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2篇)

校園1.3W

面對一年級新教材,我們更應關注的是用什麼樣的觀念去武裝自己,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教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2篇)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1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對於學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別的新奇,同時,美術課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發現,原來只是在紙上隨意的塗牙,可到了學校,經過學習發現原來畫筆可以畫出很多漂亮的事物來,學生也就特別的喜歡上美術課了。那麼怎麼樣讓學生一直保持着這份學習的積極性呢?

首先是創設愉悦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選擇了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同時也是學生們感興趣的教學內容。然後,把進度調慢,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例如,在上繪畫課時,我不是給學生一個題目,規定他們去畫什麼,而是給學生提一個要求,允許他們大膽的去畫、去表現自己的創作思路。並且在每次上課時,對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糾正、鼓勵;而對一些畫得好的學生則進行表揚,把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欣賞點評,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在手工課上,我讓學生走出課堂,到課外尋找內容。當學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許他都不敢相信自己會做出這麼漂亮的東西來,一下子學生們的積極性就上來了,學習緊張的神經也放輕鬆了。現在,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而我上課也輕鬆了許多,或許這就是“寓教於樂”道理吧。

其次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豐富的想象力對學生創作美術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豐富的想象力,創作畫面就會顯得呆板,相反,當學生產生了豐富的想象力後畫面就會充滿了浪漫的色彩。例如當教師提出畫一幅幻想畫時,有的同學就會想到遨遊太空畫面。這是因為低年級同學想象力的火種是比較容易點燃的,他們經歷的事情少,對世界的許多認識不得不靠想象來填補空白,在電視事業發達的今天,屏幕上各種形象更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

再次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表現欲。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動力之一。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特有魅力,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例如:可以得用投影、電視大屏幕電腦播放圖像,從視覺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可以播放古箏、笛子之類的音樂,從聽覺上激發。教學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教材的內容以及教學的環境等因素進行協調統一,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

所以只有讓學生在自己高高興興地參與實踐中,才能使得他們的思維高度集中,創新的火花迸發,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把課堂知識掌握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琢磨、推敲。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2

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面對一年級新教材,我們更應關注的是用什麼樣的觀念去武裝自己,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教師。我們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課堂成為是身師生雙邊、互動、多向的教與學樂園,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樂趣,注重發展師生的潛能,使師生的精神生命在課堂上的到充分的展示與發揮。在活動中,低年級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的激發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他們才會有情感流露,並實現他們的審美創造。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智慧火花,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從而行良好的課堂氛圍。

本課是一年級第一學期教材中的一堂繪畫想象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從自然界中的各類植物、動物中發現線條之美,瞭解這些線條的分佈、組合規律。通過玩碰碰車這個遊戲活動,發現、認識生活中的線,並能運用到生活中,形成技能,在玩中求體驗,求發展。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感受線條美,運用線條,使碰碰車跑的路線好看而有變化,從中感受遊戲和想象的樂趣。

我的課前設想是從遊戲的角度讓學生大膽地畫出各種流動的線條,感受繪畫的樂趣和激情。通過觀察,能簡單地表現出各種有變化的線條,感受到線條組織與排列的美感和規律。

通過不同顏色的線條表現自己所畫碰碰車的行駛路線,通過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想象力。

