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掌聲》教學課後總結

校園9.23K

篇一: 《掌聲》教學反思

《掌聲》教學課後總結

《掌聲》一課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這篇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談的敍述後面飽含着一個充沛的情感主題:文章中“掌聲”代表着鼓勵、尊重,代表着“愛”。全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與動作。因此,如何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怎樣通過英子的外在動作、語言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那麼如何在教學中體現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凸現語文本體,凸顯語文課程審美特點,讓學生在情境誦讀中入情,在切己體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呢?我反思教學過程,覺得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對教材進行了深入分析,做了精妙的設計。

教學片段一:釋詞讀句,巧妙導入。

1、出示句子:“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讀完以後問:你瞭解小兒麻痺症嗎?

2、老師介紹小兒麻痺症:小兒麻痺症又叫脊髓灰質炎。這種病多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得了這種病,往往會留下終身殘疾,腿腳萎縮,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個孩子。

[ 解釋“小兒麻痺症”既掃除了生字障礙,又讓學生了解了英子一生痛苦的根源及現狀,為順利進入新授,深入瞭解英子打好了基石。]

教學片段二:先抓首尾,再探中間。

1、學生初讀課文後,交流: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你在哪裏找到的答案,能説説你的理解嗎?(學生:寂寞、不自信、孤單)

2、剛才同學們説英子自卑、孤單,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它概括了英子的這些表現,哪個詞?大家找一找!(學生:憂鬱)

3、她就這樣一直憂鬱下去了嗎?沒有?你從哪裏知道她沒有一直憂鬱下去?(生:她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

4、英子是那樣自卑、憂鬱,後來卻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是什麼使英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課文的2、3自然段就寫出了英子的變化過程。今天我們變一種方式來學習這兩段課文。

[把第一自然段中英子經歷掌聲前的形象瞭解後,直接引導學生讀到第四自然段,看到英子經歷掌聲後的驚人變化,激發學生好奇心,是什麼力量如此神奇?]

教學片段三:以演代講,以演促情。

1、默讀第二、三自然段,拿起筆在自己認為要重點表演好的詞句下面做一下標記。師問:誰自告奮勇來演這個英子呢?

2、試演兩次掌聲部分,其餘同學結合課文中的詞句評議表演。

3、台下還有很多優秀的演員想上台來,但主角卻只需要一個,怎麼辦呢?讓我們換一種方法來當演員,用我們高低起伏、或温柔或有力的聲音來表演憂鬱的英子和熱情的同學們。

[這是我的一點嘗試。平時的教學都是通過朗讀來啟發學生感悟課文人物的心理、情感,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融入到新一輪的朗讀中,這裏通過表演的方法讓學生感悟人物的情感、內心,自演自悟後再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片段四:抽絲出繭,對比理解。

1、我們的課題是掌聲,在第三段中,寫到了大家的幾次掌聲?(兩次)

2、這兩次掌聲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第一次是支持、鼓勵;第二次是稱讚、表揚)(板書:支持、鼓勵、稱讚、表揚)

3、帶着不同的感情來讀兩次掌聲。

4、對比兩個“一搖一晃”。

師點擊出示: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的走上了講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的走下了講台。師問:大家看,這兩句話中都有“一搖一晃”這個詞語。同一個詞語,同一個姿勢,英子的心情有什麼不同嗎?(生答:第一次的心情是緊張、害怕;第二次的心情是高興、愉快)

[如何讓學生領會英子的內心變化,從而體現掌聲對英子深遠的影響,就要讓學生學會對比。英子上台前後的心理變化要讓學生對比;英子經歷這一次掌聲前後的變化要讓學生對比;幾年後的英子和當初的英子也要進行對比。對比是學好這篇課文的一座重要橋樑。]

二、挖掘教材空白點,學會通過人物的外在表現揣摩人物心理,激發思維。

教學片段一:“猶豫”處填白。

師:英子, 當我叫到你時,我看到你

猶豫了一下,才慢吞吞的站起來,眼圈還紅紅的, 你在猶豫什麼?

