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二年級語文《最大的書》教案設計

校園1.96W

  【課前透視】

二年級語文《最大的書》教案設計

本文記敍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勘探隊員交流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課文語言簡潔,以對話貫穿全文,融地質知識於課文之中,字裏行間充溢兒童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通過學習培養同學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意識。

對小同學來講,這篇課文的內容極富吸引力,同時以人物對話為主要敍説方式也是課文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同學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同學讀好人物的對話,引導同學在對話中發現,體會,在對話的朗讀中引發對自然科學知識發生濃厚的興趣,發生研究、探索的願望。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培養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對話。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關地殼變化、化石等相關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依題激疑:你們讀過書嗎?你們知道最大的書是什麼樣嗎?(板題)課題中的“書”為什麼加上引號?你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師出示化石標本或相關的圖片資料,啟發: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它們究竟是怎樣得來的呢?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本“書”,看看這本“書”是怎樣介紹的!(板題)

〖對話平台

一、初讀

1、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識字生字。

出示“我會認”的內容,引導同學進行識字交流,可以採取組內交流的形式,説説自身已經認識了哪些字,是怎樣認識的?同時交流記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換偏旁、組詞語以和同學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同時把自身不懂的詞語作一標誌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識字情況。分段合作讀文,互相檢查讀文情況。教師巡視吸收反饋。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相機引導同學交流識記重點字的方法。同時,教師強調重點字讀音、字形等相關內容。如:“冊”是平舌音;“質”讀第四聲;“巖”和“印”的聲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識字能力是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去組織引導同學交流識字經驗,培養同學自主識字的能力。

二、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巖、冊、寶、刨、痕、質”。

2、引導同學從筆劃、結構等方面觀察這些字的.特點。組織同學進行交流,教師相機強調。

如:“厚”字上下都無點,“寶”字下邊是“玉”不是“五”,“印”字右邊是單耳,不能寫成雙耳。

3、“挑戰難點字”。啟發同學到板前書寫大家認為不好寫的字,師生評議。

4、同學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同桌互相評議。展示優秀的作品。

觀察、交流是寫好字的一個重要前提,引導同學到板前範寫難點字,激發同學寫字的積極性,培養同學大膽嘗試,向困難挑戰的精神。相互交流與評議,促進了同學欣賞水平的提高。

三、質疑

1、快速讀文,考慮: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或者提出問題考考大家?

2、組織交流,解決疑難。

這一環節,可有效地發展同學的問題意識,培養讀書能力。解決同學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和時地瞭解了同學對於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但要注意字詞等方面的內容可以當場解決,其他涉和課文內容的問題,可以簡略處置,為下節課作準備。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一、回顧

1、聽寫(指讀)詞語:

地質隊員 勘探 巖石 波痕 煤炭 認真

奇怪 閃光 透明 寶藏 足跡 創根問底

2、接讀課文,引導同學回顧課文,進一步檢查同學的讀文情況。

二、研讀

針對上節課提出的問題,讓同學在讀中感悟,在交流互動中有所得。

問題假設:

1、文題中的“書”為什麼要加上引號?

2、這本書裏有什麼?有字嗎?有圖畫嗎?

3、讀了這本書,我們能知道什麼?

4、這本書有什麼作用呢?

引導同學採取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看看從讀中能解決哪些問題。如:自由讀、小組交流讀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全班進行交流,互相補充,教師相機點撥。在交流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同學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入理解。如:寶藏、刨根問底等。

閲讀是同學個性化行為,引導同學讀會考慮,讀中探究,讀中感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突出了同學的主體地位。

三、演讀

1、小組合作演讀課文。

角色選定。

熟讀對話。

分角色朗讀,熟悉人物的語言特點。

創編動作。

2、朗讀展示,師生一起評議,加強對話的朗讀指導。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後想幹什麼嗎?説説你的根據。你能猜測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嗎?你有什麼樣的感想?

結合文章以對話為主要敍説方式的特點,組織同學進行角色扮演,進而深入體會當時的場景和人物的心理,促進了同學閲讀能力的提高。同時通過“演、創、猜”活動,也培養了同學的創新意識和理解能力。激發了同學們探索自然的興趣,發奮學習的熱情。

四、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埋、陸、鐵、底、趴”。組織同學觀察其筆劃、結構等方面的特點。

2、教師範寫同學認為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注意的問題。

3、同學練寫,師生評議。

五、拓展

1、通過課外的閲讀和收集,你還知道其他相關的資料嗎?組織同學交流展示。

2、安排課外收集活動,準備一次規模適當的的“自然界的奧妙”展。

課內外結合,有效地促進了同學興趣地培養和良好個性的發展。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勘探:查明礦藏分佈情況,測定礦牀的位置、形狀、大小以和地質構造等情況。

寶藏:貯藏的珍寶或財富,多指礦產。

刨根問底:追究事情的底細。

〖相關鏈接

1、中國化石網: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質歷史時期中曾生活於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將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稱為古生物,全新世以後的生物稱今生物或現生物。大局部古生物已經滅絕,僅有少數古生物仍延續至今,稱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後由於自然作用保管在地層中的遺體或遺蹟稱為化石。

3、化石與地層

構成地球表層成層的巖石,叫做地層。地層原本是一層一層地沉積而成的,一般來説,先沉積的地層在下面,後沉積的地層在上面,所以下層地層的年代比上層的古老。但是,由於地球外表不時運動,地層也會隨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層順序發生某些變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現和地層的形成,有着平行的關係。也就是説,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複雜,分類地位越高等。

地層一層層地重疊,像書頁一樣,保管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歷史記錄,化石就像這巨大歷史書中的文字。人們根據地層中的巖石,可以分析出地層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斷當時生命世界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