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通用7篇)

校園2.63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以使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通用7篇)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 篇1

本學期,我們從本班幼兒的實際出發,進行了幼兒禮儀教育的探索,力求通過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禮儀教育上取得突破,並以此帶動幼兒禮儀教育工作的開展,為了進一步開展幼兒禮儀教育,我制定以下計劃。

一、工作目標:

1、開展一系列的禮儀體驗性的教育活動,增強幼兒的切身體驗,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2、舉行豐富多彩的禮儀教育主題活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3、通過評選"文明小天使"樹立榜樣,促使幼兒自覺遵守幼兒禮儀行為。

二、具體措施:

制訂禮儀教育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禮儀行為常規教育,並通過多種渠道、多個層次、生動活潑的方式來訓練,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和通過專門的教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禮儀教育》內容,掌握文明用語、禮儀示範動作,使每一位幼兒都理解禮儀的內容和教育意義。班上有考核記錄,幼兒園組織複查和考核,使幼兒樂意按《禮儀教育》的要求指導自己的行動,最終形成自覺地、比較牢固的良好行為習慣。

1、創設禮儀良好環境氛圍。

根據每月工作重點佈置有關的牆飾、展版、宣傳標語或警示語;在語言角投放禮儀行為圖片。

2、開展禮儀教育主題活動根據每月主題每週有計劃地組織一節專門的禮儀活動,豐富教育教學形式,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使幼兒的禮儀行為在不知不覺中趨於禮儀化。

3、訓練禮儀評比競賽活動。

每週開展"文明小天使"評比活動,通過以幼兒主體的相互監督和自我教育保證幼兒的禮儀良好習慣的培養和提高。

4、與家庭教育結合。

通過家長園地及禮儀環境設置,瞭解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則,並積極配合幼兒園,培養幼兒的禮儀行為。

三、月份工作安排:

在一日活動各環節滲透禮儀《禮儀教育》的養成教育;"文明小天使"、"文明家長";創設禮儀良好環境氛圍;做好與家庭的交流、配合。

九月份:

1、幼兒禮儀教育活動重點是教育幼兒怎樣從自我做起,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小標兵。

2、學習敲門、開關門、打電話、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的基本禮儀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習慣。

十月份:

1、本月幼兒禮儀教育活動重點是"尊長互敬我先行",知道九月九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

2、讓幼兒樂意在生活中幫助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也讓幼兒感受老人對他們的愛。

3、舉行相應的幼兒競賽活動。

十一月份:

1、在活動中讓幼兒自主地學會在公共場所中自覺排隊知道自覺排隊日的是那一日。

2、知道在公共場所中乘扶梯、走樓梯、乘升降電梯、進入旋轉門應注意的禮儀。

3、進行研究小結:討論幼兒禮儀的好處,分享幼兒禮儀培養的途徑和方法,鼓勵幼兒自編禮儀教育故事、兒歌、遊戲、教育活動等。

十二月份:

1、本月幼兒禮儀教育活動重點是以"交通安全"為主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主要學習過紅綠燈、馬路行走、知道馬路不是遊戲場、認識一些交通標誌、交通警告標誌以。

2、進行研究小結:討論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要性,養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為習慣。

一月份:

1、本月教學重點主要是在交通安全的基礎上講解安全的重要性同時對幼兒進行火災安全逃生的方法的教育。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公共場所的禮儀行為習慣。

2、知道拜年是春節特有的活動,會正確的使用祝福語向園內的老師和同伴表達自己的祝福二月份1、進一步加深對禮儀教育的學習。

3、複習鞏固加深這幾個月的學習。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 篇2

一、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入園一個多月以來,已初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引導下向老師問好、説再見;初步學會使用餐具,大部分幼兒能夠獨立進餐。餐後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擦嘴、漱口,基本能保持儀表整潔。經家庭調查,大部分幼兒在家裏基本上也能做到講究衞生、講文明懂禮貌,但部分幼兒在家任性、驕橫,表現出“一個小寶兩個樣”。需要家長配合老師,家園一致進行教育。

二、階段目標:

1、幼兒在教師或成人的引導下,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養成習慣。

2、同伴一起活動時,學習有禮貌的求助和會感謝他人的幫助。

三、採取措施:

1、重視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環境因素對幼兒成長有巨大的教育潛力。在實施生態體驗下的幼兒禮儀教育時,我們會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營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

2、文明禮儀教育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生態體驗下的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園各領域教育教學之中,將幼兒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一種手段。

