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歷史古蹟的介紹

校園6.82K

溱潼古鎮 不曾因時光漸老

歷史古蹟的介紹

素有“水鄉明珠”之稱的溱潼古鎮地處於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舊有“犬吠三縣聞”之説。溱潼四面環水,家家枕河而居。當代音樂家、詩人石林贊曰:“莫道江南花似錦,溱潼水國勝江南!”漫步於溱潼古鎮,好像能忘記流年更迭,這裏彷彿不曾因為時光而漸老。

曾經的蘇北“小上海”南宋初年,泰州知州岳飛,曾駐兵溱潼村。明萬曆年間,太僕寺少卿泰州陳應芳繪製的《東下河水利圖》上,開始正式出現了“溱潼”地名,距今已逾400多年。

早期的溱潼人,當是依靠着肥沃的土地和無垠的水域,過着農耕與取魚為生的日子,直至清康熙時,詩人吳嘉紀的詠溱潼詩中仍有“有船田父皆為漁,十口五口依菰蒲(菰:池沼裏的草本植物,叫茭白)”的詩句。在漫漫的歷史長夜裏,這個小小自然村的農夫和漁民們,就這樣一代一代地生生不息。

後來有人發現,在溱潼附近的河湖港汊裏,在河牀的水下,沉積的泥土不硬不軟,顆粒不大不小,黏性強,雜質少,是燒製磚瓦的好材料,於是就從水下取泥燒製磚瓦。相傳清嘉慶年間,每到夜晚,鎮裏7座形似饅頭的磚窯上,高掛起7盞窯燈,人稱溱潼為“七星村”。

晚清民國之際,溱潼鎮進入重要的商品經濟發展時期。此時燒磚瓦的窯,逐漸遷往位於鎮西南的湖西莊。由於溱潼居於三縣交界,附近姜堰、興化、東台所屬的裏下河大平原,是生產小麥、棉花和水稻的糧棉之倉。加之,這些地方通往溱潼的水上交通極為便利,溱潼便成了大規模棉糧集散地。清光緒末年,鎮上就開有糧行10餘家。隨後油米行、米廠、油廠、紗廠、水運、南貨、金融、通訊、茶館、飯店、旅社、浴室等紛紛在小鎮上興起。

上世紀20年代,糧食市場高峯時,夏季每天的糧食交易超過三四萬擔,販糧的船有二百多條,浙江寧波、上海、天津等地的麪粉廠,有專人駐鎮溱潼收購小麥;秋季水稻市場更加興旺,買稻加工大米的米廠多達30多家,糧行最多時有83家,從業人員上千人,人稱“小上海”。

隨着時代的前進,在陸上交通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在一些未能與時俱進人為的主觀因素影響下,這座曾經風光無限的水上明珠,被漫天水面上的濃霧所籠罩,淹沒在昔日湖光水影裏。經濟發展滯後,鎮區面貌依然,百十年沒有變化,好像被定格在上世紀初的時空中。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恰恰就在這沒有變化的背景下,極為難得地保留了一座原汁原味的歷史古鎮。

沒有牆角的巷子

溱潼鎮鎮區面積很小,只有半個平方公里多一點。上世紀初,異常繁榮的商品經濟,將鎮區建設推向了鼎盛時期。在這極為有限的地盤上,竟然容納了那麼多的商行、店面和住宅,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在這裏以水為鄰街河並列的水鄉風格,以長巷為主經緯分明的鎮區佈局,以院落為特色緊湊小巧的民居,無不凝聚着當時建設者們的聰明才智。

行走古鎮,但穿户走巷也很有趣。巷子用麻石鋪就,紅黑交錯。麻石下面是排水溝,即使下再大的雨都不會積水。據説在以前,在縱、橫相交的巷子轉角處,住户人家會自覺地將自家的牆角抹得特別光滑,為的是讓肩挑貨物的來往行人順利通過,既撞不到自家的牆又方便了他人的走,當地人稱這樣的轉角處為“左右逢源”、“和氣生財”,所以在巷子裏穿行一定要記得多摸摸那些轉角處,給自己增加點好運。

