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通用16篇)

校園2.57W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通用16篇)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1

1、在教學圓的面積推導公式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區分兩個概念:圓的周長和麪積。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周長和麪積是圓的兩個基本概念,學生必須明確區分。首先利用課件演示畫圓,讓學生直觀感知,畫圓留下的軌跡是條封閉的曲線。其次,演示填充顏色,並分離,讓學生給它們分別起個名字,紅色封閉的曲線長度是圓的周長,藍色的是曲線圍成的圓面,它的大小叫圓的面積。通過比較鑑別,並結合學生親身體驗,讓學生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面積和周長,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從而順利揭題《圓的面積》。

2、運用遷移規律,我讓學生從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入手,教師適當鋪墊啟發,引導學生聯想,我們可以把圓轉化為已經學過的什麼圖形來計算。讓學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圓轉化成近似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求面積的方法,從而獲得新知。這樣發揮了知識的遷移作用,促進知識內化,使學生不僅長知識,而且長智慧。

3、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本節課上,我通過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辦法來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嗎?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願望,因此引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這一內驅力的作用下,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轉化、推導方法,三角形、梯形,已不在侷限於長方形,課堂教學再也不是將教師的意圖強加於學生,而是充分滿足學生的探究需要。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爭相交流,不斷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真正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和無窮魅力。

4、推導圓的面積公式,採用不完全歸納法。通過實驗操作,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不但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形結合的內在美,品嚐到成功的喜悦。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2

“圓的認識”一課選自國小數學教材第11冊,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也是國小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教材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實物揭示出“圓”,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現實的密切聯繫,再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多種方式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同時掌握圓的基本特徵。這樣的編排,學生對於圓的相關概念及特徵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師的明確指引和調控之下,學生相對獨立的探索空間不夠,而與此同時,學生對於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也無從感受、體驗,對於圓在歷史、文化、數學發展過程中與人類結下的不解之緣感受不深。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試圖對本課的教學思路進行重新調整:一方面,通過拓展空間,將學生進一步置身於探索者、發現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在認識完圓的一些基本概念後,自主展開對於圓的特徵的發現,並在交流對話中完善相應的認知結構;另一方面,我又藉助媒體,將自然、社會、歷史、數學等各個領域中的“圓”有效整合進本課教學,充分放大圓所內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圖形背後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是在學生在國小學習過程中已經對圓有了初步的認識,並且在前面學習了軸對稱與旋轉的基礎上展開,因此在教學設計中結合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通過展示生活中的剪影同時也讓學生舉例説明生活中的圓形物體,讓學生感覺圓無處不在,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另一方面從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自然而然進入新知識的探索和學習中。

在學習過程中,力求學習方法的改變,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在實踐中發現圓的形成過程和圓的性質,體會和理解圓的兩個定義。在與圓有關的概念的教學時,特別是弧的教學時,還應明確指出劣弧與優弧是相對出現的,同心圓與等圓的概念教學銜接不夠緊密,放在畫圓時就提出較好。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4

數學課內容抽象,概念嚴謹,因此數學教師教學會考慮最多的是如何讓課本知識活起來,利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動畫演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情景再現,讓學生從具體問題到抽象概念,從特殊問題到一般規律,逐步通過自己的發現、探究去思考數學、學習數學、樂學數學。

我在講授新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上第24章第一節的第一課時《圓》時,以圓的定義和相關概念為主線,創設了暢遊數學樂園的動畫情景。通過動畫演示圓的形成過程,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學生很順利的探究出定義一。定義二的探究我利用《幾何畫板》演示圓上的點到定點的距離都等於定長,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都在同一圓上,突破了用集合定義圓的難點。在學習圓的相關概念—弦的時候,藉助《幾何畫板》直觀地表現了圓中有無數條弦,而且可以讓學生來演示,畫出直徑,從感官上區別了弦與直徑。對於弧的教學打亂了課本的順序,認識了弧後沒有揭示表示方法,而是認識半圓,再認識優弧和劣弧及記法,有效的區分了優弧和劣弧的不同表示方法。

在探究園揭示了圓的兩個定義後,通過到遊樂場體驗奇怪的卡丁車,解決生活中為什麼車輪一般設計成圓形的數學道理?設計時通過動畫演示兩種不同不同車輪的卡丁車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的狀態,讓學生找到感覺。然後小組討論出這樣設計的依據。這一過程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在挑戰台進行自主檢測,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勝心,並將部分同學的作業展示評析,歸納概括數學思想方法。

