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校園2.96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

新課程特別倡導用具體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戰性的素材引導學生投入數學活動。蘇教版第七冊《觀察物體》一課的教學內容,決定了其教學方式應以活動為主,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不斷體驗,讓他們在親身經歷中不斷豐富表象,增強感性認識。因此,《新教材,新設計》較好地選擇了學生喜歡的搭正方體積木作為觀察對象,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觀察,並在組內交流,思考討論,在他們的親身經歷中不難達成共識。為了深化體驗,又讓學生進行換位觀察,觀察正面、後面、側面等不同形狀,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進行觀察,才會形成這個物體的完整表象。“搭一搭”的探究和探討可放手讓學生活動。開放的活動讓學生經歷觀察—想象—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多種拼搭方法的探討給了學生極大的發散性思維空間,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也為今後學習枚舉作了伏筆。學生在活動中真實地感受到數學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無窮樂趣。

當然,由於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畢竟不強,比如從側面觀察時,一列兩個,一列三個還是會很明顯,合不到一起,這時我讓學生閉上一隻眼,再對直了觀察,居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各位不妨一試。

這節課學生學得輕鬆,主動,學生不但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充分體會到數學的樂趣,下課了,學生們還沉浸在課堂情景之中。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2

觀察物體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從不同方位觀察簡單的物體,初步把立體圖形與其視圖聯繫起來。這對於二年級的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把握不好容易造成學生觀察的疲憊,空間觀念得不到發展。因此這節課對我而言,重在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產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從而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教完本課後,感觸較大,反思如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1﹑這節課,以“平平來做客”貫穿教學全過程,同時將觀察活動溶入在這個故事情景中。再用多媒體的音像效果説出“平平”的話,更增加了趣味性。如:在教學從前後兩個面觀察物體時,配上以下錄音,“這是二(2)班的教室吧?哎呀!小朋友大概去上體育課了吧?嗯,教室真乾淨啊,看來我得好好學學!還是留個紀念吧!‘咔嚓’‘咔嚓’小朋友猜一猜,哪張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張是在教室後面拍的?”……這樣,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解決問題,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快樂。2﹑挖掘身邊素材,創設探究環境.在觀察教室之後,讓學生觀察教師,為此:

生: 我能看到老師的後面,我從前後面觀察老師. 我能看到老師的左面,我從左面觀察老師. 我能看到老師的右面,我從右面觀察老師. 我能看到老師的前面,我從前面觀察老師.

二、以生活經驗為依託,由易到難,逐步拓展,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本課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將學生所熟悉的可愛的玩具、水杯一些實物直接帶入課堂,這些都來自於學生身邊,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從容易的兩面觀察,從具體到半抽象的安排,充分尊重了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了學生觀察的興趣和積極思考的動力,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數學教學要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本節課我準備了大量的小正方體作為學具,設計了猜一猜、想一想、畫一畫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親身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面是不同的。第一次操作從觀察由4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引導他們從擺一擺到看一看,使學生加深對實物和視圖關係的認識。從而得出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對於那些有困難的學生,讓小組長幫助拼搭、再觀察,這樣做是讓各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掌握,對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起到很大的作用。接着設計一組練習,對於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着“催化”作用,特別是開放題的設計,完全交給學生自主完成,探索不同的拼擺方法,給學生提供更大的思維空間,從而使學生的直觀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更為充分的鍛鍊。

不足之處:由於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不同,導致觀察的角度,觀察到的圖形有偏差,以致出現畫出錯誤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