古鎮上的房屋一户挨着一户,前面一家的後牆就是後面一家天井前的圍牆,左側人家的西山牆,就是右側鄰居的東山牆。前後門一關是獨立的一户人家,可門一開,一腳説不定就跨到隔壁鄰居家的門裏去了,真正的“一步兩家”。

鎮上人家門樓用一種青綠色的磚一層一層向外挑出,講究的人家,磚上除了“福”字和“喜鵲登梅”、“桂樹蝙蝠”等吉祥圖案,最多的就是荷花、蓮、藕、螃蟹,松鼠、葡萄。這些磚不僅好看而且“好聽”,用手敲能敲出銅鑼的聲音呢。而在屋子地面上,則鋪的是特製大方磚,方磚四角下放着陶盆,除了防潮,還有“門鈴”的作用呢,就算主人在別的房間也能知道有客人到訪,因為人走在那地上的大方磚上會發出空響。

溱潼民居沒有雕樑畫棟,沒有翹角飛檐,樑架簡樸,裝飾無多,崇尚樸實,不事奢華。這可能也與水鄉人生活習慣和建房的理念有關。溱潼當地出產的磚瓦,土質細膩,色澤相同,規格一致,經久耐用,是建築房屋的好材料,砌成的磚牆青灰勾縫,看上去特別的舒服。這裏的磚,又是用於磚雕的最佳材料。

古代民居是溱潼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涵,就從這些保存着的民居中,相繼走出了許許多多的歷史名人,也就在這些古民居里,迎來過不少的文人墨客。在溱潼的大街小巷裏,至今仍保留往日諸多的信息,流傳着不少悲歡離合的故事。

溱潼“鎮寶”

在溱潼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積澱下了其獨特的魅力,這小鎮可藏着不少“寶貝”哦!

中國茶花王:溱潼古鎮中心部位的一座老宅中,迄今奇蹟般地生長着一株枝繁葉茂的古山茶花樹。據瞭解,這株飽經風霜的古山茶花樹是宋代晚期所植、名為“鬆塔”的珍貴傳統品種,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茶花王。

千年槐樹:古鎮上有一棵唐代國槐,距今已近千年。傳説當年董永路遇七仙女就是禪院前這棵老槐樹做的媒。幾百年來,人們一直呵護敬重、燒香磕頭,年青人訂婚在此合影留念,在老槐樹上扣一圈紅線,以求婚姻美滿、早生兒郎,生子後又來燒香還願;老人們到這裏都要到老槐樹腳下祈求健康長壽。

東觀歸漁:“東觀”是建於後晉的一處道觀。觀前一泓清流是漁船依傍的港灣。每當夕陽西下時,漁舟唱晚,星光漁火。東觀歸漁早已是古鎮一景。

院士舊居:這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古代民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從道光庚子年間文科狀元李承霖,到當今的李德仁、李德毅院士,都是從這老屋的大門中走出。

當然溱潼的“寶貝”肯定不止這些,在這個古風濃郁的古鎮,一磚一瓦、一花一木都可能有着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它們就像一位位老者,靜靜佇立,閒看人來人往。

古鎮溱潼從遠古走來,飽嘗過數千年農耕和捕魚的艱辛;進入清代以後,經歷過制磚窯膛火焰千萬次熔鍊;上世紀初,創造過商品經濟發展階段特別的輝煌。今天,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溱潼,是一座美麗的水鄉小島,未有多少改變保存完好的歷史文化古鎮。