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

一、遊戲“塗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上課開始,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熱鬧、愉快、新奇的學習氛圍,通過“塗鴉”遊戲初步體驗線條的美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使他們形成積極主動的心態去學習,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課的課題。告訴他們今天在這裏將要玩一個“碰碰車”的遊戲,每位同學都將“乘”着自己繪製的碰碰車參加遊戲,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被一下於激發了出來。因為興趣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先決條件,為了使每一個孩子愛美術上課,讓美術課真正的吸引住他們,一堂課的導入是非常關鍵的。塗鴉遊戲和碰碰車遊戲的設計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情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對線條遊戲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發現隱藏在生活中的線條。我在本節課中鼓勵學生用他們的雙眼去觀察周圍事物,為了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車輛的行駛路線,由此引出碰碰車的軌跡形成的線條,在嘗試中欣賞體驗各種線條之美,運筆體會手、手臂的感受。“猜猜我是誰”的遊戲和手段,迎合了低年級國小生的心理,提高了他們的創作熱情,鼓勵學生初步開展探究性的學習。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他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創新實踐的信心倍增,發散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在寬鬆愉悦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從中經歷了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三、重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審美情趣。兒童與生俱來就有創造欲,教師在於喚醒和鼓舞他們,發現孩子的天賦,激發他們的熱情,鼓勵他們大膽創新,把創作當成一種快樂的遊戲。讓碰碰車跑起來,並用色彩畫出行駛路線來,這樣,通過合作活動達到師生、同學間的進一步瞭解的目的,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教學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欣賞美,併為我的世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後的碰碰車線路讓學生設計不同的線條和色彩,以免混淆,可以用單線,也可以用複線,花色線。生動的效果豐富了視覺經驗,提高了美感認識。

在這一節課中,我把激發興趣、鼓勵發現、引導活動作為重點,學生在愉悦的學習氛圍中增強了想象力和表現力,而作為老師,最大的收穫是在教學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在遊戲中發現美、創造美,並愉悦地參與了他們的活動。在今後的教學設計中,我要更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想象、創新潛能,關注學生的新發現,新思路,抓住他們的思維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學。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3

《春天的色彩》一課要求學生用顏色來表現春天,但一年級的學生往往對單純的以色彩作畫的形式很難理解,當然也難以下手。於是我主要通過欣賞一首兒歌《滴哩滴哩》,讓學生不斷地回憶找春天的色彩,並不斷地引發不同的色彩特徵。在整課教學中我以找春天中的色彩為線索貫穿全課,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動腦、學會觀察並學會表現,如同一朵花的紅也是不一樣的,同一片葉子的綠是不一樣的。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評價,並從中嘗試總結繪畫方法。觀察與表現是本課的中心環節,有觀察才有發現:季節的魅力;有感悟才有激情:色彩的美麗;有激情才會有表現:美的創造。

以往給一年級上這節課時,都是讓孩子們用春天的色彩再來表現春天的景物,而且一再強調春天的主色調就是淺綠色(因為上學的時候學習色相時老師就是這麼教我們的)。但我仔細研究教材後,我覺得我以往的教學是存在知識性錯誤的,至少是老師的認識錯誤。人與人對事物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怎麼能強求所有的孩子必須用綠色來表現春天呢,這完全是抹殺了孩子的獨特性!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只是引導學生説出了春天中出現的色彩,強調了初生的“嫩嫩的”色彩,而沒有限制學生對色調的運用。

通過聽歌曲《春天在哪裏》初步感受春天,説一説春天是什麼顏色的,為什麼?引出課題。然後欣賞春天的視頻讓學生在春天中繼續找尋春天的色彩,學生找,我出示相應的色卡。再讓學生説一説這些顏色象徵着春天的什麼事物,能否用這些春天的色彩來表現春天?

我為學生的創作設定了三種方案:表現春天的色彩表現景色、用彩色的線條、色塊表現春天的感覺、用彩紙剪貼表現春天的感覺。學生可以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春天。我先後領學生欣賞了比較具象的春天,吳冠中、康定斯基的比較抽象的春天,以及我用線條、剪貼表現春天。

我覺得這次作業的設計是本節課的亮點,從學生的作業就能充分體現出來,有個性、有特色!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4

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最終都是大同小異。想像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和開發,是現代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特徵之一。《美麗的天空》這一課,我讓大家儘量敞開心扉,大膽想象,大膽着筆,畫出自己最想畫的、最喜歡畫的一切。這裏的大膽想象最為重要,想象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兒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內容豐富。