四、研究內容:

(一)交往禮儀

1、在成人的提醒下能向家長老師問早問好説再見。

2、學着主動向成人、同伴問早問好説再見。

3、學講禮貌用語。

(二)就餐禮儀

1、學習正確使用餐具。

2、學習餐後擦嘴漱口。

(三)儀表儀態禮儀

1、在老師的幫助下,保持儀表整潔。

2、在老師的提醒下,不做不雅的動作。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 篇3

孔子説:“不學禮,無以立。”孟德斯鳩説:“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悦”。如此看來,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禮儀視為做人的一件大事,文明禮儀也是做人的入門證。禮儀教學從“小”抓起至關重要。可見,禮儀教學,對於培養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下是我對幼兒園禮儀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點感悟:

(一)晨間接待是基礎

早上入園時,有的孩子會主動熱情地跟老師和小夥伴問好,有的孩子卻過於冷淡。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晨間接待中設置“小小接待員”這一角色,請“小小接待員”試着用禮貌用語接待同伴和家長,園門口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教室門口可以從一個孩子接待到兩兩自由結伴。在真實生活的情境中為孩子們提供了禮貌交往的機會,同時孩子們的主動打招呼對家長來説也是一種影響,時刻提醒他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

(二)教學活動是關鍵

1、巧用兒歌滲透禮儀

兒歌《好娃娃》“爺爺年紀大,頭髮白花花,我幫爺爺倒杯茶,爺爺笑哈哈;奶奶年紀大,頭髮白花花,我給奶奶捶捶背,奶奶笑哈哈;爸爸和媽媽,一齊把我誇,尊敬老人有禮貌啊,是個好娃娃”。激發了孩子們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情感,並能與大家交流自己在家所做的關心、幫助老人的事情。

2、誦讀經典感悟禮儀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藴深刻,是對幼兒進行教學的好材料。因此,利用餐前餐後等零散的時間和孩子們一起來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在誦讀過程中感悟禮儀。如《弟子規》中“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是教學孩子做事不能貪圖小便宜。

3、活用繪本學習禮儀

繪本有以下幾點優勢:美學的陶冶、語文的涵養、創造力的啟發、生活能力與態度的培養。透過繪本的優勢,讓孩子帶着好奇、興奮的心情,零壓力融入繪本的故事情境,並透過有意義的提問引導,培養孩子邏輯思考及預測推理的能力以及聽、説、讀等語文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學習情境,培養孩子各種生活上的能力與經驗。如:繪本《魔幻青草地》通過滑稽幽默的故事情節引導孩子不能隨便丟垃圾,從小養成講衞生的好習慣。

4、善用區角再現禮儀

充實區角材料,注重材料的投放多元化。通過角色遊戲等表演,再現真實的情境,引導幼兒禮貌待人待事。如:飯店裏的點餐禮儀和進餐禮儀等等。孩子們在扮扮玩玩中瞭解了西餐的吃法等等。

(三)鞏固孩子的良好習慣

由於孩子年齡小,是非觀念不強,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轉移,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後,如不及時強化鞏固,仍容易改變。因此,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在成人的幫助下,在生活實踐中不斷得到鞏固。鞏固孩子的良好習慣,我總結了以下幾種方法:

1、表揚鼓勵法

昌昌去扔垃圾,看到垃圾桶外面有一塊垃圾,隨手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我看到後,當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了他,誇獎他是個講衞生的好孩子。從那以後,我發現班裏的孩子都會自覺的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如果不小心掉了也會及時的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樂意受到表揚是孩子的天性,對於表現好的幼兒及時給予鼓勵,久而久之,良好的禮儀就會形成與鞏固。

2、示範法

在教孩子們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的時候,我一邊用語言表述,一邊按照步驟認真示範,孩子們一邊看,一邊學着我的樣子“洗”起來,很快就掌握了正確的洗手方法。

孩子的模仿能力強,讓孩子去模仿、學習,以此鞏固孩子愛清潔、講衞生的行為習慣。

3、練習法

通過遊戲競賽的形式,與孩子一起反覆練習穿、脱衣服,穿、脱鞋子等,使孩子學會了照顧自己的簡單技能

4、隨機教學法

在户外活動時,我看到地上有一個飲料瓶,本想拿起來放進垃圾桶,轉念一想,何不隨機教學一下孩子們呢?於是,我傷心地説:“垃圾寶寶很調皮,跑出來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請小朋友幫忙把他送回家。”孩子們很快就把飲料瓶收進了垃圾桶,隨後,我對幼兒進行了環保方面的教學:“以後要是在路上見到調皮的垃圾寶寶找不到家的時候,我們也要想辦法幫助它,把它送回家去。”孩子們紛紛表示:在路上看見垃圾,一定會撿起來放進垃圾桶。