西安户縣出土北宋墓碣 見證建村史近千年

從户縣文物管理所獲悉,該所日前從户縣甘河鎮東侯王村發掘清理出一通宋代墓碣,將目前確知的侯王村明代建村歷史提前了538年。

據户縣文物管理所王亞周介紹,該墓碣為青石質地,圓首方座,身首一體,是從東侯王村東南約300米農田內一早年已毀古墓中發掘清理出的。碣身高1.20米,寬0.48米,厚0.15米。碣身兩面刻文,一面豎刻“淸思台”三個正書大字,字徑盈尺;另一面,碣額正書“宋故王君墓碣”6個大字,碣身右起豎刻正書碣文18行,行文字數不等,滿行35字。用筆剛勁峻拔,筆畫靈動流暢,字體清秀俊美,結構穩健方正。由碣文可知墓主姓王名竚字元之,其先為卞(古地名,今山東泗水縣城以東地帶)人,祖上官逰僑居大江南北,以鄠縣山水之勝為最愛,因此徙家鄠縣遂成鄠人。墓主排行老三,幼年喪父,苦辛以自立,悌兄孝母50年。晚年氣血不衰,志節彌篤,待妻必以禮,教子必以義,乃全德之君子。卒於崇寧五年四月十八日,終年85歲。

據碣文“……以其年丙戍七月二十日已酉葬於鄠之西珍藏鄉貨泉裏侯王村新瑩以李氏祔……”可知崇寧五年丙戍(公元1106年)之前鄠縣已建有侯王村,且位於珍藏鄉貨泉裏。經查《鄠縣地名志》載“侯王村,相傳明崇禎十七年(1644)前,侯、王兩姓居此,取名侯王村。後該村以方位分東、西兩堡,東曰東侯王村,西曰西侯王村。” 由此可見,侯王村早在宋代已經建村,比現在確知的明代建村歷史提前了538年。

“該墓碣的發現對研究户縣疆域區劃、侯王村建村史和管轄隸屬史意義非同尋常。”王亞周表示,同時它對研究墓主王氏的家乘譜系、宋代官職任用也提供了重要依據。

上海有條“外國弄堂”

説起老上海,我們想到的都是歌舞昇平、車水馬龍。説起今天的上海,我們想到的是時尚華麗、日新月異。如果你想認識不一樣的上海,可以去一下“外國弄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新華路上的這條馬蹄形弄堂裏,住着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僑民,是上海灘大名鼎鼎的國際都會。

新華路素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的美譽。這條藏身於茂密梧桐樹蔭下的窄窄的馬路,安靜而帶點貴氣,以低調的優雅取勝。路兩旁的梧桐,高大而神情自若地守護着一街安寧。走在新華路上,可以看到一幢接一幢的花園住宅,它們大多深藏在弄堂內,即便是臨街的也多被綠蔭掩映,煙籠寒水月籠紗似的,反倒越發撩人。

在新華路上有一條聞名遐邇的“外國弄堂”,裏面坐落着幾十幢不同風格的歐式花園住宅,有英國、美國、荷蘭、意大利、西班牙式等。走進弄堂,恍入歐洲鄉村。這裏的每一座建築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們安靜地站在那裏,內斂而低調,透露出一種特有的美麗與蒼涼。

當年為適應商賈和上海上層僑民建造

外國弄堂又稱之為新華別墅,泛指新華路211弄和329弄。這裏原系農田和墳堆,境內溝浜縱橫,一片荒蕪。1925年,公共租界當局越界修築哥倫比亞路(今番禺路)和安和寺路(今新華路),整條外國弄堂便是由開發商美國人雷文法蘭及1922年成立的上海普益地產公司為適應當時國內商賈和在上海的上層僑民建造的。外國弄堂由因設計大光明電影院和國際飯店而在上海紅極一時的匈牙利籍建築大師鄔達克拉 地斯拉夫規劃和設計,共有29幢風格迥異,造型別致的異國風情別墅,別墅內綠樹婆娑,環境幽靜,被稱為上海西郊哥倫比亞圈內的精華建築羣體,竣工後分別售於外國僑民,因此被稱作“外國弄堂”。