在博物館談古論今,理解古人對圓的認識,感受數學文化。通過反思評價談收穫體會。最後通過對趙州橋的認識進一步激發新的學習需求,為下一節課做好準備。

本課在設計上因為自己的技術水平有限,動畫效果還不夠理想,需要進一步學習提高。在教學機智上,還要不斷地提煉和提高。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5

本學年擔任九年級數學教學工作,會考複習階段是學生最關鍵的學習階段之一,複習工作做得好,考試成績會有明顯的提高。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科學的總複習?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取得較好的複習效果呢?下面就結合我校近幾年來九年級數學總複習教學,談談具體做法和體會。一般採取三大輪複習方案。

第一輪重視教材的基礎作用與示範作用

全面複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掌握國中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紮實、系統,形成知識網絡

1、重視課本,系統複習。現在會考命題仍然以基礎題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後面的大題雖是“高於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是教材中題目的引伸、變形或組合,所以建議第一階段複習應以課本為主。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可以按知識塊組織複習,可將代數部分分為五個單元:實數和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初步等;將幾何部分分為五個單元:幾何基本概念,相交線和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解直角三角形;圓等。複習中可由教師提出每個單元的複習提要,指導學生按“提要”複習,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把遺

忘了知識重温一遍,邊複習邊作知識歸類,加深記憶,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法則、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例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並注意分析例題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基礎知識即國中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學生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識,並能綜合運用。例如國中代數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二次函數圖形與x軸交點之間的關係,是會考常常涉及的內容,在複習時,應從整體上理解這部分內容,從結構上把握教材,達到熟練地將這兩部分知識相互轉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與幾何知識的聯繫的題目有非常明顯的特點,應掌握其基本解法。每年的會考數學會出現一兩道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數學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所用到的知識都是同學們學過的基礎知識,並不依賴於那些特別的,沒有普遍性的解題技巧。

會考數學命題除了着重考查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法等操作性較強的數學方法。在複習時應對每一種方法的內涵,它所適應的題型,包括解題步驟都應熟練掌握。

第二輪搞好專題複習,要有綜合性

專題複習,就是從某一重要的數學知識、技能或數學方法加以展開、縱向深入,對知識和技能的內在聯繫及數學思想和方法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圍繞某些典型問題對學生進行集中訓練。

(1)專題複習要根據《大綱》,按照《考試説明》確定好專題。國中數學可確定下列專題組織複習:①方程思想及其應用②函數思想及其應用③函數、方程、不等式綜合④幾何中有關變換⑤解直角三角形⑥圓中比例線段⑦圓中有關計算⑧會考中的數形結合問題⑨會考中五大新題型問題⑩實際問題中轉化思想的運用。

(2)專題確定之後要以每一專題的教學目標為核心,編寫專題複習教案,其中精選範例是編寫專題教案中最費時費神的一項工作,專題複習內容量大、時間短,因此對例題必須精選,使所選例題具有代表性、聯繫性和綜合性。

(3)歸納知識,總結規律,概括方法。每一專題複習教學中,在引導學生分析,解答範例之後要及時引導學生對本專題所涉及的重要基礎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規律,概括主要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包括: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函數與方程思想,化歸的思想,具體的數學方法:配方法、換元法、待定係數法、分析法、綜合法等,使學生對這些問題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加強練習、反饋改正、鞏固提高。專題複習和其他

階段的複習一樣,最終都是通過練習落實到學生身上,因此每一專題複習中,要按照精選範例的要求,根據本專題內容精選題組對學生進行專題的訓練,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老師通過巡視指導,抽查作業等方式進行反饋。根據學生練習中反饋的信息,通過作業點評及時矯正,以便鞏固複習效果,提高複習質量。

第三輪專題訓練

一般來説,影響考試成績最主要的因素是:知識因素、速度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在複習過程中,不但要解決知識問題,還要解決速度問題和心理問題。專題訓練得當,可以熟練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有效地提高運算答題速度,穩定考試心理.正常發揮水平,專題訓練要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逐步解決問題.

(一)解題模式訓練

有些試題的解答結構基本穩定,具有一類試題解答結構的代表性,如果掌握了這些試題的解答要點,加強訓練,形成基本穩定的模式,再來解答此類試題就輕車熟路迅速準確,簡明扼要,會考數學複習,要加強解題訓練,但不能無目的地解題陷入題海,要學會一題多用、多題一用,舉一反三。

(二)、模擬考試訓練

模擬考試是按照正規考試有計劃安排的模仿性考試,能綜合檢測學生的應試能力。在全面複習,專題訓練之後,才能考試,為了取得較好的效果,必須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1、出好或選好試卷:測試試卷要在題量、知識覆蓋面、難度、考查知識、重點、各部分知識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儘量接近或達到會考試卷的要求。

