙報,課件演示。

4、對照答案訂正錯誤。

(三)看路線圖回答問題

(1)小明從三道街出發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車的.?説説他的行車路線。

(2)小紅坐了3站在百貨大樓下車,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車的?她又是怎樣走的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課件演示。

(3)你想從哪兒到哪兒去?在小組內交流你的行車路線。

(3)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在小組內交流。

小結: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後根據需要,正確的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

三、自主參與、拓展練習。

1、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圖。

説出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同桌互相説一説,再填在書上。

學生彙報,課件演示。訂正錯誤。

2、笑笑為了感謝同學們為他指路,請你們到“海上樂園“去遊玩,但是我們要先弄清它的內部路線圖,防止迷路。我想這一定難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樂園“彩圖)

提問:a海底世界,海上樂園,居民區,果樹林分別在中心公園的什麼方向?

b居民區的居民怎麼走可以到山洞?

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笑笑游完撫順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龍潭大峽谷遊玩,這是龍潭大峽谷的路線圖,她應該怎樣走?

五、總結評價。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一張從家到學校的導遊路線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並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現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遊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遊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麼?

2、投影出示遊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瞭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説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説一説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彙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並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麪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遊樂園,今天,我們去麪包房看看,看看那裏有什麼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遊樂園麪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麪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麪包?

2、觀察瞭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麪包?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麪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説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説一説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彙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運用有餘數除法及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2.在合作交流中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學會表達和傾聽。

教學重難點

運用有餘數除法及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課件

二、探索新知

1.了解題

2.分析問題

學生可能會用前面學到的有餘數除法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教材中出現的前兩種方法,這時教師要給予肯定,然後繼續引導學生討論還可以怎樣派車。派車有以下幾種。

一:麪包車/輛 4 小轎車/輛0 餘下的座位數/個 7

二:麪包車/輛 3 小轎車/輛1 餘下的座位數/個 2

三:麪包車/輛 2 小轎車/輛3 餘下的座位數/個 0

四:麪包車/輛 1 小轎車/輛6 餘下的'座位數/個 1

五:麪包車/輛 0 小轎車/輛9 餘下的座位數/個 2

教學時,這幾種派車不需要全都出現,如果學生只會用有餘數除法來解決,那麼教師只需將書上的方法向學生介紹一下就可以了。

對於怎樣派車比較合理的討論,只需要讓學生懂得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即可。也可能會有學生説花錢越少越合理,這也是對的。這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解答。

對於此類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尋求策略。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分草莓》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除法內容。教材創設了分草莓的情境,通過平均分數目較大的物體,引導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本單元的難點,教材分散安排了一定數量的練習,目的是使學生逐步掌握試商的方法,從而達到熟練的程度。

【設計理念】

1、由於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爭強好勝,想象豐富,求知慾旺盛,學習責任感不斷增強,但學生往往從興趣出發,因此,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2、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老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

3、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先求出除數與哪個數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而又比被除數小,那麼就可以確定這個數位商。教學時先以這主題圖導入課題,讓學生理解題意,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和主要解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列出算式,鼓勵學生運用乘法口訣試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彼此交流各自的想法,體會試商的策略。

【教學目標】

1、結合分草莓的情境,探索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法小,積累有餘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進一步鞏固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與計算方法。

3、引導學生運用有餘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悦。

【教學難點,重點】

重點: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熟練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難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餘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1、展示課件“草莓圖”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麼多水滴滴的草莓,喜歡吃嗎?

(生:喜歡)平時,媽媽買回來的草莓,你們洗乾淨後,就可以吃了,對吧?

(生:對)今天,老師見到一隻猴子,看着草莓非常着急地跺着腳!為什麼呢?原來是猴媽媽買了許許多多草莓回家,要小猴子按照媽媽的要求,分在盤子裏,還要回答出媽媽提出的問題才能吃草莓,這個可難倒小猴子了,他不會解答媽媽的問題啊!聰明的同學們,你們願意幫他分一分嗎?

