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有關小石潭記教案

校園9.02K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小石潭記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小石潭記教案

有關小石潭記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閲讀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作者對自然景物入微地觀察和細緻地描摹的能力。

3、體會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悽悲涼的心境。

教學重點

1、對精彩語段的品讀

2、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對美的鑑賞能力

課前準備

1、查找相關資料

2、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藉助工具書通譯全文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展示風景圖片(配樂)

二、課前準備情況檢查及交流

作者及.寫作背景、小石潭美景等。

三、朗讀

範讀(學生聽)→自由放聲朗讀→學生個別讀→互讀(找自己喜歡讀)→齊聲讀

四、譯文(四人小組邊讀邊譯)

①摘錄不能解釋的字詞。

②按段落通譯全文。

五、整體感知

①説説課文遊覽的順序是什麼?

②本文表達作者什麼情感?

明確:A、發現小石潭(聞聲→見形)--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潭源流(溪身→岸勢)--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或:遊覽順序

B、借景抒發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悽苦的情感。

六、品讀賞析:(找喜歡的句子讀,並説説為什麼)

⑴逐步引導:

觀察入微、描寫細膩、語言生動(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景緻幽靜。

⑵學生質疑。

七、小結及實踐

在這篇遊記中,作者以細緻地觀察,精美的語言,描寫小石潭的幽靜並將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感情融入了景物之中。

1、選擇一處自己喜愛的景物,寫一篇抒情散文

2、進一步鞏固背誦

美麗的大自然是改變我們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們感覺有些疲倦,如果我們感覺心情有些煩悶,我們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最好的朋友。(圖片背景音樂)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那兒曾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去過的地方。

有關小石潭記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識記下列文言(常見)詞語的意義或用法:

寂寥 幽邃 居 隸(實詞) 以 可 以為(虛詞)

理解下列語句中文言詞的活用:

心樂之 斗折蛇行 悽神寒骨

2.感受小石潭獨特的自然景物美和作者遊樂的心情體驗,體會作者寫景狀物的準確傳神。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寫景狀物的準確傳神。

三、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坐小石潭上“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的心理感受。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五、預習要求

1.查閲有關資料,瞭解柳宗元的生平、主要作品。

2.誦讀課文(不少於三遍),藉助註釋口譯全文,發現標記疑難詞句,並試行索解。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方法一:本文寓情於景,可誦《江雪》導入,賞析詩中的景與情,引導學生領會柳氏的詩和遊記景中寓情、寄情山水的特點,便於學生把握課文中的景與情。

方法二:本文抒發的是作者遭貶後的心情,可適當從瞭解作者的身世遭遇及有關詩文(如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導入。

二、感知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對朗讀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糾正或示範,重點是對長句朗讀節奏的把握和感情的處理。

3.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師生討論解答。着重理解以下重點詞句:

(1)“以”的用法:全石以為底(作為,成為) 卷石底以出(而) 以其境過清(由於)

(2)名詞、形容詞的活用:

斗折蛇行(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一樣蜿蜒而行。

悽神寒骨(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心神淒涼,令骨子感到寒冷。(或按課文註解譯)

心樂之(意動用法):心裏以之為樂(或:心中為此而高興、心中感到高興)。

⑶根據“教學目標2”,指導學生準確、流利地通譯全文。

⑷整體感受全文的感情脈絡:作者因遭貶失意而到山水中尋求解脱,發現潭水便感到高興,水之清、魚之樂又帶來了片刻歡愉,但悽清的環境又勾起自己謫居生活的悲涼心境,感情由“樂”而“悽”。

三、課後作業

1.背誦課文。

2.你認為文中哪些描寫最具特色,特別精彩?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感受?

3.完成課後“閲讀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揣摩品味

1.根據上一課佈置的“練習2”進行彙報交流。

2.根據學生的彙報交流進行講評,重點歸整出以下內容:

第一段:①聽覺:未見水先聞聲,喻以玉響,清脆悦耳。

②視覺:清;觸覺:洌;精練傳神。

③視覺:石奇,形雜,樹木青翠,富於變化。寫石寫樹,都襯托水之“清”,全段寫發現水潭之樂,句式整散結合,用語簡潔自然,節奏張馳有致。

第二段:①“空”:如無水之境,突出“清”。

②光與影:亦見水清。

③靜與動:游魚忽靜忽動,悠然自得,可愛之至;

