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古今茶館的歷史介紹

校園2.67W

茶館,古代稱為茶寮、茶肆、茶坊、茶樓、茶房、茶店、茶社、茶鋪、茶亭等。茶館這個名稱,直到明代才見於文獻記載。下面就關於古今茶館的歷史變遷做一詳細介紹。

古今茶館的歷史介紹

六朝時期,江南品茗清談之風盛行。當時有一種既可供人們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處所叫茶寮。飲茶之風到唐代盛行,唐代封演在《封氏見聞記》中説:“自鄒、齊、倉、隸,漸至京邑。飲茶之風到唐代盛行,城市多開有店鋪,煮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可見唐代的城市已有煎茶出賣的店鋪,這也是我國茶館出現之初的情況。

宋代飲茶之風更盛,自京至各州縣,到處設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後,城內的幾條繁華街巷都設有很多茶坊。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中飲茶的畫面。南宋都城臨安(杭州)的茶館裝飾得十分講究,據《夢粱錄》記載:“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種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店面,四時賣奇茶異湯。宋代的茶飲經營也相當靈活,除白天營業外,還設有早茶、夜茶,同時還供應湯水茶點等。

宋代茶館多稱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樓的。元代時一般茶館叫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館更為發展,城市鄉村,到處都有。茶館的名稱,明代才出現。明代張岱在《陶庵夢憶》書中就有關於“茶館”的記載。隨着製茶技術的提高和飲茶方法的改進,明代城市裏的茶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清代是我國茶館鼎盛時期。茶館不僅遍佈城鄉,其數量之多,也是歷史上少見的。據記載,清代北京有茶館30多家,上海有茶館60多家。清代的茶館經營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以賣茶為主,也有的兼營點心、茶食、煙酒,還有的兼營説書和演唱。北方多見大鼓書和評書,南方則偏重只説不唱的`純説書,即評話和講唱兼用的彈詞,一直延續到現代。

現在,隨着旅遊事業的發展,我國各地的茶館漸漸增多,尤其是國內的一些著名的旅遊城市及風景點,供遊人品茗休憩的茶館、茶座,更是星羅布。四川人喜愛在茶館裏飲茶的風俗是全國出名的。成都的公園都有茶館,一般都設在最佳觀景點,品茗觀景,其樂融融。成都還有一種比較高雅的茶館,名曰文化茶園。不僅是品茗之處,也是文化娛樂的場所。人們可以一邊喝茶一邊欣賞四川清音、巴山名歌、京劇清唱等。江南,尤其是江、浙、滬一帶的茶館、茶座也相當興盛。目前,浙江的杭嘉湖一帶,不僅城裏有茶館、茶座,連農村集鎮,甚至熱鬧一點的村坊也有茶館、茶店。我國南北各地還有一批像揚州富春茶社、成都春蘭茶社、北京老舍茶館等聞名國內外的茶館。

由於每個地區的文化背景不同,各地區湧現出具有不同文化特徵的茶館,如四川茶館以綜合效用見長;蘇杭茶室以幽雅着稱;廣東茶樓主要是與"食"相結合;北京茶館則集各地之大成,以種類繁多,文化內涵豐富為特點。 盲目投資造成惡性競爭 綿陽茶樓裝修實例對茶樓降價和問題,過去經營酒店現在轉行開茶館的張老闆認為,現在茶樓很多,當然只有降價和靠返利來拉顧客。對茶樓打牌的現狀,他當初就是針對這種趨勢而關酒館開茶樓的。説到茶館文化,他卻顯得不屑一顧。 綿陽茶樓裝修實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回報率低導致茶館"茶味"漸失 綿陽茶樓裝修實例茶客一般晚上七八點鐘到場,一道茶喝上三四個小時,一張桌子一天的營業額也不過如此。為了維持經營,一些茶館只好創造徹底寬鬆的環境,並增添一些娛樂設施,以吸引更多的人氣,這使得茶館的"茶味"漸失,文化內涵也越來越淡。 助興項目的沒落造成"斷層" 早在幾年前,茶樓就成了"牌樓"的代名詞,到茶樓就是為了玩牌,否則不會去茶樓。茶樓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江西研究茶文化的專家告訴記者,茶樓在發展中,一些助興項目(如説書等)的沒落,而一時又沒有新的大眾化助興項目出現,從而有了一個"斷層",在此形勢下,大眾化的撲克麻將就替代了這個"斷層". 綿陽茶樓裝修實例隨着經濟生活的日益發展,人們物質和精神需求不斷上升,這個替代品由於它的俗陋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去茶樓開始變得索然無味。在消費羣體的上升需求面前,傳統大眾化茶樓卻固執地演繹着自己俗陋的項目,曾經愛它的人們只有越走越遠。

標籤:茶館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