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生《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

校園1.97W

  教材內容簡介:

國小生《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

《清明節的由來》是語文S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有關清明節由來的傳説,講的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相傳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隨臣介子推,在重耳餓得頭昏眼花時,割肉奉君感動了晉文公,後來重耳當上了國君,想封官報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絕,為避當官,他躲進深山,晉文公放火燒山介子推寧願焚於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圖富貴、不居功勞的精神激勵着晉文公執政清明,完成安邦大業,日後晉文公懷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為清明節。百姓安居樂業,也十分懷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節都要舉行各種活動紀念他。慢慢的清明節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

課文配有一副插圖:展示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動的場景。

課後安排三道思考題:1.默讀課文,説説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2.介子推對晉文公的希望是什麼?晉文公做到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3.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嗎?和同學交流交流。

用方格列出了14個學會字,用橫條呈現10個會認字

最後還有一個“學習鏈接”,講的是清明由來的另一種説法的——節氣。

  設計理念:

教學的有效性最終落腳點是看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的學習而設計,為學生的發展而教。”是我們設計時的主導思想。所以我們依據課標、教材、學生制定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然後精選教學內容,再依據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對重點部分設計層層推進的問題,讓重點詞句唱響課文的主旋律,從而達到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標。

  教學目標:

1. 能準確認讀“昏、臣、邦”等10個生字;學會“族、邦、偷”等14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借助字典詞典,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積累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

4.會複述課文,知道清明節的由來。

  教學重點:

1.能借助字典詞典,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積累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

2.會複述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1)有通過預習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

(2)認真完成預習了要求:查閲字典理解課文中的“感人肺腑、語重心長、座右銘”等詞語;標出自然段;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思考了課後思考1、2題。

2.教師準備:

(1)精心備課,突出實效,選擇策略,完成教學設計;

(2)準備好PPT幾張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借助字典詞典,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積累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

3.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能借助字典詞典,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積累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教學過程:

一、回顧古詩,導入新課。

1.師:本學期我們學過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叫《清明》,一起背誦……(“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詩人描寫的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它的的由來有一個感人肺腑的傳説,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由學生的背誦積累引入課文清明節,開門見山,給人幹練的感覺。同時滲透性積累“感人肺腑”這個詞語。 )

二、自我檢測預習,做到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自由小聲讀一遍課文:昨天佈置大家預習課文,下面老師再給你們一個自我挑戰的機會,用心地把課文自由小聲地讀一遍,讀完後自己認為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同學,請輕輕舉起小手,老師就知道了,好嗎?

(設計意圖: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是讀懂課文、讀好課文,理解詞句把握人物品質的基礎。由於課文比較長,我們選用自由讀課文一遍的方式,既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促使達到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目的,又是在教學中堅持整體性原則,使學生對文本的讀與理解是整體的,為後面的抓關鍵詞句,聯繫上下文理解文本做好鋪墊。)

三、初讀課文,學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一件什麼事情?

(二)反饋:引導用概括的語言説,理清事情的條理。

(設計意圖:此處的設計要達到一箭三雕的目的:一是給學生創設學會默讀的機會。第二學段課標要求:初步學會默讀。對於三年級學生還是學習默讀,這個訓練不能少,所以採用默讀的形式,還要求邊讀邊想;二是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是還是堅持整體性原則,只有孩子把文章中的事情能大體理清楚,後續理解重點詞句就不是問題了。 )

四、精讀課文,品味“清明”的內涵。

(一)默讀課文2-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PPT出示問題)

介子推對晉文公的希望是什麼?晉文公做到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用喜歡的符號畫出有關的詞句。

(設計意圖:緊扣課後問題來讀文,既是培養學生的讀書方法,又是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機會,體現書是學生讀會的、讀懂的。而且問題層層推進, “讓重點詞句唱響課文主旋律”這個教學理念的體現成為可能。)

(二)反饋:

1.介子推對晉文公的希望是什麼?

預設:

第三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介子推語重心長地説:“我不求報答,但願主公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國安邦的辦法,做一位賢明的國君。”

①語重心長你是怎樣理解的?

②這個詞語還可以換成什麼詞語?

③什麼情況下介子推語重心長的説了這些話?

④他説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⑤引讀課文:

當重耳在大山裏迷了路,幾天幾夜沒吃上東西,餓得頭暈眼花,全身無力,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了一碗湯送給重耳吃,重耳要報答介子推時,介子推語重心長的説……

在重耳遇到困難時候,介子推割肉給他熬湯喝,介子推的心願是……

介子推寧願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他的希望是……

⑥你覺得介子推是個什麼人?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讀這句話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引導學生提問

①丹心是什麼意思?寫誰盡丹心?

②介子推怎樣盡丹心的?

③清明是什麼意思?

④出示閲讀鏈接:自由讀,這段話告訴我們清明是個節氣,文中的清明又是説什麼?

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設計意圖:這兩處體現介子推對晉文公希望的句子是文章的重點詞句,是我們要唱響的主旋律,所以分別採用不同的形式:第一處,抓住“語重心長”這個詞語設計了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從表面的意思到聯繫當時的情景理解,由理解詞語到理解句子,體會人物的品質,水到渠成;第二處是理解的重點也是難點,採用學生質疑的方式,教師引導學生聯繫課文由詞語到句子,逐步體會到“清明”的真正含義。)

2.小結:

在公子重耳遇到困難的時候介子推割肉給他吃,表達作為臣子的忠心,希望將來晉文公做一個賢明的君主;此時介子推卻用生命的犧牲作為代價,勸説晉文公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國君。正是一片片丹心照汗青呀!

(設計意圖:此處的小結是從學生理解的角度考慮,發揮教師的指導提升作用,促使難點的真正突破。)

3.那麼晉文公做到了嗎?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重點理解第八自然段

(1)理解座右銘。

(2)引入資料,介紹晉文公的成就。

(3)總結:介子推不居功勞、不圖榮華富貴、不求報答、忠君愛國的精神感動着、鞭策着、激勵着晉文公,最終使他成就了霸業。

(設計意圖:拓展晉文公成就的資料是為了進一步印證介子推的精神對晉文公的影響,體現文章的主旨。)

(三)總結: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不僅是去祭奠去世的先人,更是為了紀念那些為了國家、人民而清正廉明的不圖富貴,不計個人得失一心為民的精神。所以我們國家在清明節專門放假,大家去給先人上墳、給烈士掃墓,把柳條編成圈戴在頭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紀念。

(設計意圖:進一步昇華“清明”的含義,感悟到我們國家“傳統節日”的內涵。)

五、作業:

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傳統的節日,很多節日背後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或傳説,請大家課下查找閲讀端午節由來的傳説故事,講給同學聽。

(設計意圖:作業既是拓展課文內容,也是迴應課後的第三題,但為了更有針對性,所以確定為端午節。)

六、板書設計:

29清明節的由來

晉文公 → 紀念 → 介子推

常清明 ← 盡丹心

(設計意圖: 體現三點:一是介子推“盡丹心”希望晉文公“常清明”,晉文公做到了所以要紀念介子推,他們是互為因果的循環關係;二是體現課文重點詞語唱響課文主旋律主題的策略;第三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

1.整體回顧,複述課文。

2.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