2、認真評閲試卷:認真評閲試卷能有效地發現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3、做好講評工作:對存在問題及時糾正。

(三)、考試方法訓練

考試過程,既是考知識能力的過程,又是考方法策略的過程,因此,知識能力故然重要,考試方法策略也很重要,複習工作中,要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考試方法的訓練:準備三份試題,第一份教師講每題及每種題型怎樣做,學生聽,然後學生仿教師所講去做;第二份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每道題考什麼知識點及數學思想方法,並用鉛筆寫在試卷上,然後套用知識點去做;第三份由學生在前二份的基礎上獨立完成。

總複習工作要從本校、本班、本學科的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即因材施教,分類推進,全面提高複習效率。

切實提高複習實效是九年級數學複習教學的最終目標。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6

讓學生自學數學書上所呈現的知識結論,會不會客觀上造成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呢?如果學生通過預習已經知道了知識結論,我們的課堂還需要探索些什麼?因此,長期以來,“預習”成了數學課的“禁區”。我們都希望上課之前所有的學生都是一張張“白紙”,在課堂上系統地學習數學知識。但是往往事與願違,每次上課前,總會有不少學生早已通過各種渠道瞭解了知識內容。換句話説,學生事實的認知起點總會高於邏輯的認知起點。怎麼辦?我們思考能不能放開手,把“禁區”開放,把預習作為一種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於是,我們結合《認識圓》這一教學內容進行了實踐探索,並有了以下幾點體會:

1、預習使“雙基”得到了有效的落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是數學學習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之一。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知道圓是平面上的曲線圖形,建立圓心、半徑和直徑的概念,理解半徑、直徑的特徵及相互間的關係;技能目標是會用圓規畫圓。從知識目標看,概念的建立是基礎。一般認為,數學概念的解釋可以通過三類語言: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以往,概念教學可以概括為從感性積累到文字提煉的過程。

換句話説,學生首先學會用“圖形語言”解釋,繼而抽象成“文字語言”。但是,用精煉的數學語言描述事物的特徵,對國小生來説非常困難,因而我們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教學時間。這堂課,先讓學生通過預習瞭解概念的文字定義,再通過“是”與“非”判斷和“畫一畫”的操作活動完成意義構建,達到了建立概念的目的。從效率上講,這更省時省力。“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正因為如此,畫圓技能訓練的時間有了保證。技能一定要通過反覆的實踐操作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課堂上,我們先後兩次進行了操作。第一次是任意畫,旨在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第二次是畫d=4cm的圓。按要求畫圓,也是本堂課的具體目標之一。這樣,技能目標就落實到位了。

2、預習有效地促動了課堂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學生有沒有探究的願望和需要?二是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認知基礎?本堂課探究的問題是“怎樣驗證半徑、直徑的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學生已經比較好地建立了半徑、直徑及圓心等概念,這就為探究提供了認知基礎。

再者,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同樣在思考着這些問題:“半徑有多少條?它們的長度相等嗎?”“直徑有多少條?它們的長度相等嗎?”“半徑和直徑的長度有什麼關係?”等等。當探究的問題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時,探究才具有了生命力,才會在課堂上出現這麼多學生的精彩發言。

3、預習拓展了數學思考的空間。

課前預習使本堂課的知識技能目標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落實,因此也就贏得了知識拓展延伸的時間。“生活中圓的現象如何解釋?”“沒有圓規怎麼畫圓?”“怎樣尋找圓心?”這些具有數學思考價值而又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使學生充滿了探究的渴望,更點燃了他們智慧的火花。“火堆就是圓心,人們圍成一個圓,因為圓的半徑都是相等的,那麼每個人與火堆的距離就一樣長了,就一樣温暖了”;“在周長相等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所以人們會圍成一個圓”;“先畫一個正方形,人站在中間,然後多量幾個和人距離相等的點,連起來就是一個圓”;“在圓的四周緊緊圍一個正方形,再找到四條邊的中點,連起來,相交的點就是圓的圓心”。

4、需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預習走進我們的數學課堂,這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考:

(1)預習是否只適合於高年級學生的學習,中年級行嗎?低年級呢?“預習驗證”式的教學方式有沒有普及意義?怎樣的學習內容能較好地體現預習的作用?