5、暗示法

孩子易受暗示,要充分運用孩子的這一特點,及時鞏固孩子的良好行為。玩大沙包時鑫鑫不小心跌倒了,於是我温柔的提醒孩子:“小朋友摔倒了,該怎麼辦?”用來提示孩子主動幫助他人。

6、環境感染法

在幼兒園的走廊、長廊、主題牆等處懸掛幼兒禮儀的圖片和兒歌,並張貼禮儀明星的照片,時時提醒幼兒做一名有禮貌的好孩子。

7、運用各種文藝形式,強化良好行為

可通過講故事、唱歌表演、詩朗誦、演童話劇等來鞏固孩子的良好行為。如,表演童話劇《小熊拔牙》,就可以教學孩子養成堅持早晚刷牙的習慣。另外,還可以設立《夢幻小劇場》,每月請幼兒與家長一起來表演,增加親子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8、家庭教學和幼兒園教學應一致

孩子在幼兒園得到教學,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建立,家長應予以瞭解,並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一致性的教學,以免家、園教學脱節,不利於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和鞏固。例如,幼兒園正在培養孩子愛勞動的行為習慣,家長就不要再溺愛孩子,孩子力所能及的勞動,就不要包辦代替了。還可以通過親子情景劇的表演使家長加入到孩子的教學中來,家園合作,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品格。

禮儀教學的實施需要引導、啟發和感染,需要教學和環境形成合力,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社會氛圍,需要將禮儀教學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讓我們的孩子都培養起善良、正直、誠信、寬容、謙遜、合作等品質,成為具有健康個性、健全人格的人。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 篇4

一、幼兒園禮儀

1、進餐

進餐前、洗淨手、打噴嚏、遮住口、輕輕嚼、漫漫咽、不挑食、不剩飯。

活動目標:知道進餐時的禮儀要求,並能按要求去做,培養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禮。

家園互動:

1、在家進餐時,家長應按相應的禮儀要求引導孩子進餐,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

2、家長對孩子應進行隱行教育,注意自己的行為規範,為孩子做好榜樣。

3、吃飯時規定孩子前十分鐘要保持安靜,十分鐘以後可以小聲交談。

2、進餐(愛惜糧食),自己吃、不用喂、吃乾淨、不浪費、愛糧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活動目標:知道糧食的來歷和愛惜糧食的道理。

家園互動:

1、不論在家還是外出就餐,家長應注意給孩子的飯菜要適量,也可請孩子根據自己的食量盛飯,不浪費。

2、家長利用假期外出的機會,帶孩子郊遊,順便介紹農作物的生長知識,並進行愛惜糧食的教育。

3、進餐(不挑食),小朋友、在成長、若挑食、缺營養、瓜果菜、都品嚐、食五穀、身體棒。

活動目標:知道各種食物對我們的好處,激發孩子愛吃各種食物的願望。

家園互動: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身的良好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4、分享玩具

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謙讓、知愛惜、共分享、更知禮。

活動目標:

1、願意將自己喜愛的玩具與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輪流分享與“先賓後主”的分享規則。

3、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禮儀。

家園互動:

1、家長要有意思地進行言語、表情、動作的鼓勵,強化孩子的愉快體驗,從而激發孩子再次嘗試分享玩具的願望。

2、孩子想與他人分享玩具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大方地用語言表達。

3、規範自身行為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4、要防止孩子在分享時產生攀比的心理。

5、注意解決分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孩子愛惜他人玩具的品質。

5、分享食物

小食品、甜又香、尊長輩、您先嚐、你也吃、我也嘗、好朋友、共分享。

活動目標:

1、願意將自己喜歡的食物與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平等分享的規則。

3、培養孩子良好的禮儀行為和習慣。

家園互動:

1、舉辦“家庭分享會”,讓孩子在家庭中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2、每次分享食物時,家長都要對孩子的分享行為進行激發孩子再次嘗試分享食物的願望。

二、公共場所禮儀

1、安全常識(出遊安全)

遊玩時、應注意、跟爸媽、不遠離、陌生地、不亂去、為安全、要牢記。

活動目標:

1、知道和父母出遊時的安全要求。

2、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家園互動:

