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精選12篇)

校園2.17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會響的小路》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精選12篇)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聽聽、説説的過程中,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2、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小路時的情景。

3、主動參與傾聽、講述、表演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創設情境:樹葉小路。

2、課件《會響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遊戲:踩樹葉。

帶幼兒來到用樹葉鋪成的小路上,幼兒一邊踩樹葉,一邊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

(二)欣賞故事《會響的小路》。

1、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提問: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②故事裏有誰?

2、結合課件,分段欣賞故事。

①小刺蝟走過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學學小刺蝟的動作。

②小白兔走過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學學小白兔的動作。

③小蚱蜢走過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學學小蚱蜢的動作。

④小刺蝟對風兒説了什麼?

⑤風兒是怎麼跑過小路的?學學風兒的動作。

3、完整欣賞故事。

(三)音樂表演活動《秋天》。

(四)創編活動:引導大膽想象樹葉小路還有誰會來?會發出什麼聲音?

活動延伸:

1、把創編的故事情節説給好朋友和爸爸媽媽聽。

2、美術活動:印章畫《落葉》。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孩子們天生對小動物有着很深的情感,他們愛聽故事,喜歡故事中有趣的情節,小動物的形態、動作都特愛模仿,尤其是對小班段的孩子來説。《會響的小路》這個故事非常優美,有那麼多的小動物路過這條小路,還會發出那麼好聽的聲音,故事中的象聲詞非常形象生動,還作了很多比喻,把小朋友們帶入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裏。為此我設計了小班語言活動《會響的小路》。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容,感受秋風、落葉和小動物的親密關係。

2、能大膽想象不同人物走過小路的不同情景。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師:秋風吹呀吹,小樹葉離開了媽媽,他們飄呀飄,會飄到哪兒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原來這些樹葉寶寶都躺在這兒呢!

(2)師:秋風吹呀吹,梧桐樹、銀杏樹、白楊樹的葉子都變黃了,小路上鋪滿了金色的樹葉,這是一條神奇的小路,還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呢!

2、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第二段。

問:聽,什麼聲音?(學説:窸嗦窸嗦)小刺蝟在樹葉上幹什麼呀?

(2)欣賞第三段。

問:看,誰也來了?(小白兔)小白兔走過小路會發出什麼聲音?它在小路上幹什麼呢?”(學習詞語:踢踏踢踏)

一起來學習小白兔跳舞的樣子。

(3)欣賞第四段。

問:誰來學學小蚱蜢是怎麼來到小路的?猜猜小蚱蜢會在樹葉上幹什麼?發出什麼好聽的聲音?”(學習詞語:吱嘎吱嘎)

幼兒模仿小蚱蜢動作。

(4)欣賞第五段。

問:為什麼風兒踮着腳尖輕輕走過小路?(幼兒一起學説小動物説的話)

3、表演故事《小路》,加深理解。

(1)完整欣賞故事《小路》一遍(播放錄音)。

(2)幼兒表演故事。

現在我們也來扮演小動物,在這條神奇的小路上走一走,如果你喜歡,可以輕輕地跟着説,也可以把小動物説的話用動作表演出來,看誰表演得最好。

4、擴展幼兒思維:

除了小白兔、小刺蝟、小蚱蜢,還有哪些小動物會走過小路?會做什麼?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教師鼓勵幼兒充分想像,邊説邊用動作表示,如小貓走過小路,它在樹葉上做早操,幼兒模仿小貓做早操的動作……

5、出示動物玩具,幼兒再次表演,體驗大膽想象的成功感。

今天老師把這些小動物都請來了,小朋友帶它們到小路上走一走,玩一玩,好嗎?

6、撿樹葉,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知道嗎?樹葉不但能發出好聽的聲音,還能拼貼出漂亮的圖畫呢,我們把它撿起來留着下次用吧!

