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動手做教學設計

校園1.24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動手做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動手做教學設計

動手做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猜謎導入。(課件打出一則“手”的謎語)

2、揭題質疑。手的本領可大呢。讀了課題,有什麼要問的嗎?(歸納學生所提問題:誰動手做做看;為什麼要動手做做看;怎麼做)

設計意圖:學生喜歡猜謎語,運用猜謎的方式導入,引出課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關注本課內容;啟發學生質疑課題,培養學生就課題質疑的能力和習慣,帶着問題深入課文,由此找準學習目標。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文。師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⑴自由讀。調皮的生字排隊和大家見面來了,仔細看看第一排和第二排生字寶寶讀音有什麼特點?(第一排前鼻音;第二排後鼻音)回答對了的同學帶讀。

⑵男女生賽讀。生字寶寶摘掉了帽子,還認識嗎?(去掉音節讀)

3、認識詞語。

⑴課文裏有兩個人名,外國人的名字可不好讀,誰能讀一讀?

⑵其他幾個詞會讀嗎?

4、指導書寫。今天所學的字裏有兩個字的讀音是相同的,能找出來嗎?(出示“題”與“提”)

①仔細觀察,這兩個字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②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説説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③師範寫。

④生練習寫。(評議)

設計意圖: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教學既要紮紮實實,又要講究方法,真正放手讓學生自學。此設計突出重點,在生字出現的形式上有意作了安排,使學生注意抓住字音特點,區別前後鼻音讀音的不同,並以學生帶讀的形式激發學生挑戰自我。指導書寫兩個生字,掌握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以各種方式讀熟課文。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了,我們能把課文讀好嗎?

⑴指名讀各自然段,注意及時正音。

⑵齊讀。

⑶分角色讀。

2、小組討論。討論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在書中畫出相應的句子。

3、全班交流,解決所提問題。

⑴誰動手做做看?

⑵為什麼伊琳娜要動手做做看?用書中的句子回答。(一個奇怪的問題)

①其他的小朋友聽了這個奇怪的問題是怎麼想的?(師引讀)

②為什麼伊琳娜會想到動手做做看呢?

③齊讀媽媽的話。

④補充:伊琳娜的媽媽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叫居里夫人,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

⑤媽媽的話到底要告訴伊琳娜什麼?

⑥齊背所學兒歌“人有兩件寶”。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不光要動腦子想,還要動手做一做才行。

⑶怎麼做?帶着疑問,帶着媽媽的鼓勵,伊琳娜是怎麼做的?找出有關的句子。

①實驗的結果怎麼樣?

②伊琳娜的媽媽知道是這個結果嗎?她為什麼沒有直接告訴伊琳娜?

③伊琳娜為什麼開始生氣,後來又笑了呢?

4、理解朗志萬的話。

①科學家朗志萬真的在哄騙他們嗎?

②朗志萬説的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③讀了以後,你明白了什麼?

5、小結:原來科學家朗志萬是要告訴大家,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讓我們再讀讀朗志萬説的話。(齊讀)

6、省略

動手做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科學家朗志萬以特殊的方式啟發伊琳娜動手實踐找尋答案,並讓所有的孩子明白了一個深刻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我們要敢於向權威挑戰,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文章情節簡單,卻富於情趣;語言平時,卻發人深省。教師應引領學生圍繞朗志萬的話和伊琳娜的做法進行深入探究,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反思,喚起學生的科學意識。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這篇課文對於他們來講,語言淺顯易懂,在教師引導下從字面上理解並不困難,但是要讓他們真正懂得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卻並不容易。根據他們身心發展特點,宜於採用創設情境、直觀演示、合作探究等方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感染。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緒變化的語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2、讓學生有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水杯、金魚、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教讀“單元導語”。

教師教讀單元導語:“無論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用斧頭砍東西又慢又不整齊,於是人們發明了鋸;用扇子扇風很費力氣,於是人們發明了電風扇;每一種發現和發明,都是人們用心思考、不斷實踐獲得的。讓我們都來做個有心人,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去發現,去創造吧!”

2、談話。

師:同學們,要想將來有所發現和創造,就要學着做個有心人,就要學着遇事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去判斷。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課題是《動手做做看》,看看你能從中領悟到什麼。(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組內交流識字收穫: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會認的字,讀字音,組詞,並説説自己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3、全班交流彙報: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麼記住的?

