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投資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畢業論文

校園2.22W
  投資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畢業論文第1篇: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截至2014年全國共有40餘所高等院校開辦投資學專業,湖南省的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商學院、懷化學院等高校開辦了該專業,該專業是隨着經濟、金融全球化浪潮及我國投資市場的發展過程孕育出的一個新興專業。近幾年投資市場的內、外環境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加之該專業創辦的時間較短,如湖南農業大學於2009年才首次招收投資專業本科生,這一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積累的經驗不多,基本上嫁接金融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專業教學體系的建立以及教學質量的評價等方面,還沒有充分體現投資學的專業特徵和滿足專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如何設計更為合理的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

投資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畢業論文

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與人才的教育培養有關的理念、學科分類與專業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體系、教學評價等所有環節的總和,即“人才培養目標是什麼”、“培養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等幾個重要問題[1]。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學校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出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首先必須轉變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本科教學的核心,關係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各個教學環節的組織實施,人才培養特色的體現以及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及其發展狀況。因此,各專業發展過程中應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投資學專業是一門融金融學、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管理學等多門學科於一身,交叉性和應用性強的專業。該專業着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經濟、投資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具備固定資產投資、金融資產投資等各類投資決策和運作管理能力,具有較高綜合素質與開拓創新精神的應用型、複合型的專門人才。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與運行是依據培養目標而確定的[2],在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和實施過程中,應圍繞該人才培養目標。

二、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調查與分析

為了解投資專業學生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情況,筆者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對象為湖南農業大學投資專業大三、大四的學生及部分畢業生,調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調查為2015年5月份,主要調查對象為2011—2012級投資專業學生,第二次調查為2016年6月份,主要調查對象為2013級投資專業學生,因為這部分學生在校時間長,對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較為熟悉。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涉及投資專業學生對人才培養中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手段、教學方式、課程考核方式、教學質量以及就業前景的評價等。兩次共調查了114名學生,包括2011級21人,2012級50人,2013級43人;男生46人,佔40.35%,女生68人,佔59.65%。

(一)專業教學內容

接受調查的學生中32人認為安排的教學內容合適,70人認為安排的教學內容一般,同時有7人認為不合適,5人回答説不清楚,分別佔6.14%和4.39%。不合適的原因之一在於教學內容過於偏向理論。投資專業是一門專業性、技術性都很強的專業,教學內容應理論和實踐並重。在課程教學中,開設實踐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學生對該專業的學習興趣,鞏固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調查的大部分學生熱愛實踐教學,很喜歡和喜歡實踐教學的學生佔總樣本的85.09%,實踐教學內容中63.16%的學生喜歡大概兩個星期(2016年為一個月)的投資模擬大賽。但是目前投資專業人才培養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強調課堂知識的傳授,教學實踐環節相對缺乏。目前,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是通過社會調查、虛擬投資模擬實驗、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環節體現,其中社會調查、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由於教學條件欠缺,包括場地、配套設備等不足,這些環節多流於形式。雖然在教學計劃中安排了為期半年或一年的實習計劃,但很難落到實處,普遍存在走過場的現象,也缺乏有效的考核措施,對學生投資實踐能力提高的作用還不夠明顯。

(二)課程設置

培養何種素質的投資專業人才受到課程體系的影響。投資專業教學計劃中高等數學、英語等公共基礎課佔總學時(不包括選修課,下同)的比重為51.43%,統計學、會計學、財政學等專業基礎課佔總學時的比重為35.38%,證券投資學、項目融資、投資項目評估等專業主幹課佔總學時的比重不到15%。另外提供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理財、投資組合管理等21門專業選修課,共720個學時可供學生選擇。這一課程設置與學生的主觀意願存在一定差距,他們認為專業主幹課所佔的百分比應最高,平均為44%,其次是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所佔的百分比分別為25%、19%、12%。大三、大四學生對該專業各課程的相對重要性,應具備什麼樣的知識結構最具説服力,所以他們的意見應該作為未來教學計劃調整的重要依據[3]。

(三)教學手段及方法

教學手段包括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是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幻燈片、小黑板、多媒體、實物展示台等工具、媒體或設備。投資專業教學中教師主要使用的教學工具為黑板與幻燈片,這與學生的期望一致,63.16%的受調查對象希望黑板與幻燈片教學相結合。他們認為教學中幻燈片應是輔助手段,更希望的是教師能夠生動地、深入淺出地講授知識,而不是把多媒體課件變成電子版教材。該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等。教師對重要理論知識的教學,一般採用講授的教學方法,並結合相關理論,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討論,以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課堂教學中也採用討論法,學生通過分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當前教師在這三種教學方法的採用上以講授法為主,其次是案例教學法、討論法。但83.33%的受調查學生希望理論與案例相結合,認為案例教學法對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啟發很大的學生佔55.26%,希望教師在課堂上能夠結合實際多分析一些案例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習的知識。

