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中歷史學習方法

校園7.29K

從七年級開始,學生才系統的學習歷史。雖然我們常常説學習沒有固定的方法,但是好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歷史的學習也是一樣。

國中歷史學習方法

首先,還是要做好預習、聽講、複習這三個環節,雖是老生常談,但做好這三步,確是至關重要的。課前認真預習可以使學生對即將要講到的歷史事件、人物等有一個簡單瞭解。另外,學生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師講課時獲得解答或者向老師提問。上課時要認真聽講,這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關鍵。課上應勤于思考,跟着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很多同學開始時,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因害羞或膽怯而不能積極舉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習慣,惰于思考和回答了。在聽講時還應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除了老師的板書以外,還要培養對一些重點內容作記錄,如老師多次重複的內容,課本中一些思考題的答案等等。“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學習過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認識過程必然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規律。所以課後一定要及時複習,要持之以恆。

其次,使學生養成濃厚的學習的。楊振寧曾説過:“的真正祕訣是,是自學學習的先導,是人們探究世界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新的歷史學習內容滿足了孩子們的興趣追求,增加了孩子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內容。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豐富、多彩,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歡。學生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的學習態度。

再有,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過程、歷史概念等知識的獲取是通過來完成的,這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對歷史知識的牢固記憶,理解和運用就無從談起。這裏所説的記憶並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在學習歷史,背誦記憶課本上的知識時,應首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後再去背誦記憶,這樣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記憶複雜的年代、地點、人物、事件時可以嘗試教給學生一些記憶的方法。歷史是記憶性較強的學科,但僅僅死記硬背史實是遠遠不夠的,在記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運用。幫助學生理出一條線索,找出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弄清每件史實前因後果,這對今後歷史學科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就是適當佈置練習題。作業是學生對知識基本理解後,驗證知識掌握的準確程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歷史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作業練習一定要在嘗試回憶、閲讀教科書之後進行,作業要獨立完成,做作業時,不要照書抄,要儘量根據自己的記憶寫出答案,確實寫不出來,再看看書。為督促學生加強對知識的掌握,在一兩個單元講完之後,要及時進行檢測。檢測時題型可以多樣,但要突出重點知識,不必出一些難題、怪題。當發下試卷時,應首先糾正錯誤,並幫學生弄清為什麼錯了,力爭減少以後在這些題上再出錯誤。最後,為擴充學生知識面,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去閲讀課外書籍,尤其是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這樣就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佈置一些課外練習,進一步培養和鍛鍊學生的能力。

1、觀念——改變“是副科”的思想觀念,改變“我對沒,所以我不(想)學”的思想觀念,從心裏重視歷史——一門培養素質的'學科。我們可以不喜歡歷史,但我們不能不瞭解歷史,不光我們祖國的歷史還有外國的歷史,我們都需要了解。可以説,瞭解歷史是現代人的一項基本素質。

2、興趣——雖説興趣不能決定一切,但培養興趣對學好歷史也很重要。沒有興趣,會覺得學歷史是一件苦差事! 只有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

3、培養學習的主動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學習規律:什麼是學習的主動性呢?就是不靠別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動下學習。怎樣才能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呢?一是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偉大的毅力產生偉大的目的”。只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認清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堅持不懈地學習。二是要採取積極的學習態度,有計劃地學習每門課程,要注意做到課前認真預習,對老師要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對於疑難問題做出記號,等到老師講解時集中精神聽。

4、“温故知新”與“温新知故”相結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學習過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認識過程必然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規律,它告誡我們探求學問應該逐步消化,切忌囫圇吞棗,有的知識由表及裏,深思熟慮;有的知識需要由此及彼,融會貫通;有的知識應引進先知,觸類旁通;有的知識應該聯繫實際,具體領悟。然而,“温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識面狹窄,難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實踐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從後者中找方法和規律,與“温故知新”相輔相成,成為我們學習方法中的重要原則。“温新知故”就是不拘於舊知,在不斷探求新知識的同時,以新帶舊,組成知識的網絡系統,顯現知識間固有的邏輯關係,從而成為轉化能力,提高素質。

5、學歷史其實是不用死記硬背的,只要帶着心去看課本,認真多看幾次課本,記清事件的背景、過程和意義,理清歷史線索就可以了。

6、上課要專心聽,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繫上下文的內容來。掌握問答題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瞭解,再運用所學過的知識作答,做到理解記憶。多閲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聞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7、要做到熟練地掌握歷史知識,一是對課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解,二是平時要認真記錄好老師提出的重點內容,三是背誦;但即使是背誦也要講究方法:以時間為主軸,形成一條歷史事件演變的線索,如以“北美獨立戰爭”為例,1775年、1776年、1777年、1783年各發生的事件串成一條歷史線索。也可以歷史事件的性質為中心點,把同類性質的事件聯在一起比較、記憶:如美國獨立戰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等。

8、我們分析史實、理解的能力。因而歷史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理出一條線索,找出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弄清每件史實前因後果,在今後歷史學科的學習中非常重要。同時,我們還應將歷史與馬列主義的方法論緊密相連,用方法論作指導,去正確的評價每一歷史事件。

標籤:國中歷史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