(生:願意)好啊!你們比比看,哪位同學能想出辦法解答猴媽媽的問題,也能解答出老師的問題,老師就給你點贊,或者獲取一個大草莓(圖片),喜歡嗎?

(生:喜歡)那我們一起去分草莓吧!

2、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通過童話式的故事情節引入新課,使課堂充滿趣味性,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融入課堂教學)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探索試商方法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a .出示課件圖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主題圖,誰來説説你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生1:一共有55個草莓。

生2:一共有8個盤子。

生3:要把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裏。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師:同學們真厲害!找到了數學信息,現在誰知道猴媽媽提出的是什麼問題嗎?

生:平均每個盤子放幾個草莓?還剩幾個?

(設計意圖:運用信息,提出問題)

b:列出算式

師:那麼應該用什麼辦法去解決問題呢?(分組討論,交流

意見)

生1:用除法去解決。

生2:用除法豎式計算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師:誰能説説你是如何列出算式的?

生1:55÷8

師根據學生的説法進行板書。

師:誰能説説這樣列式的理由嗎?

(設計意圖:根據除數意義,列出算式)

(1)引導學生如何試商。

師:估計一下每盤放幾個草莓?

生1:6個

生2:7個

(設計意圖:合理估商,培養估算能力)

師:你怎麼知道放6個呢?説説理由。你們都是先看哪個數?用誰的乘法口訣呢?

(設計意圖:口訣加盟,探索試商的`方法)

(1)怎樣判斷估算得對不對?

生1:看商乘除數的積比被除數小,商就對了.

生2:餘數比除數小,商就對了。

(設計意圖;得出結論,初步建立試商模型)

師根據學生初步試商的過程,進行板書。強調書寫格式及注意的問題。

55÷8=6(個)......7(個)(餘數)

答:平均每盤放6個,還剩7個。

(4)引導學生加深認識: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是6.

ɑ、通過對列出豎式計算的過程,進行梳理總結出試商方法。

師:同學們,回顧剛才豎式計算試商時的過程吧。

生1:先看除數8

生2:再想8的乘法口訣。

生3:除法8和6相乘的積比被除數小,商是6。

生4:7×8=56,比55大,不行。

生5:6×8=48,比55小,商是6。

出示課件:

55÷8=6(個)......7(個)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梳理,讓學生更加明確試商的方法)

(5)啟發學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生:5×8=40,比55差遠了。

生2:商和除數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而又比除數小,餘數才比除數小。

(設計意圖:通過集體交流,反覆比較,更加肯定餘數要比除數小)

2、小結試商的方法

一看、二想、三比較

試商時先看被除法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然後比較誰和它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又比除數小,商就是誰。

(設計意圖:加深同學們對試商方法的記憶)

嘗試應用,解決問題。

師:運用剛才試商的方法,看誰能去解決猴子媽媽提出的下一個問題:(出示課件)

如果每7個草莓放1盤,可以放幾盤?還剩幾個?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找出數學信息,並列式解答:

師:同桌合作學習,

ɑ、説説如何列式?

説説如何試商?

又出示情景圖

師:6個放1盤呢?

ɑ、學生獨立思考

b、指名説説試商過程

集體訂正

再次出示情景圖,進一步激趣學生的求知慾。

師:看,猴子十分開心了,他説也會答問題啦,請同學們幫他判斷對錯吧?

ɑ、大家暢談自己的判斷見解。

指出錯誤之處,並説明理由。

集體訂正,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自我嘗試應用,強化了乘法口訣,進一步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師:你們能幫助小猴子解決問題,能否解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呢?

出示有關的兩個問題。

師:(1)獨立思考,找出數學信息,並解答。

集體訂正。

出示:最大能填幾?

師:同學們真聰明!老師遇到困難了,你們能否幫老師解決以下問題呢?

ɑ、獨立思考。

指名回答,並説出理由。

集體訂正。

出示“森林醫生”。

師:鴨媽媽醫生在到處尋找啄木鳥醫生,因為樹長蟲子了,可找不到!聰明的同學們,看看樹究竟怎麼啦?幫治治吧?

