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國地理教程複習資料

校園7.78K

第一章中國地理區位與特徵

中國地理教程複習資料

一、四至及其地理意義

1、最北端為黑龍江省漠河附件的黑龍江江心,即53.5°N;

最南端為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9°N;

98%的疆土位於20~50°N之間,温帶、亞熱帶面積廣闊,光熱條件好

2、最西端位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烏恰縣西側的帕米爾高原東緣,即73°E附近最東端位於黑龍江省撫遠縣以東烏蘇里江匯入黑龍江的交匯處,即135°E附近國土遼闊,生存空間大

緯度地帶分異的基礎

中緯度,四季更替典型,季節變化明顯

二、對比中國與美國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徵的異同點。思考下列問題:

(1)為什麼美國東部的亞熱帶較中國的亞熱帶位置偏北?

沒有明顯季風氣候,受海洋氣候影響明顯,美國東部沿海有墨西哥暖流經過,有增温增濕的主要,使亞熱帶向北延伸

(2)為什麼中國和美國的荒漠區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國的荒漠區位置偏北,美國荒漠區位置偏南?

中國:

①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太平洋水汽難以到達。中國北部荒漠受蒙古高壓的影響,常年乾燥少雨,經常被高氣壓控制。

②地勢低窪,大陸性強,增温快

③南部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印度洋的水汽進入。

美國:

①美國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脈水汽難以進入,降水稀少,形成半乾旱氣候,又受冬季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

②中部平原貫穿南北,冬季極地冷空氣可以從北冰洋直達墨西哥灣,所以北部不幹旱。③加利福尼亞寒流經過減温減濕。

三、如何從人地關係角度認識中國地理特徵?

(1)地理景觀複雜多樣且地域差異顯著

首先體現在地形上,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種

在建築景觀方面,高原、山地的房屋為了防止低温風凍等災害多以磚瓦結構為主,而平原和盆地由於氣候炎熱,夏季多降雨,考慮到通風排水等因素,多以茅草結構為主由於各地區自然景觀差異顯著,造成人類經

濟、社會、文化、行為認知上相異。

(2)自然環境時空變化顯著:氣候季節變化明顯,季風降水不穩定,構造運動活躍,地表起伏顯著,易侵蝕的地表物質分佈廣發

(3)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影響深刻。主要體現在土地利用和產業結構兩方面。在中國農業化的進程中,人們圈地造田、伐木毀林,對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人地矛盾進一步激化。

第二章中國地理景觀格局及其演變

一、中國大地構造格局的特點

1、線性構造密集的地帶地殼活動強烈,線性構造不發育的地區地殼活動相對穩定

2、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單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邊界與主要構造線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幾何形態

二、中國地勢及其地理意義

1、地勢的特點:地勢較高,高差顯著;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

2、地理意義:西高東低的地勢趨向,使得水循環呈反時針方向,加強了東部季風的大陸性,控制着大河走向,便於東西航運

地形階梯變化,使得中國水力資源豐富,便於水能階梯開發,同時邊坡山地也成為交通開發的地勢障礙

地勢高及起伏較大的區域影響各不相同,三大自然區差異加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帶譜,呈現出多樣化

三、季風氣候與多山地形對中國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響

(1)季風氣候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特別是熱帶季風氣候區,是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基地。但季風的年際變率很大,易出現旱、澇自然災害。

(2)從氣候區看,耕地分佈在中温帶、暖温帶、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400mm等降水線以東地區;從地勢看,主要分佈在中國東部第三階梯。

(3)從氣候帶看,林地大部分分佈在中温帶、寒温帶的半濕潤區和濕潤區,從地勢上看,有林地主要分佈在山地和丘陵區,如大興安嶺和長白山。

(4)中國城市主要分佈在亞熱帶、中温帶和暖温帶;分佈集中沿海地區;分佈集中在海拔小於500m的丘陵、平原地區。

(5)難利用的沙漠、戈壁、沼澤等其他未利用地,主要分佈在西北温帶和暖温帶荒漠區和青藏高原區

四、高原季風形成機制(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

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區形成一個冷高壓,這就使高原空氣向外流動,呈反氣旋性環流。必然加強鄰近地區的下沉氣流,加強地面高壓,加強了由海陸分佈所引起的冬季風環流。

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現了熱低壓,高原上温度是同緯度同高度最熱的,對流旺盛,鄰近地的空氣流入高原,疊加在高原東側的季風之上,增強了鄰近地區低壓的強度,加強了夏季風環流。

五、青藏高原隆起對我國的影響(氣候和地貌景象格局)

(一)青藏高原的動力作用(分支作用和屏障作用)

分支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北部把冬季風分化為兩支:一支形成東風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則沿着祁連山成西或偏西北風吹向河西走廊,順地勢南下,形成冬季風通道,加劇了冬季風向東南的勢力;

夏季,西南季風抵達孟加拉灣再向北推進時,碰到青藏高原,即分為東、西兩支:一支沿喜馬拉雅山轉為東風向西吹去;另一支則沿着山脈的走向流向我國西南地區,加劇藏東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邊緣降水增多,並進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內部乾旱加劇。

