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校園3.02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正確運用數字表示7以內物體的數量,鞏固對7以內數的認識。

2、愛自己的家,樂於幫助爸爸媽媽招待客人。

3、能獨立完成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筷子若干雙,托盤一個(內裝有小包裝的糕點若干),碟子3-5個(邊上分別貼有一張7以內的數卡);實物展示儀。幼兒用書,幼兒人手一支筆;1-7的數字印章、印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我幫媽媽夾花生。

教師:今天爸爸媽媽邀請了朋友來做客,你是家裏的小主人,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呢?

鼓勵幼兒提出幫助父母整理家裏的'物品,招待客人。

教師(出示貼有數卡的碟子):客人來了,爸爸媽媽要邀請客人吃點心。你知道客人想吃幾個點心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出示裝有花生的托盤):誰願意幫客人拿點心?請個別幼兒示範拿點心,鼓勵幼兒看清卡上的數字,邊拿邊數。

教師將幼兒裝有點心的小放在視頻展示儀下面,師幼共同檢查花生的數量和數卡是否一致。

二、幼兒操作活動。

給客人送點心。仔細觀察圖片上客人想吃幾個點心,想一想每個方框裏放了幾個點心,用連線的方法把點心送給客人。

添上幾棵花生。觀察畫面,説説客人想吃幾棵花生,方框裏已經有幾棵花生,給每個方框裏添上一些花生,讓方框裏的花生數量和客人想吃的花生數量一樣多。

三、評價活動。

教師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請幼兒説説:你知道客人想吃幾棵花生嗎?你在方框裏添上了幾棵?現在方框裏有幾棵花生?它們一樣多嗎?

表揚能獨立完成活動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ABAB的排列規律。

2、嘗試有規律的交替排序,培養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活動準備:

課件,紅色、藍色的花,小兔回家的路,展板,小兔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小兔搬家

1、教師頭戴小兔頭飾:"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

2、我今天有個好消息想分享給小朋友們:我要搬新家了!所以,我想去採些花來裝飾我的小路。

(二)探索、發現規律。

1、漂亮的花

(1)哇,草地上有好多花呀,我們一看,有哪些顏色?

(2)這些花是怎麼排隊的?指名説———集體説(引導幼兒看課件觀察,並説出排序的規律。)

(3)老師:原來這些花是按照一朵紅色,一朵藍色,一朵紅色,一朵藍色的規律交替的排列着。所以顯得更漂亮。

2、摘花啦

(1)小兔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摘花了,我們來看看小兔是怎麼摘花的吧?

(2)教師邊操作課件,邊請小朋友説一朵紅色,一朵藍色,一朵紅色,一朵藍色。

(3)草地上的花真多呀,小朋友也來幫我一起摘,好嗎?但是在摘花摘花的時候我有個要求:一朵紅色,一朵藍色,一朵紅色,一朵藍色的摘,邊説邊摘。

(4)幼兒操作摘花,教師在旁指導。

(5)引導摘完花的幼兒將花送進各組的框子。

3、裝飾小路

(1)小朋友們幫小兔摘了好多花呀,小兔已經開始裝飾小路了。

(2)教師出示已經裝飾好的小路,引導幼兒説説,小兔是怎麼裝飾小路的`?

(3)請個別幼兒操作。

(4)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試試?那我們現在走到桌子旁,趕緊去試試吧!

(5)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展示成果

(1)將幼兒的作品連在一起展示在展板上。

(2)請幼兒觀察,驗證小路是否正確,有問題的我們一起驗證。

(3)師幼一起驗證個別成果。

(4)謝謝小朋友幫我裝飾了小路,今天的小路裝飾的都特別漂亮。

(5)那我們現在踏着這漂亮的小路,一起去小兔家玩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實物的大小,認識大小標記,能根據大小標記正確的擺放物品。

2、觀察實物大小,學會正確匹配大小標記,並樂於和同伴一起探索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

3、正確握筆,要求進行連線操作活動,大膽的用語言講述。

二、活動描述:

前幾天我上了一節園內教研課——小班數學《大大和小小》。本次活動有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出示兩隻熊讓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説出哪隻大,哪隻小,然後過渡到讓幼兒給兩隻熊送禮物,最後是遊戲找朋友。本次活動難點是區別大小並進行分類,會用語言表達“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準備了一大一小兩隻熊,請小朋友觀察比較,哪隻熊大,哪隻熊小,這一環節結束後,讓幼兒把兩隻熊送到事先準備好的兩間房子裏,並強調大熊喜歡住大房子,小熊喜歡住小房子,幼兒很快地比較出了房子的大小並把兩隻熊分別送到他們住的房子裏。到了給兩隻熊送禮物的環節,我説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我們給他們送些禮物好不好,記住了大熊喜歡用大的東西,小熊喜歡用小的`東西,我們送禮物的時候一定要説“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大多數幼兒的禮物都送對了。可是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許多幼兒不會把這句話連貫地表達出來。第三個環節是今天大熊和小熊收到了這麼多的禮物非常高興,想到草地上去玩了,他們邀請小動物們一起玩,大熊和大的動物玩,小熊和小的動物玩,幼兒拿出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動物送到草地上,這一環節和第二個環節差不多,幼兒的操作很快地完成了而且興趣濃厚。

三、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數學活動作為探索性活動的形式之一,有益於對幼兒進行思維的訓練,而操作材料又是教育目標的載體。在數學活動中優化操作材料,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現出來,才能使幼兒能隨機地感知數學、走進數學。

在材料提供時,教師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觀察,發現現階段孩子的興趣需要,考慮現階段的培養目標,與教育目標保持一致,使材料充分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為孩子準備的材料儘量具有實用性和生活性原則。

這次活動中老師以大熊和小熊的情節開展活動,這些富有娛樂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能有興趣地反覆多次地進行練習。尤其是最後的得到禮物,禮物是比較可得,又是孩子很喜歡的,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參與積極性,孩子人人都能參與,既鞏固了孩子的知識,又獲得成功的體驗,一舉多得。

但是通過上課、反思,我也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節向下一個環節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幼兒操作,老師過多的去牽着幼兒走,應該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的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整個活動的時間有所延長。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還不夠精煉、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與此同時更要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後教學中不能忽略地方。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有趣的數字

活動目標:

1、認識3和3的`數量。

2、培養手眼協調的能力。

3、增強數數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數字卡“3”。

2、葉子。

3、不同顏色的棉線。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數字卡“3”,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 “3”字像什麼?

二、結合情境,幼兒認讀字卡

1、把一片葉子貼在白板上,請幼兒數一數有多少片葉子。再請一位幼兒在白板上多貼一片葉子,並請其他幼兒數一數有多少片葉子。接着請另一位幼兒把一片葉子貼在白板上,老師與幼兒一起數一數白板上共有多少片葉子,並出示數字卡“3”,請幼兒認讀。

2、出示打了一個小孔的葉子。給每位幼兒發不同顏色的棉繩,請幼兒把葉子分成三片一組,穿在棉繩上。問小朋友每一串上有幾片葉子?

三、躲起來的“3”

請幼兒從玩具架上挑選3件相同的玩具,拿回來向大家展示。

總結分享

教師與幼兒一起數一數每條棉繩上葉子的數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價值取向:

1、認識各種用品,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2、比較物品的大、小,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3、三種物品比較大小,感知大小的相對性。

材料設計:

1、畫有三個格子的底板一張。

2、實物圖片:各種生活用品(椅子、房子、桌子、衣櫃、鍋子、杯子、鈕釦)

3、實物圖片:各種汽車(卡車、小轎車、救護車、消防車、麪包車、雙層公交車、自行車、摩托車)

玩法提示:

1、兩位幼兒一起玩,一位幼兒負責在底板上放上三張卡片,分別放在三個格子中,另一位幼兒説出誰最小。(交換角色遊戲)

2、卡片要不同放置,如:椅子、房子、桌子(椅子最小)而房子、衣櫃、桌子(桌子最小)。

指導要點:

1、能夠根據物品的實際大小來判斷最小,不受畫面的干擾。

2、引導幼兒説出實物的名稱,並進行比較大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名稱:

給圖形寶寶排隊

活動來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告訴我們:"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科學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擴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本次活動中的圖形是幼兒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圖形,這讓幼兒既會感到親近熟悉,又感到新奇,對於老師來説,既符合現實水平,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操作、遊戲等活動,初步感知一一交替排序規律。

