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校園8.91K

  【教學目標】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文章主旨,以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2、學會區分觀點和材料,並辨析二者之間的關係。

3、批判質疑,評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透徹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聯繫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2、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學習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批判質疑,評讀文章,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教學設想】

本文是對人類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所寫,寫作對象明確,意圖清晰,針對性強。實為啟迪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的絕好教材。因此,充分讀懂原文,挖掘文章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義當為學習之重。同時,文章論述問題深刻,理論性強,運用批判閲讀的方法和質疑、評判的態度對文章進行分析,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論點突出,論述嚴密,事理充分,因此學習其寫作手法,也能為學生閲讀和寫作同類文章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媒體】

PPT

  【教學方法】

發問與質疑式閲讀。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美國《中學科學活動設計與示範》的作者喬治.C洛比爾曾在該書序言裏説:科學上的失敗只屬於不願再試一試的學生;又説:對於學生來説,科學應該是一種從無知到已知的再發現。學生不像海綿──他們不會自動吸收知識。他們是人,他們應該通過第一手的、自己動手操作的經驗來學習。你認為這段話與科學家丁肇中先生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導的觀點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找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並引例證明,從而歸結引申到科學探索活動中實驗精神的重要意義,從而導入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和把握課文內容

(研讀課文,理清思路,整體把握)

問題:作者談論的話題是什麼?提出了怎樣的觀點?用什麼方法加以證明的`?

(學生閲讀課文,思考回答)

明確:

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文標題)

論證:

1、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第一自然段)。

2、舉例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弊端是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結合,證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精神。(6~12自然段)

4、強調我們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極其重要意義。(第13段)論證方法:講道理、舉事例

三、精讀課文,質疑問難;討論對話,評析文章

準備:課前預習給出下列三個問題:

1、怎樣全面準確地理解作者的觀點?

2、怎樣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國傳統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樣理解作者衷心倡導的科學實驗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遠意義?

指導學生仔細透徹地研讀課文,自行提出問題,多渠道查找資料,編寫短文或發言提綱。可以以同觀點小組結合的形式,合作寫文。

參考提示:對下列每一個問題,你分別持什麼態度?是全部贊成、部分贊成還是完全反對?可以用舉事例或講道理的方法來清楚地闡述見解,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A、關於作者的論點:對中國學生學習自然科學來説,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關於對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批判: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陽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證。

C、關於作者的論斷: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

  課堂實施:

第一步驟:小組交流,選出見解最獨到、觀點最鮮明、表達最通暢的發言或文稿。

第二步驟:全班交流,相同觀點的整合和不同觀點的碰撞;鼓勵求異思維,倡導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以及批判性的閲讀。

(課堂討論、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師介入討論及小結。

  四、延伸拓展

1、再讀課文,思考一下:培養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徑是什麼?

2、課外閲讀《發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較兩篇文章所強調的科學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試以《我所追求的科學精神》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標籤:格物致知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