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孔子論修身優秀讀後感

校園2.68W

讀了孔子論修身之後,很多小夥伴都有很深的感觸。孔子論修身讀後感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孔子論修身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孔子論修身優秀讀後感

孔子論修身優秀讀後感 篇1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閲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矗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孔子論修身優秀讀後感 篇2

仁者愛人

“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最基礎的部分,是社會基本倫理的準則。孔子一生周遊列國,積極入仁,明“知其不可”,卻仍然堅定地“而為之”,他提出的“德治”“禮治”包括這一課講的“仁義”思想,其終極目標就是要恢復周禮,使人各安其分,從而達到他嚮往的理想社會——大同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裏,人人有仁有愛,有禮有義,且君臣有分,父子有別。而周朝,則是這種大同社會的理想目標,孔子多次讚歎周代的禮制完美豐富,“鬱郁乎文哉!”也表達了內心的無限崇拜之情“吾從周”。而要達到有禮,有仁是最根本的,它是民眾團結、社會和諧的基石。孔子説:“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認為,做到“克己”就是仁,做到“仁”就能“復禮”,做到“復禮”則實現了其孜孜以求之的理想境界。因此,“仁”是一切問題的基礎,有了“仁”的“仁者”天下人都會稱讚他。孔子又進一步指出,行仁踐仁要靠自己,要自己親自行動,親自實踐,別人是幫不了忙的。一旦具備了仁,心中就有“博愛”之心——“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能問人,禮喪,導盲,愛物,最終做到兩個字——“忠恕”。“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在這一課中,孔子説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並且具體解釋了什麼是“忠恕”的問題。因此,正確理解孔子“忠恕”思想的含義,對於把握孔子的“仁愛觀”,是非常要緊的。

孔子喜歡在平時和弟子各自言志,交流個人道德修養及人為處世的態度等問題。作為仁者,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真正的“愛人”——問人,禮喪,導盲,愛物,這是夫子身先垂範,身體力行。孔子對於周禮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麼人該行什麼禮,對於尊貴者、家有喪事者和盲者,都應禮貌待之,並且由人及物。孔子之所以這樣做,也説明他極其尊崇“禮”,並儘量身體力行,是要“克已復禮為仁”,以恢復禮治的理想社會。

君子之風

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是仁者,首先必須是君子。他具體提出了成為君子的標準與條件是: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就是説,一個人要想成為君子,要做到追求正道,堅守道德,心中有愛,遊習六藝。孔子進一步指出,君子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即要有義有禮有謙遜的態度和誠信的品質,做到了這些,才是“君子哉!”

有君子必有小人,《論語》中,孔子多次將“君子”與“小人”進行了對比闡述。君子能喻於義,志於道,甚至能捨生取義;小人卻喻於利,志於衣食,並且患得患失。孔子對這種小人是很討厭的,他把那些一心想當官的人斥為鄙夫,這種人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為此,他就會不擇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於不惜危害羣體,危害他人。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司空見慣的。當然,這種人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的。他認為,君子當喻義棄利,捨生取義。這是君子的風度之一。相反,孔子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於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説是樂在其中。同時,他還提出,不符合於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雲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所以,孔子才會大加讚賞自己的學生——顏回的安貧樂道精神。

要成為君子,孔子開出的條件還有許多,重要的有三個方面:仁、智、勇。一個人成為了“智者”和“仁者”,那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而是有修養的.“君子”了。孔子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有具備了這些品德,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另外,孔子還認為,君子還要心胸開闊、意志堅毅,表裏如一。具備了這些風度,才能成為謙謙君子,才會“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才是真正的君子風度。

周而不比

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孔子提出的標準是:“周而不比”、“羣而不黨”、“和而不同”,並且要善於識人,正確對待別人缺點,正確認識朋友,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等。這是君子待人處世的原則。

“周”和“比”,都有與他人親近交往的意思。二者的區別在於:“周”有廣泛、普遍的意思,“比”有親密、狹小的意思;“周”是以一種大公無私之心進行交往,“比”是以一種結黨營私之心進行交往。“比”,原指社會保障體系中最基礎的一環,故有緊密、狹小義。孔子這裏所説的“周”和“比”主要是針對道德差異。在興趣上,每個人都應該各投所好,但在是非善惡上,人則不應該以自己的標準為標準,以自己的私心好惡為標準來衡量人、選擇人。這才是孔子這句話的本意。從這個意義上講“周而不比”其實是一種不斷拓展自我胸懷、跳出自我牢籠的修德過程。

孔子論修身優秀讀後感 篇3

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圍繞“仁”來展開的,所謂“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孔子就強調:“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謂仁乎?”(《論語·雍也》)“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博施濟眾,行恭、寬、信、敏、惠五者於天下,這就是仁德,也是修身思想的核心內容。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以仁義核心的修身思想。他説:“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上》)人心是仁,人路是義,內心修養達到了仁義境界,仁就會充塞於心中。