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中,學生表現參差不齊,為了挖掘每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性及作品造型特點的不同,分別進行鼓勵和引導,評價以肯定為主,老師評價和同學及學生自己評價有機結合,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的張揚。現代化教育對美術教學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需要、動機、目標、態度等各方面都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進了原來美術課程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促進了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美術教材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課程評價方式的變革,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增強了美術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要求學生畫出記憶中或想象中的天空景物,並以此作為旅遊飛行的機票。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們充滿了好奇和興趣,輕鬆的加入到課程學習中來。接着學生們會通過課件欣賞到自己所畫出的景物的真實樣子,並由此產生聯想,繪製出美麗的作品。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5

上個星期,學校進行了教學檢查。我上的一堂課是《有趣的漢字》。聽課老師和領導對我上的這堂課評價較好。我自己覺得上的也比較成功。我的體會有。

1、這個板塊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

而我着重選擇了猜字謎和找諧音這兩個內容在這節課和學生交流。字謎是中國特有的遊戲形式。教材提供了一些字謎範例,有文字謎、畫謎、動作謎三種形式,學生很有興趣。通過猜字謎,使學生體會到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漢字的字形往往表示一定的意義,漢字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教材介紹了幾種運用諧音的傳統語文形式,有歇後語、笑話等。學生在收集使用諧音的文字作品中,可以進一步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教師工作室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當既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又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課程標準關於綜合性學習教學建議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教師的指導是學生的自主性得以發揮的重要條件,而指導作用首先在於激發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我認為作為老師應該以自己濃濃的情趣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併為學生指點活動的途徑,幫助學生想些活動的點子,為他們推薦一些讀物,介紹一些語言文字網站,併為學生留出較為充裕的時間。我還積極參與到綜合性學習的各項活動中去,和學生一樣蒐集、調查、查閲,掌握一些字謎、笑話、故事,同學生一起參加彙報交流,指導學生舉辦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如字謎擂台,諧音樂園等等。

2、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使課堂教學體現

活動化。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通過學習閲讀材料,明確蒐集的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學生有了這些做保障,蒐集資料的時候就有目的,有內容,他們蒐集到了豐富的字謎和漢字諧音現象,他們蒐集的內容之豐富,連我都覺得十分驚訝。課堂上猜字謎,我採用學生喜歡的比賽的形式,還設置了三關,讓學生感受闖關的快樂,同時又獲取了知識。而諧音樂園這一部分,我則完全和學生融為一體,我和他們一起蒐集了資料,和學生一起交流,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學生就更容易接受這些知識。這一部分可以説內容很簡單,所以在時間上我也安排的少一些,但學生的學習熱情已經被我調動。

自主性。在這節課上我就先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再在班上交流。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除了關注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發展外,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活動策劃和實施的能力。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6

在美術課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創作帶來的樂趣,同時豐富他們的藝術經驗,加深他們對藝術的喜好和熱愛。在本課中我利用課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上課前我查了很多資料,設計了多種教學環節。 “新課程倡導主動學習,重視激發學習、創造的興趣,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才能得到發展。”針對這一新課程理念,我設計了“激趣、探索、想象、創作”這幾個教學環節。

片斷一:激趣導入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學生在一進教室時就收到了老師送給他們的小禮物——太陽,激發了學生對太陽的喜愛之情,向他們提供豐富的創作源泉,從而激起了學習興趣。

片段二:探索太陽“探索”為學生提供更多地參與、活動和主動探究的機會。具體分兩個環節:首先讓學生收集有關太陽的天文資料,這一環節讓學生在收集、準備的過程中,初步感知,享受學習的快樂,增加學生對太陽的瞭解。然後用提出問題考考大家的方法,課件展示既激發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視覺,又增加了學生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針對所要學習的內容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有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嘗試解決問題,這個環節帶動着同學們不斷探索交流有關太陽的知識。

