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君子之道》讀後感3篇

校園1.0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君子之道》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君子之道》讀後感3篇

《君子之道》讀後感1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所理解的"君子"一詞是指: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為國家服務的形象。但從讀了《君子之道》後,我所理解的君子只不過是正真意義上君子的一小部分。

君子不是杜甫那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形象;不是李白那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自信的形象;也不是陶淵明那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寄情山水的形象。

正真意義上的君子包含:進取、育人、為政、交往、禮仁、為人、修養、孝悌八方面。一個人做到其中一樣,並達到完善為世人所稱道已實屬不易,何況八種呢?所以説他是有輕重的講頭的。

古代的一種選官方式叫做"舉孝廉",當地父母官會選取孝順父母的人去擔任這個職位。這從一定方面了一反映出,古人對於孝悌的重視。李密的《陳情表》深刻的的表達了孝悌這種君子內涵。

在我看來,現代人最重視的是"做人",也就是君子之中所講的為人。從國中至今,老師苦口婆心常常講到的不是學習,而是為人。我認知的為人是:"行之端,做之正",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就好,沒有深入思考自己應該做個怎樣的人。寫到這裏,讓我情不自禁想到一個人——周恩來總理。我相信他是千千萬萬人心中的信仰,他的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成為無數青少年為之學習的動力。周總理是一個胸懷遠大抱負、極富使命感的人,是一個對工作極負責的人,一個極富人情味的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一個連他敵人都尊重的人。周總理的為人是我們榜樣,他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嘔心瀝血,他的逝世,對中華民族來説無疑是沉重的.。

一個"禮"字,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大邦。禮不僅表現在政治屬吏關係上,更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鼎數量、飲食、禮樂規制)現代韓國、日本很多禮儀文化都是源於我們古老的中國,説起禮,我想到了一個成語—先禮後兵。對待他人時要以禮對待,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鄧小平與撒切爾爾夫人談判關於香港迴歸的問題是,曾説過一句話"中國窮,所以不怕打仗"。令撒切爾夫人回想許久。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所講的禮不僅表現在外邊的禮儀方面,折射到內心更顯出一個人的修養。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本身就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但他依然不斷的學習他人優點,並反省自身,從而提高自身,充實自我。隨之,他的修養也不斷提升。

神人都不斷探索,詢問提高自身學問,何況我們呢?作為2世紀的新青年,我們在學會做人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也要懂得進取之道,學會與人交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最早提出"任重道遠"這一經典名言,作為君子就要有剛建的性格和遠大的抱負,這種理想和抱負決定了他承擔的社會責任重大,實現這種理想和抱負的道路是長遠的,應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歲月無情流逝,不要虛度年華。確立遠大抱負,做好心理準備,前行吧!

前進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困難、阻礙,這些困難中有你自己解決不了的。因此,你更要學會與人交往,而交往中一項重要原則就是誠信。"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其中,不思其得,從容之道;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誠實,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交往的重要原則。《論語憲問篇》中講到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諒、衰多聞,益已。交友就要交有益的朋友。

關於育人,孔子有"因教施材"。

關於為政,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首先要忠於帝王。

讀完這本書,對自身感觸最大的的便是《禮記中庸》所言: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做任何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到底,做到成功。

《君子之道》讀後感2

我讀餘秋雨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讀書功力及記憶力,筆觸所到,思隨文至,傳統經典信手拈來;層次、段落,似無刻意打造,卻自成體系,可能是一種讀書的高境界罷。我的疑慮主要是就作者為文的總立意來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頌君子,褒獎傳統,拜服經典吧。然則,君子、傳統、經典就真的這麼重要麼?聯繫到20多年來社會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總在憂慮它們到底要將中國引向何處。於是,我開始認真閲讀此文,並將自己的思索追問逐一記下。

首先,餘秋雨談到了西方學者榮格,講到他關於文化的作用在於培養集體無意識的人格。這個觀點説得玄乎,其實從思想灌輸的角度看則很清晰:無非一個民族的觀念文化薰陶其後代所致的思想思維特點,並且由此而發的特定行為方式和文明類型罷了。餘秋雨關注的可能在於榮格看重中國文化的態度,及中國不要跟着西方走的希冀,特別還推出了道家物極必反法則遠超西方思想。餘的這段文字很值得質疑。現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極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於此(具體)所受益損究竟何在?