(四)課程考核方式

課程可劃分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理論課程又可分為必修的和選修的理論課程,各課程根據性質的不同考核方式不同。必修的理論課程考核方式以閉卷考試為主,絕大部分課程平時成績佔總成績的30%,選修課一般以提交課程論文為主,少數選修課採取的是開卷考試的形式。實踐課程多采用交實習報告和實習作業的考核方式。調查結果發現,認為理論課程、實踐課程考核方式安排不夠合理的樣本學生分別佔23.68%、28.07%。雖然50.70%的樣本學生認為課程論文有助於提升尋找資料的能力,25.35%的樣本學生認為課程論文有助於理解課程知識,但30.99%的樣本學生認為寫課程論文效果不理想。樣本學生也認為課程平時成績的比重應有一定的提高,佔總成績的37%左右比較合適。閉卷考試、開卷考試、獨立完成課程論文、團體完成課程作業等課程考核方式中樣本學生更喜歡開卷考試和團體完成課程作業,分別有50人、35人選擇,各佔樣本學生的43.86%、30.70%。可見,目前該專業部分課程考核方式與樣本學生所期待的也有一定的差距。

(五)專業教學質量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投資專業人才培養整體狀況的滿意度評價中,十分滿意及滿意的佔54.39%,一般的佔38.60%,5人回答不滿意,3人回答説不清楚,分別佔4.39%和2.63%,這説明當前投資專業學生對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滿意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六)專業就業前景

2016年大學畢業生有765萬人,高校畢業人數創歷史最高,堪稱史上最難就業季。但是,學生普遍認為,對大學生就業市場形勢要分專業來看,某些專業擴招規模過大,容易造成供過於求。對於投資專業,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持十分樂觀態度和樂觀態度者共77人,佔67.54%,但也有32.46%的學生對該專業的就業前景不看好,其中32人認為就業形勢一般,有2人持悲觀的態度,3人回答説不清楚。對於期待的就業單位,有13人希望是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有關投資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有29人希望到銀行工作,佔25.44%;有41人希望到證券、信託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工作,佔35.96%;有31人回答其他,包括媒體、企業的投資部門等。

三、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

通過總結該問卷調查,可以發現,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仍存在不足,人才培養體系中還存在教學內容安排不夠合理、課程設置不夠科學、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社會等互相配合,只有明確培養目標,確定合理的人才培養過程,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實施“產學研”一體化實踐教學改革

我國正處於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和產業升級,需要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是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投資專業人才的加盟。社會對投資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趨勢,投資專業人才的培養應適應市場和社會的需求,在教學中,可實施“產學研”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改革,加強高校內部學院(系)之間、高校與銀行、證券公司、企業、政府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聯繫。首先,應加強高校內部學院(系)之間的聯繫。投資專業學生所需學習的內容範圍較廣,如需要了解銀行、政府或者證券公司等組織的生產經營核算知識,因此需要加強投資系與會計系、數學系、工程系等之間的聯繫。其次,要加強高校與銀行、證券公司、企業、政府部門以及教學科研單位的聯繫,將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參與為期6—12個月的實體投資規劃、操作過程。最後,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加強學生與導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學生與導師之間應是雙向交流,學生將學習、實習當中遇到的難題反饋給教師,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研究,及時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建立創新科研基金,推動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互動式參與教師課題,提高實踐和科研的能力。此外,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職業技術認證培訓,如經濟師、會計師、理財師等相關證書的認證,規定通過相關資格的認證可以獲得相應的實踐教育學分。

(二)完善課程設置

投資專業課程設置的原則包括:第一,構建層次清晰、緊密配合的專業課程體系。第二,理論教學與實務教學相結合[4]。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樣本學生希望適當增加專業課的比重,以便能更深入地掌握投資學科的知識。因此,為適應金融市場的快速變化,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應針對不同年度入學的學生制訂不同的課程計劃,合理分配課時,減輕非必要課程負擔,着重於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投資專業課程安排可以考慮在學生入學後的第一年,注重專業公共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入學後的第二年,學習投資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從第三年開始,根據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設置企業財務管理、期貨與期權、公司理財等理論課程及相應的模擬訓練。第四年第一學期,學生必須到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參與投資實踐活動,至少獲得6個月的投資實踐經驗,並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某一投資類課題,他們必須具有解決某一實際投資問題的工作經驗積累,才能拿到畢業文憑和專業技能鑑定證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起指導者、管理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潛能開發、心理品質培養及實踐能力等全方位的指導,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提供學習資源,對實施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及對學生進行考評。最後一個學期就是進行畢業設計(論文)。這主要是對實習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或者對某一個項目制定出一個詳細的投資規劃。

