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理想讀後感

校園9.45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理想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理想讀後感

理想讀後感1

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閲讀了《理想點亮人生》這本書,受益匪淺。書中每個故事的主人公,他們為了心中的理想,不怕困苦,堅持不懈,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向着理想奮進,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勇鬥病魔的張海迪,我國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精確計算圓周率的祖沖之,中華飛天第一人楊利偉,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他們豎立了堅定的理想,不被惡劣的環境所動搖。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多麼值得我們這一代學習。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的接班人,也要像他們一樣,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發憤圖強,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做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讀了《理想點亮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到慚愧,因為我雖然樹立了理想,卻沒有為了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學習。

在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因為站在講台上的老師多威風、多神氣呀,老師的肚子就像一個百寶箱,裏面裝着各種各樣的知識,彷彿永遠都倒不完。那時,我就立志要當一名知識淵博的老師。

可是,在我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我改變了理想。

我的奶奶生病了,從大人的談話中,我知道奶奶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想到奶奶就要永遠離開我們,我淚如雨下,捨不得奶奶走。

暑假第一天,病魔還是無情地奪走了奶奶的生命,看着被病魔折磨的骨瘦如柴的奶奶,我放聲大哭。

人們常説:“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我還沒有從奶奶逝世的悲痛中走出來,農村老家又傳來噩耗,我慈祥的姥姥又因病去世了。一年中,病魔連續奪去了兩位疼愛我的親人,我在悲痛中發誓,長大以後一定要但一名醫生,和病魔賽跑,從他們的手中奪回我們的親人。

當我讀了《理想點亮人生》,我才明白光有理想還不行,如果不付諸行動,那只是空想。今後,我一定要刻苦學習,不怕艱難,不向“攔路虎”低頭,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為實現理想而打好基礎,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理想讀後感2

我放下語文書,手裏滲透了汗珠,心理久久不能平靜。

我看的課文是一篇叫做《理想的風箏》的回憶性的文章,以一個學生的語氣,描寫了一位殘疾教師的形象。文章中的劉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永不言敗、樂觀開朗的教師。

文章還講到了學生們和劉老師一起放風箏,劉老師故意把風箏放飛,學生去追的時候,他叫學生別去追,他要自己去追。劉老師撐着枴杖,一步一步地追着風箏。看到這裏,我不禁讓淚珠凝聚在眼眶裏。一位殘疾的老師用這種方式來説明他也能像正常人一樣,有着生命的活力!

生活中,有的人可能面到一點挫折就想着離開這個人世間,有的人可能面對一點困難就想放棄,還有的人可能在經歷過狂風暴雨以後選擇犯罪……是啊,人類中到底還有多少個人能像劉老師那樣,即使左腿膝蓋以下的部分已被截掉,還是那麼頑強樂觀地面對生活。

在我的生活中,不僅沒有劉老師的那種精神,而且還有着許多負面的態度。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總是急於求助別人,從來沒有過自己思考問題,如果別人不懂或不想告訴我,我則去翻尋各種資料或上網查詢;每當我遇到了許多挫折時,我總是不敢面對,只敢把這件事憋在心裏,甚至有時失聲痛哭;每當我受傷時,我總會對那個使我受傷的東西破口大罵。

看完《理想的風箏》後,我對生活有了一種全新的態度,不再是以前的恐懼、責怪了。而是像劉老師那樣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也許以後,我可能還會偶爾有這種態度,但是我一定會想起,劉老師自己左腿殘廢,但還是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而我……

一陣清風吹來,我抹了抹頭上豆大的汗珠,準備一種新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理想讀後感3

在我們身邊,總有這麼一些流落街興的人,常常用無助的眼睛盯着我們,乞討要飯,當時我總會對他們投去同情的目光。當我學了《理想的風箏》這篇課文後,我改變了我的想法……

《理想的風箏》這個題目很是特別,我什麼是理想的風箏?讀了這篇課文,我才明白其中的含義:這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對生活的渴望,愛與追求,是對生活春天般的熱情與信心……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以前的一位歷史老師,這位老師雖年過半百,並且失去了左腿,但仍然那麼頑強,講課時,他慷慨陳詞,課下,他還常常在學校操場上放風箏,他有一條右腿和一跟枴杖,行走不方便,別人要幫他放時,他卻説:“不,我自己來!”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師,懷着一顆有無限追求的心感染着周圍所有的人。而那寫乞討者大都四肢健全,卻不去勞動,到處乞討要飯,借用別人善良的心來度過一生,又有何意義呢?