這條弄堂裏的一些住宅曾做過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瑞典等國的駐滬領事館。其中尤以英國領事館面積最大、建築最豪華,內有網球場、游泳池等設施。新華路211弄和329弄兩條弄堂相互連接,形成了一個規整的馬蹄型,看得出是建築師精心設計的結果。鄔達克之所以把外國弄堂設計成馬蹄形,是因為他希望這裏是一個適宜居住的小區,而這樣前進後出的構造,交通自然十分方便。外國弄堂的弄口寫着“新華別墅”四個大字,四周環繞着極具藝術風格的銅花紋,底下襯着些有年頭的木柵欄。站在外國弄堂口往裏張望,看上去弄堂似乎淺淺的,兩旁風貌各異的別墅被高大濃密的樹蔭遮掩着,一些建築的外牆上攀滿了爬山虎,使住宅顯得若隱若現,似乎很難看清它們的廬山真面目。慢慢踱進去,透過枝葉間的縫隙,可見矗立在各式小樓屋頂的煙囱、圓拱形的門窗、木製大門、鐵藝窗欄等。弄堂裏最多的是西班牙風格的別墅,細微處不可遏制地瀰漫着西班牙建築的語言和構圖,紅筒瓦、弧型牆及花紋柔美的鑄鐵窗户是西班牙建築的標誌性特徵。由於西班牙是一個充滿陽光和活力的浪漫民族,所以建築多采用質樸温暖的色彩,外國弄堂裏的西班牙風格別墅表面都採用了淡黃和紅瓦屋頂相結合的暖色調,既醒目又不過分張揚,營造出一種內斂、柔和、尊貴的生活氛圍。

異國風情濃郁的別墅裏殘留着貴族氣息

新華路179號住宅是外國弄堂裏的一幢沿街住宅,建於1930—1935年。這是一幢具有德國民居風格的別墅建築,假三層磚木結構,機制紅平瓦雙坡屋面,屋面檐口處有折坡,並有棚屋形老虎窗,南立面山牆有半露明黑色木構架,線條較窄並有彎曲,是受德國民居風格的影響,其他部分均為白色水泥拉毛粉刷。二層陽台欄杆為紅磚砌築,成鏤空十字圖案,現改為寶瓶欄杆。原底層南向有寬敞門廊,由彩 色水泥階磚鋪地,裏為客廳和樓梯間,其西側為一排輔助用房,東側為廚房、衞廁等,北面有兩間大餐廳和客廳、書房,內均設有壁爐。二層有卧室五間,設三座樓梯上下。三層有一間大活動室。三樓由山牆窗和屋頂老虎窗通風采光。在梧桐掩映下這幢德式建築充滿異國鄉村別墅情調,過路人都會情不自禁停下腳步駐足凝望。

211弄1號是鄔達克的典型住宅建築作品之一,這是一幢建於1940年前後的西班牙式獨立花園住宅。該別墅主體兩層,局部三層,二層女兒牆為紅色筒瓦壓頂,局部三層紅筒瓦坡屋面,外牆面用淡黃色水泥砂漿粉刷。整幢建築系磚木結構,造型活潑,兩座貼牆伸出屋面的磚砌煙囱頂部飾以三個聯列式尖拱,特別體現建築的個性,使整個建築形成了向上的動感。東側山牆陽台為螺旋形底託,反S型鐵製欄杆,體現出典型的西班牙風格。入口大門上部有弧型門頭頂蓋,配以右側方形,左側圓拱形窗户,立面造型異常別緻,南面門窗間有螺旋形花紋小柱和圓形柱廊。別墅還配有一座300平方米的花園,四周綠樹成蔭,中間有一塊地毯似的綠草坪,門前一枝梔子花樹,兀自花繁葉茂。還有一個人工開掘的池塘,裏面養着不少小金魚,在陽光下悠遊自若。屋子內部的花式木門、半圓頂鋼窗、立柱和雕花都表現出西班牙式的大氣。主屋旁邊有儲藏小屋,南面是拱圈走廊,每間屋子都有壁爐。這個別墅的原主人是上海哥倫比亞唱片廠英籍經理。上海解放後,英籍經理返回英國,房子由別人代為管理。上海樂團成立,租借了這幢別墅,由民族樂團使用。