生:如果上去的話,同學們會笑話我的;如果不上去的話,老師會批評我。

教學片段二:“掌聲”處填白

師:同學們, 你們的掌聲這麼熱烈這麼持久,你們肯定是想借這熱烈持久的掌聲對英子説什麼吧?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會講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們會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難過,我們不會笑話你。

師:同學們,我又一次聽到了這熱烈的掌聲,這一次你又想借掌聲對英子表達什麼?

生:英子,你講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動人了,以後歡迎你再為我們講故事。

生:英子,你的普通話説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聲音真好聽。

教學片段三:“感動”處填白

師:英子, 聽了同學們這熱烈的掌聲, 你為什麼流淚了呢?

英子:因為我沒想到,同學們不但沒有笑話我,還用掌聲鼓勵我,我非常激動。我一定要講好。

師: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為什麼?

生:感謝大家對我的表揚,我還要繼續努力;謝謝大家的稱讚,我以後也要加入到你們中間和你們一起快樂地學習、遊戲。

三、拓寬教材精神領域,把愛化做支持、鼓勵、表揚、讚許。

在這篇課文中,英子因為同學們的兩次掌聲改變了性格從而也改變了人生。課前閲讀提示説掌聲是一種愛的表現,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掌聲遠遠不是一個愛字能包括的,它還能細化成支持、鼓勵、表揚、讚許,從而也教孩子們明白在生活中我們能把掌聲送給更多像英子這樣需要掌聲的人,他們不僅是殘疾人,還可以是貧窮的弱者,甚至就是你身邊成績不太好,信心不太足的人。

上完這節課,我和學生都久久地沉浸在愛的情感中,心潮起伏。我從中領悟到: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盡顯個性地在文本里綻放智慧的花朵,愉悦、興奮地在課堂上做生命的飛翔和超越。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反反覆覆地朗讀,一次次地穿越語言文字,還文本以形象,還文本以畫面,還文本以情感,變他語為己語,化文境為心境。

篇二:《掌聲》優秀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張田若先生認為:“閲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可見,“讀”是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

讀的重要性已深入每位教師的心中,在以往的朗讀教學中,教師卻往往以自己或班級中優生的朗讀作範本,以自己的情感體驗代替學生的個體情感體驗。喉嚨沙啞,但清一色一個調兒。因此,在閲讀教學中,應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倡導個性化朗讀,鼓勵個性化朗讀,讓學生的個性在朗讀中飛揚。

1、美化導語 激發興趣

朗讀最注重一個“情”字。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巧妙的導入方法,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朗讀。如教學《掌聲》這篇課文的第一段,引導學生讀出英子的憂鬱,我是這樣引導,輕輕地説:“小朋友已經走進英子的內心去了。英子的內心是那麼鬱悶,她總是坐在教室一角;英子是那麼自卑,她不願意讓同學看到她走路的姿勢。請小朋友把這一節讀一讀。”在學生朗讀前這樣一引導,學生們一改洪亮地大聲朗讀,紛紛投入到課文中去,爭着讀出英子的“憂鬱”。教師寥寥數語,藝術性地促進學生的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朗讀實踐中,取得較好訓練效果。

2、拓展想象 入境美讀

閲讀的過程是把文字的信息轉化為生動的表象的過程。朗讀是一個把無聲的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着想象,充滿着不可言喻的情感體驗,對文字的理解,對思想的發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憑藉這個過程來實現。

如:在教學《掌聲》一文中的“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朗讀訓練時,針對一些學生把“默默地、早早地”等作重音強調的

現象。我這樣引導:“同學們,剛才讀得不錯,不過請大家再讀讀這句話,想象一下,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英子怎樣坐在教室的一角?這樣重讀“默默地、早早地”是否符合這樣的情境?”在學生想象到這一句話是表現出來的情境,感受到了英子的自卑後,我不失時機地説:“小朋友,請你們帶着這種感受邊讀邊想。”結果,學生不由自主地在讀“默默地、早早地”前作了一個稍長停頓,再輕讀“默默地、早早地”,其效果不言而喻。

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去感受中領悟,在領悟中實踐,因而達到了“情動而辭發”,能夠“設身初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更委婉”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