(三)優化教學手段與方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離不開多媒體、視頻、音頻、課堂討論等教學手段,並及時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適當調整。在今後的教學中,網絡教學、慕課教學可以作為投資專業課程教學的一個改革方向,將課堂上的學習資料和視頻放到網上,可以供學生學習、複習,還可以佈置作業讓學生之間彼此批改作業,鞏固課堂知識。在今後的教學中,可以加入與投資學有關的課外內容,通過教師給定題目,學生選擇題目,以團隊合作或者個人完成的方式,查找資料,採用多媒體的方式向其他學生展示他們的成果,對每一個學生的選定題目建立相應的教師評審團,學生成果展示後,由教師對相應成果進行補充或者評價。對於優秀成果,可以考慮投稿發表或者作為立項項目,進一步開展研究。這個過程中既可以提高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能力,也可以加強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間的聯繫。此外,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適當加入投資學方面的時事新聞和案例,讓學生深入瞭解自己所學的專業領域[5]。

(四)實行多元化課程考核方式

當前課程考核的效果還不是很理想,無法考查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不利於良好學風的形成,因此,在考核的過程中,除了閉卷考試外,還可實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科學合理測評學生的學習效果,全面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尤其應體現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理論性強的專業課程,可採用傳統的閉卷考試的方式,並結合平時學習情況、個人表現等進行考核,適當提高平時成績的比重。實踐課程如投資模擬課程,可採用理論測驗、上機操作、現場技能檢驗、實驗完成後撰寫實驗報告與平時學習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的考核方式。選修課可採用課程論文、試卷考核、撰寫調研報告等考核方式,也可適當採用開卷考試、團體完成作業(包括團隊完成課程論文或者調研報告、團隊製作一個多媒體等方式)與日常表現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投資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畢業論文第2篇:風險投資學課程研究性教學的實踐探討

一課程的基本情況

風險投資又稱創業投資,是投向未來的,直接投入創新型企業的私人股權資本。風險投資在中國風起雲湧的發展起來,與美國相比,儘管中國的差距仍然較大,僅佔全球風險投資總量的4.7%,但是,中國在這一領域已位列全球第二,並且到目前為止始終保持全球第二大市場這一地位。20多年來,風險投資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尤其是推動科技創新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該課程對學生來説實用性較強,通過對該課程的介紹,讓學生在校期間認真把握相關的專業課,正確認識風險投資。

二課程的教學目標與基本要求

(一)教學目標

通過風險投資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風險投資的基本概念、商業計劃書、風險投資資金籌集、風險投資機構項目的選擇、風險投資的運作、風險投資的管理、風險投資的退出等基本理論和方法;根據教學安排進行調研學會商業計劃書的寫作及風險投資機構項目的篩選、協議的簽訂等實務操作;具備商業計劃書寫作和風險投資選項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後實施創業中涉及到的項目的選擇、資金的籌集和安排以及進行風險投資業務操作打下較紮實的基礎。

(二)基本要求

風險投資學是經濟類管理類專業在實際運用較廣的一門課程,包括理論、實務探討教學環節,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風險投資學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大學生創業解決融資、投資問題提供專業理論支撐,將金融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奠定基礎。

三研究性教學的設計

根據當代經濟發展的創業需求及背景,結合“風險投資”課程的性質及教學目標,將該課程按照研究性教學的基本要求做了詳細的規劃和實踐設計。

(一)整合提煉課程內容,採用多元教學方法

目前隨着創業人才的需求增大,和2012年教育部試行的《普通本科生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國內不斷有各家出版社推出《風險投資學》(創業投資)教材,其體系和內容差別很大,層次不一,加上該課程在國內高校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學內容隨意性大,同門課程,不同學校和不同老師的授課內容有天壤之別。課程組教師通過系統分析研究各種層次的風險投資教材和經管類學生新的培養目標,聯繫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確定課程內容為4大模塊10個章節。

