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經典的教學設計

校園1.69W

引導語:教學設計,你懂多少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經典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課題: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

  科目: 高中生物

  教學對象: 高一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節,本節內容介紹了普遍存在於生物體中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以及細胞呼吸原理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應用。通過學習呼吸作用,讓學生了解了細胞呼吸的本質,從而認識到細胞呼吸原理在實踐中的應用。有氧呼吸的過程及原理與前面所學的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主動運輸、ATP等內容有密切的聯繫,也為後面學習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動的規律奠定基礎,因此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擬定了下列幾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①説出細胞呼吸的概念、類型、場所、生理意義、以及在實踐中的應用。 ②説明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概念、總反應式、過程和圖解、區別和聯繫。

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討論對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培養自我建構知識體系和對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教學中,通過分析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關係,滲透生命活動不斷髮展變化及適應的特性,學會用發展變化的觀點,認識生命。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我通過平時教學中對學生的觀察、瞭解以及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感覺到高一的學生已在國中學習過細胞呼吸,因此他們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同時他們也具有一定的閲讀語言表達和探究的能力,但對細胞呼吸的本質這樣抽象性的問題難以理解,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有待提高,針對這些問題我將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解決。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本課題設計的基本理念,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我採用了啟發式教學、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設計一個可以讓學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學習的場所。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2、主要採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 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學生將通過多種途徑,如:觀察、閲讀、思考、分析、討論、探究等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及突破策略

教學重點:有氧呼吸的過程

突破策略:1、通過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學生展示等方式,促進理解有氧呼吸過程來 突出重點:2、通過列表比較,簡明扼要的抓住要點。 2.教學難點及突破策略。 教學難點:有氧呼吸中的物質和能量變化。

突破策略:1、利用多媒體形象的展示有氧呼吸具體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學會寫相關 的反應式。2、利用化學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實質及相關呼吸作用的運算法則來突 破難點。

  六、教學過程

  (一)細胞呼吸的方式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各小組之間的學生互相提問,並進行歸納。

學生分組討論學習,互相提問,並進行歸納。

總結出結論:細胞呼吸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教師提問:

1.有氧呼吸怎樣進行?

2.細胞中與細胞呼吸有關的細胞器是什麼?

3.線粒體是由多少層膜組成?

4.外膜和內膜在形態上有什麼區別,內膜的特點如何與線粒體的功能相適應?

5.內膜和基質上有什麼物質?

通過一系列問題串,組織學生思考,討論並得出結論。自主學習:由學生先自學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提出問題,要求分析並討論:

1.有氧呼吸分為幾個階段,每一階段分別生成了什麼物質?發生的場所是什麼?

2.有氧呼吸過程中哪幾個階段有[H]產生?其去向?

3.有氧呼吸過程中哪幾個階段有ATP產生?最多的是哪一個階段?

4.是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氧氣的參與?如果把O2中的O用同位素做上標記,最終在那個產物中能檢測到標記?

  (三)無氧呼吸

  提問:

1.蘋果、香蕉儲存久了,會有什麼氣味散發出來?(回答:酒味。)

2. 劉翔在訓練時常會在第二天早上肌肉發酸,為什麼?

  提出問題,討論並分析:

1、無氧呼吸分為幾個階段?每一階段的產物是什麼?場所是什麼?

2、為什麼不同生物無氧呼吸的產物不同?無氧呼吸過程中,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的特點是什麼?

3、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異同?

  (四)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

多媒體展示: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比較表格。請學生分別回答,獲得有效教學反饋信息。

  (五)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

過渡:我們學習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那麼細胞呼吸有什麼意義呢?

教師指導: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遷移,聯繫動植物和人體的其他代謝過程加深理解。

自主學習:(對學—羣學) 閲讀無氧呼吸的概念及過程圖,自學無氧呼吸過程、產物、能量的釋放、概念等,在教師的組織、提示、引導下,歸納總結,並展示、點評。

學生閲讀:呼吸作用的意義,學生進行討論後展示,或者自由發言,利用無氧呼吸的知識解釋教材中相關的實例,聯繫動植物和人體的其他代謝過程加深理解。通過問題引入新知識的學習,可以很快的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瞭解知識的慾望。然後,在問題的引導下,組織學生閲讀課文。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討論後得出結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總結歸納能力等。

總結歸納:教師提示並用問題引導學生完成對本節課的知識的歸納和小結。

學生口頭展示並相互點評。

評價形式:賦分,並在黑板右側公示,利用簡煉、清晰的語言,再一次的突出本節課的重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七.教學反思

有氧呼吸過程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突破重點化解難點呢?課堂上我採用的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課堂上我發現,一下子把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閲讀完並填寫好學案也不是很簡單的。可以通過動畫放映讓學生整體感知一下有氧呼吸過程的複雜性,後再利用問題串任務趨動讓學生依次學習這三個階段,並寫上每一個階段的反應式。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本着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思想,我利用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手段,刺激學生多種感官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另一方面較好的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成功地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事實充分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非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問題意識,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達成一定的情感目標,併為突破重難點: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探究埋下伏筆。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除了仍然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用問題串任務驅動學生積極探究以外,我還準備讓學生以遊戲的方式填補卡片,卡片上畫一個大細胞,裏面有一個線粒體,可以準備上許多寫有各種反應物、生成物及ADP等的小卡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演示有氧呼吸的具體過程。最後是讓學生寫出總反應式,讓學生根據總反應式討論影響有氧呼吸的因素,為後面有氧呼吸的應用做好鋪墊。我相信,這樣的話,教學效果會更好!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