故事:

樹林裏有一條小路,路上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

小刺蝟走過小路,窸嗦窸嗦……,像在散步。

小白兔走過小路,踢踏踢踏……,像在跳舞。

小蚱蜢也跳進小路,他在樹葉上搖啊搖,吱嘎吱嘎……,像躺在搖牀上做着甜甜的夢。

風兒來了,小刺蝟擋住風兒:“你別颳走路上的樹葉,樹葉的聲音多好聽呀!”於是風兒踮着腳尖輕輕的跑過小路……

教學反思:

本活動順着創設的情境,孩子們挺投入,在活動開始,我以“這條小路為什麼有聲音?的問題引出故事,大部分幼兒對於小路會響表達出很大的好奇心,都是睜大眼睛認真的傾聽。第二部分主要是瞭解散文的內容,模仿裏面小動物走在小路上發出的聲音,走在樹葉路上的狀態。這個環節的裏面,幼兒雖然在表述方面不多,但是在動作模仿表演這一部分能夠和老師互動起來。在這節活動裏,我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1、樹葉小路上還會有誰走過?會發出什麼聲音?

2、如果你走上樹葉小路,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由於小班幼兒能力有限,教師應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如“小鴨走過小路,踢噠踢噠”,“小羊走過小路,的篤的篤”等,儘可能讓幼兒在自身表達的基礎上體驗成功。

本來讓幼兒走一走樹葉小路。帶領幼兒在樹葉小路上走一走,邊走邊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現故事中的場景。考慮到小朋友在走樹葉小路時可能會很興奮,所以我把踩樹葉的環節放到了教學活動後,作為課的延伸活動,小朋友可以自己發揮模仿故事中的小動物,在會響的小路上走,讓幼兒有一個身臨其境的感受。最後我設計了撿樹葉來結束本次活動。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初步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美感。

活動準備:

樹林背景圖,小刺蝟、小兔和小蚱蜢圖片各一,背景音樂,裝飾實景樹葉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導入走樹葉鋪成的小路,感受樹葉發出的聲音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會響的小路?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走會響的小路。

師:這就是一條會響的小路,路上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我們到金黃色的樹葉上走一走,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師:踩着樹葉有趣嗎?(教師邀請一個小朋友到路上踩踩,並讓他説説為什麼有趣?)

師:踩樹葉,樹葉會發出聲音嗎?師:樹葉發出了好聽的聲音,你們喜歡這條會響的小路嗎?

二、情景感知理解散文意境,體驗小路聲音的樂趣

師:森林裏也有一條小路,這條小路也會發出聲音,到底是什麼好聽的聲音?讓我們來聽一聽散文《會響的小路》

1、欣賞前半段第一遍朗誦:

(1)散文的名字叫什麼?

(2)誰走進了小路?(出示動物圖片)

師:小動物走在路上,小路發出了什麼好聽的聲音?讓我們再來聽一聽!

第二遍朗誦:

(1)小刺蝟走過小路,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像在幹什麼?

(2)小白兔走進小路,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像在幹什麼?

(3)小蚱蜢跳進小路,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第三遍朗誦:小蚱蜢在小路上幹什麼事呢?我們再來聽聽看!

師:小蚱蜢在幹什麼呢?我們來學一學小蚱蜢做的事情!

師:真是一條神奇的小路,我們也來學一學小動物走一走會響的小路!

(配樂朗誦並加上動作)

2、欣賞後半段師:小動物們可喜歡走這條會響的小路,要是風兒吹來了,小路會怎樣呢?我們接着往下聽!

師:風兒來了,小刺蝟做了什麼事?

師:風兒有沒有把路上的樹葉吹走?

師:小刺蝟對風兒説了什麼話?我們來學一學小刺蝟對風兒説的話。

師:最後風兒是怎樣走過小路的呢?

三、完整欣賞散文體現的情感,表演來加深理解內容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會響的小路,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會響的小路》,這是一篇很優美的散文!

師:這篇散文《會響的小路》好聽嗎?我們一起來表演《會響的小路》!