4、將生字去掉拼音,開火車組詞讀,再以小老師組詞帶讀全班。

5、指名檢查課文朗讀,師生共同評議。

6、齊讀課文。提問:

a、通過朗讀你們知道課文有哪些人物?主要寫了誰嗎?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b、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引導學生體會他們身份的不同)

c、什麼樣的人才能叫科學家?

d、科學家朗志萬跟小姑娘伊琳娜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內容)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學生仔細觀察字型。

2、學生當小老師:你覺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3、重點指導:“朗”字,注意左邊不要寫成“良”,下面是一點。

比較形近字:“提”和“題”;“漫”和“慢”;“喝”和“渴”;“騙”和“遍”、“篇”;“哄”和“洪”、“拱”等。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迴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組詞語。

2、(課件)齊讀詞語

3、回顧課文:經過初讀,大家知道課文主要講了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二、深入朗讀,細緻體會。

1、出示伊琳娜的表情圖:伊琳娜開始為什麼生氣了?後來為什麼又高興了?

2、學生自由讀文,想想伊琳娜為什麼生氣了。

學生彙報,板書:表情圖1哄騙

3、朗志萬向小朋友提了怎樣的問題:

出示:“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麼?”

(引導提問:別的東西指除了什麼之外的東西?放進金魚,水會怎麼樣?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怎麼樣?你們覺得奇怪嗎?)指導讀句子

4、幾個小朋友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5、伊琳娜同意他們的觀點嗎?從哪看出不同意?

(1)生讀句子: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説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2)“他們”指的是誰?

(3)交流: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會有什麼想法?

(4)探討:從中你覺得伊琳娜是個怎樣的孩子?

5、遇到問題,伊琳娜是怎麼做的?(問媽媽)

(1)出示句子:媽媽説:“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a、讀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可用換詞替代法,如“只”、“僅”等)

b、反覆朗讀該句子,用它隨時提醒自己。

(2)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中發現了什麼?

a、出示杯子和金魚,讓學生上台做實驗。

學生交流看到的景象,讀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説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b、想象: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麼想?

(3)朗讀伊琳娜説的話:“您怎麼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a、指導讀出“生氣”,並體會“哄騙”的意思。(可通過換詞感悟)

b、你還能換種語氣説這句話,使它意思不變嗎?(練習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c、朗志萬真的哄騙了小朋友嗎?結合課文説説理由。

(4)出示句子: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説:“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問:為什麼他會笑?你從他的話裏明白了什麼?

5、伊琳娜為什麼聽了他的話高興地笑了?(板:圖2動手做做看)

她會對朗志萬説些什麼?(指名説)

6、小練筆:把伊琳娜説的話寫一寫。

三、總結課文,發散性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聯繫實際談談自己學習課文後的收穫。(板書: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

動手做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瞭解龍的來歷發展與造型特點,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和積極參與文化傳承的意識,並在欣賞中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激發愛國熱情,七年級上美術教案。

在課堂教學中應更注重學生的製作過程,和分組活動之中的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強調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並在展示作品的過程中展現集體的智慧和才華,突出集體競爭的氣氛。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學習構成知識,並把它應用到設計和製作中。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的重點:

調動同學情緒,使大家能熱情、積極地參與到做龍的活動中來。

(二)教學的難點:

如何把構成知識應用到設計和製作中,使龍的造型和結構有新的創意。

(三)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解決重點的要點:

1、要創建分組競爭的課堂氣氛,鼓勵每一個小組爭先、爭勝、爭取班級第一。比那組最快,那組最好,那組最有新意。

2、好小組討論,羣策羣力完成任務。

3、時注意人員搭配,使各組能力基本均衡,保證公平競爭和順利完成作業。

解決難點的要點:

1、勵創新,要求學生把課本的方法當成參考,儘可能地想出新的方法。

2、些簡單明確的構成的例子,讓學生們能從中產生一些聯想以促進創新想法的產生。

三、課前準備

(一)學習材料

1、可利用的廢舊材料:易拉罐、膠捲盒、牙膏盒、土豆片筒、裝羽毛球的筒、藥盒、藥瓶、礦泉水瓶及其他飲料瓶。

2、可以替代的材料:去了粒的玉米芯、高粱、玉米的秸稈、木棍及樹枝、竹子、可利用的蔬菜(黃瓜、茄子、蘿蔔等)。

3、自制材料:課前或課上用比較硬的紙作成紙筒,把它作為做龍的材料。

四、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激發興趣、講授製作方法。

學習製作方法,分組合作、鍛鍊協作能力。

展示、體驗、交流。

學生活動:分組合作,與同學交流自己對龍文化的瞭解。

學生從教學中展示的各種龍的資料中汲取養分豐富自己製作的龍。

學生們在製作過程中分工合作完成插接、裝飾龍體的任務,鍛鍊協作能力。

學生以各種方式展示自己做的龍,併發揮想象講述小故事或民間傳聞,強化對龍的感受。在共同創作和動手製作過程中,注意協作精神,培養集體主義

教師活動:把《龍的傳人》的樂曲作為課的開始,用來烘托氣氛,以達到突出主題的目的。

教師通過講授利用龍的來歷、演變和發展,以及圖片介紹龍的形象特點和與龍有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時鼓勵同學集體創作分組完成龍的製作,體現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在集體創作和動手製作過程中,注意協作精神,同時,體現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對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1.把《龍的傳人》的樂曲作為課的開始,用來烘托氣氛,以達到突出主題的目的。同時用音樂來導出課的內容,幫助學生很快地進入情緒,引人《大家動手做條龍》的具體內容和方法中,使學生的情緒一直處在興奮的狀態下,便於課程進展得更順利、更流暢,也容易激發同學們的創作熱情,以及製作的慾望。在製作的過程中可以一直播放着《龍的傳人》的樂曲,以增強效果。採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完成龍的製作。

2.利用龍的來歷、演變和發展,以及圖片介紹龍的形象特點和與龍有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從而產生親自動手製作一條龍的慾望。

3.學生的活動,鼓勵同學集體創作分組完成一條龍的製作,體現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在集體創作和動手製作過程中,注意協作精神,同時體現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對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

六、教學點評(教學反思)

本課程屬於設計應用課。在教學設計上更注重學生的體驗,教師要尊重學生自主興趣,情感的表達。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並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教案《七年級上美術教案》。

本課程在學習構成知識、設計和製作龍的過程中,同時要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協作精神、集體主義精神。

七、教學評價

1、教學評價方法:

通過各組介紹和評價自己小組的作品,師生共同考察教學效果。

2、教學評價點:

(1)對龍這一藝術形象是否喜愛?是否瞭解其思想文化內涵?

(2)是否積極參與龍的製作活動?在造型上有無獨創性?

(3)能不能與同學密切協作共同完成品?

動手做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主要內容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的含義。

3、動手實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疑問。

【教學重點】

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敢於大膽質疑,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合作探究。

【教學媒體】

魚缸、金魚。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根據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説一説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再讀一遍題目。師:像“動手做做看”這樣的字樣在文中出現了幾次?都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説的呢?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拿出筆在書上畫出相關的語句。

(師板書:朗志萬媽媽伊琳娜)

2、過渡,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喜歡給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問題,今天他的問題又會是什麼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他提的問題,並讀一讀。(指名讀)

3、如果當時你在場聽到這樣奇怪的問題,你會怎麼想呢?

4、師:課文中還有兩個小朋友,他們是怎樣説的呢?請同學們找到兩個小朋友説的話,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同桌分角色自由練習朗讀。

師引導:我認為這兩個小朋友的話應該讀出想也不想的感覺來。想也不想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哪個詞來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猶豫!

(師相機指導,讓學生讀出自己的這種感覺。)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合作讀好這篇課文,你們願意嗎?(師導讀,生接讀。)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天給小朋友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生:“一個杯子裝滿了水……這是為什麼呢?”

師:一個小朋友毫不猶豫地説──

生:“一定是金魚身上有鱗。”

師:另一個小朋友肯定的説──

生:“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

師:伊琳娜覺得他們説得都不對,但自己也想不出道理來,於是回去問媽媽,媽媽説──

生:“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5、你如何理解媽媽説的話?(投影出示這句話)

⑴換詞理解“光”。

⑵指導朗讀: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鼓勵性的語氣)

⑶你怎樣評價這位媽媽?

⑷如果你遇到什麼問題去問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會怎麼説呢?

小結過渡:教育的成功是有多種因素的,不要冷落生活中孩子任何一些看來幼稚可笑的問題,充分調動孩子們去親身動手動腦解決問題。

三、學習課文(5~7自然段)

1、伊琳娜受到媽媽的啟發和鼓勵決定自己動手做做看,我們來重複一下她的實驗經過好嗎?

(學生動手做實驗)

2、師:你聽到一位鼎鼎大名的科學家提出一個問題,通過你自己的實驗證實與他説的不一樣,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3、伊琳娜也是這樣想,這樣做的。在文中找一找這樣的語句,你怎麼理解?小組討論學習:

⑴想:“哎呀,和朗志萬説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①指導朗讀“哎呀”。

②換詞理解“漫”。

⑵做:伊琳娜越想越生氣,第二天一早就去問朗志萬:“您怎麼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您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條金魚後,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② “第二天一早”可不可以説:“第二天”或“一早”呢?(着急生氣地質問,想得到一個結果。)

③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採取學生自己練讀、評讀的形式完成。

4、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出示句子,理解意思。伊琳娜聽懂了什麼?