進入宋元明清時期,張載、程顥、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向前發展了以“仁”為核心的修身思想。張載提出了“民胞物與”的泛道德主義,強調以人心之“仁”泛愛天地萬物。程顥認為先秦儒家的仁學強調博施濟眾、克己復禮的道德修養,這還不是“仁”之體,而只是“仁”之用,道德修養應以“仁”之根本為重。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説:“‘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在人之天道也。” (《思問錄·內篇》)仁義是聖人之德,人之修身主要是行仁義,不違天道,與天合德。

“仁”是一種主觀的道德修養,是一種內在的道德自覺,為仁由己不由人。但是這種主觀的道德修養何以可能?孔子認為要達到“為仁”的自覺性,必須把“禮”這種外在的約制,通過“仁”的德性修養,完全變成一種內在的、自覺的道德規範。“禮器,是故大備;”“制禮以節事。”(《禮記·禮器》)禮的功用是用來調節人的行為,使人修養成器,使人完備。要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人們的一切行為都要度於禮,立於禮,約之以禮,節之以禮,齊之以禮。這便是達到了仁。孔子要求治理國家是不但要“導之以德,”同時也要“齊之以理。”(《論語·為政》)孔子在教育弟子學習時,雖然首先要“博學於文,”但也要“約之以理。”(《論語·雍也》)在孔子看來,任何修養都必須以“禮”為規範,才能真正修成恰倒好處的德性,不然,這種德性就會轉化為偏執的過錯了。所以他説:“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泰伯》)荀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將禮看作人們言行的標準,“禮者,節之準也”(《荀子·致士》),禮是“法之大分,類之綱紀”(《荀子·勸學》),禮也是治國之根本,“隆禮重法則過有常”,“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修身》)。

儒家認為“禮”是衡量一個人修養好壞的唯一標準。“人藏於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心中,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禮記·禮運》)一個人修養的好壞、內心的善惡,都只能以“禮”來衡量,除了“禮”,還能用什麼呢?《禮記》中還指出夏禹等六君子,“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常,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禮記·禮運》)這是説夏禹等六位國君無不謹慎地以禮行事,按照禮來彰明大義,考察誠信,明察過失,提倡仁愛,講求辭讓,向人們顯示做人的常道。

孔子論修身優秀讀後感 篇4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説,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眾,要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修身為第一要。孔子説: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而修身的先決條件是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要努力觀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斷獲取高深的知識和智慧。有了高深的學問和智慧,就能心誠意實,言行一致,即使無人在時,也照常遵守道德準則,保持情緒平穩,平常心,沒有憂患,很好地修身。

孔子説:“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當這些情緒未發泄時,人的情緒就處於心平氣靜,中庸平穩;但有時因發生了事故,我們會有上述情緒的發泄,只要是適當、有節制,不過度與激烈的發泄,就是温和、平和。中庸是天下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平和是獲得事物客觀規律、道德和行為標準的道路。追求實現中庸平和,能使天和地處於融洽的位置,陰陽能調和,天下萬物就能生育成長。

“隨遇而安”是較好的修身方法。孔子説“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窮,行乎貧窮;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人而不自得焉!”君子是根據他所處在的地位和環境泰然生活行事,不願有非分的額外的要求和行為。當你富貴時,就要多行善事。取之於社會,用諸於社會。當你貧窮時,也不能挺而走險,做非法害人的事。當你處在未開發的部落時,就要入鄉隨俗。當你處於患難的境地時,要泰然忍受患難。這樣的君子,沒有人會生活的不自我滿足和快樂。

孔夫子所説的修身,就是學習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養的文明人。

孔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學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學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礎。好學的人是不講究吃和穿的。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也是孔子樹立的修身典範,孔子曾多次大加讚賞。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他還向魯哀公推舉顏回,説“不遷怒,不貳過”稱顏回是最好學之人。當然也是修養最好之人。

孔子要求他的弟子都能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幫別人出謀和做事都要盡心盡力,和朋友交往要誠實守信,老師的傳授要時常温習。這樣才能很好地修身養性。

孔子説的修身是以仁為本,以“於已所不欲,勿施之於人”為最高原則。孔子説“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不論是皇帝還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為根本的要求。孔子説,“其本亂,而末治否矣”。其意是説,人都不修身,沒有教養、涵養。沒有做好社會德行教育,社會就不能很好地安治。只有全社會都重視道德教育,有教無類,以修身為教育之本來達到國家的治安和強盛。

拓展:孔子論學習《論語》名言名句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7、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1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7、不學詩,無以言。

18、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9、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20、有教無類。

2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