我們有時也總是被一些小事壓的喘不過氣來,甚至埋怨或絕望,可有些人都沒有想過憑自己的力量去征服或把困難壓倒,總是靠着父母,我平時也喜歡靠着父母,比如:數學題做不出來,需要講解,英語短文的意思不知道,要父母來查,每天收拾書包,要讓父母來提醒,可這樣的生活又能維持多久呢?

這篇課文不僅讓我感受到要自己用行動去戰勝困難,還讓我想到一個人要有信心和追求才能達到這目標。戰勝困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們學習中也是一樣的,如果迷失了方向,就像一隻正飛在半空中的風箏,斷了線,失去了方向和平衡。“理想的風箏”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困難像彈簧,你強,他就弱了;你弱,他就強。”只有自己去打倒困難,朝着自己的目標出發,才會取得成功。

理想讀後感4

《夢想點亮人生》書裏的名人故事都讓我很受感動,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童第周的故事。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由於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他根本上不起學。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童第周的眼裏充滿了羨慕之情。之後,他的大哥節衣縮食將他送到浙江省立第四師範學校讀書,期望他努力學習,將來回家幫忙自我養家餬口。可是進入學校的童第周,心中卻有着自我的奮鬥目標——考入省內名望極高的寧波效實中學。由於他沒有理解過系統的教育,基礎太差,大哥十分擔心。望着大哥猶疑的眼神,童第周堅定地説“我必須能考上!”從此,童第週一絲不苟地備考,刻苦學習,不放過一分一秒的學習時間

憑着這種“水滴石穿”的精神,童第周最終考上了效實中學。可是他的成績卻是倒數第一。應對成績單,他沒有退縮,心裏暗下決心: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刻苦努力,也必須能做到!於是抱定信念,童第周開始了艱難的學習之路,他每一天與路燈為伴,天剛矇矇亮,他就在路燈下讀外語,夜晚寢室熄燈後,他還在路燈下自修,學習。經過艱苦的學習,童第周畢業時考取了復旦大學。之後,他大學畢業後又去比利時留學,一向堅持着他刻苦鑽研,勤奮好學的精神。並發表了一篇篇極具學術價值的論文,在國內外生物界引起了極大地震動。

有人以往説過“一個人成不成功,關鍵在於他的信念和精神。”童第周就是這樣,正因為心裏懷揣着夢想而堅韌執着,腳踏實地地實現了自我的人生夢想。這也正是我們要實現自我的人生夢想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啊!

同學們,讓我們以童第周為榜樣,向着自我夢想的星空飛奔吧。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夢想,一步一步去實現它,就必須能走向成功!

理想讀後感5

“只要我們有夢想,只要我們在行動,我們就會不斷地前行。只要我們不斷地前行,我們就會實現我們的夢想。”這是我最近在讀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給我留下的極其深刻的印象。

朱教授説,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的機遇;教育需要恆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激情、詩意、機智、恆心的源頭活水就是理想。我願意跟隨有夢想的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行走在充滿理想和希望的新教育之路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最終改變我們目前的教學環境而不懈努力。

朱教授在書中談到了他理想中的學校,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而我對朱教授所談到的他理想中的校長,有很強的共鳴。是的,校長就應該是一個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使命,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的校長;應該是一個珍惜學校的名譽勝過愛護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生命的校長;應該是一個不斷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辦學理念,具有獨特辦學風格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善於協調上下左右關係,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以促進學校發展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科學研究,並能成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組織者和身體力行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給教師創造一個輝煌的舞台,善於讓沒一個教師走向成功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使學校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的校長。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就應該以此為一面鏡子,事事對照,時時對照,日臻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

理想讀後感6

前些時間,我認真閲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後,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我認為: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

理想的老師是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老師眼裏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麼?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