篇三:《掌聲》教學反思

《掌聲》一課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從此微笑着面對生活。

全文語言質樸,但在平談的敍述後面飽含着充沛的情感。在這一課中,“掌聲”代表着鼓勵、尊重,代表着“愛”,這樣一個情感主題。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把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怎樣通過英子的外在動作、語言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那麼如何在教學中體現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凸現語文本體,凸顯語文課程審美特點,讓學生在情境誦讀中入情,在切己體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呢?我反思教學過程,覺得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自讀自悟

引導學生將目光縮小到一個句子、幾個詞、一個詞去體會、感受人物的心理。

〖教學片段一〗

感受英子

1、學生初讀課文後,交流: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可憐、文靜、不快樂……)

2、帶着這份印象和感受,再仔細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看看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使你對英子有了這種感受。

(學生自讀自悟,圈圈畫畫感受深刻的詞句。)

3、研讀詞句,感情朗讀:

⑴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我“默默”“坐”等詞體會到了她很文靜。

生:我也從這兩個詞體會到了英子很害羞。

師:難道她不喜歡和同學一起遊戲,和同學一起説笑打鬧嗎?

生:不是的,因為她有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師:這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其實她內心非常的痛苦。

⑵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師:你能從哪些詞語中也體會到英子的自卑心理。(早早、最後)

⑶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生:從“小兒麻痺症”、“殘疾”兩個詞感受到英子很可憐。

生:從“不願意”感受到英子很難為情,怕人家取笑她。

師:這場可怕的疾病,給英子留下了什麼?

(留下了終身的殘疾,留下了痛苦的回憶,留下了傷痛,留下了心靈的陰影……)

這場可怕的災難讓英子失去了什麼?

(失去了燦爛的微笑,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失去了對生活樂觀的態度……)

師:課文中説英子是個很“文靜”的女孩,現在,你認為這“文靜”後面藏着的是什麼?

(害羞、自卑、痛苦、憂鬱……)

請大家自由地讀讀第一自然段。如果你覺得英子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就怎樣讀。

〖教學片段二〗

理解“憂鬱”

從那以後,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

1、師:以前英子是怎麼樣的?

(默默地…… 早早地…… 最後…… 整天愁眉苦臉 沒有笑臉 聽不到她的笑聲 心事重重……)

2、那麼,你認為“憂鬱”是什麼意思?(愁悶 憂愁)

〖教學片段三〗

感受兩次掌聲

1、師:教室裏,幾次響起了掌聲?請找一找。

2、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

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⑴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面試網 www.)

師:從這句話,你讀出了什麼?

生:英子想上去,但有怕大家歧視她。

生:英子想展示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可又擔心大家看到她走路的姿勢。

生:此時,英子的心裏非常矛盾。

生:英子拿不定注意。

師:這就是課文中説的“猶豫”。

生:我從“慢吞吞”感受到英子已經拿定注意了,她戰勝了自己。

生:我從“眼圈紅紅的”感受到英子很痛苦。

生:我從“眼圈紅紅的”感受到英子很激動,因為她以前從沒在同學面前走過,這一次終於要上去了。

師:為自己這次的大膽決定而激動。

……

⑵你覺得這是怎樣的掌聲?

生:這是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師:僅僅是響亮而長時間的“啪啪”聲嗎?

(有同情、理解、鼓勵、信任、希望……)

3、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這又是怎樣的掌聲呢?(鼓勵、讚揚、肯定、羨慕……)

透過掌聲,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英子激動的表情、感動的淚水、迷人的微笑……同學們金子般的愛心……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那麼,現在你對“掌聲”是否又有了新的理解?(這掌聲就是愛)

〖教學片段四〗

感受“一搖一晃”

師:同樣的在文中出現了兩次,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我感受到前面的“一搖一晃”走起來很沉重。

師:為什麼?

生:因為當時英子是很矛盾的,心裏很緊張、很擔心、很痛苦,所以腳步會重些。

師:那麼後者呢?