師:我們也像風兒一樣踮着腳尖輕輕的走出教室,好嗎?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⒈、理解故事內容,學説象聲詞。

⒉、享受聆聽樹葉發出聲音的樂趣,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⒈、觀察過落葉的顏色,踩過落葉。

⒉、故事磁帶。

⒊、小動物立體形象

活動過程:

一、走一走會響的小路

這裏有一條小路,我們一起去走一走吧,(帶領幼兒走一走會響的小路)

師:剛才我們走在這條小路上發出了什麼聲音?原來這是一條會響的小路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師:剛才我們走在小路上,發出了各種好聽的聲音,小動物們聽到了也想來走走這條會響的小路,有誰會來呢?我們來聽。

⒈、傾聽故事開始……“像在玩耍”

⒉、故事裏有誰來走了會響的小路?

⒊、再次欣賞前半段,學説樹葉發出的聲音

小動物們走的時候,和我們一樣也發出了好聽的聲音,發出的是什麼聲音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⒊、小花貓是怎麼來到小路上的?它走在小路上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像在幹什麼?

⒋小白兔是怎麼來到小路上的?發出了什麼聲音呢?像在幹什麼?

⒌、誰發出了蟋嗦蟋嗦的聲音?它是怎麼走的?小刺蝟蟋嗦蟋嗦在小路上幹什麼?

⒍、小動物在會響的小路上散步、跳舞、玩耍,你們喜歡會響的小路嗎?

⒎、聽,誰來了?風來了,樹葉會怎麼樣?沒有了樹葉,小路還會響嗎?我們要和風兒怎麼説?快告訴風兒不要颳走樹葉。(一起學説:風兒,請你不要颳走樹葉,樹葉的聲音多好聽啊!)我們聽聽小刺蝟怎麼説?

⒏、聽見了小朋友和小刺蝟的話,風兒颳走樹葉了嗎?

三、表演,鞏固學説

你願意和小動物一起走會響的小路嗎?要和它們發出一樣的聲音哦!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隨着天氣的變冷,關於水果和秋天的主題活動也在順利的開展中推進。最近,樹上的樹葉紛紛掉落了下來,孩子們快樂的拾撿着樹葉;模仿着樹葉的舞動;暢想着樹葉飄落、飛舞的模樣……忽然“咔喳”一聲,將寶寶的腳步留在了枯葉上,一腳、兩腳、三腳,隨着“咔喳”聲不斷,寶寶笑的更歡了。追隨孩子們的興趣,預設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學説散文中的象聲詞。

2、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小路時的情景。

活動準

ppt、樹葉鋪成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ppt:看看圖片中有什麼?

小結:這是一條樹葉鋪成的小路。我們教室裏也有一條樹葉小路,一起去走走吧!

2、帶幼兒來到用樹葉鋪成的小路上,幼兒一邊踩樹葉,一邊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

3、剛剛你們走在那條小路上聽到什麼聲音?

小結:我們寶寶踩在了樹葉小路上會發出莎莎莎莎、卡擦卡擦……的聲音。

二、理解散文

1、師:看看這條小路上還會有誰走過?(結合ppt,分段欣賞故事)

師:有誰來了?

小刺蝟走過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窸窣、窸窣)

小白兔走過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踢踏、踢踏)

小蚱蜢走過小路,發出了什麼聲音?(吱嘎、吱嘎)

2、學學説説小動物走過小路時的聲音。

小結:小刺蝟走過小路,窸窣窸窣。小白兔走進小路,踢踏踢踏。小蚱蜢也跳進小路,吱嘎吱嘎。

3、最後,小刺蝟對風兒説了什麼?然後風兒怎麼做了呢?

小結:"你別颳走路上的樹葉,樹葉的聲音多好聽呀!"風兒踮起腳尖走了。

4、學學風兒的動作。

三、創編故事

你們覺得還會有誰來到了這條小路上來呢?他們會發出什麼聲音?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6

目標

1.大膽想像並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

1.觀察過落葉的顏色,踩過落葉。

2.掛圖,故事磁帶。

過程

一、會響的小路。

――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這條小路為什麼有聲音?

二、誰走過小路。

――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説説誰走過小路,發出什麼聲音。

――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小動物走過樹葉小路的聲音。(踢踏踢踏,吱嘎吱嘎)

――小刺蝟對風兒説了什麼?

――為什麼風兒要踮着腳尖輕輕跑過小路?