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啟發等等。

因為有了理想老師的標準,我常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理想讀後感7

感恩是保持熱愛生活的祕方,注入挑戰困難的勇氣。 理想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橋樑,獲得精彩人生的翅膀。 快樂是相信潮起的積極心態。愛心是生命延續的動力,是人間温暖的源泉。誠信是人類永不貶值的真理寶藏。美德是百折不饒的人生智慧。

《成長心靈雞湯》是我讀過的最唯美的書 。他使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登高的機會。我懂得了感恩是什麼,懂得了理想是什麼,懂得了快樂是什麼,懂得了誠信是什麼。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 “丟下包袱,心靈才會輕鬆”。這個故事我覺得最主要的詞語是“快樂”,而這個富翁他有很多錢,但他過得並不快樂,因為他從來都不知道快樂是要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得到的。有一個富翁他有很多錢,但自己並不快樂,於是決定到別的地方去尋找不快樂的原因。可是走了很多地方,他都沒有找到不快樂的原因。他看到窮人過得很快樂,並給了他們一些錢,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最後他終於明白了什麼叫放得下的快樂,自己以前雖然很富有,但從來沒做過有意義的事,尋找快樂的富翁將自己的錢財拿來救濟窮人或用於公益慈善事業,看着自己的幫助使得別人笑逐顏開,富翁開心的笑了。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其實有很多錢的你,會覺得自己並不快樂,可是那些窮人卻天天都那麼開心,快樂就是需要放下不必要的包袱。

讓心靈登高,因為高處的心靈透明澄淨,保持着童心一般的精靈;讓心靈登高,因為高處的心靈,襟懷坦蕩,不斤斤計較;讓心靈登高,高處的心靈高潔優雅,從不污泥蝕流為伍;讓心靈登高,,高出的心靈千錘百煉,優秀傑出。

是啊,書,畢生是我的至愛,它讓我擁有了一份最恬靜的情感和一個最原始的興趣。

理想讀後感8

1、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只是觀念的的差距而已。

2必成功方程式

①明確知道你所要達到的是什麼

②不斷地採取行動

③敏鋭力,採取行動是離目標越來越近

④不斷改變進行的方式,直到達到目標。

3,有個觀念:注意力等於事實,當你注意美好的一面,就得到美好的感觀,注意不好的一面,則總是留着不好的回憶。

4,其實,任何只都可以快速的往他的目標邁進,只要他們學會問問題。成功者不是比較聰明,而是他學會問更好的問題。

5、如何問好的問題:以理想的工作為例

①問一:假如我知道我不能失敗的話我應該做什麼?

②問二:假如我做的每一份工作都給我同樣的薪水那麼,我會選擇哪一行?

③我對哪些事情感興越?把有興趣的例出,從中找尋:是否有可能把這興趣變成一生的職業,明確就是力量,愈能明確寫出所想要的工作環境,愈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④華德·狄斯:一定要做你喜歡的事,否則很難有偉大的成就。

6、找到理想工作步驟:

①寫下自認完美的工作條件,包括環境、待遇等,然後依其重要性決定優先順序

②寫出需要這份工作的五項理由

③寫出沒有這項工作的五項壞處

④寫下這份工作所希望的收入、從事時限及願付出的代價,

⑤每天早晚將寫下的東西念兩遍,再閉上雙眼,用10分鐘,想象你已得到這份工作,夢想已實現,收已賺得,工作環境十分完美,想象到逼真為止。

⑥在紙上寫下我一定要馬上行動絕不放棄。

⑦自問有哪些事物阻礙理想,寫下來

⑧自問現在可以馬上採取哪些行動來解決,寫下解決方案

⑨如現在就採取行動,是否能愛漸得到理想

⑩找一個已達成你理想的人士作為模範,請教他的經驗,學習他的步驟

理想讀後感9

在《理想的風箏》中,作者蘇叔陽以《理想的風箏》為題,不僅以題思人,以劉老師放起一隻風箏比作了劉老師以孜孜不倦的教學態度説飛了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也藉此寄寓了他對劉老師的懷念,誰又説不是呢?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她用她的辛勤澆灌了一屆又一屆祖國的花朵,老師是靈魂的建造者,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老師是“春蠶”,老師是“蠟燭”......難道我們可以忘了我們的老師嗎!

