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優化我們國小數學教學

校園2.38W

找準教學設計的基本點

如何優化我們國小數學教學

(一)處理好四維目標。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確立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四維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加深對數學的瞭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設計好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又是方向。國小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在進行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時,要緊緊圍繞“三維教學目標”,即“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設計教學內容。在設計中要做到重“知識”也要重“技能”;重“過程”也要重“方法”;還要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注意“三維教學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三)組織好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一種依據,是學生從事數學活動、實現學習目標的重要資源。教材內容是一個靜止的知識庫,與學生接受知識的動態過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設計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知識的呈現順序,即先出現什麼,再出現什麼。要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設計相應的練習時,加強練習題的針對性、有層次性,真正達到知識的形成、鞏固與應用的目的。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取捨教材內容,可打破章節順序,進行有選擇的、科學的再創造、再加工,合理優化教材結構。

讓興趣“趣化”數學

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

再如學習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的課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過去,有一個財迷愛財如命。集市上的雞蛋每500克稱得10個,價1.53元。李財迷讓小夥計去買,並想從中扣減他的工錢,就出了一個難題:給小夥計拿了1.50元,非要小夥計買來500克雞蛋不可,買不來就不給工錢。你能幫小夥計想出個辦法嗎?學生非常好奇,但沒想出好辦法。這時,我神祕地説:辦法就在這節要學的知識裏。學生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學習。原來,可以十次去買雞蛋,每1個雞蛋0.153元,“四捨五入”共花了0.15元,買500克共花了1.50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開展遊戲,巧佈疑陣,講數學故事,講數學發展史,猜數學迷語等讓數學課堂充滿“趣味性”,讓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趣味”對頭,從而激發學生產生濃厚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提高數學教學的操作性

理解國小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內容時,教師提前讓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試做每個圖形的對摺,使圖形對摺後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後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葉瀾教授曾經説過:“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國小數學課堂更是迸發着生命活力的課堂。因此,數學教學內容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設計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捕捉生活現象,發現數學問題,讓學生真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處處有美感,縮短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擴大了學生的認知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既滿足了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需要,又體會了數學的價值,培養了數學興趣,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優化教學手段

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課堂學習中,小組成員常常表現出不善於合作的'狀況。一次,筆者在執教老師請學生小組合作時觀察到以下現象:有的學生託着下巴冷眼旁觀,有的學生溜到別的小組,有的東張西望……所以,教師在平時要採取相應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1)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地相互支持和配合,進行有效溝通,特別是面對面地進行促進性互動,清楚地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積極承擔自己扮演的角色。對那些內向的、怕羞、不敢説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點撥。

(2)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傾聽,説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難了。首先,要樹立傾聽的意識。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別人,而傾聽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種方式。其次,當眾口頭稱讚那些願意認真傾聽他人的學生,樹立起榜樣。最後,評一評哪些學生學會了傾聽。(3)達成共識。讓學生對組內的認知衝突進行有效解決,從而解決問題,理解知識,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

培養學生分析題目結構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題目結構的能力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也是解題的核心。有人曾做過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習困難兒童解應用題的困難並不主要表現在解題比例上,而在於分析假設認知活動的差別。與優秀生相比,學習困難的學生缺乏對題目中隱含條件和中間狀態的分析,這説明兩組學生在分析階段所分析的內容有着本質區別。

解決應用題關鍵在於發現解法,就是在“問題的條件”之間找出某種聯繫和關係,通過分析題意,明確題目的已知條件,挖掘題目的隱含條件,通過分析隱含條件實現由已知到未知的過渡,最終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儘可能用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使應用題的教學外顯化,讓學生儘可能地觀察到我們的思維過程,在此基礎上建立抽象的數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