(2)預習後,課堂教學的目標定位應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些問題,我們還將繼續探索、繼續實踐。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7

圓是國小階段最後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説,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也為以後學習圓柱,圓錐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打下基礎。

一、以舊引新,滲透“轉化”思想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本節教學內容原先的教材是直接讓學生操作把圓平均分成16份,用轉化法推導出圓的面積。這樣學生固然也能掌握圓的面積,但對知識的推導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新教材。讓學生先根據舊知概括出求面積的兩種方法,然後讓學生大膽地猜想數方格能不能求出圓的面積。在發現數方格的方法很難求出圓的面積後,讓學生根據方格圖大膽地猜想出圓面積的範圍。之後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使學生獲得用轉化法可能求出圓的面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操作、探究得出圓面積的計算。這一過程的設計正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由重結論向重過程轉變。不僅重視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更重視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形成。使學生學得更有趣,更有價值。

二、自主探究,感受知識形成“過程”

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再創造”。數學學習的過程不是讓學生被動地吸收教材和教師給出現成結論,而是一個由學生親自參與、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應給學生搭建探究的舞台,強化過程意識,以激勵學生再創新。課堂的生命活力正是來自於對事件或事實的感受、體驗,來自於對問題的敏感、好奇,來自於情不自禁的、豐富活躍的猜想、假設、直覺,來自於不同觀點的碰撞,爭辯,更來自於探究體驗中的時而山窮水盡,時而柳暗花明的驚險和喜悦。只有經歷這樣的感悟、體驗的過程,才能得到能力的錘鍊,智慧的昇華。

在凸現圓的面積的意義以後,通過對比複習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推導方法,讓學生大膽猜測圓的面積怎樣推導。學生猜測後,再拿出準備好的兩個同樣大小的圓片,將其中一個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後拼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學生動手剪拼好後,進行觀察對比,發現如果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這個圖形就越接近於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這個環節的設計也是“極限”思想滲透的最好體驗。再對比圓形和這個拼成的圖形之間的關係。通過剪、拼圖形和原圖形的對比,將圓與拼成圖形有關的部分用彩色筆標出來,形成鮮明的對比,併為後面推導面積的計算公式作了充分的鋪墊。

通過學生操作學具,把抽象思維物化為動作形象思維,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發現圓的面積、周長、半徑和拼成的近似長方形面積、長、寬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由扶到放,由現象到本質地引導,又使學生始終參與到如何把圓轉化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探索活動中來。學生思維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發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激發,探索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分層練習,體驗運用價值

結合課本中的例題,設計了基礎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三個層次,從三個不同的層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第一,基礎練習鞏固計算公式的運用,強調規範的書寫格式。第二,提高練習收集了身邊的實際內容,融入瞭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之中,求自動噴水器旋轉一週後的噴灌面積就是求半徑是5米的圓的面積,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知識是有價值的,是有作用的。第三,綜合練習既聯繫了前面所學的知識(已知圓周長,先求半徑,再求圓的面積),又鍛鍊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每一道練習題的設置上,都有不同的目的性,教師注重了每個練習的指導側重點。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8

本冊新授的內容全部結束了。一冊教下來感到特別的亂,對學生掌握的情況心裏一點數也沒有,真想考一次試瞭解學生掌握的情況,但是這樣的考試又有何意義呢?自己生氣不説,同時學生的那一點信心也將被考試打消得煙消雲散了!還是耐下心來對學生進行一個系統複習吧。

今天就圓的周長和麪積(剛剛學過)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複習!

複習從以下三個內容進行:

1、複習基礎知識:包括圓的特徵、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方法。

2、基本知識練習。(以上兩個內容上一節課就進行了)

3、綜合練習(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複習了有關半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後,又複習了求組合圖形的方法。下面的四道題是最後的綜合練習:

(1)求下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單位:cm)

a、半圓的周長和麪積(直徑是4釐米)

b、跑道的周長和麪積(圖略)

(2)求下面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cm)

(環形的面積,已知外圓的直徑和環寬)(圖略)

(3)在一個長為8釐米、5釐米的長方形裏面畫一個最大的半圓,這個半圓周長和麪積分別是多少?

在批了作業後才知道學生掌握得有多差,全班全對的人只有5人。不是周長公式和麪積公式混淆,就是求半圓的面積和周長時忘記除以2,再就是求半圓或跑道的周長時不知道是求圖形一週的長度,只是將兩個基本圖形的周長簡單地相加。説明了學生概念還是不清,空間概念不強,再加上學生思考缺乏有序性,思考混亂不清!導致了做作業時丟三拉四!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9