三、走樹葉小路。

――帶領幼兒來到產外的樹葉小路。幼兒一邊踩樹葉,一邊注意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達“踢噠踢噠”等情景。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會發出什麼聲音?

建議

在現場情景的誘導下,幼兒對“樹葉小路上還有誰會來”這一問題,非常樂意聯想和表達。由於小班幼兒能力有限,教師應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如“小鴨走過小路,踢噠踢噠”,“小羊走過小路,的篤的篤”等,儘可能讓幼兒在自身表達的基礎上體驗成功。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冬天到了,樹葉飄落,為了讓幼兒感受大自然萬千聲音的變化,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學説象聲詞,體驗不同姿勢帶來的樂趣,我設計了會想的小路這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 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難點:樂意聯想並嘗試用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

小猴玩具一隻、樹葉路一條、簡筆圖5張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組織幼兒活動室外站好隊,出示小猴:小朋友們,它是誰呀?(小猴)它請我們上他家玩,你們想去麼?(想)

2、讓我們一起去吧。組織孩子們走進活動室的樹葉小路。

3、咦?小朋友們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幼兒回答)

4、樹葉怎麼會有聲音?(踩到上面就會響了)

5、教師組織孩子傾聽老師和幼兒走到樹葉上的聲音的不同(單、雙腳交替跳,踮起腳尖快走、慢走,用力踩踏等),讓幼兒充分體驗樹葉發出聲音的不同,並跟老師學説表示聲音的詞語(嘩啦嘩啦、踢踏踢踏、窸窣窸窣等)。出走路方式不同則聲音不同。為聽故事作鋪墊。

(二)、聽故事

1、出示小猴;歡迎歡迎,請你們到屋裏坐吧。(組織幼兒入座,進行活動)

2、小猴:剛才,我聽小朋友們在樹葉小路上玩得很高興 ,一會嘩啦嘩啦、一會踢踏踢踏、一會窸窣窸窣,小路是怎麼發出這些聲音的呢?(請個別孩子回答走過小路的姿勢與發出的聲音)

3、小猴:這條小路不僅能發很多的聲音它還有好聽的故事呢?你們想聽麼?

4、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5、提問: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遊戲,我來學聲音,你們來猜是故事中的哪個小動物來了,像在幹什麼?教師分別學習小刺蝟和小白兔的,出示掛圖幫助理解。(引導幼兒關注兩者不同的走路方式)。

小蚱蜢跳進小路後是什麼聲音?(引導幼兒説出小蚱蜢很小,把樹葉當成了小牀)

(三)、遊戲:模仿小動物走進小路

1、小猴:小朋友們,會響的小路上走過了小刺蝟窸窣窸窣、小蚱蜢吱嘎吱嘎、小兔踢踏踢踏,還有哪些小動物會走過小路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下(組織孩子一起出來體驗並學説聲音詞語)。

2、組織孩子到小路上去體驗小動物走在小路上的聲音,教師對幼兒的詞語進行提煉,小羊的篤的篤,小烏龜窸窣窸窣,組織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孩子學説。

3、結束:好了,玩了這麼久了,小朋友一定累了,下面咱們要回家啦,讓我們一起跟小猴説“再見”。

活動延伸

組織孩子到户外落葉路上體驗更多好聽的聲音。

該教案包含以下課件:

1、會響的小路FLASH動畫課件

2、會響的小路單獨詩歌MP3配音下載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8

一、目標:

1、 引導幼兒學習看圖書的方法,理解圖書的主要內容。

2、 教育幼兒愛護圖書。

二、重點與難點:

能用較完整的短句清楚地表述

三、材料準備:

《冬天的小路》圖書人手一冊

四、活動流程:

引出主題→看書指導,理解內容→引導講評

(一)引出主題:

出示圖書,引起幼兒觀看的興趣

(二)看書指導,理解內容:

1、學説圖書名字

2、逐頁翻看:

(1) 師邊看邊講故事,提醒幼兒愛護圖書

問: 這是什麼季節?