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説:“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⑴理解“哈哈大笑”(會心的笑,善意的笑,為有孩子敢於挑戰權威而笑,為自己的啟發下有孩子去驗證而成功的笑。)

⑵比較:媽媽:“你動手做做看。”(板書:你)

朗志萬:“要動手做做看。”(板書:要)

[媽媽是提出的建議和鼓勵;朗志萬是啟發同學們應該怎樣去做;伊琳娜由聽了科學家的話的迷茫,到得到媽媽的建議到自己親身(板書:親身)去實踐,已經證明了一個深奧的道理:(板書:實踐出真知)]

師小結: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説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5、分角色配合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總結

1、讀後,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麼啟發?(拿出本、動筆寫一句話,強調書寫。)

2、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彙報。)

動手做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朗、志”等10個生字,區別並會寫“提、題”兩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1~3自然節。

教學重點

1、會認“朗、志”等10個生字,區別並會寫“提、題”兩個字。

2、朗讀課文1~3自然節的對話部分。

教具準備

1、本課生字卡片,詞卡。

2、伊琳娜頭像。

教學過程

識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不掌握一定數量的漢字,學生就無法進行閲讀和寫作。因此有關識字教學的研究歷來都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低年級兒童識字是為其初步的閲讀和寫作打基礎的。

一、聯繫生活,直接點題

我們在學習與生活中都離不開動腦和動手,有些事情只有動手做做,才能知道結果是什麼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3課《動手做做看》。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直截了當,一語雙關,不但節省了時間,而且呼應課題。)

二、明確要求,初讀課文

請你自己輕聲讀一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就請課文下面的拼音朋友幫忙,要儘量把句子讀通順。

學生自由讀文。

(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要求不易過多,只要能夠達到閲讀的初步要求就可。)

三、識字讀詞,突出重點

要求認的字,要明確要求,努力做到當堂認記,及時鞏固。教科書中要求認識的字,只要求認識──在教材中認識,挪個地方還認識,沒有其他要求。在教學中不要拔高要求。有的老師認為,對要求認識的字,引導學生逐字進行字形分析,達到每個部件、筆畫的精確記憶,能提高認字質量。這樣,花費的時間很多,又增加學生的記憶負擔,效果不一定好。其實,認字和認人是一個道理。認人,不必記住五官特徵、穿着打扮,記個大體輪廓即可,見面次數多了,便認識了。

你們讀得很認真,老師有個問題,課文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一件事?(科學家朗志萬和伊琳娜小朋友。)

出示人名:伊琳娜朗志萬(齊讀)

這5個加點的字是本課要求會認的,來我們就讀這5個字。“伊琳娜”這3個字生活中並不常用,“琳和娜”有時會出現在女孩子的名字中。“朗”這個字你們以前認識嗎?在哪見過?(朗讀課文)“志”這個字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上面是士兵的“士”誰能給他找個好朋友?(志向、志願、同志)這5個字都會讀了麼?那麼我們再讀一下這兩個人名。

除了這兩個名字,課文中還有幾個帶生字的詞也提了出來。(齊讀一個貼一個)

漫出魚鱗哎呀哄騙

(注:哎是表示語氣的歎詞。讀ai不要讀成ei。哄是多音字,它有三個讀音。誰能領大家讀一讀?這個字在本課只讀三聲。我們再讀一遍。)

詞語會讀了,如果把加點字拿出來,你能讀準嗎?有信心的同學挺起胸膛。(齊讀)

誰有信心領讀。

出示字卡:朗志伊琳娜漫哎哄騙另題提喝鱗(強調哎的讀音,出示多音字喝的卡片)。

同學們讀得不錯,我們再開火車讀一讀好嗎?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表現最棒。要讀得清楚乾脆。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包括閲讀教學,要落實課程標準提出的識字、寫字“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的思想。一方面要在教學中突出這個重點,在教學時間、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認記寫等方面予以保證,特別是在閲讀課上要防止只抓課文的閲讀、理解,蜻蜓點水式地處理識字、寫字的情況出現。每節課都應拿出足夠的時間落實識字、寫字的要求。甚至可以這樣説:不能落實識字、寫字要求的可不是一節合格的課。

四、指導寫字,辨別形義

你們發現了嗎?這些字裏有一對同音字是誰?(提、題)

找對了,現在請你認真觀察,這兩個字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結構不同、部首不同、意思不同)誰能分別給它們找個好朋友?(提問、問題)

真不錯,老師這兒正好有個小問題,需要大家幫我解決。看誰最聰明?出示:伊琳娜聰明可愛,愛()問()(題、提)

一生來貼,大家一起辨別。

字是一種表意文字,無論是象形、指事,還是會意、形聲,都有其自身的構字規律。儘管我們鼓勵學生個性化地識字、創造性地識字,但如果忽視了識字教學的靈魂,任由學生怎麼識記都行,那麼要想學生的識字能力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就難了。因此,應重視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滲透一些漢字學知識,這不僅有助於學生準確地理解掌握漢字的形、義,還能讓學生充分領略我國漢字文化所藴含的無限風光。