片段三:想象太陽請學生欣賞老師心目中的太陽是怎樣的?以此引入製作方法的學習。接着我們從四方面入手,自由地想象屬於自己的太陽:

一、太陽的光芒。太陽的光芒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直線式、火焰式等等。

二、太陽的眼睛。

三、太陽的鼻子。

四、太陽的嘴巴。

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它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兒童是富於幻想的,但成人往往對此嗤之以鼻,説他們瞎想,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鼓勵孩子大膽地想象自己心目中的太陽,自由地想象太陽的外形、太陽的光芒、太陽的顏色,我耐心地傾聽,充分地肯定。片斷四:創作太陽這一環節的作業要求是:“自由地想象並用泥塑的方法創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太陽”。

這種教育要求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輔助者,以學習者的平等的心態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去,協同合作,師生互動,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新課程強調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強調學會學習。自主探究學習不失為新時期先進的學習方式。興趣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動力,是建立在學生具有學習的潛力,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和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全面發展的理念上的。本課教學通過讓學生憑藉自身的感受、觀察、體驗、思考、判斷、發現、討論、蒐集、嘗試等活動完成學習目標。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美術學科特有的魅力,以種種途徑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使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徵的情意和認知相適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把學生帶入了美妙的學習樂園。

一節課下來,有收穫也有困惑,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不斷探索、探究,讓學生充分體會美術課的無窮樂趣。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7

一年級美術教材中《漂亮的瓶子》是一節工藝兼繪畫課,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欣賞與感受各種各樣的瓶子,瞭解瓶子藝術的造型特點及其美化方法。掌握瓶子對稱特點的折剪方法,能較順利的剪出一個大小合適,造型好看的瓶子,並能進行美化與裝飾。通過折折、剪剪、畫畫、玩玩,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對美術活動的樂趣。體驗創造成功的樂趣。

在一(1)班第一次上課,講完課後,我對本課產生了一些想法:

1、瓶子圖片展示的太多,導致講述時間過長,造成學生練習時間較短,作品未完成;

2、結尾展評未進行;

3、欣賞瓶子圖片時,因應讓學生暢所欲言,進行討論,瓶子各部分結構、形狀、位置是要變化的,才能使瓶子各種各樣、奇形怪狀,有創意。進行這一環節時,教師講授過多,應由學生自己探究發現。

後來,我對教案進行了快速修改,把教學體會瓶子奇形怪狀這一環節,改為這樣的設計:“這些瓶子都非常奇特,各有不同,那咱們就來觀察一下瓶子是有哪幾部分組成?”(學生欣賞討論,教師小結板書)這是瓶口,瓶口下面細細的這一段像不像脖子呀,咱們稱它為瓶頸。瓶頸下方兩端的裝飾像不像小耳朵呀,所以叫它瓶耳。再往下看圓溜溜的這段像不像爸爸的肚皮,這就叫瓶肚。最下邊的······沒等我説完,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説是“瓶腳”我欣慰的笑了,對也可以叫瓶底兒。然後我又出示幾個造型奇特,形狀各異的瓶子圖片,讓學生通過對比觀察,發現瓶子奇特的原因。有的瓶口粗,有的瓶口細,有的瓶肚靠上,有的靠下,有的省略了耳朵。原來瓶子各部分結構位置、形狀發生變化,瓶子才會奇特。在第二次講課後,我對比第一次進行了總結:課堂教學較完整,從導入到講授,學生製作,展評各環節時間安排很合適。學生對利用瓶子對稱特點的折剪方法基本掌握,但在製作中出現了一些情況:學生不能充分利用紙張,剪的過小,造成材料浪費。在摺疊紙後,對錯紙邊,造成剪出的瓶子成為兩半。