④“樂”:擬人。全段以魚寫水,既寫出魚之可愛,也寫出水之清澈,又寫出人之歡愉。

第三段:寫溪之曲折,比喻巧妙,生動形象,特徵鮮明。“鬥”與“蛇”,一靜一動,光線或明或暗,突出其曲折;“犬牙”比喻岸石,突出其參差錯落。

第四段:寫四面環境,突出“寒”、“清”的特點,寄寓作者心境之寂寞。

第五段:交待同遊之人。

二、熟讀背誦

要求學生熟練而有表情地朗讀,有可能再將全文抄寫一遍。當堂背誦課文。

三、比較拓展

1.根據“練習8226;探究”一:討論本文與《與朱元思書》、《水經注》中寫水寫魚的異同。

理解:三文都以魚寫水之清,吳文、酈文都直接寫水,柳文則作側面描寫,不着水字,卻處處寫水,以魚、石、影的清晰可見反襯水的清澈見底。柳文還移情於物,以魚之樂表現人之樂。

2.有條件,還可以和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同寫遭貶後的心態作比較,談談看法。

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不必統一認識。

四、課後作業

1.選擇完成《伴你學語文》中相應練習。

2.閲讀《課外閲讀》(八上)中元結的《右溪記》一文,比較兩文寫法上的異同。

有關小石潭記教案3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清之情。

4、體會文章按照遊蹤移步換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徵。

5、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寫作特點 。

6、激發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目標2、目標4、目標6

教學難點:

目標2、目標5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走近柳宗元

1、由唐詩導入

楊花落儘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想起了唐人李白讓風兒帶去對友人的安慰這首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想起了曾被貶謫到(距我校僅四公里)龍標尉--現貴州錦屏隆裏古城,世稱王龍標的王昌齡 。(古代文人多磨難)

2、轉換並引入作者

出示柳宗元像和《江雪》。(同學們認識這個人嗎?)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想畢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吧?讓我們先一起讀讀這首詩。大家説説,這首詩中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是哪些字,談談理由?

明確:是“孤”和“獨”。在一個十分寥廓、十分冷清、十分孤寂的背景下,有一個人在“釣寒江雪”,這個人就是柳宗元--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蘇(洵、軾、轍), 曾鞏 王安石。〉

“遠在江湖礪心志,古來貶官多妙文”:柳宗元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寫於被貶時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記》、《捕蛇者説》等名篇。《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之一。

第二環節:走近小石潭:

1、整體感知:歷史上很多文人都熱衷於模山範水了,以寄情於景。其中寫山水散文遊記藝術成就最高的應該就是唐朝的柳宗元了,而最能代表柳宗元風格的就是這篇《小石潭記》。(板書:小石潭記)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指名朗讀)

(要求:其他同學在文中圈出讀錯的字和難讀的字。)

(2)、聽錄音朗讀。

(3)、上下桌討論探究:(教師巡迴指導)

A、看看作者都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水、石、樹、魚、源、岸、環境)

B、請同學們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並以“小石潭真--!”為題,説説你對小石潭的印象。(靜、清、綠、美……)

C、試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上題小石潭某一景物的特點。並引用原文説説你的理由,哪些詞語體現了這一特點,你明白這些詞語的意思嗎?

填充: 這是一個 的小石潭。

例:這是一個環境悽清的小石潭。我是從“坐潭上……悄愴幽邃”這些詞語、句子看出來的。(怪石嶙峋、 樹木青葱 、羣魚戲水、水清見底 、源頭曲折、 岸勢崎嶇…… )

第三環節:走進文本

1、結合註釋,討論探究。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隔着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課文是按遊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説説本文寫作思路。

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2、小組探究、引導討論--發現小潭:(小組朗讀第一自然段)

A、作者寫發現小潭,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請找出來。

明確: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於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B、這一段寫景用了什麼寫法?

明確:先聞其聲,後見其形,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

3、小組探究、引導討論--潭中景物:(小組朗讀第二自然段)

A、第二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麼寫法?

明確: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B、潭水和游魚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明確:清和樂。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説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裏遊,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彷彿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裏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C、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採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4、小組探究、引導討論--小潭源流:(小組朗讀第三自然段) 問: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來描寫?運用什麼修辭方法?

明確: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兩個比喻,一靜一動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徵。) 5、小組探究、引導討論--潭中氣氛:(小組朗讀第四自然段) 問: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透露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裏去,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出了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裏,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悽悲涼的心境。

第四環節:總結延伸

1、總結全文。從眾多的古代詩文中,我們知道,人因景而生趣,景因人而生情。“以自身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面對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感情;面對不同的景物,同一人也會產生不同的感情。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遊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着力渲染了淒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悽苦的情感。遊記裏各種描繪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都值得我們借鑑。

2、拓展延伸: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文人、騷客競相詠”,在浩瀚的古代詩文海洋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寫景名篇。請説出你所知道的古代描寫山水的名篇名句,並選一兩句加以賞析。

3、作業設計:

A.把我們上課賞析的古詩文寫景名句寫到摘抄本上,並積累下來。

B.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請拿起你手中的筆把我們苗鄉侗寨一處景緻記下來吧!