第一大模塊為理論基礎篇,包含(1)基本概念、理論;(2)創業基礎。第二大模塊為風險投資篇,包含(1)風險投資的融資;(2)風險投資的投資;(3)風險投資的退出。第三大模塊為風險投資運營篇,包含(1)風險投資資本運作;(2)風險投資的治理;(3)風險投資的終結。第四大模塊為風險投資的實踐操作篇,包含(1)創業方:a:團隊的構建;b:項目的選擇;c:商業計劃書的制定;d:路演;(2)風險投資方:a:組建;b:資本的尋求;c:商業計劃書的審查;d:參與的計劃運作;e:終結。

基於課程的特點和目前社會人才的需求,教師授課教學手段採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方式採用教師講解、學生實務討論訓練相結合,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案例式、研討式等多種方法相結合。在案例的分析、實驗設計中,注重直接並全面地對創業者的創業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用成功的案例對風險投資的各個主體進行啟示。

學生的積極參與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要求學生除了掌握課堂介紹的知識和完成課後練習之外,還要求學生分小組完成一個完整的模擬商業計劃書的寫作和風險投資機構選項實際操練要求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能力強的學生可按照教師的提示進行自學和知識深化。

(二)規範研究實驗體系,實現理論實際的有機結合

風險投資學課程研究性教學實施,理論授課外,設計6課時的實驗項目。實驗項目內容突出對理論知識和實際結合應用,並模擬仿真實驗,使學生帶着問題學習,通過實驗檢驗問題,利用模擬體驗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考和綜合分析能力。具體如下。

實驗一:創業團隊的組建及商業計劃書的完成(2學時)

實驗問題:(1)創業團隊成員如何組建;(2)創業項目的選取和確定;(3)商業計劃書的寫作。

實驗任務:請根據一定的背景組建創業團隊,明確團隊每個成員的分工和職責;根據一定的背景材料或環境(或調研、考查)確定創業項目;通過調研和分析制定可行的商業計劃書,需求風險投資機構投資。需提供原始數據表,圖表,數據來源、參考文獻,小組提交。

實驗二:風險投資機構團隊的組建及商業計劃書的審定(2學時)

實驗問題:(1)風險投資機構團隊成員如何組建;(2)風險資本獲取和確定;(3)商業計劃書的篩選。

實驗任務:請根據一定的背景組建風險投資機構團隊,明確團隊每個成員的分工和職責;根據一定的背景材料或環境(或調研、考查)獲取風險資本;通過分析和實地驗證對收到商業計劃書進行嚴格篩選。需提供原始數據表,圖表,數據來源、參考文獻,詳細列示組建的背景,風險資本獲取的渠道及原因,對收到的商業計劃書篩選的標準,寫明拒絕或接受的原因,小組提交。

實驗三:雙方團隊的答辯模擬(2學時)

實驗問題:(1)雙方團隊如何説服對方;(2)怎樣合作;(3)合作後如何治理。

實驗任務:根據小組在實驗1和實驗2選擇的商業計劃書,雙方進行答辯質疑或解釋説明(包括路演、答辯、後期計劃和合理化建議等)。

(三)借力研究性專題,提升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風險投資學本身就是創業投資的代名詞,是創業教育核心課程之一,內容涉及創新、科技等重要領域,針對我國目前各種創業、創新項目以及國內融資環境的不完善,創業的失敗、融資的不規範、風投發展的不成熟、部分違規事件等熱點話題、熱點爭議,進行研討,激發學生對不同觀點、不同環境下的金融問題進行研討,從而有利於學生學習風險投資學課程內容,並開展各種興趣的討論,提高學習質量。根據課程時間和內容,設計3個專題研討內容。

四研究性教學的具體實施

(一)教師任務

1教學準備

預先將課程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學課件、研究性教學手冊、課程案例、課程實驗、專題研討等教學資源上傳網絡教學平台,把選課學生每6人分成1組,在學校網絡教學平台上安排“研究性教學”。

2對學生提出要求

根據分組情況和案例、實驗、專題(以下簡稱“項目”)內容,分配給各個小組,並規定項目討論過程、要求和成果展示、彙報、討論和心得。

(二)學生任務

1積極參與實踐

各組項目分工,按照任務計劃執行,查閲資料、實地調研,做好實際的角色扮演。

2認真整理調研資料並彙報總結

各組同學共同完成後期整理和總結工作,展示成果,詳細彙報,深刻總結。

(三)評價、考核及歸檔

考核採用學生自評為主,教師評價為輔的形式:根據實驗、案例分析、研究性討論,學生自評部分包含各組互評、組長組內評價組成;教師評價部分:平時作業、學生出勤、期末試卷構成。構成比例:學生自評佔總評成績的60%,教師評價佔總評成績的40%。

