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滾一滾》教學設計

校園8.6K

篇一:小班科學活動:《滾一滾》

《滾一滾》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感知不同物體的外形特徵,初步對物體的滾動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汽車玩具、圓柱體罐子、小球等能滾動的物體,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積木、分類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自由探索汽車玩具輪子、圓柱體罐子、小球等的玩法

1、引導語:你選的是什麼玩具,它是什麼樣子的?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的外形特徵。

3、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操作,感知這些東西是可以滾動的

二、交流經驗,初步感知物體的滾動現象

1、提問:請説説這些物體怎麼玩?你發現了什麼?

2、結合幼兒回答,幫助幼兒梳理經驗,發現其共同處:都是圓形,會滾動

3、請幼兒演示,明確什麼是滾動

三、幼兒再次探索,嘗試讓物體滾動起來

1、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引導語:這些物體真的能滾動起來嗎?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

2、引導幼兒根據嘗試後的經驗,將能滾動的物品放入分類筐,進行歸類

四、找輪子,進一步感知圓形物體的滾動現象

1、提問:如果汽車的輪子是正方形或三角形的,會是怎麼樣?

2、引導幼兒操作:在平面上滾動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積木,比較哪個圖形的積木滾得快。

3、引導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小結:現在我們知道圓形物體比正方形、三角形物體滾動得快,所以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輪子都是圓形的。

篇二:小班科學活動:滾一滾

活動目標:在嘗試的過程中感知哪些東西是可以滾的。

活動準備:能滾動的物體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物體滾動”

教師:你們知道哪些東西能滾嗎?

2、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帶來的能滾動物體。

教師:你帶來的是什麼?它能滾動嗎?

3、幼兒自由探索,嘗試使物體滾動起來。

教師:你們玩玩、試試,看看到底哪些物體能滾起來。

1、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並交流各自經驗明確什麼是“滾動”

(1)、引導幼兒根據嘗試後的經驗,將這些物體按照能否滾動進行歸類。

(2)、請幼兒演示,明確什麼是“滾起來”,並檢驗這些物體能否滾動。

(3)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達“滾動”。

(4)引導幼兒嘗試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這些東西為什麼能滾起來呢?

教師小結:這些物體,有的像圓柱、有的像圓錐、有的像球體······在一般情況下,圓狀物體都可能回滾。不過,事情不一定就像們猜想的那樣。只有試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滾起來。

篇三:小班科學活動:滾一滾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應該生活化,也就是説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幼兒的身邊取材,小班幼兒對自己周圍的環境及事物一直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們總喜歡摸摸這,看看那,我們應該在平時多給他們一些自由探索的機會,引發幼兒對生活中熟悉的東西進行再觀察,再探究。

二、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願意參與探索活動,對不同物體滾動的現象感興趣。

2、在探索、觀察各種物體滾動的過程中,初步感知發現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徵。

3、能體驗探索滾動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的重點是:

願意參與探索活動初步感知發現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徵。

四、活動的難點是:

在探索、觀察的過程中對不同物體滾動的現象感興趣。

五、活動準備:

1、讓家長配合我做好豐富幼兒對滾動現象的瞭解。

2、收集一些能滾動的物品。有(難滾的和容易滾的)

六、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對滾動物體的關注。

師述:我們大家都玩過滾球的遊戲,怎樣才能使球滾起來呢?

誰來説一説?

指名幼兒進行講述

幼兒1:可以用手向前推,讓球滾起來。

幼兒2、也可以用腳踢讓球滾起來。

哪球滾起來是什麼樣的呢?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來試一試(咕嚕咕嚕連續不停地轉動)並帶幼兒一起用動作來做一做。

(這個環節能有效地幫助幼兒明確球體滾動的特徵。從而為進行下面的活動——探索能滾動的物體埋下伏筆。)

二、探索不同的物體是否能夠滾動

(1)師:除了球能滾起來,你還知道什麼東西也能滾起來呢?

