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我的動物朋友優秀教案反思

校園1.4W

《品德與生活課程規範》指出,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實際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因此,本課的優秀教案儘可能體現情趣化,具體表示為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變枯燥單一的學習形式為有趣的活動和遊戲,調動同學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讓每一個同學都喜歡學習,主動學習,視學習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我的動物朋友優秀教案反思

所以,在選材的時候,我選擇貼近同學的生活,小朋友們感興趣的內容:北師大版教材中二年級的《可愛的小動物》一課。北師大版的教材中它有自身完整的一套編輯體系。二年級教材中,整個第二單元都是講動物。因為我們學校現在還沒有用北師大的教材,所以假如單獨就把第二單元中的一課拿出來講,我想對同學接受知識這一塊,缺少知識的完整性和連貫性。所以,我就參照北師大的教材,自身擬定了一個學習主題“我的動物朋友”。

培養學習性的人才,越來越成為教學的重點。在品德課中如何培養同學探究能力呢?是本次學科探究的目標。探究性學習有學習內容的探究,有教學知識的探究,還有教學模式探究等等。今天,我上的這節課是想從探究品德與生活課教學模式入手,與同學探學習內容密切聯繫。上完課後,感受頗多,覺得教師上好一堂課要學會不時反思。

通常保守的品德課是老師提出問題,或同學自身提出問題後,再帶着問題進行學習或參與活動,從外表上看,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被問題“激發”了,思維被問題“啟發”了。但我覺得它影響了同學自主學習能力,阻礙了同學創新能力的發展。

本次探究就是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同學自主地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同學的學習能力。為了上好課,作為教師首先在課前進行反思,保守教學的優點,不能全盤摒氣,至於怎麼學?從哪些問題入手,可以讓同學發現問題後,自我解決。通過揚長避短,使同學學會學習。例如:《我的動物朋友》教學之前,我和小朋友聊天,瞭解到他們是否喜歡動物,喜歡哪些動物,有沒有飼養過小動物。同時,我鼓勵他們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親近動物,或飼養小動物。這樣,在我還沒有真正上課之前,我的教學就已經默默地開始了。在這個過程中,我並沒有要求全部同學都必需“怎麼樣做”,而是在同學們願意的情況下可以嘗試着做什麼,這樣充沛讓同學自主學習,在課前瞭解、親近動物的過程中,小朋友們就逐漸地學會了觀察,同時豐富了相關的知識。

定下這個主題之後,我想《我的動物朋友》一課的教學一定要充溢人文氣息,讓同學快樂的學。因為小朋友都喜歡動物,首先同學對這節課的主題會很感興趣,所以教師就一定要發明一個輕鬆、充溢快樂的課堂。

在確定了活動目標之後,我最初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來和同學一起活動的。一是通過“超級模仿秀”(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動作)來導出活動主題;二是“親近小動物、和小動物交朋友”;三是“介紹自身喜歡的動物”,小朋友之間相互交流,增加動物的相關知識;最後是“動物知識競賽大比拼”。在這裏,我想説説這幾個環節的設計。喜歡動物是小朋友們的天性,可是在哈爾濱這個城市能接觸到動物的時間和機會並不多。於是我想在課堂上應該讓小朋友們有機會親近動物。在試教時,我就準備了幾種小動物。小朋友們一看到小動物,他們極其興奮,當時我準備了蝸牛、金魚、小白兔、小烏龜和小鳥,然後我問同學“你們歡迎哪位小客人到你們組裏去呢?”每組同學的意見都不統一了,後來我就按着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將小動物發到各組裏去了。可是在巡視的時候,我才感覺到有些小朋友很快樂,他們可以親近到自身喜歡的動物;可是有些小朋友不快樂,因為他喜歡的動物不在自身的組裏,他們對自身喜歡的小動物是渴望不可和的。後來,我將把小動物請到組裏,改為小朋友們可以自由到前面來觀察自身喜歡的動物。結果新的問題出現了,小朋友們都跑到前面,同學在生活中不常見小白兔,結果都擁到小白兔那兒。同學們都想仔細觀察小動物,可是誰也沒有觀察好。由於同學在觀察動物的時候出現的問題,所以在彙報的時候,同學的理解和回答也是問題層出不窮,有的甚至遊離於主題之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也很難調控課堂的教學。可見,不同的'同學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理解水平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感受。假如對同學們的意見直接否定,不只壓制了同學的思維,也偏離了教學目標。有礙於同學個性的發展。

當時,我的困惑就是到底應該用什麼形式,才幹防止上面的問題出現。

再説説最初設計的“動物知識競賽打比拼”,而這節課我卻沒有用知識競賽的形式。

先給大家説説我在試教這一環節時的教學片段:

師:小朋友們這麼喜歡動物又這麼瞭解動物,現在我想考考大家,我們來一個“動物知識競賽打比拼”,你們敢於接受挑戰嗎?

同學:敢!(同學的熱情很高漲。)

題1:松鼠的尾巴為什麼特別大?

題2:蜻蜓低飛説明什麼?

題3:被稱為“四不象”的是什麼?

題4:馬的睡覺姿勢是怎樣的?

題5:小蝌蚪張大後變成什麼?

題6:大雁為什麼排隊飛行?

答案説對的組會得到“百科全書獎”。組內同學可以商量,最後形成一個統一的答案。

競賽結束了,得到獎的同學自然很高興,沒有得到獎勵的同學從開始上課都很快樂,可是當最後一個環節結束的時候,他們卻是無精打采的,我一再鼓勵他們,他們還是不快樂。

我最初的設計宗旨就是“在教學中充溢人文氣息,使每個同學都能快樂的學習。”這又成為了我的一大困惑。

經過不時的反思和研究,我明白了,問題不是出現在課堂應該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出來,而是教師的主觀意識太強。於是,我就反思自身,終於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我為同學準備的那幾種小動物,我認為同學會喜歡他們就一定會喜歡嗎?用知識競賽大比拼的形式來檢驗同學在生活中知識的積累;讓同學能夠學會更多有關動物的知識並且激發他們繼續探索動物的奧妙、發現動物的可愛、從而更加關注動物、保護動物,他們就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感體驗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我們的教學中,“同學着老師走”不只有礙於同學個性的發展,也有礙於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從開始準備這節課,到現在教學已經實施。我反思自身,只有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才幹使我們的教學思路拓寬,才幹更好的指導自身的教學行為。每一位教師的每一次教學都不會是完美的。我這節課也是一樣,雖然對前面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改進,但我想今天出現給大家的這節課無論是在優秀教案上還是在教學的實施上也都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我想,作為教師只有不時的反思,從而改進自身的教學,使每一節課都能讓我們的小朋友受益、讓同學能在我們的課堂中發展、能有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我想這就是勝利的。

另外,課後教師與同學都應進一步反思。教師自我揣測,自我體會,是否教學目標都完成。同學討論省悟還有什麼問題沒弄清,有模糊。可以作進一步探究。例如:在《我的動物朋友》的教學中,最後一個環節是看了一段關於動物的錄象。目的在於通過這段錄象激發同學對動物的諸多方面發生興趣。如:動物的外形、生存環境等。在課後可以組織同學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進一步探究活動。這樣,既擴大了同學的視野,又培養了他們的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以,課後讓同學大量的獲取課外知識,蒐集資料,進一步學習很重要。

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同學主動探求知識,探索規律,讓同學主動參與,獨立考慮,合作交流,從而真正實現同學“自主、快樂的學”的情感體驗,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發明。

標籤:教案 反思 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