期末將學生的成果等資料歸類整理成檔。

總之,根據風險投資學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的,其開展研究性教學,圍繞案例、試驗、專題討論通過任務驅動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從組隊、明確項目討論任務、分解任務、參與項目討論、撰寫項目研究報告等都需要學生自己完成,培養學生思考風險投資學中創業的識別、商業計劃書的寫作、審定和風投的運作等具體問題,鍛鍊學生收集文獻、實地調研的實踐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學習思辨、團結協作和做人、做事等能力。

  投資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畢業論文第3篇:基於職業能力培養的投資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一、前言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普遍存在着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而投資學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為了培養與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應用型投資學人才,我們要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入手,既要使學生掌握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又要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分析表達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綜合能力,因此需要改變目前高校投資學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不足。

二、當前高校投資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實踐教學內容比較單一

投資學專業學生就業的領域主要是實體投資和金融投資領域,涉及到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甚至新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等不同的金融機構,需要接觸的金融投資產品既有股票、債券、基金等傳統金融投資產品,又有比較複雜的金融衍生產品。但是許多高校投資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設計主要涉及金融投資領域、傳統的金融機構和簡單的金融產品,這樣就無法體現現代金融投資行業複雜多變、業務相互交叉滲透的特點,難以培養學生處理真實金融投資業務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未來職業所需要的綜合能力。

(二)實踐教學體系缺乏層次性

投資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具體形式表現為認識實習、專業實習、實訓等,這種分類更多要求綜合性的實習實訓。但目前投資學專業實踐安排更多的是單門實踐課程如商業銀行實務、財務分析、證券投資分析的簡單組合,實驗模式僵化,很多時候都是老師提出具體的實習實訓內容,學生按照步驟來進行操作,只要操作得當,就可以得到預期的效果。這樣的實驗操作屬於驗證性的實驗,教學層次比較低,雖然説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但是沒有由淺入深,由學生獨立設計、操作並設法解決問題,學生的創新能力、獨立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提高。

(三)校企合作仍處於初級層面

目前,許多高校的投資學專業都與本地區的相關企業開展了初步合作,合作內容主要集中在邀請校外專家聯合講課、人才培養模式的共同討論修訂、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等。但從總體來看,投資學專業的校企合作還處在較初級的層面。一方面,校外專家結合自己豐富實踐經驗的授課雖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校外專家的有限性決定了其總體課時的稀少性,因此,校外專家的人數還有待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在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上,每個學期專業老師都會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帶隊前往實習基地進行實習,但實習的內容並不深入。出於金融企業數據的保密性及部分核心業務的安全性考慮,校企合作企業在為合作學校的學生安排實習時,往往將關鍵業務進行迴避,學生真正要學的東西卻不能得到訓練,這是目前校企合作中面臨的很大難題。

(四)實踐型師資力量不足

作為高等教育的引導者,高校教師的能力大小直接影響着教育成果的好壞。在推行基於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中,目前突出的困難之一就是任課教師的實踐經歷不足。許多高校投資學專業的師資大部分是從高校畢業後直接到學校任教的教師,大學的學習為這些教師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但由於是應屆畢業生招入,此類教師金融投資方面的實際工作經驗比較缺乏,再加上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實踐教學開展的深度和廣度,從而也直接影響到培養出來的學生職業能力的強弱。

三、基於職業能力培養的投資學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是寬口徑、複合型的投資學專業人才,倘若投資學專業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都只是涉及到一些簡單的投資領域和金融投資業務,就難以運用綜合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縱橫交錯、紛繁複雜的實際金融投資問題。因此,為了培養具有良好職業能力的應用型投資學人才,必須要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在設計實踐內容時,不僅要關注金融投資領域,也要重視實體投資領域;不僅要有傳統金融業務的實際操作訓練,也要讓學生掌握遠期、期貨、期權、互換等金融衍生產品的操作技能;特別需要緊密把握國家的政策方向,開設一些如互聯網金融實務、農村供應鏈金融實務等具有特色的實踐課程。

(二)構建系統性的實踐教學體系

目前投資學的實踐教學仍以演示性和驗證性為主,這種仍然沿襲了理論課程中“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沒有很好地發揮實踐教學應有的作用。因此,實踐教學應當遵循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的教學規律,實現綜合化、層次化教學。具體而言,在保留單門課程基礎技能訓練的前提下,增加投資學專業綜合技能訓練、創新設計技能訓練等實踐課程,學生根據實驗實訓任務書的要求,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尋求合適的實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最後形成實驗總結報告。綜合性、創新設計性的實驗實訓,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和動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際應用能力等職業能力。