有關小石潭記教案4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誦全文,並能背誦全文。

2.能結合註釋疏通全文,並能弄清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

3.體會作者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抒發出的悲涼悽愴的心緒。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誦全文,並能背誦全文。

2.能結合註釋疏通全文,並能弄清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

3.體會作者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抒發出的悲涼悽愴的心緒。

【自主導學】

1.“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 ,也可 ,並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2.給加點的字注音。

清洌( ) 參差披拂( )( ) 佁然( )

俶爾( ) 翕忽( ) 悄愴幽邃( )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下見小潭,水尤清洌。(特別)

B.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樣,像蛇一樣)

C.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居住,到)

D.潭中魚可百許頭。(用在數字後,表示不定數)

4.填空。(8分)

①本文作者是 代的 ,字子厚,河東解人,世稱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以後寫的《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就是為人稱道的“ ”。

②《小石潭記》直接寫潭水清澈的語句是;間接寫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5.文章中抒發作者抑鬱憂傷之情的一組句子是()。(多選)(8分)

A.聞水聲,如鳴佩環 B.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C.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D.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E.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F.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G.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6.文中描寫了小石潭的 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 的特點。

【自主合作探究】

7.解釋下列多義詞。

①環:如鳴佩環( ) 四面竹樹環合( )

②清:水尤清洌( ) 以其境過清( )

③可:潭中魚可百許頭( ) 不可知其源()

④以:全石以為底( ) 以其境過清( )

8.解釋加點的詞在句子裏的意思,並探究説明這些詞語的用法特點。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下見小潭

③皆若空遊無所依

④潭西南而望

⑤斗折蛇行

⑥其岸勢犬牙差互

⑦悽神寒骨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反饋檢測】(20分)

10.解釋加點的詞在句子裏的意思(6分)

①日光下徹

②俶爾遠逝

③如鳴佩環

④心樂之

⑤近岸

⑥隸而從者

11. 按提示寫出相應語句並加以積累。(4分)

(1)文中寫水聲清脆悦耳的語句:

(2)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

(3)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

(4)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

12.按要求用課文原句填空。(7分)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

②以游魚來寫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③以“陽光”“影子”,從另一個角度來寫水之清的句子是:

13.讀了課文,小石潭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邊,會有什麼感覺?(3分)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領會作者抓住特點生動細緻地狀寫景物的寫法。

2.體會作者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抒發出的悲涼悽愴的心緒。

【重點難點】

1.領會作者抓住特點生動細緻地狀寫景物的寫法。

2.體會作者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抒發出的悲涼悽愴的心緒。

【自主導學】

14.填空。.

①《與朱元思書》一文以“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②描寫小石潭岸上優美景色的句子是 。

③描寫游魚動態,勾勒出一幅魚樂圖的句子是。

15.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圍,同時抒發作者政治上受挫遭貶後憂傷心情的語句是

【自主合作探究】

16.課文是按遊覽的先後順序來描寫景物的,條理十分清楚。説説本文的寫作思路。

17.本文第一段描寫小石潭的概貌,採用了 的手法;第二段寫潭水和遊

魚,則變換為 _的手法;第三段寫潭水來源及岸勢,多用_ 辭格,摹形狀貌,形象逼真。

18.品味下列句子的妙處。

⑴“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説説“聞”“伐”“取”“見”好在哪裏?

⑵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9.文章寫景與感情相融。前面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20.善於抓住景物特點,生動細緻地加以描繪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點,試舉例對這一寫作特點進行闡述。

【反饋檢測】(20分)

21.文中描寫小石潭的 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的 特點,全文寓情於景,抒發了作者在寂寞處境中_ 的情感。(3分)

22.作者坐潭上感到“悽神寒骨”的原因是()。(2分)

A.深秋時節出遊,天氣涼了。

B.遊的時間長了,接近黃昏,下了寒氣。

C.小石潭四周沒有多少遊人,潭水很涼。

D.自己的心境悽苦孤寂。

23.“悽神寒骨,悄愴幽邃”在全文有何作用?(2分)

24.閲讀下文,回答問題(13分)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⑴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4分)

①負勢競上 ②泠泠作響;

③望峯息心 ④ 橫柯上蔽

⑵翻譯下面句子(3分)

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

⑶請説出文中的觀察角度是如何變化的。(3分)

⑷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是怎樣一種感情?(3分)

標籤:潭記 小石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