圓這個單元我認為是國小的一個難點。所以在教學圓的認識的時候,對於圓的直徑、半徑的關係作為重點,還有為什麼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的線段以及應用。在教學圓的周長的時候,讓學生充分體會圓的周長的含義,已經圓的周長的測量方法(滾動法和繩測法)。進一步推導出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以及練習了比較多周長的各種應用題型。在教學圓的面積的時候,對於圓的面積的推導,用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體會極限的思想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進一步練習了圓的面積公式的試題。圓環的面積的學習,我採用讓學生剪一剪的辦法,讓學生從半徑10釐米的同心圓內剪下一個半徑為2釐米的小圓,讓學生體會圓環的來歷,更好地體會圓環的面積公式是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

所以在本單元的測試題中,大多數同學的應用題做的都不錯。在應用題中,學生能分清是周長的問題還是面積的問題,但是一些小題反而成了丟分的地方。一是判斷題做的過於草率,二是填空題算完得數不寫單位,三是半圓的周長問題忘了加直徑的長度。總之,在教學中,對於一些小細節有時是課上結論的生成的過程性的結論,也有的是公式結論的應用,老師以後這方面再多給學生滲透總結一下。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直線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也是國小階段認識的第一種常用的曲線圖形,教材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生活中的圓的例子,引出課題,學生通過舉出生活中圓的例子,感受到圓與現實的聯繫,在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等多種作圖方式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正確畫圓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半徑、直徑、圓心等概念,在引導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的活動,掌握圓的基本特徵。學生在生活中看到過許多圓的例子,而且他們會判斷一樣的東西是不是圓,我通過提問黑板上的圖形是什麼圖形以及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圓的例子引出課題。

為了讓學生感覺圓無處不在,我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圓的例子,並提問説的完嗎?學生回答説不完,這個環節教學效果比較好,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我設計了兩個層次來教學畫圖,第一層次,藉助實物畫圖,學生可以藉助身邊的圓形工具來畫圓,由於木有讓學生準備一些畫圓的實物,所以學生大多數是用膠帶和硬幣花的圓。本節課的後面我會介紹古時候的人畫圓的方法來擴充畫圓的方法。第二個層次,用圓規畫圓。我介紹了用圓規畫圓的步驟,鼓勵學生嘗試畫一個圓,和學生分析畫圓的不追,鼓勵學生畫一個圓,和學生分析圓畫不好的原因,強調畫圓的注意點。書本上的知識不夠全面,學生對於圓所內涵的文化無從感受,

對於圓的歷史文化沒有了解,我設計了車輪為什麼是圓的拓展學習,學生看的很起勁,我還讓學生看了一些用圓設計的美麗圖案,讓學生感受圓的美,並説所有圖形中,圓是最美的。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11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也是國小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圓的認識》是學生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教材通過比着實物畫圓和用圓規畫圓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圓心、半徑和直徑,再通過畫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圓,認識圓心的位置決定圓的位置、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然後再通過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動,使學生了解半徑與直徑的關係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圓心到圓上各點的距離都相等”這一圓特徵的瞭解。

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本節課中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中,理解新知識,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比如:

1、教學圓心、直徑、半徑,不急於傳授,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折圓,發現圓中心的一點。在認識圓的特徵教學中,讓學生運用圓片、直尺、圓規等研究工具,選擇研究材料,通過實際動手摺、量、比、畫等手段,在獨立探索和小組合作中學習,獲得關於圓的基本特徵的豐富的動態表象。

2、在畫圓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沒有像以前一樣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圓的畫法,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有畫圓的經驗了,就藉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嘗試着畫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構圓的畫法。在學生介紹畫圓的經驗時,我利用動態生成的資源教學,藉助學生的實踐操作,我很自然地解決了“畫圓時,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規兩腳張開的大小是圓的半徑,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的問題,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學會了圓的畫法。

在一般的關於圓的認識課堂教學中的練習階段,教師總會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習題,以鞏固圓的概念,讓學生在應用中形成有關圓的知識和技能。我並沒有機械地進行所謂習題練習,而是更進一步彰顯圓的文化內涵: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圖;生活中的圓形拱橋、世界著名的圓形建築、中國著名的圓形景德鎮瓷器、中國民間的圓形中國節、中國傳統的圓形剪紙、世界著名的圓形標誌設計等等。最後,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我在課末引導學生探討車輪為什麼是圓形的,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圓的認識,而且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身邊有數學,伸出手就能觸摸到數學,從而對

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我發現有些地方還存在一些不足,譬如:

1、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方面明顯不足,顯得有些生硬,對於調動學生的情緒處理不夠靈活。