在《理想的風箏》中,蘇叔陽將老師描寫的淋漓盡致,使人回味無窮,讀完了全文之後,劉老師一手拄着枴杖,一隻左腿懸在半空中,微笑着,眼鏡下是一雙慈祥的眼睛,他一隻手拄着枴杖,一隻手擎着風箏,自信而又樂觀,身殘志堅,一心為了同學,使我又想到了我們的所有老師,是她們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了我們同學們幫助。

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又以一個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的結尾表達了他對劉老師的思念,簡樸而又真摯,劉老師的印象不僅留在我的心中,更是留在了所有同學的心中,一個簡簡單單的省略號,更是作者對劉老師的讚美,對天底下所有人民老師的讚美!老師這個職業是一個人人讚揚的職業,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祖國的花朵,讓我們以後都成為棟樑之材,作為老師,你們兢兢業業,你們想的卻是將我們送入更好的中學、高中、大學,送入更加美好的未來!

自古以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已成了讚美老師的名詩,老師,您把您的青春奉獻給了你的事業,您時常為我們批作業批到手發麻,現在,我勻即將邁入中學,老師,我們會用最好的成績報答你們,等我們以後有出息了,也不會忘記您!

理想讀後感10

小時候,常聽姥姥説,天上的每一顆星,都代表着一個人;星星閃爍的光芒,代表着這個人的人生路途。你若有遠大的理想,星星的光芒就會明亮耀眼;你若能笑着面對生活,星星就會有發光的動力。

現在,我又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隻屬於自己的風箏,而牽風箏的線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文中提到的劉老師,身殘志堅。他抱着對生活執著的愛與追求,靠着自己樂觀開朗的.性格,笑着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一天又一天地活了下來,向我們成功地展示了生命力頑強的一面。

也許我們的生活是殘酷的,但命運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俗語説:“窮途末路”,但我卻不這樣認為。誰都知道,張海迪姐姐在五歲的時候,就因為疾病造成了高位截癱。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她靠着對生活執著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與疾病和命運作抗爭。她雖然沒有機會進校門,卻發奮圖強,學完了國小、中學、甚至碩士、研究生的全部課程,還自學了好幾種大學外語。她抱着“笑着活下去”的信念,以驚人的毅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對比之下,那些四肢健全、卻不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是否應該感到慚愧呢?當你被父母或老師批評時、當你面對生活的坎坷時、當你站在生活的風浪面前時,你是否想過:這是生活在考驗你;你是否高高地昂起頭、挺起胸膛迎擊過風浪?你是否向生活的風浪展示過你燦爛的笑容?

努力吧!同學們,既然生活賦予我們健康的身體,就讓我們一起歡笑着放飛手中那承載着我們遠大理想的風箏吧!

理想讀後感11

還沒上學讀書的時候,每到夏夜,奶奶常常帶着我看星星,講牛郎織女的故事給我聽。我眨巴着眼睛問:“牛郎放了幾頭牛?織女織了多少布?”奶奶笑着説:“牛郎放的牛有星星那麼多,織女織的布有銀河那麼長。”從那時候起,我對牛郎織女非常羨慕:他們真有本事,放了那麼多牛為農民耕田,織了那麼多布給我們做衣穿。我長大了也要像他們一樣,為人民做很多很多的事。這就是我童稚時萌發的理想。

最近我讀了《理想和興趣》這本書,懂得了什麼是理想。理想就是一個人終生奮鬥的方向,是鼓舞我們戰勝困難,不斷前進的力量。如新長征突擊手戴建寧、巢軍,年青的書法家程與天,自學成才的大醫師陳遠浩,以及威震球壇的女排名將郎平等等,他們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卻有着不平凡的理想,因此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一個人有遠大的理想,學習起來就有勁頭,生活也就格外有意義。那些不子學習,東遊西逛的人,他們沒有崇高的理想,也就像沒有靈魂一樣,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永遠也享受不到奔向理想之路的歡樂。

