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外感病證的證候特徵是什麼

校園1.89W

外感病證的主要證候有邪在肺衞、濕邪困脾、腸道濕熱、邪在少陽以及肺熱證、膽熱證、胃熱證、腑實證、膀胱熱證等。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外感病證的特徵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外感病證的證候特徵是什麼
  外感病證的特徵

外感病證的主要證候有邪在肺衞、濕邪困脾、腸道濕熱、邪在少陽以及肺熱證、膽熱證、胃熱證、腑實證、膀胱熱證等。

這些證候的共同特徵是具有季節性、發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於外邪襲表、外邪人裏和外邪留戀引起相應臟腑功能失常所致的證候。

但不同外感病證因其病邪性質不同,臟腑受損有異,它們的證候特徵也各有區別。

  外感病證的臨牀表現

外感病證的病因為六淫病邪,或時行疫毒,從發病來看,中醫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外邪作用於人體後是否發病,決定於機體正氣與病邪相互抗爭的結局,邪勝正並引起機體臟腑功能失常則發病,一般外感病邪侵入,大多由表人裏,有相應的轉化或傳變過程,但也有旋即轉成裏證者。因外感病邪的性質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引起功能失調的臟腑和證候特徵就有差異,於是發生不同的外感病證。因此,外感病證的基本病機為外邪侵襲,正邪相爭,臟腑功能失常。如外邪襲表則肺衞不和而病感冒,濕困中焦則脾胃不和而病濕阻,濕熱滯腸則腑氣不和而病痢疾,邪犯少陽則樞機不利而病瘧疾,正邪相爭則常有寒熱表現。

  外感病證的治療

治療要點

外感病證是外邪所傷,所以外感病證的治療要點,首先是及時有效地祛除外邪。隨外邪性質和證候特徵不同,而分別採用疏風、散寒、清熱、化濕、祛暑、通腑、截瘧等治法,注意祛邪務淨,此所謂“治外感如將”之意。其次要調理失常的臟腑功能。調理臟腑功能不僅有助於促進失調的臟腑功能早日恢復,也有助於祛除外邪。如外邪束肺,輔以宣肺治療,不僅直接調順肺氣,宣肺也有助解表祛邪;又如濕傷脾氣,當健運脾氣,不僅直接恢復失調的脾胃功能,運脾也有助化濕祛邪,此所謂“治臟腑如相”之意。未病防病,既病防變,是外感病證治療的又一重要特點。故注意防寒保暖、飲食衞生、搞好滅蚊等,對預防和護理時行感冒、痢疾、瘧疾等外感病證都非常重要;既病之後,要密切觀察如體温等病情的變化,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以免變生他病。

寒温並用法

外感病包括外感傷寒、外感温病。傷寒偏重於風寒之邪為病,多新感即發;温病則偏重温熱邪氣為患,分為伏邪和新感。雖然臨證中同時感染寒熱病邪的情況不多,但是隨着病情的發展,寒證也可出現熱象,熱證亦可出現寒象,或者温邪先伏於內、新寒復感於外亦不少見。故對於此類寒熱錯雜的情況,宜寒温辨證,温散清涼並投。劉英鋒運用寒温合辨的經驗組方柴胡杏仁湯,取《傷寒論》小柴胡湯與《温病條辨》杏仁湯合方而成柴胡、黃芩、法半夏、甘草、杏仁、桑葉、連翹、白蔻仁、滑石、茯苓、梨皮,用於治療高熱不退的疑難病證,每能收到良好效果。

王蕙蘭等報道自擬寒温並用方治療感冒192例臨牀觀察顯示:辛涼、辛温並用加用清熱解毒的固定處方效果明顯優於對照組Vc強力銀翹片,方中荊芥、羌活、白芷均為辛温發散、祛風解表藥,配辛涼的薄荷及寒涼的蟬衣發散風熱,寒温並用以更好地發散外邪,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既針對病原而治病,又可防化熱於未然,桔梗宣肺利咽,配甘草對咽喉腫痛有良好療效。

寒温並用法在其他疾病中的`應用

嶺南地區多濕熱為病,濕熱之邪具有陰陽的不同屬性,同時存在於體內,也可以理解為寒熱錯雜而致的病證,而濕與熱兩種病邪“以陽為旺則從陽,以陰為旺則從陰”,其病理性質可以隨疾病正邪雙方的演變而出現“從陰”、“從陽”的變化,此時,只用寒涼,每易耗傷陽氣,促其化陰,純投温熱,又會助熱傷陰。當此錯綜複雜的變化之際,應因勢利導,祛邪外出,宜寒温並用,清熱祛濕,兼顧脾胃,並根據具體情況而調節寒温用藥,以期祛邪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屬於中醫的“泄瀉”範疇,證屬本虛標實,脾虛、腎虛為本,濕邪為標,並夾它邪。以寒温並用,清熱祛濕,兼顧脾胃為原則,並根據具體情況調節寒温用藥,方藥為:太子參30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炮乾薑6克,法半夏15克,黃連5克,黃芩15克,薏苡仁20克,陳皮10克,白芍15克,烏梅10克,甘草5克。療效確切,有效率達93.7%。

消化系統疾患多出現寒熱互結,虛實夾雜,升降失常,中焦痞塞之症狀,其擅長寒温並用,攻補兼施,常用半夏瀉心湯,平胃散,小柴胡湯,小建中湯,小陷胸湯等方,其中尤擅於運用半夏瀉心湯加減並在在此方的基礎上加入蒲公英、枳殼,療效甚好。

根據小兒脾虛久瀉的病機,提出了補脾温中、除濕清熱的治療原則,習用經驗方參連建化湯為主治療小兒脾虛久瀉,集扶正祛邪,調理升降,寒温並用三法於一方,效果顯著。

治療痺證經驗為桂芍知母湯化裁,制川烏代附子則祛風温經止痛;配生地與知母相配以制桂枝、川烏之温燥,同時又具止痛退腫之效;茶樹根糾正脈結代,降血脂;柳枝性味苦寒,抗風濕,全方寒温並用,切合痺症寒温錯雜之病情,收效良好。

自擬舒咳合劑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本方來源於小青龍加石膏湯、越婢加半夏湯,方中以蜜麻黃、苦杏仁宣肺止咳平喘,石膏、黃芩、海浮石清熱化痰,桂枝、細辛、乾薑温通陽氣而化飲,白芍、五味子酸斂且配桂枝可調和營衞,地龍解痙平喘通絡,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寒温並用,共奏宣肺通陽、清熱化痰之功。具有良好的控制症狀以及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總之,寒温並用法有着深厚的理論根源,經過各代醫家的創新與發展,賦予了其豐富的內涵,在臨牀上得到廣泛的應用,需我們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辨證運用寒温並用法對臨牀大有裨益。

猜你喜歡:

1.虛證的病理特點什麼是實症和虛症

2.中醫基礎理論名詞解釋

標籤:證候 病證 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