2、板書還不夠有條理,補充表格時,部分空格沒有填完,這樣板書顯得不是那麼的完整。

3、關於畫圓的方法,語言表達不是很好,沒有呈現給學生自己最想表達的意思——先畫出指定的半徑或直徑再畫圓。

通過這次教學活動對自己有很多啟示,引起了各方面的思考,課堂教學反饋的目的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實施的教學影響的一種檢查、瞭解。從學生的學習表現中明確教學的成效,從而調整教學策略,或維持、或精簡、或加深、或推延,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從這次教學活動中,我明顯感到對學生動態生成的反饋信息處理不夠有效,使教學設想沒有完全展現而留下了遺憾。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12

段時間我們一直沉浸在對《圓》這一節課的研究中,通過不斷地琢磨、仔細地推敲,反覆地修改,對這節課的認識越來越深,教學設計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形成了以下的反思:

一、關於導入的設計

本節課的導入分四個層次進行,首先通過老師用線繩工具在空中旋轉,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形成的軌跡是一個圓。接着介紹含有圓的圖片,讓學生找出圓;再讓學生舉例生活中見到的圓;最後通過摸一摸的遊戲,讓學生體會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區別,從而認識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圓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學生對它也比較熟悉,在課的一開始我們就讓學生在老師的演示和圖片的觀察中清晰地看到這是圓,藉助這樣的表象,讓學生在頭腦中搜索自己曾經見到過的圓,從而初步地感知圓。最後通過摸一摸的遊戲活動,讓學生感受圓與其他圖形的不同,在比較中,進一步感知圓。通過這樣有層次的感知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了學生學習圓的興趣。

二、關於對圓的認識和特徵的處理

在研究圓的認識與特徵這一知識點時,我們比較了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第一種,把介紹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它的特徵結合起來,即認識半徑以後,馬上研究同一圓中有無數條半徑並且長度相等等特徵;另一種:是先介紹圓的各部分名稱再研究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我們覺得第一種方法比較傳統,由於這一環節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研究幾個知識點的方法雷同,這樣老師的講解就比較繁瑣,學生缺乏研究的興趣。所以我們就選擇第二種方法,先讓學生通過自學書本,找到圓各部分的名稱,並認識它們,能在自己畫的圓中標出。接着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探究活動,討論交流半徑的特徵、直徑的特徵、半徑和直徑的關係以及圓是軸對稱圖形等相關知識。這樣的設計避免了教師宂長的講解,學生學習方式的單調,而且通過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有興趣的,主動的進行探索。

三、關於數學史料的運用

本節課中我們兩處引用到數學史料。這些凝聚着智慧的數學研究史料,我們不僅僅把它們作為引語或欣賞,而且還力求讓史料成為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的素材、發揮其數學的文化價值。

首先在學生對圓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後,聯繫古希臘的一位數學家曾説過:在所有的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以此引發學生研究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不同。在探究圓的特徵結束之後,藉助多媒體呈現墨子的一句話:圓,一中同長。讓學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識解釋這句話的含義。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古代關於圓的史料記載,還可以鞏固對圓的特徵的認識。引用《周髀算經》中關於圓的記載,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拓展對圓的認識。在播放錄象,理解意思以後,進一步引導思考:如正方形的邊長是16釐米,你能從中獲得關於圓的哪些信息?讓學生進一步關注圓與正方形之間的關係,為後繼學習埋下伏筆。

四、關於媒體的處理

隨着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技術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越來越多的運用於國小數學課堂。這節課我們把多媒體和其他傳統手段有效結合,力求找準最佳作用點進行有的放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導入新課時,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先借助多媒體呈現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帶有圓形的實物圖片,利用這些學生熟悉的,色彩鮮豔的圖片,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的興趣。接着運用動態演示,從實物中勾勒出圓,使學生清晰看到圓是有曲線圍成的。

在教學畫圓時,運用多媒體播放兩段錄像。第一段在學習用圓規畫圓時播放,通過展示一個完整的畫圓過程,為學生提供清晰地、正確的畫圓方法,為學生獨立用圓規正確畫圓奠定基礎;第二段在介紹用線繩畫圓時播放,通過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畫圓的過程,重現生活場景,讓學生體會到用線繩畫圓的實用價值。

在研究圓的半徑、直徑的特徵時,當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知道在同一圓中半徑可以有許多條,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媒體動態演示:同一圓中,從圓心到圓上可以發散出無數條線段。通過強烈的視覺刺激,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圓中半徑有無數條,感受初步的極限思想。

在研究車輪為什麼是圓的?車軸應裝在哪裏?這兩個實際問題時,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結合媒體的動態演示,讓學生隨着畫面和聲音效果的逐步展示,體會當車輪不是圓時或者車軸不在圓心位置時,車子行駛的感覺是不穩當的。從而體會到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要裝在圓心位置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價值。