1、家長帶孩子出遊前,給孩子提出具體要求。

2、出遊時,引導孩子要注意安全,不獨自去危險的地方。

2、安全常識(走失)。

人走失、原地站、耐心等、父母返、電話清、地址詳、請警察、來幫忙。

活動目標:

1、知道如果自己走失,可以找警察幫忙,並告知電話號碼。

2、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家園互動:

1、家長平時要隨機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2、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記住自己家的電話地址。

三、基本禮儀

1、遞接物品(普通物品)

遞物時、雙手呈、接平穩、手再鬆、接人物、雙手迎、表感謝、把禮行。

活動目標:

1、知道遞接物品要用雙手並眼睛看着對方。

2、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禮儀。

家園互動:

知道遞接物品用雙手呈迎,主要是從尊重他人的角度考慮,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不要僅僅為了用雙手而雙手,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提醒孩子在進行遞接物品時要眼睛平時對方。

2、遞接物品(危險物品)

遞剪刀、有方法、剪刀把、對方拿、水果刀、託刀身、握住柄、遞他人。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拿取和傳遞危險物品的方法。

2、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禮儀習慣,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安全的方法。

家園互動:

在家長和孩子練習是選擇尖端較鈍的安全剪刀。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近兩年來,我園推行了文明禮儀特色項目,頗具規模與成效。本學期,禮儀組將在上學期開展禮儀工作的基礎上加以細節的完善,進行精細化的常規工作管理,堅持“行為—情感—內化”步步推進的方針,堅決“向行動要成績,向行動要質量”。本期還切實考慮本園幼兒實際,力求通過幼兒園、社會、家庭的緊密配合和共同努力,制定完善相關制度,力求在文明禮儀教育上取得更大的合力與突破,並以此帶動幼兒禮儀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禮儀團隊

本學期,我們的團隊繼續壯大,共邀集到16位禮儀組成員。她們分別是:余文彬、甘豔莉、夏麗春、丁家英、劉莉、卜豔麗、皮曉霞、胡森炫、王林芳、王思蓉、肖瀟、陳誠、羅杏、蔡靜、張雅鈞、尹鵬。大家緊緊圍繞着餘園長、甘主任,既各負其責、又團結合作,形成一個傘面圓,讓禮儀工作輻射到幼兒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禮儀工作目標

1、深入組織禮儀課堂活動,加強督查,力求通過教育教學帶動規範幼兒的禮儀常識。

2、開展一系列的文明禮儀體驗性教育活動,增強幼兒的切身體驗,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3、加強教師儀表、文明禮儀的培訓工作,促進每位教師成長為幼兒的表率。

4、持續開展禮儀評比工作,督促班級形成文明禮儀的良好風氣。

5、探索禮儀行為模式、教學教學策略。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 篇6

本學期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常規工作

(一)、按時為教師發放禮儀月計劃、周計劃及教案;

(二)、及時更換小、中、大班的禮儀家園聯繫欄內容;

(三)、繼續以發放宣傳單或調查問卷的形式,保持家園聯繫;

(四)、堅持每週一的幼兒升旗儀式;在培養大班幼兒練習升旗儀式的同時,選擇少部分中班幼兒觀看並進行有目的的培養。

二、禮儀工作的培養與訓練

(一)、幼兒常規培養

堅持早入園禮儀小明星接待工作;統計幼兒及家長主動問好的百分率,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問好禮儀的教育,並以此來帶動家長。複習上學習已經形成的如廁、洗手、喝水、小椅子、排隊、穿上脱掉衣服、穿脱鞋、有序取碗等常規禮儀的鞏固,培養幼兒新增禮儀禮儀常規項目。

(二)、教師禮儀常規培養

教師儀容儀表;堅持上班園服制、不化濃粧、不披髮、不美甲、不穿高跟鞋等制度。教師禮儀知識培訓與學習;繼續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培訓教師禮儀知識,使教師通過系統的學習,瞭解並掌握相關的禮儀常識,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堅持班級禮儀明星的評比工作,並給與幼兒小獎勵。

三、活動的開展

(一)開展一至兩個幼兒活動,充分的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增長見識;

(二)開展教師的“大家評我課”活動;即為每位教師錄製一節多媒體或是四段式教學課程,並在業務學習時間播放,讓上課教師自己及其他教師對其課上的優缺點進行總結,提高教師的重視程度及整體上課水平並及時對禮儀教案中的不足進行改進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計劃 篇7

