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實現數學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校園1.68W
  創設生活情境

聯繫生活經驗,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如何實現數學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就要求我們把課本知識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地觀察、思考、分析、揭示規律,再用於指導生活實踐,體驗研究的價值,感受數學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學“前後”時,上課前,我引導學生説一説自己的座位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後面?然後調換個別同學的位置,讓學生再説一説。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體會到:由於參照對象的不同,前後順序具有相對性。又如在教學“時、分、秒”時,因為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事物表現出來,它比較抽象。

因此,我設計了許多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學生喜歡的活動,如數脈搏、跳繩、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親身感受、體驗到1分鐘、1秒鐘的長短,使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於理解,做到學與致用實現數學知識的真正價值。如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用數學的眼光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增強對數學的應用。又如,教學四年級的簡便運算題132-98=132-100+2時,學生難於理解減去100時要加上2。我就聯繫生活實際創設一個情境:媽媽有132元買東西花了98元,媽媽付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是132元減去100元),售貨員要找回2元(應該再加上2元),所以,找回的要加上2元,把一個抽象的題轉化成生活的問題解決。這樣教學,讓學生髮現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離我們的生活如此近,對我們的生活如此有用,無形中對數學知識有親近感,產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積極性。

解決生活問題,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生活,應用於生活,學以致用。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繫,運用於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我在教學“比例尺”這部分內容後,佈置了這樣一個作業:全班分八個小組,每個組繪製一幅“我們美麗的校園”的平面圖,並與學生交流,全班展評。這樣一個融開放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挑戰性於一體的`作業,當我佈置後,學生積極性高,小組學生紛紛獻計獻策,大家齊心協力,進行校園建築物的測量,確定它們所在的位置,研究一個合適的比例尺……為了一個問題,學生有時爭得面紅耳赤,甚至還請教師、家長作裁判。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的過程,就是這樣的作業,讓數學課延伸到生活中,數學作業走出課堂的限制,讓學生明白不但課堂上需要合作,生活中更需要合作,從小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使學生體驗到團結協作、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並且真正實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從生活中獲取數學知識,生活真正成為學生知識的源泉,着眼於孩子們的未來需要。

  實現數學生活化教學

用數學思想解讀實際生活

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於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學過程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因為知識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們的教學活動內容應紮根於現實生活,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於生活中以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教師要創設一切條件,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踐之中,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形,通過與生活的聯繫,充分體現數學的價值,從而激勵學生更好地學好數學。

在學了分段函數的相關概念和性質後,我説,大家都喜歡吃西瓜,而西瓜的價格往往與西瓜的重量相關。某人到一個水果店去買西瓜,價格表上寫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個西瓜,稱重後店主説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給5元吧。可這位聰明的顧客馬上説,你不僅沒少要,反而多收了我的錢當顧客講出理由,店主只好承認了錯誤,照實收了錢。同學們,你知道顧客是怎樣曉得店主坑人的嗎?請説出理由?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迴歸到生活中去,讓學生體會"學有所用,學有所為"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勵學生的求知慾望,有助於學生用數學的思想來解決實際問題。

讓作業設置生活化

新課標在幾何教學中強調幾何學習的直觀性,強調實物、模型對幾何學習的作用。因此對柱、錐、台、球的學習需要從實物圖形的感知出發,抽象出其本質特徵,來建立多面體、旋轉體的概念,進一步研究它們的結構和分類。課外可讓學生動手做一做,更直接的感受空間幾何圖形的特徵。如建議學生用紙板或遊戲棒或細鐵絲(作骨架)做出下列幾何體的模型:

⑴正方體;⑵長方體;⑶三稜錐;⑷四稜錐;⑸三稜台,學生通過動手做,親身體驗柱、錐、台的結構特徵,必會幫助學生形成空間想象能力。

又如在球的體積教學中,我利用課餘時間將學生分為三組,要求第一組每人做半徑為10釐米的半球;第二組每人做半徑為10釐米高10釐米圓錐;第三組每人做半徑為10釐米高10釐米圓柱。每組出一人又組成許多小組,各小組分別將圓錐放入圓柱中,然後用半球裝滿土倒入圓柱中,學生們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半球的體積等於圓柱與圓錐體積之差。球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集公理化思想、轉化思想、等積類比思想及割補轉換方法之大成,就是這些思想方法靈活運用的完美範例。教學中再次通過展現體積問題解決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統的條理的體積公式的推導線索,把這些思想方法明確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

  生活化教學方法

1.新課導入中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是開發智力的催化劑,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由於國小生年齡小,好動又好奇,對於枯燥的數學公式或是練習往往坐不住,甚至感到厭煩。實踐證明,設計富於生活色彩而且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並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的教學,一定會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由被動到主動,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使注意力變得自覺,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鋭,想象力變得豐富,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中如何做好導入呢?

我認為可以這樣做:如在教《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根據學生平時會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購物這一生活實際,首先老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到超市購物的畫面,引起學生的注意,問學生:"我們去超市買東西會用到是什麼?"這時有學生就會説是人民幣。這時候老師可出示課題:認識人民幣。並説:"我們買東西就要用到人民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這樣課堂就活躍起來了,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着數學知識,從而體會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無形中就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2.生活化語言中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教育家斯拖利亞爾曾説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樣,這主要取決於教師的語言水平。尤其是數學課堂教學,要學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的教師是不能勝任的。鑑於此,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個性心理傾向,將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

如在"利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説:"我家裏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裏不安全,請同學們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學生回答的辦法很多,這時再趁機引導學生:"選擇儲蓄比較安全。在儲蓄之前,我還想了解一下關於儲蓄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夠介紹一下嗎?"學生們競相發言。在充分感知了"儲蓄"的益處之後,學生們又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生活與數學休慼相關。如在教"千克和克"時,讓學生到生活中觀察幾件物品的包裝,記下他們的重量,在交流時,同學們提出了許多現實的問題,如:方便麪袋上印着總量:70克,麪餅:65克,從而知道調料袋和包裝袋重5克。食用鹽包裝袋上印着淨含量:500克±10克等實際問題。

  課外生活問題數學化

1.從數學知識中學會生活

在《新課程標準》提到了:國中數學課程應多多從學生現有的生活實際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自經歷這個過程,並且將實際問題成數學模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學生帶着愉快的心境和老師、同學體驗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過程,往往還能提出較有創意的意見。學生通過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投入到學習中去,這不僅讓教師受到一定的感觸,而且讓學生感受一下生活體驗。同時增強他們對自己身邊的事情又充滿了好奇心,進一步增加學生的探索知識的精神。教師不僅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也要結合自己教學以及教材中的內容,通過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貼近生活實際,使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體驗與探索其中的奧祕。讓學生主動去學數學,用數學。

例如:在國中數學中學習加法等重要內容的時候,一般模式為“B+C”我把B當成他們的爸爸,把C當成他們的媽媽。如果你的父母是同一個姓,那你生下來是不是取相同的姓(同B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如果你的父母不同姓,那你的姓隨誰呢?那你就跟那個權力比較大的姓。都和爸爸姓(異號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符號,並把較大的減去較小的)這樣把我們的數學與實踐生活中的實例結合。學生不僅在數學課堂上積極的投入,同時取得不錯的效果,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通過自己的父母親的實例,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以及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2.從數學角度觀察生活的意識

現實生活自身就是一個潛在的數學大課堂,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它客觀存在着許多有價值的數學痕跡。學生學習樂趣是由學生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的組成的。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它可讓學生的大腦處於最積極活躍狀態,而且可以充分地激發人的各種感覺器官

加強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趣味,它不僅可以減少學生在學習中的乏困與艱辛,而且提供學生充沛體力與敏捷的思維,使學生在歡暢的、踴躍的、積極的氛圍中學習,使學生達到“樂在其中”的狀態。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積極主動學習”、“我愛學習”,讓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