受青藏高原的阻擋,西風氣流的分叉、繞行,東流與匯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強大的西風帶。分支氣流形成於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與東亞季風的進退有一定的關係

屏障作用:

北部蒙古一帶很少受到南來的暖氣流的影響,有利於冷空氣的堆積,形成強大的蒙古高氣壓,盛行下沉氣流,加劇了蒙古高原的乾旱。

西側阻擋了從西來的西風帶氣壓系統,有的在高原西側滯留、減弱,甚至消亡。南側印度地區,由於高原阻擋了冬季風的南下,所以比同緯度地區温度高而氣壓低,

温度的年較差小。

東側的四川、漢中一帶,為氣流的相對靜止區,氣流擾動少,風力弱,多小渦旋,少有發展

(二)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作用

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區形成一個冷高壓,這就使高原空氣向外流動,呈反氣旋性環流。必然加強鄰近地區的下沉氣流,加強地面高壓,加強了由海陸分佈所引起的冬季風環流。

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現了熱低壓,高原上温度是同緯度同高度最熱的,對流旺盛,鄰近地的空氣流入高原,疊加在高原東側的季風之上,增強了鄰近地區低壓的強度,加強了夏季風環流。

最明顯的.地理格局影響就是:導致我國眾多大江大河都是由西向東或東南方流,因為青藏高原的海拔關係。還有就是青藏高原讓我國東部的氣候更適宜,因為它的存在我國東部就變成處於高原和海洋之間,這樣格局是好的地理氣候格局。夏天吹東南季風沒有阻擋。

還有就是青藏高原能有效制止西南季風北上,這樣會給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帶來豐富迎風坡降雨

六、中國與世界同緯度國家相比,水熱格局有何特點

(1)氣温與温度帶:①冬寒冷夏暖熱②氣温年較差大,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氣温較同緯度地區偏低④6個温度帶

(2)降水與幹濕地帶:①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減少②降水季節分配不均③降水變率大④4個乾濕地帶

(3)水熱組合與氣候地帶:①雨熱同期②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的氣候地帶分異

七、土壤植被地帶

(一)、土壤地帶:

土壤水平地帶性分佈在中國境內展現得比較完整,其中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紅壤、黃壤與黃棕壤帶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秉承東西向伸展,西側之抵橫斷山系。

土壤垂直帶譜的結構存在着明顯的空間差異,並常隨山體高度和山體形態的不同而呈現有規律的變化。

(二)、植被地帶

中國東部濕潤、半濕潤區南北植被地帶變化。依次分佈着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暖温帶落葉闊葉林—温帶針闊葉混交林—寒温帶落葉針葉林。

中國北方東、西植被地帶變化。自東向西隨降水量的下降,依次分佈着濕潤區針葉闊葉混交林—半濕潤區森林草原—半乾旱區草原—乾旱區半荒漠及荒漠—極端乾旱區荒漠等。

(三)、土壤-植被水平地帶模式

1、東部在温度驅動下,形成土壤-植被緯度地帶模式

2、西北部在水分驅動下,形成土壤-植被經度地帶模式

3、青藏高原在高度、熱量和水分三重驅動下形成土壤-植被高原水平地帶模式

(四)、土壤-植被垂直帶譜與水平地帶的關係

1、山地垂直帶譜以其所在的緯度(水平)地帶為基帶

2、東部濕潤山地垂直帶譜的結構,從南向北由繁變簡、層次減少,垂直帶的分佈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趨勢

3、從東部濕潤區到西部乾旱區,隨乾旱程度加大,植被-土壤帶的高度逐漸升高,帶譜的結構趨於簡化

八、分析中國土地覆蓋/利用的區域差異

1、黃淮海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及四川盆地主要是城鄉建設用地顯著擴張;

2、東北山區和內蒙古東部地區以林地和草地的開墾為顯著特點,東北平原以旱地、水田的相互轉換為主;

3、華北山地、黃土高原積及秦嶺山區草地開墾、退耕還林還草及撂荒現象並存;

4、東南、華南山地丘陵區林地面積明顯擴大;

5、華中湖泊密集地區退垸還湖明顯,華中丘陵區毀林與造林同時並存;

6、四川盆地周邊山地、貴州及雲南西部山區林地減少,雲南中部地區一退耕還林還草和草地向林地的轉換為主要特點。

從總體上來説,徐楠地區以林地的變化為主要特徵;西北乾旱與綠洲農業區,傳統綠洲邊緣部分土地被開墾為耕地,同時綠洲內部的原有耕地因土地退化而撂荒。

九、分析中國地理景觀演變的軌跡和主要驅動力

(一)第三紀以來地理景觀格局及其演變

①燕山運動後,中國大陸處於相對寧靜階段,經長期侵蝕和堆積,古近紀淮平原面發育廣泛,可劃分出三個西北-東南走向,自西南向西北更替的景觀帶

②新近紀地殼發生強烈運動,即喜馬拉雅運動,經過兩個強烈的活動期,現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由於亞歐大陸連成一片,海陸熱力對比加大,海陸季風環流加強,而行星系環流減弱,形成了古季風,東西分異對比加強,現代三大自然區顯現,表現在東部亞熱帶變濕、西北乾旱加劇、青藏高原降温,形成了六個自然景觀區域