生:後面的“一搖一晃”應該是輕鬆的,因為,故事講完了,任務完成了。

生:因為大家鼓掌表揚了她,心裏很高興,腳步就輕鬆了。

生:因為同學沒有歧視她,她壓在心裏的石頭落了地,所以特別的輕鬆。

二、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了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

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會通過人物的外在表現揣摩人物心理,激發思維,主動積累,學會讀書,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讓原本枯燥的語言文字訓練生動活潑的走入課堂共落到實處。

〖教學片段一〗

“猶豫”處填白

師:假如你是英子,此時你心裏會想些什麼?能不能用上“上去的話……不上去……”來説説。

生:如果上去的話,同學們會笑話我的;如果不上去的話,老師會批評我。

生:如果上去的話,同學們看到我這樣子,以後會更加歧視我;如果不上去的話,老師肯定會失望的。

生:如果上去的話,我這樣子多難為情呀;如果不上去的話,我的故事就白準備了。

……

師:正在英子猶豫時,如果你就在英子身邊,你會怎麼做?

生:我會用語言鼓勵她:“英子,沒事的。大膽上去吧,我們支持你!”

生:我會對她笑笑,用眼睛、笑容來鼓勵她。

生:我會對她豎起大拇指,告訴她:你很棒的!

……

〖教學片段二〗

掌聲處填白

師:如果你在這些同學中間,你的掌聲想表達些什麼?

生:我用掌聲告訴英子,我們相信你能行,大膽講吧!

生:我用掌聲告訴英子,我們理解你,你不願意上去是有原因的,但我們不會歧視你。

生:我用掌聲告訴英子,我們不會歧視你,我們都很同情你。

生:我用掌聲告訴英子,希望你能講好這個故事,也許取得成功後,你會自信起來。

……

師:在這熱烈而持久的掌聲裏,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上來了,她的內心是多麼的激動啊。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英子,你在想些什麼呢?

生:想不到大家都沒有歧視我,是我多心了。

生:同學們對我真好,我一定要好好表現。

生: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對我的鼓勵。

……

三、抓住揭示文章中心的重點句段,反覆誦讀

本文最後一段,通過英子的來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精髓。在教學中,我始終將這部分內容貫穿整節課,多次出示、誦讀。

當讀到第一次掌聲裏,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她的內心充滿了感激時,我隨即導:這怎麼能忘記呢?幾年後,英子在給“我”的來信中説……(出示信的內容讀)

當學生感受了第二次掌聲後,我又這樣導:難怪英子在幾年後的來信中説……

(出示信的內容讀。)

四、自由寫讀,積累詞句,積澱情感

1、本文有一些詞句非常的感人,我就引導學生説説、讀讀背背,然後摘錄到“採蜜集”中。

2、根據“掌聲”進行小練筆:

人人需要掌聲,“掌聲”能表達不同的含義。寫一寫:你想把掌聲送給誰?為什麼?你希望送出的掌聲會起到什麼作用?

上完這節課,我和學生都久久地沉浸在愛的情感中,心潮起伏。我從中領悟到: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盡顯個性地在文本里綻放智慧的花朵,愉悦、興奮地在課堂上做生命的飛翔和超越。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反反覆覆地朗讀,一次次地穿越語言文字,還文本以形象,還文本以畫面,還文本以情感,變他語為己語,化文境為心境。

篇四: 《掌聲》教學反思

《掌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殘疾的小女孩,因為不願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總是最早來,最後走。但一個新來的老師不瞭解情況,請她到講台上講故事。她在同學們的鼓勵下,終於大膽地上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後,她變得開朗了。幾年後,她在給同學寫信時説:那次掌聲,給了她信心,給了她生活的勇氣。她很感謝大家。課文的內容很具有感染力,但對於正常人,對於缺少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説卻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如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和英子之間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帶學生進入殘疾人的生活、心理是教學中應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整節課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通過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潛移默化的滲透,讓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

“書聲朗朗”是漢語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徵。我想,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為此,在教學本課過程中,我採用了“以讀代講,角色轉換”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讀書,教師的示範讀等多種讀書活動,促使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自已尋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內心世界。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並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轉變後開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體味,在課堂上,很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在這次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已真實的感受,才能實現閲讀教學中的朗讀技巧。

具體教學過程:

在前置性作業的交流空間環節中,佈置了這樣的交流話題。

1. 英華原來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從哪句話中可以知道?