在211弄的入口處的另一邊,綠樹環抱之中,一幢看起來很有年頭的老洋房隱約可見,這大概是外國弄堂裏最老的建築了。這棟位於211弄2號的住宅,曾經是美國基督教北長老會傳教士李佳白的住宅。1882年至1892年,李佳白受北長老會派遣,在中國煙台、濟南傳教。1894年以獨立傳教士身份重返中國,擔任《泰晤士報》駐華記者。李佳白在華時間長達40餘年,是北京、上海等地“尚賢堂”的創始人。時過境遷,歲月洗滌了一切,只有房子成了一種見證。這幢英國鄉村風格住宅建於1925年,南立面紅瓦坡頂,在西側一面一直下復到底層窗口,形成重檐格局,東側兩層退成陽台,屋面上架設柵式老虎天窗,西側入口有門廊,單扇木門,有清水磚築門拱,門廊水泥頂,用一對牛腿支撐,兩側牆角有齒狀仿古裝飾。如今,建築物的外牆上爬滿了綠色藤蔓,生氣勃勃的,似乎在頑強地與歲月抗爭。屋頂上的煙囱依舊挺立,殘留着沒落貴族的傲氣。進門後,依稀可見由大塊圓石築成的牆角,有着精緻雕花的樓梯,架空地面鋪設的細木條地板,透露出曾經的風華。住宅花園寬敞,草坪平展,佳木葱蘢,在草坪一側還有網球場、小型游泳池等。

盛宣懷家族至今仍有後裔居住

在外國弄堂裏有一幢很大的別墅,紅瓦,裸露的木框架,沿街的門牌號是新華路315號。據説那是昔日石油大王兒子的婚房,也是當年新華路上最豪華的一幢花園洋房。這是一幢建於1930年的英國鄉村式花園住宅。假三層,磚木結構,雙陡坡紅瓦屋頂,有較大的出檐。外牆立面上部為白色水泥拉毛牆面,下部為紅磚牆,清麗簡潔。南立面中部前出,山牆露黑色木構架。木頭門窗選用帶有癤疤的木料,保留粗糙的釜鑿痕跡,部分外牆立面轉 角砌隅石,給人原始質樸之感。二樓正中朝南有外陽台,用缸磚鋪地,外圍鑄鐵柵欄,北側有露台。樓前有大片綠茵的草坪,四周綠樹紅花環繞。上海解放後,這幢花園住宅曾用作上海市第一商業局療養院,現在是一家公司的辦公樓。

外國弄堂內的329弄32號乙是一幢建於1925年的英式花園住宅,有着較陡的雙坡紅瓦屋面,聯排式磚砌煙囱,清水紅磚牆面。北入口門廊採用西方古典式樣,兩邊各有一根塔司幹立柱,門廊頂層飾有寶瓶欄杆,兩側兩層有多邊形城堡塔樓造型。屋前有一個很大的花園,綠草如茵,巨木如蓋。花園裏有一株200年曆史的廣玉蘭,春天來臨時,樹上開滿了雪白的花朵,淡淡的花香在弄堂裏飄散開來。這幢住宅在1936至1947年期間為瑞典駐滬總領事官邸。解放前夕,此建築曾轉賣給盛宣懷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後裔居住在該住宅內。

一幢被叫做“蛋糕”的房子

新華路329弄36號坐落着一幢叫“蛋糕”的房子。這是滬上少有乃至全國獨一的雙層圓形花園別墅,由內外兩層承重磚柱組成圓形排架,因其形似蛋糕而得名。這幢房子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外露,紅磚坪清水勾縫。緩坡屋面蓋西班牙圓筒瓦,下為木基層、木屋架。住宅外牆面結構外露,樑、柱均為白色,紫紅色泰山面磚貼面,白水泥勾縫,前後大門兩側均用玻璃磚砌築。圓形平面的內圈為客廳,鋪白色大理石地面,客 廳中央有一大理石鋪砌的歐式噴水小池,相對應的頂棚有一盞玻璃吊燈。外圈空間分割為起居室、餐廳、書房及輔助用房。由中心客廳可進入外圈各房間。硬木帶紋地板,並用玻璃磚隔斷。整座建築新穎奇特,裝修豪華,別緻的尖拱煙囱曾飄出裊裊炊煙。