(二)第四紀中國地理景觀形成於演變

①受到全球性的事件即冰期與間冰期交替的氣候控制,經歷了氣候的冷暖期交替、黃土的堆積與侵蝕、海退與海進等過程

②深受區域性事件即劇烈的新構造運動影響,經歷了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現代季風形成、西北乾旱化過程等,形成獨特的三大景觀區;同時也經歷了古人類的形成與發展

(三)全新世氣候波動與地理景觀變化

①進入全新世,全球處在氣温升高的時期,北半球森林帶北移,隨着冰雪融化,海面升高。

②全新世時期人類自然環境形成與演變最為突出的是農業進化過程,伴隨着氣候冷暖變化,經歷了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的演變,農業在地區上收縮、擴展和轉移。氣候波動與農業進化過程的對應表現為:暖期北方農業擴展迅速,全國農業發展;冷期南方農業發展迅速,北方農區退縮。

(四)城市化與地理景觀格局變化

中國早期城市景觀形成於商代末期,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流域和淮河上游地區;隨着封建經濟的繁榮和重心的轉移,城市景觀格局由淮河流域向長江流域轉移;明清時期,城鎮空間分佈重心是在沿江、沿運河、沿海地區。1949年以後,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進程迅速,表現為城市人口數量、規模、經濟的迅速增長。城市景觀格局變化具有明顯的歷史承接性和擴展性。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城市密集程度和交通聯繫條件等因素,劃分為城市密集區、城市羣和城市發育區,城市景觀的空間類型格局具有東、中、西的地帶差異

第三章中國人口及城鎮化

一、中國人口基本特徵

1、人口總量特徵:基數大,人口波動上升;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

2、人口結構特徵:性別結構不均衡;年齡結構進入成年期;

增長較快的少數民族人口;人口文化素質逐漸提高且地域發展不均衡;

從業人口增長快,人口從業結構變化明顯;城鎮人口比例快速增長

二、如何理解中國人口數量大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人口增長對生存環境的壓力。一是生存空間及承載力;二是地球對人口的容納量,是指人類在地球上維持永久生存下去的最多人口數。

2、對氣候的影響。人口增長會因呼吸、燃燒、工業發展等使排入大氣的CO2、NOX、SO2增加,引起酸雨和光化學煙霧、温室效應等發生

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人口城鎮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但由於人口過分集中,導致住房擁擠、交通堵塞等問題。

三、如何理解中國人口數量大對資源國情的影響

資源是有限的,人口的不斷增長,對資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人們的節約意識和保護意識薄弱,對資源的需求量大,工業、農業、生活對資源的浪費和污染,使中國的資源面臨巨大的壓力。

四、如何理解中國人口數量大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1、提供了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使工業成本降低,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消費

2、但人口素質不高,高科技產業人才難覓,使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緩慢。

五、胡煥庸人口線的地理意義

1、黑河(愛輝)—霍林河段:此段“胡線”的穩定存在,主要受地形和温度的影響。東部為東北平原,西部則為大興安嶺。

2、霍林河—榆林段:東部為半乾旱偏濕地區,西部則為半乾旱偏乾地區,該線兩側呈現明顯的降水差異。此段“胡線”是農牧交錯帶所在地

3、榆林—天水段:東部為大面積黃土丘陵溝壑區,西部則為現代剝蝕山地、風沙高原與黃土丘陵的交錯分佈區。此段“胡線”顯示出明顯的向西推移。

4、天水—騰衝段:東西兩側最大差異是地勢和地貌。此段“胡線”穩定存在是由地勢以及氣温條件所制約的。

“胡線”形成全國宏觀尺度上的人與資源、環境、發展之相互關係的東西差異。

六、為什麼胡線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始終未變胡煥庸線是適宜人類生存地區的界線,其兩側還是農牧交錯帶和眾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種植帶的西北邊界。同時,中國的貧困縣主要分佈在胡煥庸線兩側。胡煥庸線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

這條線從黑龍江省璦琿到雲南省騰衝,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線東南方36%國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遊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劃出兩個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胡煥庸線東南側壓倒性地顯示出高密度的經濟、社會功能。胡煥庸線西北側地廣人稀,受生態脅迫,其發展經濟、集聚人口的功能較弱,總體以生態恢復和保護為主體功能。

七、分析中國城鎮化的特點和影響

1.中國城鎮化長期滯後於工業化和非農化

2.中國城鎮化與經濟增長一樣波動性較大。中國城鎮化進程波動起伏,除了城鎮化率出現過倒退、停滯外,更常見的是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或減慢。中國經濟高增長時期通常對應着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而經濟發展停滯或緩慢期也常是城鎮化發展的停滯(甚至倒退)或者遲緩時期

3.中國城鎮化在很大程度上為政府所主導。

標籤:複習資料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