你們和伊琳娜一樣聰明,我們現在知道了這兩個字的結構不同、部首不同、意思也不一樣,那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同學們觀察得這樣仔細,聽了他的提醒我們一起來寫這個題吧。日不要寫太大,一在橫中線上,它的腳丫真長呀,別忘了最後一筆是點。

好,下面請你對照老師的範字,認真地寫兩個,別忘了同學的提醒!(巡視,糾正)

提手旁的字我們經常寫,相信通過你們自己的觀察一定能寫好。這樣老師在黑板上寫,你們在書上寫,我們比一比看誰寫的好。

寫字教學要重視寫字的質量。不僅要求把字寫正確,還要指導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教師要加強範寫和指導,要注意提示容易些錯的筆畫、筆順,特別是那些不容易寫好的字。

五、迴歸課文,練讀感悟

通過檢測我發現你們讀字、讀詞都很好,課文讀得怎麼樣呢?動口讀讀看吧!我找幾名同學讀,其它同學認真聽,聽他讀得準確通順嗎?誰來讀1、2、3自然節,4、5、6、7各一人(簡單評一評)。

再讀課文一是檢察讀文情況,二是深入感悟的熱身。

同學們讀得都不錯,聽得也很認真,我給大家請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出示伊琳娜頭像)。

激發興趣,調節氣氛。

哎呀,她看起來不太高興,究竟是什麼問題使她愁眉苦臉的呢?(指一二生回答)你們是在第幾自然節找到的?好,大家一起看第一自然節,把這個問題畫下來。

畫完的同學想一想,這句話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奇怪的語氣)一、二人讀,評價(有點奇怪、更奇怪了)。

朗志萬提了這麼奇怪的問題,那小朋友們是怎麼樣回答的呢?誰找到了?我們再讀這兩句話時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呢?

引導:朗志萬剛提出問題,他就馬上回答了,他仔細想了嗎?那麼我們就應該想也不想地讀出來(稍快)。

另一個小朋友回答時很自信,他用了一個詞(一定),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就要讀得重一些,認為自己的回答一定是對的。老師來當一回科學家,我提出這個問題,你們當小朋友,我們只讀對話,不讀旁白,就像上課提問一樣,回答時要舉手。

我以“偷樑換柱”之法,將文中科學家向小朋友提出的問題拿來考學生,創設一個師生問答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情境中的表現和心理活動與文中有着極強的雷同性。

這樣,同桌之間一人一句互相練一練(巡視,選三名同學表演一下,大家當小評委評價一下。)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做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他們讀得不錯,你們評得也很認真,我們再來合作一次好麼?

我來讀旁白,你們一起讀引號裏面的句子,我也許會加上點提示性的語言,要注意聽!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為什麼?”

一個小朋友(毫不猶豫地)説:“因為金魚身上有鱗。”

另一個小朋友(十分肯定地)説:“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

營造一種氛圍,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

六、簡單小結,聯繫下文

讀得真棒,老師發現你們這節課的收穫真大呀!不但學習了生字和生詞,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而且還學習了課文的1、2、3自然節。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兒,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的4~7自然節。

下課。

動手做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思考嗎?你動手做了嗎?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幾個小朋友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就有不同的做法。那麼,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了什麼問題?又發生了什麼事呢?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鱗( )哄( )騙( )

2、你能用什麼辦法記住下面的字?

朗志漫鱗伊琳娜哎呀哄騙

3、認讀詞語:

朗志萬漫出魚鱗伊琳娜哎呀哄騙

4、理解詞語:

哄騙: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漫:水過滿,向外流。

5、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説對。回到家裏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説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説: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四、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研討提出問題部分

1、自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説説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什麼問題?

CAI出示:一隻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這是為什麼?

2、你覺得朗志萬的問題提得怎麼樣?表現在哪兒?

(問題提得很“奇怪”。表現在“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意思是説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

3、分組思考討論: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樣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回答?

4、指導朗讀。

二、研討動手實驗部分

1、自讀課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為什麼要動手做實驗?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説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媽媽説:“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2、伊琳娜為什麼覺得他們都沒説對?

3、做實驗,體會伊琳娜看到實驗結果後會怎麼想?

4、伊琳娜為什麼越想越生氣?

5、指導朗讀伊琳娜生氣説的話。

三、研討悟出道理部分

1、默讀課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畫出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意思。

2、體會伊琳娜話的意思。

⑴CAI出示句子。

“您怎麼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您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一條金魚後,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⑵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練讀、對讀、評讀。

3、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⑴CAI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什麼?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説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⑵指導讀出語氣。

4、伊琳娜為什麼又笑了?

