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孤獨之旅的教學設計

校園2.29W

【教學目標】

孤獨之旅的教學設計

1、理解小説內容,體會標題的含義。

2、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課文主題

3、體會小説中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學重點】

1、品味“孤獨”,體會成長的感受。

2、理解編者“孤獨之旅”的含義。

3、梳理主人公的成長曆程,體會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重要的作用。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深層感悟小説意味。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小説的語言平白、樸實,沒有過多的文采修飾,符合主人公單純、簡單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環境描寫,對錶現人物和主題起重要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誦,進入作品情境,理清課文內容。

2、點撥法:

教學中通過設置疑點,引導學生質疑思索,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究、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如對文題“孤獨”含義的深層領悟。

【教師準備】

佈置學生準備個人成長的小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成龍演唱的《真心英雄》這首歌曲嗎?現在我們一起來演唱這首歌,好不好?

(插放歌曲《真心英雄》。)

同學們,歌詞中“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一句意藴豐富。不錯,人生旅途並非一帆風順,往往充滿辛酸,飽含痛楚與淚水,其實生命也就是在這樣的鍛造中成熟豐滿的,如果説這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的話,那麼“孤獨”也應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人生題目。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曹文軒的《孤獨之旅》,去體驗少年杜小康在牧鴨生活中所經歷的一段孤獨生活。

(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作者簡介:(小黑板展示)

曹文軒,1954年生於江蘇鹽城農村。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後留校任教。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著有長篇小説《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學術性著作《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面對微妙》、《曹文軒文學論集》,小説《草房子》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1999),電影《草房子》獲第19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1998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四屆童年獎以及影評人獎、第14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2、教師點評:

《孤獨之旅》這一文,就是節選自曹文軒的長篇小説《草房子》。曾經獲得“宋慶齡文學金獎”的《草房子》可以説是中國當代一部比較有代表性的“成長小説”。

三、誦讀、整體感知

同學們,現在我們自由誦讀這篇課文,理清小説的故事情節:

(讓學生自由討論、體現合作精神,然後找學生回答。)

老師歸納:

開端:寫杜小康因具體經濟困難而不得不輟學,跟着父親去放鴨。

發展:寫杜小康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蕩的經過和感受。

高潮:寫杜小康與父親在蘆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

結局:寫鴨子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

2、整體把握:

師問:同學們回答很正確,在理清了故事情節之後,你們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自由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只要説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注意引導和歸納。)

師歸納:這篇文章通過對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學而不得不跟父親到野外放鴨經過的記敍,表現了杜小康面對陌生的自然環境,心理由恐慌、孤獨走向堅強的經過,體現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難,戰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並且使自己在鬥爭中成熟堅強起來。

3、師問:請同學們默讀文中有關杜小康的語段思考一下杜小康在離家放鴨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而完成“孤獨之旅”的?這體現在文中哪些語句裏?

(學生分組討論後回答,教師點撥、歸納。)

心理活動的發展:(找學生朗讀。)

出發時茫然、恐懼;到達蘆葦蕩時害怕、膽怯;安頓之後感到孤獨;時間久了不再感到恐慌;那天雨後天晴變得堅強。

4、師問:在我們瞭解了杜小康的心理活動之後,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小説標題“孤獨之旅”的含義。

(學生分組討論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師生互動,鼓勵獨創性見解。)

師歸納:“孤獨的含義”可以概括以下兩點:

⑴杜小康因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學。離開同學、學校對一個少年來説,是無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長大的夥伴,也就等於失去成長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僅如此,離開小夥伴,也等於失去了充滿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隨父親去放鴨,離開了村莊、人羣,等於失去了人文環境,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質之間的交流,在精神上會感到痛苦,甚至一種折磨。

放鴨生活中,父子之間一種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實是一種空虛、貧乏生活的表現。

⑵杜小康和父親離家去放鴨,來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種恐懼,這樣的恐懼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自然環境的恐懼,“蘆蕩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種永遠逃不走的感覺”,“眼中露出了一個孩子的膽怯。”大自然的空闊與未知,對一個幼小的心靈具有強大的壓迫力,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恐慌”讓杜小康“遲遲不能入睡”。二是對前途的恐懼,去放鴨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麼樣子?這不僅是對放鴨而言,更代表他對前途的迷茫和無奈。

“孤獨之旅”的含義:既是對杜小康放鴨生活的概括,也是對杜小康心理歷程的概括,“孤獨”很好的概括了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它充滿了杜小康的全部生活空間和心靈空間。

5、師問:課文有關自然環境的描寫很出色。請找出幾處並説説這樣的環境描寫對杜小康的成長有什麼作用?

(學生討論,請學生找出來讀一讀。)

師歸納:

⑴有關鴨羣描寫:

鴨子的恐懼感襯托了主人公的恐慌。

有關鴨子的描寫在小説中佔有一定的篇幅。

鴨羣向蘆蕩行進,偶爾“朝着這片天空叫上幾聲”,天地空曠,在杜小康聽來這叫聲顯得無比寂寞;晚上“將主人的小船團團圍住”,時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覺。鴨子的恐懼感襯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鴨子們“覺得自己已成了無家的漂游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寫照。鴨子越長越大,“杜小康註定了要在這裏接受磨難。而磨難他的,正是這些由他和父親精心照料而長的.如此肥碩的鴨子”,可以説鴨子是杜小康成長的藉助。“鴨子們也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鴨子和杜小康都經歷了自己的成長,在生活的“陽光”下變得茁壯。

⑵有關蘆蕩描寫:

讓杜小康“害怕”、

“膽怯”,當杜小康習慣了孤獨生活,就不再恐慌了。蘆蕩見證了人物心理變化的過程。

⑶有關風雨的描寫:

杜小康表現了成人般的勇氣與堅強,在暴風雨中搏鬥。暴風雨給了他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舞台。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有孤獨的時候嗎?請你們講述孤獨的情況和心理感受。

(找學生講述。)

五、課堂小結

成長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歡樂也有悲哀煩惱,這就是生活。在我們的人生中,成長是永恆的主題。祝願我們同學們都能譜寫出一首健康的成長歌,長成一棵堅強獨立的大樹。

六、佈置作業

請以“成長的腳印”為題,寫一篇400字的記敍文。

【板書設計】

(一)小説的故事情節

開端:杜小康因具體經濟困難而不得不輟學,跟着父親去放鴨。

發展:杜小康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蕩的經過和感受。

高潮:杜小康與父親在蘆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

結局:鴨子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

(二)自然環境描寫

杜小康逐漸成長

【反思】

《孤獨之旅》這篇小説是當代一部比較有代表性的成長小説,反映的是少年杜小康成長的歷程,我在設計教案時,緊緊圍繞小説具備的三個要素:即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進行分析,充分表現杜小康在成長曆程中的心理活動由恐慌、孤獨,走向堅強的經過,以及杜小康在怎樣的自然環境中成長,從而揭示人物克服了困難,戰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並且使自己在鬥爭中成熟堅強起來,體現了人的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意引導學生,設置疑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培養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由於師生共同活動較多,學生們回答問題特別積極,情緒很高漲,課堂氣氛活躍。

標籤:孤獨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