我是一個國小生,我心中充滿着美好的理想。天上的星、山上的樹、園中的花、池中的魚,都常常吸引着我。我喜歡老師,喜歡爺爺、奶奶,喜歡爸爸、媽媽,還喜歡那些平凡的工人、農民、解放軍叔叔。我暗暗下定決心,將來一定把喜歡的人、喜歡的事寫成書,讓更多的人瞭解他們,喜歡他們,學習他們勤勤懇懇為“四化”做貢獻的精神。也許有人説我想當一個文學家,是的,這是我的理想。我要用我的筆去歌頌我們的祖國,歌頌我們的黨,歌頌我們的人民!當然,我還必須努力創造實現這個理想的條件。首先我要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要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打好基礎。

從現在起,我將一步一個腳印,像我崇拜的那些傑出人物一樣,朝自己選擇的理想之路勇敢地攀登。

理想讀後感12

最近,我讀了《理想點亮人生》這本書,深有感觸。它為我們介紹了數十個主人公胸懷大志、發憤圖強,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的小故事。使我感受到理想的重要性,行動的必要性和正確性。理想是人生的目標。沒有理想,就等於失去了方向,沒有方向,人生就沒有動力,那一生就會在懵懵懂懂中渡過。所以,要想人生活得精彩,那麼務必要有崇高而遠大的理想。當然,光有理想是不行的。如果不付諸行動,那理想就是空想。大家都明白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吧,四川有兩個和尚,一窮一富。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説自我要去南海。富和尚問他怎樣去?窮和尚説帶個瓶子和飯缽就夠了。富和尚嘲笑他説,自我幾年來準備買船去南海,還覺得不可能到,你憑什麼能到呢?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告訴富和尚。富和尚覺得十分慚愧。這個故事充分的説明了行動必要性,我們堅決不能做那光説不練的假把式。有了理想和行動,並不代表能夠成功。看看周圍,許多人都有崇高而遠大的理想,但他們的行動卻和理想背道而馳。有人想當科學家,卻天天沉溺在電腦遊戲中,成了“遊戲家”。有人想當運動員,卻天天不煉身體煉腸胃,成了“大胖子”。有人想當大英雄,卻遇到困難就畏縮不前,成了“放下王”。所以,正確地、有計劃和堅持不懈地行動是實

現理想的條件。而紮實的基本功是實現理想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想,我們就應刻苦學習,大膽實踐,掌握過硬的本領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打下堅實的學習和潛力基礎。懷着各自的理想,邁着堅實的腳步,沿着正確的道路,努力前進吧!

理想讀後感13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帶你走到黎明.

很自然地,我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寫在日記本的扉頁,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裏,我總是滿懷激情,一遍又一遍地讀它,直到熟記於心。我只欣賞這首詩,因為它讓我對理想充滿了詩般美麗、絢爛的幻想。生活如詩一樣多姿多彩,連心的跳動,也帶着這首詩的韻律。後來,激情不再,那顆被詩浸化過的心早已變硬,理想的火把似乎也被歲月無情的寒風吹熄。生活在忙碌與疲憊中繼續着。當有一天再翻開久違了的日記本,那幾行詩句,早已變得模糊而陌生,再也激不起心中一絲漣漪。

我固執地認為只有成功者才配得上擁有理想,才配得上擁有一份欣賞詩的心情,才配得上擁有一顆像詩一樣輕鬆、愉快的心。所以,當理想和其它與詩相關的東西被我遺忘在前進道路上的某一個角落裏時,我並沒有回頭去尋找。或許,我早放棄了對這些東西的憧憬。

在一個充滿詩意的秋日裏,我抬頭仰望湛藍如洗的廣袤天空,偶爾會看到兩三隻小鳥並排地飛過。我想起了泰戈爾,他也是一位詩人,也寫過詩般美妙的一句話:“天空中沒有鳥兒的痕跡,但我確信它已經飛過。”

即使空餘報國之情,懷才不遇,也不忘以作詩來排解心中的鬱悶,這就是詩仙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寄託了他的自信,他的樂觀,他的灑脱,他的理想。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把自己的堅定信念化作一行行悲愴的詩句,然後縱身跳入汨羅江。這一跳,並不意味着屈原放棄他的理想和生活,他的詩可以向世人作證,他還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他所追求的。