根據這些情況,我有進行了第三次修改,在演示折剪環節,我加入了這樣的設計:“首先咱們要用紙剪出一個瓶子的形狀,剛才大家已經發現瓶子的左右是對稱的,誰來告訴我,怎樣能快速的剪出一個對稱的的瓶子呢?”(學生回答)把紙對摺,畫一半瓶子就可以了,大家先看老師剪一個瓶子。(我故意剪一個畫的太小的瓶子)怎麼樣?(讓學生自己發現了畫的太小的後果)“那再看老師剪一個這回一定剪一個又大又漂亮的。”(故意剪成兩半的)“這個怎麼樣?啊呀,怎麼變兩半啦”(學生迫不及待的喊着對錯了紙邊,應以摺疊線那邊做中心線)這樣學生再做的時候,很容易注意到了這亮點。

經過這兩次講課,改課,我在一(3)班進行了第三次講課。這次避免了以往出現的問題。經過這次反思,我發現了自己課堂教學能力有更進了一步。同時,我也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比如課堂節奏不夠緊湊,不夠收放自如,對教學中遇到的突發問題,不夠靈活處理等。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改進。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8

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了解文字背後的文化、感受中國字的符號美,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

在進行教學制訂活動計劃的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從老師所給的活動計劃的範例中發現值得學習的地方,汲取範例中的長處為我所用;我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教給學生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等等。在學生制訂完活動計劃之後,經過觀察,我發現雖然許多小組都學會制定活動計劃,但學生選擇的活動內容僅限於課本提供的,沒有選擇更多新的課本之外的關於漢字的活動內容,思維不夠開闊。

這需要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培養學生從課外學習,從生活中發現的本領,除了學好課本知識,更要從課外汲取營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9

我們班的學生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同時又有點小調皮。要想他們開開心心、認認真真地上好一節課,沒有生動的引入是無法把他們吸引過來的,沒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則難以調動他們學習的動力。一段放鬆的小遊戲,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如果當時我把自己的聲音提高八度,壓制他們不要講話,可能也會有一點點效果,但是這樣的開場白,馬上就會疏遠與孩子們的距離,把師生的關係對立起來,很不利於課堂教學的開展。所以我沒有批評他們,而是用一個小魔術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效果自然就不同了。

在藝術作品中,“線”是抽象的。所以應試圖更好的引導學生髮揮積極的創造思維,打開他們無窮的想象力,捕捉其思維亮點。本課中,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線時,學生們起初的回答是“毛線、電線”等。後來經過引導、肯定、讚揚,他們的回答讓人欣喜萬分。從火車軌道、梯田、山丘、水紋(靜的);至瀑布、工廠裏電焊的火星、太陽光線、霓虹燈(動的)......以及有位調皮的學生説的同學哭鼻子時的眼淚(儘管調皮,但畢竟是無意的,我給予了恰當的評價和教育)。我覺得這些都是孩子們思維的亮點,非常難得。

這是一節樸實的美術課,雖不是很精彩,但是我覺得這節課孩子們是快樂的,師生關係平等和諧,課堂氣氛輕鬆活躍。我聆聽到了每一個學生由衷的聲音,看到了每一個學生獨特的眼睛,感受到了思維碰撞的火花,藝術創造思維的種子已悄然入土,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碩果累累!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10

早餐是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營養的早餐,能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能量,使他們精力充沛,健康成長。本節課的學習方式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學生活動是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吃的早餐是什麼?然後請同學們欣賞一些早餐的圖片,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辨識早餐食物的特徵。並且把它們設計出來。本節課通過這樣的活動,幫學生養成好好吃早餐的,生活習慣,幫助他們建立,親近生活,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本科的學習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也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思路時,以早餐為切入點,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去回憶。幫助孩子們辨別哪些是瞭解不同的早餐,它的類別,外形顏色,還有他們對我們人體的作用是什麼?通過交流同學們知道啦,哪些是營養的早餐吃哪些食物對我們的生長有幫助。接下來我請同學們觀看課件裏面的早餐食物。請同學們猜一猜,這些都是什麼?同學們,經過對不同食物的外形,進行對比。發現啦,不同食物的,典型特徵。玉米的顆粒是怎樣排列的,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通過對這些細節的觀察,加深同學們對食物的記憶。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注意繪畫時線條的流暢性,請同學們放鬆的大膽的,儘量的畫出實物的完整的外形,和合理的塗色,更有利於識別食物的特徵。通過這樣的練習。幫助學生開動腦筋。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代表達方式上,我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現,有的可以選擇用彩筆繪畫,有的,可以用彩泥塑造。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有助於孩子們的發散思維。當然本科還有很多的不足。很多孩子,對實物細節的表現不夠。希望,下次,能夠引導學生,更細緻的觀察。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11

