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優化數學的教學

校園2.83W

優化數學教學一

如何優化數學的教學

優化教學方法,貫徹啟發式教學

記得有位現代教育家曾經這樣説過:“數學教學,主要不是把現有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交給學生,學生就可以授用一輩子。”要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就是要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只有經過學生自己探索和概括知識,才能真正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獲得深刻的理解。優化教學方法,對於提高課堂效率,實施素質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優化教學方法,就是要變“注入式”為“啟發式”。 樹立新課標理念,實現課堂教學三個轉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教育活動都離不開學生自主性的發揮。在學習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的機會,尊重、相信學生,使學習活動富有成效。從時間上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條件,改變單調乏味的“獨白式”教學。

倡導多元的學習見解,教師不以主觀意願強行牽引學生。引導學生對“書本”和“生活”兩個世界進行溝通,使學生體會到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樂趣。如:在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中,可以首先提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什麼?是怎樣推導出的?讓學生回憶出三角形面積的公式是由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出的。此時再提問:如何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面積?然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採用實驗的方法,把圓分割成若干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於長方形的圖形,並觀察拼成的長方形的長與寬和圓形的周長和半徑的關係,最後由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推理等手段獲得真正的知識,這是創造性活動的成果。學生既嚐到“成功”的喜悦,又增強了創造性活動的信心。

樹立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培養數學運用的能力

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理論和方法去觀察、分析、討論問題,養成從數學的角度思考日常事物的興趣和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使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 ,同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兒童的動作思維佔優勢,他們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操作活動是展開想像的基礎,想像是操作的進一步延伸,通過操作活動,有助於學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建立起數和形之間的關係。因此在教學中,應儘可能地安排學生動手畫畫、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數數等操作活動。

如在教學“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哪些度數的角”時,我通過展示、討論等方式,最終引導學生進行這樣有序的操作:一塊三角尺不動,另一塊的三個角依次與這塊不動的三角尺的一個角拼,可以拼出180°、150°、135°、120°、105°、75°六個不同的角。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操作不是單純的身體動作,它應該是與大腦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繫着的。學生接到操作任務,往往先關注操作方法和結果,如果有多種方法和結果,更多的學生通常會採用無序嘗試的策略。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髮揮思維的作用,反思、整理,使操作變得有序。有效的操作活動,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在掌握解決問題策略的同時,提高了動手能力,啟發了學生的思維。以。鼓勵學生將圖形畫出來,複雜的物體可以用文字羅列。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也能增強學生的作畫能力。

優化數學教學二

優化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使用的是粉筆、黑板。有人戲言:一支粉筆走天下。這種單調的教學手段,制約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注意教學手段的優化。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結合聲音、動畫等,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求知慾,能夠使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對於發揮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把“靜止”的內容變為“活動”的形象,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解決問題等能力,實現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幾何圖形”是國小數學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解題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由於年齡的關係,學生的思維發展處於具體形象向抽象過渡的階段,解答相對複雜的'圖形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如果利用多媒體教學,讓靜止的幾何圖形動起來,問題就變得簡單了。例如:在教學“計算組合圖形面積”時,我們可以通過電腦演示用平移、加線、旋轉、重組重疊圖形等方法化解難點,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讓學生看到具體形象的過程理解圖形的組成,從而找到解題方法。

但在多媒體的選擇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為了趕時髦每節課都用多媒體。開始的時候,很有新鮮感,可反思後覺得並不是每一節課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多媒體,太多的刺激會讓學生疲憊不堪,降低課堂教學效率。而只有適當使用,才會發揮其優越性。多媒體技術畢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種手段。

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課堂學習中,小組成員常常表現出不善於合作的狀況。一次,筆者在執教老師請學生小組合作時觀察到以下現象:有的學生託着下巴冷眼旁觀,有的學生溜到別的小組,有的東張西望……所以,教師在平時要採取相應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1)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地相互支持和配合,進行有效溝通,特別是面對面地進行促進性互動,清楚地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積極承擔自己扮演的角色。對那些內向的、怕羞、不敢説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點撥。(2)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傾聽,説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難了。首先,要樹立傾聽的意識。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別人,而傾聽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種方式。其次,當眾口頭稱讚那些願意認真傾聽他人的學生,樹立起榜樣。最後,評一評哪些學生學會了傾聽。(3)達成共識。讓學生對組內的認知衝突進行有效解決,從而解決問題,理解知識,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

優化數學教學三

1.優化傳統理念

一方面,國中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地與學校管理層進行有效的溝通,並組織申請新型的教學活動運用到數學教學之中,通過良好的教學效果改變學校管理層對於新型教學模式的看法。另一方面,國中數學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家訪活動,改善學生家長的一些陳舊理念,以獲得家長對於新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支持.同時,國中數學教師通過帶給學生動態的學習情境和有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數學,拓展數學思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昇華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個別教學制、分組教學制、班級授課制、設計教學法、道爾頓制等多個類型。現階段我國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國中數學教學也不例外。班級授課制帶來的優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班級授課制的缺點在新課程標準的彰顯下也逐漸明顯起來,其缺點表現為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有限、不能很好地注意個體差異.因此,國中數學教學可以引進複式教學的組織形式,不僅可以保持班級授課制帶來的效果,還可以將其他教學組織形式的優點導入到數學教學之中。

3.利用與改善教學資源與教學環境

國中數學教學受到教學資源硬件條件與教學環境的軟件限制。要想衝破該限制因素,教師在改善國中數學教學時應注意:第一,在教學過程中,將簡單的遊戲或小組討論引入國中數學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到數學課堂。第二,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引入課堂。在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運用“榜樣力量”激勵法展開師生、生生的交流與互動。在一個全體參與的環境下,幫助學生養成一種快樂學習、積極學習的學習態度。

標籤:教學 優化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