這幢蛋糕房子曾是西班牙公使官邸,後為曾任同濟大學校長的著名民主人士周均時購得。周先生因主張和平而被投入監獄,於1949年5月在重慶被蔣逮捕,囚禁於重慶白公館監獄。同年11月27日殉難,年僅58歲。如今這幢建築屬於旅居海外的周均時的女兒。上世紀50年代初好客的主人常常在裏面舉辦提供茶點的聚會,所以,客人和鄰居便戲稱之為“蛋糕房子”。這是關於“蛋糕房子”的第二個版本了。兩個説法都有道理,也許,兩者的結合更符合這幢房子的命名吧。

廣州考古首次發現生肖俑

近日,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廣州動物園的隋代磚室墓中發掘出陶生肖俑隨葬。

此次發掘出雞、猴、龍、牛、鼠、馬、羊、狗共8件生肖俑,高17—20釐米,呈獸首人身,着貼身上衣,圓領,窄袖,腰間束帶,長褲。其中,陶鼠俑似為盤腿而坐,其餘為跪坐,有的露出了腳部。8件生肖俑雙手交叉於胸前,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餘四指緊貼於胸前。各俑面部形象逼真,製作精細,鼠俑的頭部還有冠飾。

由於該墓左中部被清代土坑墓打破,因此,是否原隨葬有12件生肖俑已不可知。此外,此次隨葬的生肖俑並非如其他地方墓葬隨葬的生肖俑依方位、順序排列,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廣州市文化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易西兵表示,考古發現生肖俑隨葬墓在廣州地區尚為首次。此前在廣東地區也只見兩例,即1976年在粵北的紫金縣出土7件北宋石雕生肖俑和1983年在粵西的海康縣出土9件宋代陶生肖俑,前兩批生肖俑均為立人俑,冠頂有生肖動物堆塑。此次考古發現為研究隋代廣州地區的葬俗,以及生肖俑隨葬習俗的分佈區域及演變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

武漢大學地標性建築老牌坊被拆

正在拆除的武大校門 百年櫛風沐雨,武大屹立珞珈之巔;目睹世事變遷,牌坊三度改頭換面。昨日,武漢大學地標性建築之一——位於八一路上學校大門口的牌坊開始拆除。

記者昨日中午看到,武大大門兩側的`通道已經封閉,一輛挖掘機正對崗亭進行拆除作業。按照施工進度,明日,牌坊連同附屬的崗亭等設施,將被夷為平地。一年之後,新的牌坊將在原址附近復建。

拆除前的武大校門

武漢大學檔案館館長塗上飆翻出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畫冊,向記者講起了武大牌坊的變遷:武大最早的牌坊,位於現存於街道口勸業場的民國老牌坊處,為木製結構,“建於1931年,仿北方牌坊式樣,四柱三間歇山式結構,琉璃瓦頂,略施斗拱,油漆彩繪,古樸大方。那時,該處是一片開闊地,木牌坊建成次年,就毀於龍捲風。”

1937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鋼筋水泥沖天式牌坊。其設計簡潔明快,寓意深遠:四根八稜圓柱,表示喜迎來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學子;柱頭上的雲紋和背面用小篆書寫的“文法理工農醫”六個大字,表明學校的學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藴。

隨着時代變遷,武大民國老牌坊漸漸被周邊林立的高樓包圍;而武大的大門,也退回到現在所在的位置。1992年,為迎接建校100週年華誕,武大以民國老牌坊為藍本,開始興建新的大門牌坊,於1993年教師節前建成。此次拆除的,即為此牌坊。2000年,與武大隔八一路南北相望的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併入該校,八一路成為兩個校區之間的障礙。去年,武漢市政府決定在此修建八一路下穿通道,現有路面建成廣場,讓南北兩個校區實現無縫對接。

武大基建管理部規劃與土地管理辦公室主任胡駿介紹,被拆除的牌坊不屬於歷史保護文物。八一路地下通道工程於今年6月20日開工,預計明年10月竣工。屆時,新的校門牌坊將於該校120週年校慶前在原址附近重建,規劃方案正在廣泛徵集國內外專家和廣大校友的意見和建議。