師:認真觀察每棵樹,獨立思考,蟲長在哪裏?病因在哪?怎樣醫治?......分別把正確的答案説一説。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進一步使學生在開展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放飛自我,體驗成功的喜悦)

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教材第9頁第3題,用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練習計算,指名兩位學生板演。

訂正時,讓學生説説錯在哪?如何改正?

(設計意圖:通過自我驗證計算,消化試商方法,加深餘數比除數小的記憶)

回顧知識,暢談收穫。

師:同學們,學習了分草莓這一節內容,你們學習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生:學到了除法豎式計算時,要先看除數,再用除數的口訣試商。

生2:學到了商乘除數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又比被除數小。

生3:餘數要比除數小。

生4:學到了試商的方法。

師:你們真棒!你們要用今天學到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去學習更多知識。

(設計意圖:回顧新知,分享收穫的喜悦)

六、板書設計

分草莓

55個草莓,放在8個盤子裏,平均每盤放幾個?還剩幾個?

55÷8=6(個)......7(個)8

答:平均每盤放6個,還剩7個。

注意:餘數<除數

教學反思。

這部分教學內容是課本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以前學習的課本中除法主要是探究“正好分完”的情況,而這部分學習內容主要是探究“分後還有剩餘”的情況,兩部分內容相應聯繫,具有互補性、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延伸。這部分內容也是今後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

教學中採用童話故事引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產生了學習興趣。在學習試商中,利用乘法口訣,找出“兩數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又比被除數小”的試商策略。

學生已經掌握了用豎式表示有餘數除法的方法,教師充分放手,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去探索試商方法。通過試商過程,總結出“一看,二想,三比較”的試商步驟,並在學習中積累有餘數除法的試商經驗,並驗證了餘數比除數小。

在學習解決問題時,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第一課時推理

教學目標

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與推理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預設設計意圖二次備課

一、談話引入:

師:日常生活中常常通過一個現象或是一句話就能推測出未知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推理,今天我們學習推理。

二、新課:

1、出示例題1:把知道的信息説一説。

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小紅拿的.是語文,小麗拿的不是數學書,請猜一猜小剛拿的是()書,小麗拿的是()書。

2、請學生回答,並説出理由。

師:從三個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紅拿的是什麼書嗎?

師::從小麗説:“我拿的不是數學書”這句話能分析推理出什麼?

提問:小麗拿的是什麼書?

4、教師小結:通過分析同學説的話,推理得出正確的答案,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叫做簡單的推理,推理是依據所給的條件通過分析、推理、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師如果我們只分析小剛説的話,而不看小紅説的話,

能得正確的答案嗎?

5、小結:在簡單推理時,一定要全面地分析,進行判斷,才能得到正確答案。5、做一做。

1)歡歡、樂樂和笑笑是三隻可愛的小狗。體重分別是7千克、5千克、9千克。樂樂比歡歡重,笑笑最輕。你能寫出他們的名字嗎?

2)小冬、小雨和小偉三人分別在一、二、三班,小偉是三班的,小雨下課後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幾班的?

三、練習。

1、遊戲——幫小動物找家。

森林裏的小鹿、熊貓、小羊、貓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説:貓在我的左邊。

小羊説:我家的左邊是熊貓家,右邊是小兔家。

小兔説:右數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幫他們找到各自的新家嗎?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公雞、小羊、熊貓、梅花鹿和松鼠去旅遊,它們住在賓館裏的1—5號房間,服務員告訴他們:熊貓住的不是1、3、5號,梅花鹿住的號碼比熊貓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邊,公雞住的離熊貓最近,熊貓住在公雞的右邊。

猜一猜,這幾隻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四、動筆練習。

讓學生自己説出已知的信息,然後解答。

思考題:甲、乙、丙三位老師分別教語文、數學和英語。已知:1、每個老師只教一門課。

2、甲上課全用普通話。

3、外語老師是一個學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師,她比數學老師年輕。

請問三位老師各教什麼課?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嗎?

板書

設計

推理

例1

小剛拿的是(數學)書熊貓、羊、兔、貓、鹿

小麗拿的是(英語)書

加強教材研讀關注常態備課打造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