5、分角色朗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總結延伸

1、讀後,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麼啟發?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想了嗎?動手做了嗎?

2、你能發現爸爸媽媽或老師説的、做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3、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彙報。)

4、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再把自己讀後的感受説給小朋友或爸爸媽媽聽。

動手做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課文主要寫伊林娜在朗志萬的啟發和鼓勵下,通過親自動手做做看,終於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我們要敢於向權威挑戰,不盲從,勇於實踐。文章情節簡單,但卻富於情趣;語言平實,卻給人以啟迪。故事緊緊圍繞伊林娜的情緒變化順勢展開,要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喚起學生的科學意識。對於這一生活細節,孩子們有過想法但沒有實踐經歷,引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反思,從而積澱成科學素養。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通過動手實驗進一步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發揮想象,把伊林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後,可能會説的話寫下來。

教學方法:

範讀法、引導點撥法。

學習方法:

朗讀與想象結合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等。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小朋友們,我們人類都有兩件寶知道是什麼嗎?學生自由發言:雙手和大腦。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動手做做看》。

2、板書課題,質疑。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學生聽課文錄音帶,思考:伊琳娜為什麼開始很生氣,後來又笑了?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

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聯繫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

編字謎識字:士兵的心(志)

4、指名讀,開火車讀,正音。

5、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指名認讀並口頭組詞。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現了什麼?

3、師範寫,重點指導:“哄、喝、提、題”4個字。

4、學生描紅,把字寫規範、美觀。

5、展示,交流評價。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開火車檢查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發現問題

1、引導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

如:A、伊琳娜為什麼開始很生氣,後來又笑了?

B、朗志萬為什麼要“哄騙”小朋友們?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讓學生帶着自己發現的問題,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試着解決問題。

2、把沒有解決的問題在組內交流,互相補充糾正。

四、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思考:“伊琳娜為什麼生氣又為什麼笑了?

學生找出相關段落,指導朗讀:注意段落中反問的語氣

2、思考:“郎志萬為什麼要‘哄騙’小朋友?朗志萬真的是在“哄騙”小朋友嗎?

相機指導“哄騙”、“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3、指導朗讀。

五、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她可能會説些什麼?

2、請你自由想像,伊琳娜可能説的話並寫下來。

3、説説你在生活中聽到或發現過老師,家長説或做的不對的地方,你是怎樣做的?

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

媽媽:不能光想動手做做看

朗志萬:科學家有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

伊琳娜:懷疑—受到鼓勵—動手—

實踐質問

教學這課時,孩子們處於低年級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觀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體,比較籠統,不夠精確,思維主要憑藉具體形象的材料進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邏輯的思維初步發展,特別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與暗示,進而產生不自覺地模仿行為,活動的依賴性較強。這篇課文對於他們來講,語言淺顯易懂,在教師引導下從字面上理解並不困難,但是要讓他們真正懂得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在心中引起思考、共鳴,卻並不容易。根據他們身心發展特點,宜於採用創設情境、直觀演示、合作探究等方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感染。

上完公開課後,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覺得自己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情景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前談話時,出示郎志萬和伊琳娜圖片,讓學生喊喊他們的名字,接着交流蒐集的有關伊琳娜、郎志萬、居里夫人的資料,不僅有助於理解課文,而且拓展了學生知識面,這時老師順勢而導:“法國科學家郎志萬經常喜歡問小朋友們一些奇怪的問題,今天他又提出了什麼問題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自然而然進入到了文本。

2、在課堂上,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朗讀,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理念,在生生這間的朗讀評價中,在老師對重點語句朗讀的指導中,讓學生的朗讀水平得到提高。

動手做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在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伊琳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答案。朗志萬和伊琳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這樣的教育環境,是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

【學生分析】

這篇課文中科學家以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同時這篇課文對於孩子們來説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文中的實驗更是充滿了神祕,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對於生字,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本課的生字要放手讓學生自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讓學生懂得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凡事要動手做做看。

【設計理念】

課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感悟,因此在學習本課的全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所藴涵的深刻含義。

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課文中的實驗在課堂上重現,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體會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注重他們學習的過程,關注他們識字的方式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1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並且讓學生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問題導入