發生了什麼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主要內容)

(2) 幼兒自己看書:

幼兒邊看邊講,看不懂的地方舉手提問,師指導幼兒一頁一頁地翻看。

(三)引導講評:

及時表揚與鼓勵認真看書的幼兒,指導幼兒把書整理平整。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嘗試按教師指令,一個跟着一個在繩上走,發展走、平衡等動作協調性。

2、能根據長繩的變化,探索沿曲線快走的方法。

3、喜歡玩長繩,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重難點:

根據長繩的變化,探索沿曲線快走的方法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長繩、小動物標誌、提示幼兒穿運動鞋

活動過程及指導策略:

一、開始部分

熱身活動教師扮演貓媽媽,"這麼好聽的音樂,快跟媽媽來活動一下吧!"隨音樂熱身,重點練習膝、踝關節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嘗試在繩上走,體驗與平時走路的不同。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繩子做的小路與我們走的路有什麼不同?"

(2)幫助幼兒梳理在繩上走的技能

(3)小結進入下一環節。

2、探索沿曲線快速走的方法。

啟發幼兒思考如何在繩子上走的又快又好?幼兒探索方法,教師觀察指導

3、集體遊戲:走小路

(1)要求幼兒隨音樂,由快至慢,由慢至快走。

(2)設置遊戲情境,請幼兒嘗試在長繩上搭肩走,看誰走得穩。

(3)教師觀察幼兒動作,及時指導。

三、結束部分

放鬆整理教師小結,聽音樂做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身高比一比》

成功之處:

1、材料準備的充裕,每個幼兒都能通過材料比較了身高、體重。

2、以小組形式即讓幼兒動手操作又可以互相討論。

改進措施:

不用每人記錄,可選一人做統計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10

目標:

1、讓幼兒探索不同的玩法,促進幼兒腳底等部位的血液循環。

2、培養幼兒的堅持性。

玩法:

一、活動身體

二、走小路:家長和孩子一起走鵝卵石小路,並鼓勵幼兒不怕疼,勇敢的走下去。

三、探索不同的玩法。家長讓幼兒自己在小路上玩耍,對幼兒的創造給予及時表揚,做好記錄,並跟孩子一起做。

四、按摩腳底:大人和孩子坐在草地上自己按摩腳底,並互相交流感受。

建議:

1、要求幼兒赤腳走。

2、做到循序漸進,時間逐步延長。

2.大班數學活動綠毛龜走小路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能夠發現事物間的排列規律並續排。

2、能夠自己、合作創造不同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3、感受合作成功的快樂。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張、綠毛龜、青蛙圖片各四張、

2、學具:操作板人手一份、四色吸管各100根、泡沫墊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故事,引出規律。

1、提出要求:在故事中,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坐下。

2、教師講述故事,並依次貼出綠青蛙、綠毛龜、綠青蛙、綠毛龜、綠青蛙、綠毛龜。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3、教師小結: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4、師:如果我要接着排,後面會是什麼呢?(綠青蛙、綠毛龜、綠青蛙、綠毛龜……)

二、觀察ppt,探索規律,瞭解按物體顏色、數量、量的差異、方位排序的知識。

1、師:它們想去誰家找誰玩?(小熊)

2、師:我來介紹一下小熊,這是一隻喜歡有規律生活的熊,在它周圍環境中有很多東西都是有規律的。請你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跟你的好朋友説一説。

3、幼兒自由講述發現的規律,引導幼兒説完整。

4、教師帶領幼兒由易到難逐個講述並續排。

(1)柵欄排列(藍色、白色、藍色、白色、藍色、白色)

(2)向日葵排列(高、矮、高、矮),帶領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續排,扮演向日葵排列。

(3)魚排列(兩上、兩下、兩上、兩下),帶領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續排,扮演魚排列。

5、師:天空中飄來了一些氣球,中間還有一些雲,一朵、兩朵、三朵,後面會是什麼呢?