本課專為學生進行塗色遊戲而設計,旨在為學生創造一個感受色彩,熟悉顏料的空間。塗塗畫畫、印印是本課學習的具體學習內容,主要側重前兩項的學習。在本課中,鼓勵學生做練習介紹自己的工具材料,還可以把油畫棒、橡皮泥、瓶蓋、樹葉、樹枝、毛線等材料運用到創作中去,既可以豐富畫面,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素材,體現了藝術表現的多樣性。

在這節課的練習環節,讓學生自由發揮想像力,利用多種材料進行塗畫。塗畫已經不再是用筆在紙上繪畫那麼簡單的練習了,而是包含了許多意義上的塗畫練習,所以利用多種材料進行塗畫就是新的嘗試和突破。

如:用水瓶裝滿水,然後在瓶蓋上鑽一個小孔,利用水來在地面上畫畫和造型遊戲。還有利用橡皮泥、樹葉、樹枝等材料進行裝飾和添加,然後再用水彩筆進行必要的塗畫,這也是很有樂趣的。很顯然,這樣的聯繫,學生很快就能上手。

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灑水在地上進行塗畫練習的時候,許多學生知道擠水瓶的力度和塗畫的大概輪廓,但細部的刻畫和擠水的速度卻掌握得不是很好,很多作品有大概的樣子,但不是很細緻。

還有,用其他材料結合水彩筆的塗畫練習中,也存在細部刻畫不夠完整的問題。

這些問題就使我覺得在第2課時或者是深入挖掘的途中應該更注重講解細部刻畫的問題,並可以邊解釋邊示範。

總之,在這節課中,學生還是得到了很好的鍛鍊,畢竟知道塗畫並不是只用筆來完成的,這樣的目的也就初步達到了。

一年級美術的教學反思 篇12

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説寫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教學任務,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多媒體播放動物圖片,使學生對動物的認識更直觀,更便於觀察,提高了學生觀察的興趣。

2、猜謎語:事物之間之所以存在差別,就是因為各個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徵,這些特徵是別的事物所不具備的。老師通過讓同學們猜謎語,使他們發現了“祕密”,激發了他們觀察的興趣。

3、巡視指導點撥法。學生在説話交流的過程中可能遇到有爭議或寫作疑難問題的時候,老師要適當點撥。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這次説話寫話任務,我將採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觀察法。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學生通過觀察,從生活中汲取了寫作素材,發現了平時不曾注意的東西。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了解了按一定順序觀察的方法,懂得了抓住事物特點的必要性,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聽説讀寫結合。讓學生聽別人説,自己説,讀別人的習作,再到自己動手寫的過程,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喜悦。

3、小組合作法:採用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從小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不同的小組、不同的同學從不同的角度相互啟發,親密合作,在合作中取長補短,在合作中使自己獲得的知識得到提煉、昇華。

(生活就是兒童的語文,是兒童生活體驗的語文。通過觀看一組小短片,學生感受到動物的可愛,使他們產生共鳴,從而激起他們愛護動物,與動物友好相處的強烈願望。)

從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來看,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不到位,不能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適時的指導。教學語言不夠精煉,有些地方重複囉嗦。教學環節不夠緊湊,時間安排不合理。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多樣化,評價語言過於平淡。這些有待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