(三)深入校企合作

許多企業出於保密性與安全性需要,也許並不願意將核心業務展示在短期造訪的學生面前。但是,在我們調研的過程中,也有校企合作企業指出,如果學生能固定在本企業實習3個月以上,企業是願意學生接觸相關核心業務與數據的。要滿足企業的此類要求,就需要學校對教學計劃作出變動。非畢業班的校外專業實習,學校通常只安排2到3周左右的時間,如果我們能適當壓縮一些不必要的理論教學時間,將實習擴展至4周或5周,再加上學生的寒暑假時間,3個月在企業實習的時間並非不能實現。並且在企業實習的時間增加對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全面熟悉相關企業的日常業務和工作流程,進而加深對相關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高校許多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陷,學校可以採取多種措施進行改進。一是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訓和學習機會,定期派教師前往校企合作單位進行為期數月的全職培訓,並且能夠在不同崗位上輪崗工作,從而全面熟悉金融投資機構的各項業務。二是鼓勵教師取得與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特別是要不斷提升中青年教師隊伍的實踐水平。三是要廣泛邀請金融投資行業專家、企業資深人士來學校上課、開講座,並且與專任教師“結對子”,專任教師多去校外專家的課堂觀摩學習,多與校外專家溝通交流,從而不斷進步。

  投資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畢業論文第4篇:證券投資學課程實踐性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1前言

開展證券投資學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證券投資的基本理論知識,學會運用基本分析技術全面把握證券市場。因此,證券投資學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實際操盤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為了讓學生掌握證券投資學的核心內容,並能學以致用,證券投資學教師應該對傳統證券投資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培養學生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將理論焦旭俄語實踐性教學相結合。

2證券投資學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

2.1是適應高校證券投資學教學改的需要

當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而面對畢業就失業的窘境,大學應該教給學生知識與技能。證券投資行業作為知識高度密集的一個行業,其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往往十分嚴格,一方面,證券投資從業人員要掌握證券投資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基本操作方法,另一方面,證券投資從業人員需要擁有成熟的投資理念和豐富的投資閲歷,因此,證券投資從業離不開實踐教學。

2.2幫助學生把握就業方向,增強就業信心

證券投資分析不僅需要理論指導,更要求經驗積累,因此,證券投資學教學應該以滿足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的需求為目標,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社會市場培養一批優秀的投資人才。為此,證券投資學教師應該重點突出實踐性教學,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學習水平出發,引導學生把握正確的就業方向,為學生積累實踐經驗,增強學生而進行全方位的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就業信心。

2.3培養應用型證券投資人,提高實踐能力

當前,我國證券投資業面臨着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當前的投資行業發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的投資人才,因此,各大高校應該注重應用實踐性教育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獨立運作的能力,創造適宜學生創新素質健康發展的教學平台,使學生能靈活、創新地理解證券投資原理和方法,進而在進入社會時能創新地分析和解決證券投資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

3證券投資學課程應用實踐性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3.1不夠重視實踐教學

當前,各大高校中真正懂得證券投資,有過證券投資交易經驗的教師不多,造成師資隊伍不夠強大的現象。同時,由於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學校和教師無法將實踐教學落實於證券投資教育中。而學校對實踐性教學不夠重視,就會缺少對專業任課教師的培訓,專業任課教師的能力提升速度緩慢,進而為建設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帶來了阻礙。另外,證券投資技能的學習需要引入一些技術設備和仿真實驗室,但是由於學校對實踐性教學的不重視,導致當前的證券投資教學仍然停留於課堂講授上。

3.2理論與實際相脱離

當前大部分畢業生儘管學習了證券投資學,但是對證券投資的風險管理和交易技能等方面還是缺乏較為全面的認識。導致這一想象的根本原因是:學生在學校中學習的證券投資知識與實踐操作嚴重脱節,某些學校的教學甚至於實際不相符,極大地降低了證券投資教學的教學效果。除此以外,有些學校開展了證券投資實驗教學,但是仍然侷限於投資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投資組合管理內容中,其教學主流還是停留在技術分析上。

3.3平台建設較為落後

目前我國高校的證券投資學實踐平台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大部分學生缺乏進入實踐教學環境的機會,導致學生缺乏相應的實踐操作經驗,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另外,儘管某些學校已經建設了證券投資實驗室,但是,學校並沒有把建設證券投資實驗室當作專業教學的正常投入,反而用於創收,導致實踐性教學滯留於表面,無法發揮實踐性教學的作用,無法真正地為學生積累實踐操作經驗。