為保證施工安全,目前,該校已在校園楊家灣一側開闢西門作為臨時通道,供行人和車輛進出。

百壽古鎮尋“百壽圖”

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除了山水秀,桂林的人文歷史也值得深究一番。桂林永福縣壽城鎮,古稱:百壽。其名取自“百壽巖”崖壁上的摩崖石刻“百壽圖”,一百個楷、草、篆、隸、行等小壽字,端莊修麗,造型奇巧,聞名中外。盛夏時節,藍天白雲,山重水繞,層巒疊嶂,筆者慕名踏上探訪百壽古鎮之旅。

峯迴路轉百壽鎮

坐落於306省道上的百壽古鎮,自古就是交通重鎮,有水路和陸路通往各縣市。距桂林市區近90公里,柳州市融安融水兩縣城皆為80公里,南達柳州110公里;雖然遠離都市,但每天從百壽出發,到各縣市的客運貨運車輛,不計其數。

驅車壽城,沿途爬山過坳,有驚無險。一路極目遠眺,無不心曠神怡,全程是幾十個“s”組成的盤山公路,上坡轉彎,或者轉彎上坡;下坡亦如此。最高峯曰:“金竹坳”,另一高峯為:“楓木坳”。在車內往外四望,你會大惑不解:這車哪是在路上行駛?簡直是開在山道上的飛機,飛機穿雲過霧,驚心動魄;一面是懸崖峭壁,另一面則是幾百丈深的山谷,山谷間綠樹翻滾,雲層飄蕩。看不見行人,只見遠處的村落,似羞於見生人的小家碧玉,約隱約現於林木之中。

處處小橋流水,處處炊煙裊裊,處處雞犬相聞。百多米寬的大河把村落與省道隔開。過去,村民藉助船排渡江過河;現在,相距不遠處就有寬三四米,高約十幾米的吊橋,——吊橋由鋼筋水泥柱子,和幾十根鋼索組成。幾十公里,十幾座吊橋,橫跨綠水,連接青山,也不失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永寧古城多傳奇

到百壽追古思今,必親臨永寧州古城。古城位於百壽鎮北端,與百壽巖隔河相望。為筆者導遊的當地村民趙永成,以前在桂林周邊跑貨運,見多識廣:古城牆南北長四百三十米,東西寬一百七十米,高三點五至三點七米,厚三至三點三米。有東西南北城樓四座,除南門樓為重檐歇山頂建築,其餘皆為單檐建築,方正結實,高大雄偉。城牆建築用料講究,足可與桂林靖江王城相媲美。城堰內外璧為青色大料,中間用混沙拌料填實,並夯整牢固。

《永寧州志》曰:古城始建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先為土城,周長約千米,高五米,厚二米。成化十八年改砌為石城,牆心填土。隆慶六年(1572年)開東南西北四門,東稱“東興門”,南曰“永鎮門”,西為“安定門”,北呼“迎恩門”。永寧州是廣西境內現存最好古城之一,是研究地方歷史的珍貴實物見證,已列入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五百多年來,古城歷經戰火和洪水威脅;現在,一年四季常有考古專家和驢友光臨此地。

東西城門是居民納涼聊天的好去處。土生土長的陳家樂老奶奶,今年75歲,耳聰目明,談鋒頗健:古城共六百多居民,來自四面八方,姓氏多過二十。西城門左側的三間民房,到解放初期還依然是廣西銀行的辦事處;上世紀八十年代,改為政府糧食管理機構。“銀行辦事處改作糧管所之前,政府曾經派人來挖寶,青磚砌就的藏寶洞高約一人。當天,幾十名解放軍持鎮槍守,大家只能在遠處觀看,那一次挖出各種無數的大洋和“褲襠毫”。

原生態的永寧古城,奇風異俗和傳奇故事不勝枚舉。永寧州古城門皆為雙重券門結構,平時可以隨便出入;但辦紅白喜事就極有講究,——操辦紅喜事時,走的是南門和東門;本地流行土葬,運送過世老人的棺木上山,只能西北門。若有差錯,對不起,主家就得向古城居民披紅掛綵,燃放鞭炮發紅包。