所謂詩心,也許就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一種永不放棄理想的生活態度,一種像詩一樣隨心而愜意的生活態度。當在忙碌與疲憊中再次拾起流沙河的《理想》時,我心中滿載勸勉與鼓勵,再次回頭尋找那些被遺忘了的東西。

理想讀後感14

最近,自己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點燃理想的日子》這部紀錄片,看後感觸頗多,用孫玉勝的話來説,就是這不僅僅是一個欄目,更是一羣人、一種精神、一個時代。一羣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為了追求一種不平凡的生活,為了給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個有分量的交代,義無反顧的走進了一個他們認為最能夠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華的地方。

這些年輕人是偉大的,他們的勇敢值得現在所有的傳媒行業從業者去學習,他們“叛逆”了過去的電視形式,藉助央視體制內的條件呼應央視體制外的因素,從而在那個年代的央視內部掀起了一股變革——把宣傳變為傳播。

這部片子記錄了《東方時空》欄目創辦初期的艱辛以及主創人員們在做這個欄目時難忘的經歷和感人的故事。在那個年代,很多年輕人都感覺創新的條件就是時代給的,然而卻有一大批更有理想的年輕人,他們要找一個地方來發揮他們自身的獨特才能,更要在那個年代的媒體領域中樹立一種能説真話,能夠表達自我以及把媒體人的理想傳達給公眾而不受很多約束的創新精神,他們要用新媒體創造出新的傳播方式,從而把自己的理想和時代結合在一起,於是便譜寫了《東方時空》的傳奇。

《點燃理想的日子》不僅向我們講述了《東方時空》欄目組的經歷,更向受眾深度接受了《東方時空》欄目,它不僅僅是一個欄目,更是一種精神。其實在現今,有很多新創造出的新聞樣式在滿足今天的受眾訴求,而作為滿足那個年代受眾訴求的《東方時空》已然伴隨着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崛起而逐漸沒落了,但是它的情懷依然滲透在中國的電視媒體中,它所代表的精神依然樹立在中國的傳媒領域裏。

那是一段互相温暖的時光,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真誠希望當今所有的媒體人都有並保持着同樣的底色——關於創新、關於開拓、關於理想與激情、關於自由和平等。

理想讀後感15

我讀了《理想的風箏》這篇課文後,感受到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和奉獻精神,我深受感動的。文章講的是劉老師講課講得非常非常的好,在他的培育下,他帶出來了許多的大學生,可是,這個老師是個殘疾人,他的右腿從膝蓋下面全部截去了,只靠着一根油亮光滑的圓木棍撐着,這位老師憑着枴杖,支撐着身子站在講台上為學生們上課,可想,他是經過了多少艱難困苦呀!有時課餘時間,劉老師和同學們一道在草坪上放風箏。那情景真讓人感動:每當我從文章中,看到放風箏時那活蹦亂跳的劉老師時,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是個殘疾人,可想他那種對生活的熱愛真讓我感動呀!

劉老師雖然是個殘疾老師,可他的心並沒有殘疾。他還是下了決心,要到學校來教學生。可是,社會上很多四肢都沒有一點的問題的人,他們完全可以找一份工作,自己靠自己的努力來賺錢,俗話説得好“幸福的生活靠勞動來創造”,可偏偏有些人當了小偷,有些人在大街上低頭向人討錢,甚至有些人當了搶匪……,可是,到了最後,這些小偷、搶匪這些人都要被抓起來坐牢,或者要被槍斃的。如果這些人和劉老師相比,這些人的生活也太無意了,太卑鄙無恥了吧?

俗話説的好:“人的生命有重於泰山,也有輕於鴻毛”的,所以劉老師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尊敬和學習。還有許多人雖然也跟這位老師一樣,是個殘疾人,年復一年的躺在病牀上,受着殘疾的折磨,而沒有半點戰勝病魔的勇氣,可劉老師不同,他雖然右腳從膝蓋下全部截去了,成了殘疾人,可是他還在盡力的為祖國做貢獻,他不想躺在牀上,他要下牀來放風箏、教學生,可想他是那麼的熱愛生活呀。一個殘疾老師都能做得那麼好,我們四肢健全的人不是應該比這位老師做的更加好嗎?!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