老師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這有兩個鐵球,想想如果我從高處讓他們同時落下,你認為哪個先着地?(學生暢所欲言)到底誰説的對呢?我想學習了今天的這篇課文你會知道該怎麼做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採用問題導入的形式給學生創設了一種情境,這樣他們不僅對問題有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對所要學習的新課也興趣大增,會有主動學習的願望。新課改中指出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慾望,這樣我們才能收到好的學習效果。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首先,老師想請小朋友分段朗讀課文,其餘同學認真聽,聽完之後用自己的話説説這篇課文講了誰的什麼事。(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無論是讓學生的讀還是聽,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要自己能讀懂課文,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2、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讀完之後劃出你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無論在課堂中有什麼樣的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使學習對他們來説成為一種樂趣。同時關注學生的差異,讓他們自己找不認識的字,這樣的學習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3、老師把生字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你還認識嗎?(採用各種方式識記生字)説説你是用什麼好的方法記住他們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檢查學生的認字、識字情況,充分的肯定每個學生識字的方法,給他們鼓勵和自信。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孩子們,在課文中找一找,奇怪的問題是什麼?奇怪在哪裏?“滿”與“漫”一樣嗎?有什麼不同?按他所説,放進一條金魚,結果是什麼?這個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在你的心目中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科學家?(學生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聯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抓住重點的字詞理解科學家的話,從整體上讓學生知道這個奇怪的問題為什麼“奇怪”。

2、當科學家提出這個問題之後,小朋友們各有什麼反映?(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接受知識主要是以直接的感受和經驗為住,這一環節採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理解當時小朋友的反映,這樣更為生動形象一些。

3、他們都相信了嗎?他們為什麼相信?(崇拜)你認為他們説的對嗎?你們的想法和伊琳娜是一樣,她也認為不對,但是卻想不出什麼道理,有了疑惑。孩子們當你們對一個問題有了疑惑的時候你們是怎麼做的?那課文中的伊琳娜呢?

設計意圖: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知識的學習和對問題的理解要聯繫學生的生活經歷,讓他們從把課文中的事例與實際生活相聯繫,當自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會是怎麼來處理的?把自己的行為與課文中的主人公進行比較。

4、對,她去問了媽媽,那她的媽媽是怎麼告訴她的?“光想”是什麼意思?“光”能換成別的詞嗎?聽了媽媽的話,伊琳娜是怎麼做的呢?

四、現場實驗,驗證説法

1、孩子們,你們相信他的實驗嗎?那你想怎麼辦?

設計意圖:結合本文所學的內容讓學生也親自動手實驗一下,檢驗文中的小姑娘做的實驗是否是對的呢?讓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實踐。新課改中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不僅有想法,更要有行動。

2、(做實驗)你看到了什麼?想説點什麼?科學家一開始在我們的心目中是那樣的偉大,小朋友是那麼的崇拜他,但是他卻告訴小朋友們一個錯誤的答案,伊琳娜也是越想越生氣。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她生氣了?你生氣的時候會怎麼説?試着讀讀課文。

設計意圖:將課文中的實驗在課堂上重現,讓學生通過自己所看到的實驗和自己的仔細觀察看到的結果來用事實證明科學家的話是不對的,從而讓學生有一種成功感。

五、總結課文,昇華課文

1、科學家真的是在騙我們小朋友嗎?(不是)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的目的是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應該能夠理解科學家當時為什麼要“欺騙”小朋友,從而讓他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不管什麼事,只要是自己有懷疑就要親自動手做做看。

2、孩子們,想想當伊琳娜去質問他的時候,科學家為什麼哈哈大笑?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3、聽了他的話,伊琳娜還會生氣嗎?為什麼笑了?可能説什麼?

設計意圖:新課改中指出,讓學生充分的體驗,讓他們有體驗的過程。在這裏就設計了這麼一個環節,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角色轉換,如果自己是科學家、是伊琳娜當時會説些什麼呢?

4、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看看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設計意圖:在學完了課文之後,再一次從整體上讓學生來把握課文所要講述的內容,有一個反饋的過程。

5、課前的問題你知道怎麼做了嗎?

設計意圖:課文的前後照應,在課前提到的問題要讓學生在學習完了之後想到解決的辦法。讓學生帶着問題進入課文,帶着答案離開課堂。

附板書設計:

15、動手做做看

相信

科學家問題問媽媽

疑惑做

問科學家

動手做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的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在這些孩子當中,伊林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他不盲從,不懂就問。伊林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他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的答案,朗志萬和伊林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這樣的教育環境,是非常有利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能寫好本課的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16個生字,能寫好本課的12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教具設計: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法設計:

合作探究學習法、自主探索法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出示課件,小朋友猜一猜:我們身上有兩件寶物,分別是什麼呢?(學生交流)老師小結:其實這兩件寶物是雙手和大腦。那你知道這兩件寶物都有什麼作用嗎?