幼兒進行講述講到的東西老師出示一下。

(2)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好多的玩具,請你們每人選一樣,找一個空地方,試着想辦法讓它滾起來。幼兒自由探索。

(3)指名幼兒進行講述

要求:幼兒把玩具放在小籃子裏,傾聽他人講述。)你玩的是什麼東西:能滾起來嗎?你是怎樣使它滾起來的?

請數名幼兒進行操作演示。

(4)討論:你知道它們為什麼能滾起來呢?

(5)幼兒講述自己的意見。

小結:原來,除了皮球能滾起來,還有光盤、瓶子、管子都能滾起來,因為它們都是圓狀的,所以容易滾起來。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是通過教師提供豐富的材料,讓他們自由地選擇材料,大膽地進行探索並且能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發現。從而來得出探索的結論。感知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徵。)

三、嘗試滾動不同的物體

(1)師:哪這些能滾的玩具,它們在滾動的時候,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老師再請你選一個皮球,和你剛才玩過的玩具去比一比。看看它們在滾的時候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2)幼兒自由地進行探索。

(3)引導幼兒對比發現它們的不同點。

(4)幼兒交流並演示給大家看。

1:我發現皮球好滾動。光盤難滾。

2:我覺得勾線筆難滾,皮球容易滾。

小結:今天我們玩了滾一滾的遊戲,知道了同樣能滾的東西,它們在滾動的時候有不同的地方,像皮球這些玩具容易滾,像光盤、勾線筆這些玩具就難滾。

(評析: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是通過幼兒自己的嘗試、比較來發現不同滾動的物體它們在滾動時有不同的地方。)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來源於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在活動中孩子們始終保持着飽滿的熱情,在整個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的操作探索為主,且緊密圍繞着“滾動”這個有趣的現象而展開,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學習的主人,為幼兒提供自主探索、自我發現的機會和條件,淡化了“教和學”的界限,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玩滾動遊戲的樂趣,滿足了幼兒的探索慾望,使幼兒在玩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2、活動內容有趣,操作性強,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別是在探索活動中,層層遞進加深了探究難度,但是在教師的適時指點和引導下使得難點迎刃而解,整個活動在輕鬆愉快、充滿情趣的氣氛中進行,讓幼兒始終保持濃烈的興趣,使教育極富感染力,效果甚為理想,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3、活動環節層層深入、循序漸進活動中以球為切入點,在二次操作的過程當中,逐層遞進、層層加深,教師有層次、有步驟的拋出探索要求,幼兒帶着問題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每個環節間有着內在的聯繫,有助於推進幼兒較深入探究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徵和它們的不同現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體驗發現的樂趣。

4、教師語言簡潔、指導語明確整個活動中教師緊緊把握材料、探索、問題這三者的雙向流動,抓住問題的關鍵,適時地、簡潔地拋出有價值的問題和指導語,如:怎麼樣才能讓球滾起來?球怎樣滾起來呢?推動幼兒積極思維。並鼓勵幼兒多角度的交流自己的發現,提出自己的想法,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5、實效性強,面向全體幼兒,共同參與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探究氛圍、使每位幼兒都有參與探索和發現的機會,所有的科學現象都是讓幼兒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的。真正讓每個幼兒做到在“玩中學”“做中學”促使幼兒自主地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經驗,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體驗探究的樂趣。

6、此外我注重活動的拓展和延伸,讓仍有興趣的幼兒可以繼續在活動區進行探索,使的教育形式多樣化,更符合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

7、在操作中注重幼兒的常規教育,本次活動中的小籃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由於我讓幼兒把操作材料放在小籃子裏,能有效地控制小班年齡段的幼兒關注將要討論的內容,而減少外物的干擾和影響。化動為靜,傾聽的習慣也得到了鍛鍊。

8、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一個環節中有這樣的一個問題:除了球能滾起來,你還知道什麼東西也能滾起來呢?在幼兒講述的同時教師應該要出示一下幼兒所講的物品,讓幼兒有所瞭解,這樣有助於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標籤:滾一滾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