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語文《釣魚的啟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校園6.76K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

國小語文《釣魚的啟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單元圍繞“生活中的啟示”這一專題選編了4篇課文,首篇《釣魚的啟示》記敍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釣到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由於距開放捕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父親堅持要“我”把魚放回湖中。父親的嚴格教育,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教學這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領悟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件事給“我”什麼啟示,對“我”產生什麼影響,從中認識: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絕不能違背處事為人的基本準則。結合教材編寫特點,在讀懂課文後。可引導學生摘抄、背誦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其含義,並用它來激勵或提醒自己。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語感。

3理解“我”從釣魚、放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明白父親讓“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聯繫實際,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我”從釣魚過程中受到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人。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讀課題《釣魚的啟示》。

2説説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概括小標題。(釣魚、放魚、啟示)

  二、緊扣啟示,大膽質疑。

1快速默讀課文,勾畫出描寫“我”獲得啟示的語句。

2思考“我”獲得什麼啟示,大膽提出疑問。梳理學生疑問,歸納出兩個核心問題:①為什麼道德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②怎樣才能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三、細讀文本,辨析解疑。

(一)為什麼説“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1自由朗讀第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

彙報交流:説明理由,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原因一:這條魚是好不容易才釣到的。

指導朗讀:“過了好長時間……迅速把它拉上岸來。”從“好長時間”“小心翼翼”“一定”“一收一放”“熟練”“等到”“迅速”“筋疲力盡”等詞語感受“我”雖然是釣魚能手,但是的到大鱸魚的確不容易。

原因二:這條鱸魚很大、很美,“我”和父親都很得意。

指導朗讀:“啊,好大的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緊扣“得意”一詞,引導學生體會喜出望外之情,積累詞語。

原因三:釣到魚的時候,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

指導朗讀:“父親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大鱸魚的誘惑,現時的環境,都讓“我”難下決心把魚放回湖中,雖然在爸爸的嚴格教育之下,無可奈何地放了大鱸魚,而這個過程,卻讓“我”經歷了非常艱難的心理鬥爭。

(1)再次閲讀第4~9自然段,體會“我”的心理變化。指導學生讀出“急切”“不理解”“爭辯”“乞求”“依依不捨”的不同語氣。理解“不容爭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含義。

(2)分角色朗讀,再次體驗“我”的心理變化。

(3)師生互動,超文本對話,體會父親要求“我”把魚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

在釣魚和放魚的過程中,“我”經歷了矛盾、痛苦的.心理過程,所以説,“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二)怎樣才能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轉眼間34年過去了,“我”還會抱怨父親當年“把魚放回湖裏”的決定嗎?讀第10~11自然段,談感受。

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裏的“魚”究竟指的是什麼?想象“我”可能會遇到哪些誘惑人的“魚”,又會怎樣對待這些誘惑?

當年的“我”,把魚放掉是迫於父親的威嚴、督促,是無可奈何的;現在的“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誠實守紀,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公正地對待事物,這些都得益於從小受到父親的嚴格教育,並從中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2如今,“我”的內心深處,對父親又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練筆:34年後。我和年邁的父親再次來到這座小島釣魚,望着晚霞輝映的湖面,我感慨萬千,激動地對父親説:_____

3再讀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銘刻於心。

  四、聯繫生活,以文導行。

談各自在學習、生活中遇到過的誘惑,以及自己是怎樣對待的?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將怎樣去做?

  五、作業超市。(自選2題)

1摘抄文中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2結合課文內容,寫一句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或贈予朋友。

3蒐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製作成卡片。

4習作:讀《釣魚的啟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