2、學生交流

3、老師小結:看來這兩件寶物的作用可確實不小。那在平日裏,我們都應該怎樣來很好的使用它們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雙手和大腦的文章,相信學了課文之後,你一定會更加喜歡我們的這兩個朋友。

4、板書課題,集體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讀書要求:在讀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難認的字,你有辦法認識它嗎?如果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願意成為你的學習夥伴,在你的身邊隨時為你提供幫助。

2、學生放聲、大膽的自主朗讀課文。

3、老師隨時指導學生,尤其重視學生的識字方法的運用。

4、教師小結,並激勵學生進行朗讀課文:老師剛才看到小朋友們都是能幹的孩子,都能夠把課文放聲的朗讀下來,是有自信的孩子。老師也相信你一定也非常有自信的在大家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讀,看看勇敢的孩子在哪呢?

5、抽學生起來讀課文,師糾正生字的讀音。

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剛才從大家的朗讀中我聽出這些字大家還比較生。

6、來我們大家一起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出示小黑板的生字)

7、這些生字戴上一頂帽子。(給生字加上拼音)

(1)師領讀生字。

(2)找小老師領讀。

(3)男、女生比賽的形式來記住生字。

(4)全班齊讀生字。

8、黑板上的這些生字我們大家認識了,那麼課文中還有哪些生字你沒有掌握,説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幫幫你。(c組學生)

9、生字我們大家已經掌握了,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標出課文中的自然段。

三、感悟課文,提升自身的素養

1、談收穫。我相信大家一定從文中有太多的發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説了,誰來交流交流自己的收穫?

⑴通過課文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朗志萬:科學家、伊琳娜:小朋友)

指導學生書寫:朗字,不要把左邊寫成“良”。志字的書寫:士兵的心

(2)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怎樣的問題?(找生説)

2、這些小朋友是否同意了朗志萬説的話?你從什麼地方知道?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用直線劃出。(找學生交流)

3、從小朋友的話語中我們知道他們都同意了朗志萬説的話。

4、伊琳娜同意他們的觀點了嗎?伊琳娜又是怎麼做的呢?媽媽是怎麼説的?請你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5、聽了媽媽的話,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的過程中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我們看課文54頁的圖片,從這幅圖片中你看到了什麼?(學生交流)(1、水漫出來了2伊琳娜的表情(吃驚、驚訝))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伊琳娜是怎樣的一個孩子?(肯動腦筋,不懂就問,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

6、小結:實驗證明在盛滿水的杯子裏放進一條金魚水同樣會漫出來。

想象: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麼想?又是怎麼説的?指導學生朗讀伊琳娜説的話。指導學生書寫“哄騙”一詞。

7、這麼説科學家朗志萬是在哄騙這些小朋友的,你怎麼知道的?(學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找出答案)指名讀。

四、小結:通過這件事,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是啊,“實踐出真理”。)

五、鞏固練習:

1、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可能會説……(小組討論)

2、你怎樣評價伊琳娜?

六、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有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光輕信權威、要勇於實踐,親手驗證一下,我們才有可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動手做教學設計10

一、導入

1、你們平常在家都自己動手做過什麼嗎?

2、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於動手的課文。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師範讀課文。生給課文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喜歡給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問題,今天他的問題又會是什麼呢?請七個小朋友分別把這篇課文讀一遍,其他同學思考:朗志萬提的什麼問題?

3、這些同學讀得真不錯,讓我們向他們學習,請全班同學把這篇課文一起讀一遍,好不好?(全班齊讀課文。)

4、誰來讀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5、小朋友聽後是怎麼回答的呢?請你找到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6、其中有一個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話,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她是誰呢?(伊琳娜)

請女同學把第四自然段讀一讀。

並請一生讀媽媽的話。板書“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那伊琳娜是怎麼做的呢?用線畫出來。

三、動手實驗,解決疑問

1、那結果到底是怎麼樣的呢?百説不如一做,讓我們做做實驗來看看結果,怎麼樣?

2、(師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當場裝滿水)讓一名學生把魚缸裏的金魚輕輕放入杯中,其他同學觀察實驗結果。

3、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結果是——水溢出來了!

4、做了這個實驗,你有什麼感受?

5、請同學們再讀第五段。體會驚訝的語氣。

四、迴歸課文,感情朗讀。

1、伊琳娜和我們做了同樣的實驗,請同學們找到她做完實驗後對朗志萬説的話,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生氣,覺得自己受了騙)

2、讓我們像他們一樣,讀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體會。

3、同桌互相交流,怎麼樣理解這句話的。

4、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合作讀好這篇課文,你們願意嗎?(分角色朗讀。)

5、説説寫寫: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可能會説些什麼呢?

五、拓展實踐,深入探究

1、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那其他人説的話是否都是對的呢?

生自由發表對論斷的看法。

2、伊琳娜長大後會是個怎樣的人呢?回家查找資料。

標籤:動手做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