6、幼兒續排。

7、教師小結:這種排列也是有規律的,它是一種遞增的規律,是越來越多的。

8、教師總結:我們發現了這麼多有規律排列的東西,它們有的按物體名稱,有的按數量,有的按上下左右的方向,還有的按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列。

三、幼兒操作

1、師:現在,綠毛龜準備去小熊家了,可以沒有路走呀,怎麼辦呢?它想請小朋友幫它鋪一條小路,而且還有一個要求,這條小路必須是有規律的。

2、出示兩種顏色的吸管,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想法,會按照什麼規律鋪路。

3、幼兒人手一份材料操作。

4、展示、交流,師幼總結創新之處——顏色、數量、方位等方面的變化。

四、合作操作

1、師:小路鋪好了,可是綠毛龜想走一條大路,這樣可以快一點到達,它還想請小朋友幫忙,要三個小朋友一組,一起鋪一條大路,這條大路也必須是有規律的。

2、出示三種顏色的紙,幼兒分組、商量。

3、小組合作用三色紙在泡沫墊鋪出有規律的路。

4、師幼互相介紹、檢查。

五、結束。

1、師:在你們的幫助下,綠青蛙和綠毛龜很快就到了小熊家,它們説要謝謝小朋友,還送了一條圍巾給你們,瞧!這條圍巾是什麼圖案的?

2、引導幼兒發現圍巾上黑白格子的規律。

3、師: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有規律排列的東西,我們一起回去找一找。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11

教學理念:

本教案設計以音樂新課程標準為根據;以審美為核心,教師以情感為切入口,教學注重情感的交流與體驗;以興趣為動力,打破以鋼琴為主要伴奏器樂的傳統,給音樂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強調“以學生為本”,面對全體學生,重視實踐與鼓勵創編,人人動手搞創編,為歌曲伴奏,鼓注重個性發展,以個人形式進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學科的綜合,突出了學生的本位,強調音樂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基本理念。

教學目標:

1、聆聽和演唱歌曲《鄉間的小路》,探索、體驗不同風格的家,根據《鄉間的小路》進行創編,體會創編成功的快樂。

2、能清晰正確的演唱歌曲,並能邊打拍子邊唱歌曲,表達自己對農村的愛。

教學重點:

較熟練的'演唱歌曲《鄉間的小路》

教學難點:

理解、表現《鄉間的小路》的情感內涵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竹笛、多媒體教學平台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前音樂:課堂裏迴盪着悠揚的歌聲《在希望的田野上》,學生在歌聲中走進課堂。(課前醖釀“鄉間小路”的氣氛)

師:同學們應該熟悉這首歌曲吧!知不道是誰演唱的?什麼歌名?

學生:《在希望的田野上》

師:非常正確!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觸,但是老師也有哦!你們想不想分享下老師的一些感想?

學生:當然想。

師:老師的故鄉是在遙遠而偏僻的山村,那裏風景特美,那裏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愛的父母親,還有我最好的小夥伴。所以剛才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也特別想家,想念我的親人,我的朋友,特別是那條深深地印着我成長的足跡的鄉間小路,在那條小路上發生過很多樂事、趣事,路的兩旁有果樹,有很多野花,雖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時候還很泥爛,但是,那是一條通往家的路,是一條充滿希望的路。我們每個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條通往家的路,每條路也不一樣,感想當然也不同,你們能不能也説説你的想法?説説你們的家,你們的故鄉小路?讓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學生對“家”的共鳴)

學生:學生交流討論:家、鄉間的小路(導出主題“鄉間的小路”)

二、新課

1、欣賞歌曲《鄉間的小路》,邊聽邊用腳輕踩拍子,注意重拍。設置疑問:①歌曲所表現的內容是什麼?情緒如何?②歌曲的重拍在哪?是幾拍子?(第二遍聆聽)

2、教師範唱

3、學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16小節。

4、唱歌曲B部分旋律。

5、歌曲合成。

6、歌曲理解與處理,感受並對比竹笛演奏的不同風格的不同小路理解、體驗和感受不同的鄉村風格。)

①教師演奏:第一種:慢速,第二種:中速,第三種;

②快速提問:你覺得這三種風格的《小路》各表現的是什麼樣的路、什麼季節的路?配上歌詞來比較(教師演奏學生演唱);

③你覺得這首歌表現的是哪個季節的景緻,你喜歡這個季節嗎?