3.4教學方法手段滯後

當前,大部分高校從事證券投資學實踐教學的教師,大部分是由從事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的教師兼職,因此實踐性教學的教師擅長灌輸式教學,即使是在進行實踐操作的教學過程中,也一般是採用演示法和參觀發等常規的教學方法,缺乏模擬實時炒股和沙盤推演等方法的利用。另外,大部分高校證券投資教師無法充分利用橫琴交易軟件來模擬交易多的行情,使學生無法在實驗室中通過模擬交易系統熟悉相應的操作要領。再加上,證券投資學實踐教學教師並沒有通過具體的分析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投資技巧,只是機械地進行模擬投資,導致當前大部分高校無法脱離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束縛。

4改善證券投資學課程實踐性教育模式的相關措施

4.1建立模擬實訓室,加強與證券公司的合作

在證券投資學課程中,有關於證券投資分析的部分,其中主要包括K線理論、形態理論、道氏理論等。這部分內容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證券投資教師如果只是單純的講解,將學生隔絕到具體的實踐操作中,就無法將該部分內容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因此,證券投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牢固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以模擬實訓室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證券投資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模擬訓練驗證自身判斷,然後回到理論中進行學習和修正。這種通過反覆探索和實踐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發揮模擬實訓室的作用。除此以外,各大高校應該注重加強與證券公司的合作。例如:學校可以邀請證券公司的員工參與教學課堂,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證券投資業務,而學生可以與投資顧問進行互動交流,進而瞭解市場的走勢。再如:學校可以在假期時間組織學生去公司實習,讓學生通過實習瞭解證券相關業務的流程,熟悉證券公司的崗位和工作職責,為畢業後的求職做好準備。

4.2培養團隊投資決策水平,加大實踐性份量

在學生掌握了證券投資學的基本知識後,證券投資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團隊投資決策水平,以便在團隊中提高學生的投資決策能力。例如:證券投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證券模擬大賽,以分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競賽中,學生在參與競賽的過程中,通過分組討論、分別選股、模擬股市操作的方式,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競賽中,有助於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且學生在參與競賽活動的過程中,不自覺的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與教師東奔西走的情況,不僅幫助學生積累實踐操作經驗,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另外,證券投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並需以“讓學生牢固掌握證券投資理論知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證券市場中出現的問題”為目標,開展實踐性教學,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模擬相結合,加大實踐性教學的分量,幫助學生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4.3案例與實踐性教學結合,優化師資隊伍

開展實踐性教學的前提是,學生必須掌握證券投資的基礎知識理論,因此,證券投資教師應該對教學重點講深講透,讓學生能觸類旁通。為此,證券投資教師應該結合教師的科研工作,立足於市場的新變化,融合案例教學與實踐性教學,為學生構建新的教學方案。一方面,證券投資教師結合市場發展趨勢,編制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案例,然後以案例為載體,好似學生在案例中掌握市場發展規律,把握實踐操作的機制。另一方面,證券投資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創新型實驗或者設計模擬投資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時間數據收集、分析、決策和管理的整個過程,並在活動中掌握相關的知識技巧。除此以外,學校應該注意優化師資隊伍,如:引進高素質教師;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等。

4.4開展靈活性考核,增強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

由於傳統的命題考試無法滿足實踐性與操作性較強的證券投資學考核需求,因此,學校應該給掙錢投資學教師相應的權限,自主選擇考核方式,而證券投資教師通過開展靈活性的考核方式,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水平進行全面的分析,有助於兼顧學習水平低的學生,也有助於教師發現學生的潛在能力,進而使學生髮現自我和完善自我。其會考核內容必須包括:實踐操作水平、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資金控制、學習心態等。與此同時,鑑於學生聽課時間有限,證券投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按難易程度將視聽材料、視圖材料等相關的證券投資資料進行劃分,然後以網絡、電子郵件或多媒體的形式傳遞給學生,進而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最後,證券投資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台,為學生構建仿真環境,進而讓學生的學習不被侷限於課堂中,增強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能力。

5結束語

總而言之,證券投資學應用實踐性教育模式是適應高校證券投資教學改革的需要,而進行證券投資學的實踐性教育模式改革是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就業方向,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信心,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應用型證券投資人。但是,在證券投資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模式改革中存在實踐教學內容老舊,理論與實際相脱離,實踐平台建設滯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需要改進等問題,因此,證券投資學教師應該建立模擬實訓室,加強與證券公司的合作;培養團隊投資決策水平,加大實踐性份量;案例與實踐性教學結合,開展靈活性考核;優化師資隊伍,增強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

  投資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畢業論文第5篇:高校投資學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方式探究