2. 後來她有了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在小組交流時,引導學生主要抓住英華的感情變化為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小英的神態、舉動的句子,並反覆讀課文,但我發現學生們的感情還沒有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中。於是我就創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走到一位同學邊,摸摸她的頭):英子,英子,你為什麼低頭呀?你能説説你的心裏話嗎?學生這時走入文本,把自己當作英子,説:“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我到底上去,還是不上去。”“不上去,才來的新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麼辦?”此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鬱的心理。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讓一位女同學上台)我鼓勵學生説:“難道我們不該為小英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裏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又創設情境:“同學們,此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麼?”學生熱情的話語打動了我們:“

別怕!我們不會嘲笑你!”“勇敢點!”等等,很感人。

當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的掌聲時,老師引導:快把這誇獎的掌聲響起來吧!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湧動,英子你想説:……“謝謝你們,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你們的愛使我終身難忘。我要自信地面對一切。”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鬱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到大家的愛。這部分情境的創設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有點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學生們的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進行得很好,對詞語活用知識的反饋、生生互動、互相補充等等進行得也非常好,但在理解課文內容的互相交流還不夠完美,我想也許是小組長理解得不夠深,所以,才有了今天這節課的師生互動。我想,在今後的交流空間環節中,怎樣設計交流的話題是我們應該研究的課題。

總之,通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為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為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篇五:課堂上的情感薰陶 《掌聲》教學反思

語文新課標,把語文定位在“培養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昇華精神境界”。這一定位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本質,不再是老師教語文基礎知識、訓練語文技能、強化解題方法,而是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在呼喚新的教學理念的今天,我們應該把情感薰陶,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去。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薰陶呢?在教學《掌聲》一課中,我深深體會到:教之以情,激起共鳴;啟迪想象,引入意境,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一、以鳴共情

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篇中説:“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劉勰在這裏説明了“情”對於創作者和鑑賞者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是心靈的產物,鑑賞一篇文章同樣也需要用心靈去感悟,只有觀賞者的心靈和創作者的心靈產生了溝通,樂其所樂,悲其所悲,才算讀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説,在潛移默化上,在情感薰陶上,在對於學生思想產生影響上,語文課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語文課堂教學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以及“講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學生在情感上得以認同並引起共鳴。我在教學時,充分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進行範讀,先己入情,帶學生入情。收到較好的效果。體現在學生聽前嘻嘻哈哈的表情,東張西望的眼神,左右擺動的姿勢,到聽完後學生佩服驚訝的神情,就感受到學生以入情。因為學生的心與文本進行了心靈的對話,樂悲與共。

二、啟迪想象,引入意境

“語言藝術是不具備形象的物質形態,欣賞者憑感官直觀不到任何形象,而需要通過語言符號在想象中感受藝術形象。”語言藝術具有表現性和再現性,表現和再現的橋樑是想象,這確實是一個很有難度的問題,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善於啟迪。如果我們教師能用新的教學理念去啟發想象力,引入意境,激發他們求知慾,這正説明了教學達到了探究知識真諦,啟迪心靈的崇高境界,那麼如何引導呢?在教學中,我以講故事的形式啟迪學生去想象,引學生入情入境,適當設計導語,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我穿插點綴,試圖激起學生情感的源頭。如講到“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我説:“孩子們,看到英子站在講台上,你會怎樣做呢?”話音剛落,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那是一種鼓勵,一種支持,一種同情,一種與文本交融的體驗。學生受到了情感的薰陶,產生了共鳴。

綜上所述:“披文以入情”,並進一步做到“講文以入情”,以情營造教學氛圍,以情再現課文形象、意境,以情朗讀,以情激起學生創造性思維,是語文教學情感薰陶的良好途徑。當然,語文教學情感薰陶實施途徑還有很多,如能掌握教學藝術,來加強情感教學,把課上生動,讓學生忍俊不禁,讓學生心嚮往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課應該是一首感人的詩,是一幅精美的畫,是一曲動聽的歌,只有這樣,才能更激起學生勤奮學習的熱情,以達到發展智力,塑造靈魂,淨化情感目的,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百花齊放,春滿人間。

標籤:課後 掌聲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