三、創作與活動

1、根據歌曲《鄉間的小路》,編排歌表演。

2、教師作伴奏,邀請學生表演自己的作品。

四、欣賞,《春遊》

五、小結

現在好些美麗的鄉間正在遭受破壞,污染。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大自然的義務。請同學們宣傳環保,珍惜和熱愛自己的家鄉和家園!

教學分析:本教案設計立足於新音樂課程標準,重點突出,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安排合理、恰當,符合國小五年級學生的學習、發展的要求。

教學反思:

一、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學生本位。情感就是藝術,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課,很顯然,它需要情感的投入,作為音樂老師,我們應該很明白,要唱好一首歌,要表演一個人物角色,必須要以感情

的投入為基礎,上音樂課也是一樣,我們作為學生的策劃指導者,要想他們投入,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先要付出更多呢,以前上音樂課我也沒注意到這一點,結果學生就表現得很散,不集中,通過這一節課,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二、加強與學生合作,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學生也不例外,有些學生條件好,唱歌自然好聽,也有些學生舞蹈動作做得很好,具有很豐富的表現力,所以,我在課堂上常常輪流安排一些學生表演,這就很容易去發現他的優點,既鍛鍊了他本人,也樂趣於他人,形成對比,幫助他人樂於去找自己的閃光點,這很有利於學生的成長。

三、不斷注入音樂新元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教育也要不斷加入新元素,如果一味以歌碟,又或者是鋼琴這種單一的形式,很容易使學生對音樂感到厭倦,那麼對於音樂的學習,那可能是件很可怕是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通過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讓學生永保新鮮感,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應用到了竹笛作伴奏樂器,請有特長的學生用竹笛伴奏,儘管吹得不大好,但是,學生還是投入了濃烈的興趣,在這種氣氛下教學,是我要的效果,我相信這也是大多數老師的意願。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搞搞新意思,或許會有更多的驚喜!

《會響的小路》的教案 篇12

活動設計意圖:

我園位於臨安市昌化鎮,昌化最出名就是雞血石,還有各種鵝軟石。我們學校的小花園就有用鵝軟石鋪成的小路。我們小朋友户外活動時經常會走過鵝軟石小路,有很多小朋友知道這是石頭路,但不知道這是鵝軟石鋪成的?有一次小朋友問我:“為什麼要用鵝軟石鋪路,其它的為什麼不可以?”根據幼兒的種種疑問,我特意設計這一堂課小班科學課“鵝軟石”,目的主要讓幼兒認識鵝軟石,瞭解鵝軟石的好處。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以及實物觀察,認識鵝軟石。

2、瞭解腳踏鵝軟石的對身體的好處。

3、體驗腳踏鵝軟石,腳底按摩的功效。

活動重難點:

認識並瞭解鵝軟石對人類身體的好處。

活動準備:

1、一筐鵝軟石。

2、圖片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圖片1(鵝軟石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提問:

1、這是什麼?

2、它是什麼形狀的?

3、你覺得它像什麼東西?

二、教師出示鵝軟石,分給每一個小朋友,通過摸一摸進一步觀察

1、這個橢圓形像雞蛋一樣的就是鵝軟石,請小朋友摸一摸,它的表面是怎麼樣的?

2、你在哪裏看到過?它可以用來做什麼?

3、教師小結:“鵝軟石的表面光滑可以用來鋪成小路。”

三、出示圖片2 (人們在鵝軟石小路上走路的圖片),引導孩子觀察,並提問:

1、請小朋友看看這張圖片的小朋友在幹嘛?

2、它們為什麼要在鵝軟石小路上走路?

3、在鵝軟石小路上走路有什麼好處?

4、教師小結:“我們在鵝軟石走路可以幫助我們腳底按摩,疏通經脈,使我們長得很結實,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好處哦。

四、體驗腳踏鵝軟石

1、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走走鵝軟石,幫我們的腳底按摩按摩吧。

2、帶小朋友到小花園鵝軟石小路上鍛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