1我校投資學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方式存在的問題

1.1考核評價主體單一

目前我校投資學專業的實踐課程主要由認識實習、各類實訓、專業實習以及畢業實習等課程構成。安排學生到各單位進行實習的實習類課程,雖然實習結束後會由學生提交一張寫有實習單位指導教師評語並且蓋上實習單位公章的《實習鑑定表》,但最終實習成績還是由校內任課教師進行評定。校內實訓課程一般由一位教師負責一個班級的實訓教學全過程,最終也是由任課教師給出該班級學生的實訓成績。投資學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主體的單一化一方面使得學生在實習單位的實習表現無法真實呈現,另一方面使得作為被評價者的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評價,最終影響到實踐教學考核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1.2考核評價標準不明確

理工類專業實踐課程的任課教師能夠通過評估學生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每一階段的實驗成果和相關數據、詳細的實驗分析報告等可以明確量化的指標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作出考評。而屬於文科類專業的投資學專業卻難以做到如此,例如證券投資模擬實訓、投資項目設計等實踐類課程,主觀評價比較強,流程性和規範性相對薄弱。任課教師對學生實踐成果的考核評價主要採用的評分標準為:該實踐教學總成績100分=50%實踐教學表現(出勤、參與情況、學習態度)+50%實踐教學報告和日記。這樣的考核評價標準不夠具體細化,學生無法明確課程具體考核要求,容易產生敷衍應付心理。同時考核評價標準不具體細緻,也難以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有一個綜合的量化評定,不利於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

1.3考核評價形式過於簡單

投資學專業實踐課程的考核評價形式偏重實踐結果的考核而忽略實踐過程的評價,任課教師主要根據學生提交的實踐教學報告和實踐教學日記,並且結合學生的出勤情況來給出學生實踐課程的最終成績。這樣的考核評價形式過於簡單,無法體現實踐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做出科學公正的評價。以往反映出來很大的問題就是學生對實踐類課程敷衍了事,普遍認為只要上課缺勤不多、實踐報告和日記寫作字數充足,一般成績不會太差,因此上課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等到實踐課程快結束時再去網上覆制粘貼拼湊報告和日記應付的學生不在少數,而任課教師也很難完全通過文字表述判斷出學生是否存在抄襲行為,從而失去了考核的意義,希望通過實踐教學來增強學生的綜合技能的教學目標也難以實現。

2改進高校投資學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方式的主要對策

2.1考核評價主體多元化

投資學專業實踐課程考核評價應該是由所有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的互動過程。具體而言,對於校外實習課程,要堅持實行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雙導師制度,一方面要密切兩位導師之間的聯繫,共同制定實習項目,全程追蹤學生實習的具體情況,實現實踐教學與企業實際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另一方面要加大校外實習單位的考核力度,在學生的校外實習課程最終成績評定中,給予企業導師60%的評分比重,校內導師40%的評分比重,從而更能客觀反映學生在企業實習的整體狀況。對於校內實訓課程,則可以採用指導教師評分、學生自評、同一實訓小組評分、不同實訓小組互評等多主體評分方式,從而對學生的實訓情況進行多方位考評,給學生一個客觀合理的考核分數。

2.2考核評價標準細化

作為文科類專業,投資學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專業軟件操作技能以外,也需要掌握與人打交道的心智技能,比如説將來去到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投資工作,服務和管理的對象主要是“人”而非“物”,能否正確處理與客户、同事、領導的關係是職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在投資學專業的實踐課程的考核評價指標設置中,應當突出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充分細化考核評價指標,從而檢驗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可以將考核評價指標具體設置為:該實踐教學總成績100分=10%課程預習+10%業務操作能力+10%創新能力+10%團隊合作能力+10%溝通交流能力+10%實踐答辯+20%寫作能力+20%課堂考勤。

2.3考核評價形式多樣化

實行實踐課程全過程考評制度,具體分為課前、課中、課後三大階段進行考評。每次課程結束前,佈置下次課的實踐任務,要求每位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下次課前隨機提問,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在課堂實踐過程中,則通過提問、要求現場展示、暗中觀察等方式側重考評學生業務操作的規範性、與小組成員的配合情況、處理問題的創新度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在實踐任務完成後,要求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的形式進行實踐成果展示,然後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答辯團隨機提問,從而防止學生照搬照抄的行為,也可以通過答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且共享實踐成果,相互學習提高。通過實踐課程全過程考評方式,提高學生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成。

3總結

投資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是投資學專業課程體系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如今眾多高校正在往應用型學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培養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符合企業實際崗位需求的應用型投資學人才是學校的重要任務。立足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改變傳統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方式,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調動學生參與實踐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是我們應當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