餘秋雨對於中西文化的總體屬性有一個簡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國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着意於其侵略性破壞性,王道文化者則是強調其自修德行圓滿。問題是這種概括似乎只是存在於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讀者只要稍微回到幾千年中西曆史的無窮事實中去想,從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導的發展趨勢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這樣的結論的。簡單的詰問可這樣下,請餘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於平等意識,王道文化建基於等級意識,何談後者之優?

當然,餘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無稽之談。實質上所謂內聖外王説到底還就是儒家的修齊之道。人們通過各自的道德修養來提升自身素質很有必要。但這種修養未必僅只中國人獨有。事實上,基督教的繁複誦讀經書、牧徒懺悔贖罪和現代心理學講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種修齊之道。從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後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註定了存有許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級意識就是一個犧牲多數的淵藪。由其執鞭,個體修養之域尚可,社會羣體卻是壓抑性的、無知性的、被動性的。

聯繫後文,餘秋雨講到自己曾寫過小人,那是對一些頑劣人性的批判,現在則是對立於小人寫出其君子以及褒讚,作者似可長抒口氣,歎為大成了。可是我左讀右想,並沒有覺得餘秋雨的這篇君子題材有什麼大好大善的。聯繫實際評價的話,倒認為余文更多的是書生意氣。我的邏輯是這樣的,歌頌君子尋找君子實踐君子,已經是中華文人幾千年樂此不疲的熱鬧話題,但它一直從來都沒有真正使故國的君子更多起來。為什麼?因為傳統觀念文化的落後性使然必然。坐而論道不如紮實學習先進,治國還靠法治。君子不如法治。

為什麼君子不如法治?其答案應與為什麼人治不如法治相似。人性總是兩面的,思想信仰才是確定的',法治規束則能夠讓習慣成自然。人性的兩面性可分許多兩兩相反的對立取向,如善良性與惡毒性、上進性與墮落性、文明性與野蠻性、仁愛性與仇恨性、真誠性與虛偽性、全面性與片面性,等等。任何人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會存在這兩種人性的可能,只是被其當即的思想狀態才確定了其行為取向的。所以由既定的思想信仰來確定人們的行為具有根本性意義。而法治的規束則能強制性地確定人們行為習慣的發展走向。

趙校長在《我們的教育追求》冊子中説過,271教育不再提模式。因為模式一詞,容易束縛人的思維,讓一切形式化,固化和僵化,將課堂環節化是簡單粗暴的。我們的課堂,不論是以前的討論展示點評還是現在的三環節,一開始是為了引領老師有章可循。但課堂的目的絕不是環節,而是放手學生讓他們自由自主。這一點,我感同身受。二,不要把他人變成器物。有的教師在素質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對他而言,學生的大腦只是知識的容器。一切的重複與練習只是讓學生的高分。育人等同於育分,認同了分數,卻割裂了學生基本的人格屬性,忽略學生的情感,是一種對教育的犯罪。這種唯我試圖,唯分數圖的價值觀無異於殺雞取卵,最終葬送的是學生的未來。最令人擔憂的是,課堂更成了扼殺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場所。萬瑋在《向美國學教育》一書中寫道,通過自己對西方教育的感性認知,會像大學時期的教育課是多麼的可怕。教育學老師用最不符合教育學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學的授課,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種課本中心論與教師中心論,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訴求,把學生看做一個個冷冰冰的客體。照本宣科越多,學生的想象力與好奇心損耗就更厲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恢復其兒童的天性,就要從課堂變革。