2.情感目標:樂於參與遊戲活動,體驗到數學排序活動的樂趣。

3.行為能力目標:嘗試按一一交替的方式給圖形寶寶排對,並嘗試大膽的講述出來,獲得一定的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大圖形寶寶一組,若干組小圖形寶寶,盒子一個,顏色交替的閃光紙一串,大的紅花一朵,小的'紅花若干朵,有馬車的圖片,關於喜羊羊和灰太狼排序的PPT,歡快、有節奏的音樂

2.經驗準備:提前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圖形,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性別。

重點難點:

重點: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難點:動手操作,能按一一交替的方式排序。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感知排序

師:今天圖形寶寶送給了我們寶貝一件禮物,我們一起來猜一猜是什麼呢?(教師拿出一個小盒子,幼兒回答)

師: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結:彩色的閃光紙交替出現,先是藍色,再是綠色,通過幼兒觀察,初步感知排序。

二、集體探索

(一)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1.圖形寶寶是怎麼排隊的--學習圖形間隔排序規律。

師:剛才就在我們看完圖形寶寶送給我們禮物的時候,圖形寶寶説要到我們班上來做客,哪個圖形寶寶來了?來了幾個圓形寶寶?還來了誰?(三角形),請你排在圓形的後面。(讓圓形和三角形交替出現)師:現在我們來告訴圖形寶寶,它們是怎麼排隊的?(幼兒回答)師: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教師引導幼兒一起敍述)師:排在最前面的是誰啊?後面又是誰啊?

小結:圓寶寶與三角寶寶是一個一個間隔着排隊的。

2.圖形寶寶不見了--初步嘗試圖形間隔排序

師:"這裏還有一個三角形寶寶和圓形寶寶沒排好隊,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幫忙,就像前面圖形寶寶一樣,一個交替着一個排好隊,誰願意?"(幼兒上去操作)

師:這兩個圖形寶寶和前面排得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吧,告訴圖形寶寶他們是怎樣排隊的吧。(教師引導幼兒一起敍述)

3.遊戲--什麼圖形不見了。

師:你們都將記住圖形寶寶是怎樣排隊的吧,現在寶貝們都閉上眼,不許偷看喲!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藏起來啦!我們一起把它喊回來好不好?(教師從其中抽去一個圖形,然後問幼兒哪個圖形寶寶不見了。)

三、幼兒自主探索,操作"圖形寶寶來排隊"

師:我們玩到現在正方形寶寶和心形寶寶有些不開心了,它説為什麼你們一直都在幫助三角形寶寶和圓形寶寶排隊,都沒有幫它們排隊。

師:寶貝們,我們現在就幫正方形寶寶和心形寶寶排下隊吧,就像,剛才三角形寶寶和圓形寶寶那樣,一個接着一個,一個間隔着一個。

幼兒進行自主操作,教師在旁觀察指導,提醒幼兒圖形寶寶是一個間隔着一個排隊。

四、交流討論,總結分享

師:我們看一下寶貝們是怎麼樣幫助正方形寶寶和心形寶寶排的隊呢?

(幼兒完成後,進行交流討論,展示幼兒的作品)

小結:圖形寶寶要一一間隔的排好隊。如果出現二二間隔等的創新排序,應該給予幼兒充分的肯定。

五、遊戲"男女寶寶排排隊"

師:我給大家看一樣東西,你們看下這個是什麼?(幼兒回答)

師:這個是圖形寶寶們回家用的馬車。唉,玩了這麼久圖形寶寶也累了,它們現在要回家了,它們邀請我們去家裏做客。除了邀請了我們,還邀請其他小動物去它家玩。讓我們看看都是什麼小動物呢?

(一隻喜羊羊,一隻灰太狼,一一排列)。

師:啊,它們都準備上馬車了。可是我們也要像它們那樣排好隊才能坐上大馬車。我們這裏有男孩子和女孩子,該怎麼辦呢?(幼兒回答)師:我們要一個男孩子和一個女孩子一一間隔的排好隊。

小結:男孩子和女孩子一一間隔的排好隊。

六、結束活動

那我們現在就乘上馬車出發吧!(在音樂中結束)

活動延伸

在本次活動以後,幼兒對一一間隔排列有了一定的經驗。因此在本次活動結束以後可以讓幼兒找一找周圍的生活環境中一一交替排序的物品,與他人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