禮儀一直都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而且作為我園的教育特色,我們更應該作為重點對幼兒的禮儀進行良好的培養。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將我班該學期本班的《禮儀教育》教研計劃如下:

一、情況分析:

班級小朋友的禮儀經過一年半在幼兒園的培養已經初步見效,只是在幼兒

的今後交際方面需要教師的引導,更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禮儀良好習慣。

二、工作目的:

通過良好環境的創設,和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幫助幼兒理解以上禮儀行為的規範要求同時把示範、明理和訓練結合起來使之生活化、具體化、趣味化、形象化。從而促進幼兒禮儀行為的有效養成。

三、方法措施:

1、禮儀教育環境創設

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禮儀行為的形成有着積極的支持作用,所以我們從幼兒園的環境以及班級環境創設入手,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行為。

在幼兒餐廳、盥洗室、午睡室裏到處都有與禮儀相關的圖片和兒歌:“手拿小茶杯,大家來喝水;喝多少,倒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費。”且都製作得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幼兒在閒暇時常常會三兩結對,互相交流,從中得到了不少啟迪。我們還預設了題為“悄悄話”的活動,並和幼兒共同設計“悄悄講話的標誌”,投放於各活動角落,提醒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影響他人。在活動室的四周我們張貼着各種兒歌,如“寶寶有個家,玩具也有家,你有家,我有家,遊戲結束都回家”,等等。如此佈置的本意顯然並非是想讓幼兒認字,而是藉此告訴幼兒,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我們還設置了“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專欄。家長每天來接幼兒時,聽幼兒講講一天中關於“幫助、合作、進步”等方面的表現,同時,家長也把幼兒在家的表現記錄在專門的記錄冊上,與教師交流。家長與教師關注相同的目標、溝通培養的方法和效果,這個做法強化了幼兒的文明行為,鞏固了良好習慣的養成。

2、區域遊戲中的環境創設

在美工區,我們用KT板設置了一個立體展台,幼兒完成手工作品後,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環境活了,幼兒的興趣也提高了,他們在活動中互相幫助,共同商討,不斷豐富遊戲的內容。

在語言區內,我們放置了有關文明禮儀的書籍和圖片,張貼一些與禮儀教育要求相一致的卡通畫、兒童畫,用視覺語言提示幼兒:一言一行要符合禮儀規範。

在生活區內,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小超市,小廚房裏等日常生活用品,在遊戲中引導幼兒創編一些情節:如何招待小客人,如何使用禮貌用語,如何去超市購物等,讓禮儀教育滲透到區域活動中來。

四、家園攜手提高幼兒禮儀行為

我們將有效地利用家園聯繫欄及家長接送幼兒的機會多與家長交流勾通我們的禮儀教育教學法方案,方法,並請家長配合我們以身作則教育感化幼兒的禮儀行為。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我們採用積極肯定、鼓勵的態度對待幼兒的表現,發現幼兒某些行為可作為教育素材時,就及時進行教育,讓幼兒明白哪些做法是對的,為什麼對;哪些做法是不對的,為什麼不對,從小事入手,從成人做起。同時,我們運用豐富多樣的賞識方法給予肯定和鼓勵,稱讚一聲“你真棒”或撫摩一下幼兒的頭、或給幼兒一個微笑、無聲地伸出大拇指……幼兒就在不斷的賞識中,鞏固着良好的行為習慣。

家庭環境是幼兒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成長的土壤。父母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舉止,會深深感染幼兒。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一般是最坦率而無掩飾的,幼兒模仿性強,辨別力差,家長的一些不良的、錯誤的言行對幼兒的發展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因此,我們通過家長會、家園小報、家園聯繫窗等多種途徑,向家長宣傳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從思想上重視禮儀教育,實現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協調同步。

五、一下是我班本學期的具體安排:

三月份:

1、幼兒來園離園等一日活動中禮儀行為的培養。

2、語言區域中幼兒不爭搶圖書,學會一頁一頁的看書。

3、良好閲讀行為習慣的養成。

四月份:

1、正確用剪刀,有謙讓意識。

2、美工,建構活動中謙讓意識的培養。

3、進餐時學會細嚼慢嚥,不浪費飯菜。

五月份:

1、愛科學,有探究願望。

2、盥洗時不玩水,不嬉鬧。

3、勞動節日教育。

六月份:

1、睡眠時安靜入睡,起牀時不吵鬧,學會自己穿脱衣。

2、學習時認真傾聽他人講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