五、關於細節的處理

1.在導入環節的摸一摸遊戲中,為了使全體學生參與這個遊戲。我們考慮裝的器皿應該是透明的,而摸的同學矇住眼睛。其他同學通過觀察摸的過程,共同感受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不同。另外為了讓學生的探索活動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我們在器皿中裝的就是用硬紙板剪成的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和圓。

2.整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知識的呈現是逐步完成的。為了完整地展示這一節課的重點,我們準備跟隨課堂流程,在黑板上板演各個知識點,一步一步地完成板書。這樣的設計避免了多媒體展示的不足,使得學生在全課小結之時,能根據板書,迅速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

3.在探究圓的基本特徵時,組織學生藉助圓規畫出任意大小的圓進行探索。在認識半徑以後,學生通過量一量,量出半徑的長度。在學生的交流反饋中,引導學生髮現自己量出的所有的半徑都是一樣長的,但自己量出的半徑和別人量出的半徑長度是不一樣的,從而體悟出只有在同一圓中,所有的半徑長度才相等。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13

近幾天學生開始學習圓的知識,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用圓和扇形等基本圖形設計不同的圖案。根據知識特點和教材編排,我利用課件,藉助動畫清晰地演示了幾個組合圖案。之後,為了節約時間,我隨手在黑板上畫了幾個不太標準的圓形組合圖案草圖,然後學生開始練習。

學生的作業交上來以後,我發現不少同學的圖形畫得不標準,圓形不圓,正方形不正也不方,半圓根本就不是圓的一半……

看着學生的“作品”,我第一反應就是學生頑皮,不認真作圖,敷衍了事,完成之後想早點出去玩。於是我讓他們再畫一遍,但是再次完成的作品仍然好不了多少。

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我走進學生身邊,看他們畫圖,尋找原因,反觀自己的教學,查閲資料,終於發現,學生之所以出現錯誤,並不完全是“粗心”,有我隨意草圖的不規範示範造成的結果,更多是因為感知、技能、思維等方面的缺陷。

畫圓其實不僅僅就是畫圓,而是通過畫圓進一步認識圓,認識圓的特徵。學生對於圓的特徵認識不清楚,畫出的“圓”就不會是同一圓內所有半徑都相等。學生雖然通過觀察能看出一些組合圖形的組合方法,但是並不表示他們一定能舉一反三。畫圓的技巧也需要學生仔細觀察,用心揣摩,通過細心操作才能完成。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我讓學生觀察他們的作品,並組織大家評價,一起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總結出了以下注意事項:畫圖之前先觀察和思考,組合圖形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合起來的,是通過平移還是旋轉得到的,是順着哪個方向移動,轉動的角度是多少?畫圓先得確定中心點,這樣固定之後,圓的位置就確定了。測量圓的半徑,固定圓規兩腳尖的長度,確定圓的大小。圓規固定的那隻腳不能動,動了位置會變。轉動圓規時要輕輕的轉,用力過大會使兩腳之間的距離改變或者導致鉛筆芯折斷。鉛筆芯的長度要合適,兩隻腳尖的長度一樣。

我也作出承諾:我盡力做到畫出標準的圖形。

這些總結,有方法也有技巧,最難能可貴的,還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得來的。什麼是教育?愛因斯坦的回答是“把所學的東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我想,通過畫圓的學習,留在學生心中的,應該不僅僅是正確的設計出圖案吧?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14

《猜想與驗證——圓周率的發現》這節課是以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第二節《圓的周長》為內容依託,使學生在對圓有了初步認識(即表象知識)的基礎上,對圓進行深一層的探究。

這節課相比一般的常規課,更像是一節探索活動課,或是一節書本知識的拓展延伸課堂。它將教材強調的重、難點——圓周長公式的推導以及應用進行淡化,而將圓周率的發現這一探究活動作為重點,通過啟發思路、切身體驗、總結昇華三個步驟來演繹“猜想與驗證”這一數學思維過程,讓學生體驗“猜想與驗證”這一科學思維方式,培養探索精神。其中貫穿了許多科學知識以及數學文化知識,旨在激勵學生愛數學,愛科學,敢於嘗試,勇於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和信心。

這是一節有爭議的課,許多人會覺得,它沒有很好地貫徹實施教材所安排的內容,沒有讓學生熟練地掌握的“圓的周長公式”,沒有讓學生大量地練習“利用公式解決問題”;也有人會覺得這堂課老師説得太多,學生練得太少。

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這節課帶給了孩子什麼?是一種具體的知識和技能嗎?