總之,君子之道向我們展現了作為社會人的我們追尋的最高人格規範。它不僅是獨處的文化,也是羣處的文化。它不僅是個人的修養,也是團隊的歷練。君子之道如同水利萬物而不爭,自然流暢,道法自然。君子用一個理想的人格形象來引領着我們的前行,不斷給我們傳遞這正能量。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踐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想的信念,懷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麼我們的教育之路定會越走越寬。

《君子之道》讀後感3

餘秋雨在《何謂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一個定義,那便是:“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與引導,創建集體人格”。而中華民族在集體人格方面的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便是君子。把君子作為人格理想,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徵。而做個君子,通俗意義上講,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君子之道》結合儒家與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闡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種劃界確定法,將君子與小人定義出來。小人作為君子的對立面,如影相隨。它們既可以存在於不同人羣之間,也存在於同一人羣,用可以存在於同一人身上。每個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時每刻,這兩個“我”都在鬥爭。西方的弗洛伊德説,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自我、本我與超我。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哲學家阿德勒説過,“人生就是自卑與自我超越的博弈。”這種博弈的直接體現便是我們所倡導的修身養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最終讓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盡善盡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懷德處於首位。因為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是公民社會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在價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個宏大的範疇,仁義禮智信可以作為其臨近概念。君子懷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載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師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師德。

其次,君子中庸讓君子之道與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極端,允執其中,從而遠離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僅僅成為生活中的方法論,而且成為我們的價值觀。就教師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迴歸教育原點,關注人的發展。人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終點,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實踐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作為一個自然人與社會人的屬性,符合教育規律與學習者的認知規律,設置多樣化的課程,鼓勵個性化的選擇,搭建育人平台,最終幫助學生,成就學生。這樣的教師,我們才可以稱為真君子。

最後,君子不器時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簡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儘量不要變成器物的奴隸,自己也不要變成器物。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道,“很多老師都是“年年歲歲人相同”,他們用完全一樣地語句和口氣複述着同一本陳舊的教材。雖毅力稱道,但未免太“器”了。因為他們讓多彩的生命變成了複製之器。”教書到最終成了教書匠,匠氣十足。教學變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鮮活的生命最終在教學生產線上變成了考試機器。而課堂模式化,更是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趙校長在《我們的教育追求》冊子中説過,271教育不再提模式。因為模式一詞,容易束縛人的思維,讓一切形式化,固化和僵化,將課堂環節化是簡單粗暴的。我們的課堂,不論是以前的討論展示點評還是現在的三環節,一開始是為了引領老師有章可循。但課堂的目的絕不是環節,而是放手學生讓他們自由自主。這一點,我感同身受。二,不要把他人變成器物。有的教師在素質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對他而言,學生的大腦只是知識的容器。一切的重複與練習只是讓學生的高分。育人等同於育分,認同了分數,卻割裂了學生基本的人格屬性,忽略學生的情感,是一種對教育的犯罪。這種唯我試圖,唯分數圖的價值觀無異於殺雞取卵,最終葬送的是學生的未來。最令人擔憂的是,課堂更成了扼殺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場所。萬瑋在《向美國學教育》一書中寫道,通過自己對西方教育的感性認知,會像大學時期的教育課是多麼的可怕。教育學老師用最不符合教育學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學的授課,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種課本中心論與教師中心論,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訴求,把學生看做一個個冷冰冰的客體。照本宣科越多,學生的想象力與好奇心損耗就更厲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恢復其兒童的天性,就要從課堂變革。

總之,君子之道向我們展現了作為社會人的我們追尋的最高人格規範。它不僅是獨處的文化,也是羣處的文化。它不僅是個人的修養,也是團隊的歷練。君子之道如同水利萬物而不爭,自然流暢,道法自然。君子用一個理想的人格形象來引領着我們的前行,不斷給我們傳遞這正能量。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踐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想的信念,懷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麼我們的教育之路定會越走越寬。

標籤:讀後感 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