“關着城門丟失水枯牛”,婦孺皆知的傳奇故事極富當地智慧人物的聰明才智。故事講的是壽城鎮“阿凡提”胡派來戲弄玩忽職守的縣官老爺,數百年來仍然令人捧腹;當地流行送紅蛋,新屋落成,小孩出生及滿月兑歲,老人做壽,到外婆家做客等紅白喜事都分發紅蛋。“現在,年輕人喜結良緣,迎親隊伍坐的是大小汽車,過去的永寧州人流行的是坐花轎,無論貧富,無論高官百姓;有錢人家抬六層八層,平民百姓手頭緊張者,再也要置辦三四層。一對新人,舅老爺小娘舅,媒婆大人等有幸成為轎上客。”

久負盛名“百壽圖”

百壽鎮和永寧州古城重量級的文物頗多,國內外遊客及桂林周邊的驢友,慕名前來探訪,絡繹不絕。——《非常大總統》、《紅七軍》、《廣西大圍剿》、《湘西剿匪記》等許多有名的影視劇都到此地拍攝。做客永寧州古城,筆者常常聽到男女老少的居民笑談自己在影視劇中的各種角色和奇聞趣事。

在百壽,除了古城久負盛名,還有百壽巖內的“百壽圖”。百壽巖舊稱“夫字巖”,寬敞明亮,崖壁刻有宋、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陰陽石刻近二十處,賦詩,格言,吉語 記事,以及明代鎮壓農民起義的史實,還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寧壽”二字。

相傳古時百壽巖前有丹沙井。常有一對白白胖胖的孩童出沒,系千年首鳥精所變。家住此的廖扶及家人常食用此井水。廖壽高齡150多歲,無疾而終;後其家人家族數百人皆長命百歲。宋代紹定年間,時任永寧知縣的史謂有感此事,於壽慶之日揮筆寫下該“壽”字,並邀請百名長壽老人,各獻一小壽字,他親自經年整理,寫入大壽字筆畫內,然後僱請名工巧匠鐫刻在巖內石壁上,成為現今的“百壽圖”。

“百壽圖”高175釐米、寬148釐米。字體結構緊湊,筆力遒勁。形為楷書但與正楷不同,其勾如露鋒、點似仙桃。其體非楷非隸非行非草,似楷似隸似行似草,渾然天成,無瑕可指,無懈可擊。一百個小“壽”字更是各有千秋,字體各異。其中楷隸篆行草甲骨文等無所不有、小壽字旁還註明文體出處。其中以朝代分有商鼎文、周鼎文、漢鼎文等;以地域分(古代稱國名)有鰭隸、燕書、西夏台書等;以字體論有易篆、古隸、古鬥金文、飛白書等;以書法家而言有程邈、懷素、虞(世南)書、蔡(襄)書、小王(獻之)書以及書聖王羲之的“換鵝經”文體等。還有字如其形的蝌蚪文、星斗文、火文、樹文、龍文、鳳文、聚寶文等。在桃形點的“聚寶文”內,還有如珊瑚、象牙、犀角、珍珠、熊掌、玉圭等,都是惟妙惟肖,琳琅滿目。

配於“百壽圖”的銘章,有“徐百公”、“許教宗”、“鄭尚書”、“高家賢”、“碣夫人”、“花葵夫人”等名不見經傳的古代書法家,皆可謂名家高手。尤其是我國古代女書法家,除在“百壽圖”中僅留其少數芳名外,國內外鮮見其芳跡,可惜書海茫茫蹤跡難覓了。

“百壽圖”是宋代以來的稀世之寶,被廣為傳頌。南宋,專事拓印裝裱“百壽圖”的作坊久盛不衰。朝庭顯貴,書香世家,百姓士庶都以擁有“百壽圖”而自豪。掛於堂中,門庭生輝,賓客爭相觀賞!更有商人遠行或浮游宦海者,把“百壽圖”作為護佑身家平安的寶貝!

標籤:古蹟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