當然不是。它帶給孩子們一種思維的方式——猜想與驗證,讓他們有能力闖入未知的數學王國,科學世界;還帶給孩子們一種情感——對數學的嚮往,對科學的崇拜,這種情感可以激發他們的潛能,促使他們在通往知識殿堂的荊棘之路上百折不撓,愈戰愈勇。

有數學教育家曾説過:學生們在學校學到的數學知識,在進入社會後,幾乎沒有什麼機會應用,因而作為知識的數學,通常在出校門不到一兩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麼工作,那種銘刻於頭腦中的數學精神和數學思想方法,卻長期地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那我們該怎麼做?

讓數學文化走進國小課堂,將知識與文化的薰陶糅合;

讓數學思想滲透國小課堂,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和思維品質。

作為教師,應該用充滿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頭腦研讀處理文本,讓數學更有研究味;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學站位變“高”。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15

本單元的主要包括: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扇形四部分內容。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學過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和麪積計算,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知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知識,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

在教學中我注重數學教學活動的情境設置及學生的主動,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空間想象,形成表象,豐富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一、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

在探究圓的周長時,我讓學生準備好了多個圓、長的直尺或軟尺,分別測量出每個圓的直徑,用滾動法或繞線法測出圓的周長,再計算出周長除以直徑的比值,保留兩位小數。經過多次多個圓的測量,學生髮現每個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點。這樣給學生提供了“做”的機會,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研究的過程,印象便深刻了。

二、指導學生“做數學”的方法

在探究圓的面積時,我佈置了學生預習作業:在硬紙上畫一個圓,把圓分成若干偶數等分,剪開後,用這些近似於等腰三角形的小紙片拼一拼,看看發現了什麼?課堂上我展示了學生的預習作業,有的平均分成8份,有的平均分成16份、32份.....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於一個長方形。這樣學生在“剪數學”、“拼數學”中便有所收穫,感受到數學的有趣,體驗到“做數學”的成功喜悦。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但學生掌握得還不夠,還得在複習課中進一步鞏固。

九年級圓的教學反思 篇16

本月份,我們主要學習了《圓》這一單元。《圓》是本冊最後一個內容,圓,是國小階段最後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 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説,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也為以後學習圓柱,圓錐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打下基礎。

現將一個月以來的收穫與不足分析如下:

一、收穫:

1、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習的問題自然生成,我會發現的孩子們的思維是多麼廣闊。在課堂中如果將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有時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無心插柳柳成蔭”。

2、在學習“園的面積公式”推倒時,我通過“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辦法來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嗎?”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願望,因此引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這一內驅力的作用下,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轉化、推導方法,三角形、梯形,已不在侷限於長方形,課堂教學再也不是將教師的意圖強加於學生,而是充分滿足學生的探究需要。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爭相交流,不斷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真正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和無窮魅力。

3、在學習“軸對稱圖形”初始階段,我再現美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身臨其境。通過教學與生活的溝通及兒童操作實踐,強化了兒童對數學的感受,深化了對已感知內容的內心體驗。通過使學生倍感新奇與樂趣的情境的創設,為學生的思考與想像提供了線索,使其思維逐漸明晰,並向縱深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得到了鍛鍊,創造性思維隨之得以萌發。學習數學需要獨立思考,也需要夥伴合作。教學中,我創設了以合作學習為主要特徵的親和的人際情境。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體驗,對問題的興趣、好奇,對不同觀點的碰撞、辯論、澄清、認同,對探究過程中的困惑與理解,伴隨着師生的情感及教材美的內涵而推進、深入。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通過學習、探討、交流,學會發現問題,逐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和諧相助的情境中,促進了學生愛學、樂學、與人溝通交流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養。

二、不足:

1、較多的着眼於課堂形式的多樣化及學生能力(如:合作、探究、交流等)的培養,而忽視了教學中最重要的知識點的落實。學生練的機會不多,而這部分內容需要計算的很多,因此學生雖然會做,但是做不對。

2、在小組交流過程中學生的發言過分地注重於探索的結果,而忽視了學生探索過程的展示。同時教師有些總結性的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較為單一,肯定不夠及時,表揚不夠熱情。

三、採取措施

1、堅持一個原則:能在紙上做得不上黑板,能有學生説得老師不説。

2、小組討論,教師事先一定要有詳細的計劃。要分工明確,如誰記錄,誰發言等等,避免某些小組成員流離於合作之外。教師還應精心策劃:討論如何有效地開展;時間多長;採取何種討論方法;教師在討論過程中又該擔當何種角色等。

3、加大表揚的力度。比如一個平常表現較為一般的學生有此創意時,教師就應大加讚揚,從而也能激發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