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14篇

校園1.12W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14篇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1

我們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奉行的是知識傳遞為價值取向的教學觀,教師以講授法為主要教學形式。這樣,不但造成了課堂教學枯燥、乏味,而且這種教學方式不利於學生優秀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1、課前要精心設計好課堂上的六個任務項。圍繞任務進行有效討論,有助於自由地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形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推理能力、人際交流技巧等多維能力;有利於使學生豐富對事物的認識,進而改變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培養學生積極的道德價值觀;更能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有效的交流、在互動交流中相互啟發、共同發展。

2、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要認識到新的課程教學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教學的兩個轉變:一是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轉變;二是實現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綜合思維能力,加強課程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教師要努力營造輕鬆的教學環境,把微笑帶進課堂。俗話説:“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積極的情緒會帶來積極的效果,消極的情緒會帶來消極的效果。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師,每天都要面對的學生,他們的學習風氣、上課紀律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師在走進教室時,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或愉悦、或平靜、或煩躁、或激動。情緒好了,教學語言也更富於感情色彩,課堂教學也就更生動、更具有感染力。這樣達到了教與學的雙向優化,使教與學進入一種最佳狀態,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們教師要帶着微笑走進每一位學生。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2

課堂教學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質量,提高成績,必須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本着“讀讀、議議、練練、講講”的原則,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有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進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結合本學科,思考如下:

1、讀讀,就是要學生熟悉課本故事,加深理解,鑑於班級學生較多,可以讓一個學生先大聲朗讀,吸引其他學生的注意力,讓大家循着聲音讀完這篇課文。朗讀之前,最好佈置思考題目,帶着問題去思考,帶着問題去閲讀。

2、議議,就是要教師把問題分層設計,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解決簡單的問題,對複雜的疑難,教師必須講清問題,分工明確,提供時間,指導方法,充分讓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交流、去粗取精、提煉昇華出理想的結果;

3、練練,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趁熱打鐵,當堂訓練,從正反兩面出題,談觀點、深感悟、察自身、換位思、明做法,選擇正確做法,反思錯誤觀點,舉一反三;對合作、實踐、探究等題目,要當堂訓練,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學任務。

對練習冊中的試題,教師對選擇題、判斷,要當堂解決;對分析題,有必要當堂講述,而後再讓學生進行訓練,批改後糾偏補錯,使知識牢固掌握,能力自然增長。

講講,最後,對學生還存在的疑難,教師要及時點撥講解,從而讓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3

在上週三和週四的思想品德研討會上,我上了兩節研討課,在教研室董老師和其他聽課老師真誠用心指導幫助下,收穫很大。特別是聽取了三中吉老師、四中夏老師的課後,我發現與她們這些優秀教師相比,差距真是太大了,尤其是操作電腦、製作課件方面,需好好跟她們學習。

事非經過不知難,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親自經歷,才會發現更多的不足。無論是典型材料的選取,還是教師駕馭課堂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等方面,都有待於提高。

週三那節課,由於兩個視頻播放時間太長,學生互助交流時間不緊湊,導致課堂前鬆後緊,前三個任務項就用了35分鐘,關鍵的後三個任務項只剩10分鐘,只能蜻蜓點水,點到為止,交流展示很不充分,感覺特對不住聽課老師。

週四的課上,縮短了播放視頻的時間,組長把握好合作互助交流的進度,基本上達成教學效果。立法、執法、環保基本原則前三個任務項用了15分鐘,個人為環保做貢獻後三個任務項用了30分鐘,學生小組討論、合作互助交流比較充分。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落腳點,實施環保關鍵在行動。不足的是,在播放視頻時,由於課件操作不熟練,耽誤了幾分鐘。

下面把這次講課的收穫(重點是不足)總結如下:

①包括播放視頻,導入新課不能超過5分鐘。相同的錯誤這是第二次犯,真不應該!

②視頻播放時間太長,容易導致學生冷場;學生互助交流時間要打緊,這需要組長把握好。如果這幾方面拖延時間,處理不合理,課堂就會前鬆後緊,該展示的不能展示,就上不完課。

③在週四的課上,因組內加分的原因,出現了兩個同學爭着讀材料的不和諧現象。教師應提醒學生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在榮譽利益面前主動做出謙讓。貫徹126策略,注重“互助”“交流”,培養“人人為師、互助共勉”的情義文化。

④一上課,哪塊是自己的短板,就會暴露無遺。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我對於課件的製作與使用、視頻的插入與播放,不是很熟練。具體説,是很不熟練。經過這段時間的備課、上課,終於下定決心,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提高電腦操作能力。

⑤本來打算播放單個視頻,這個平時還是比較熟練的。這次為了方便,好朋友給做了個ppt課件。麻煩來了。因電腦課件知識知之甚少,自作主張把包裏的內容複製到桌面上,想當然地認為這樣更方便些。結果,一旦挪動,視頻就打不開!吃一塹,長一智,教訓太深刻了!

⑥儘量創設一種愉悦的、寬鬆的、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師生在身心放鬆的狀態下,充分享受學習的愉悦和幸福。藉助討論活動實現人際關係協調、知識梳理、觀點碰撞、思想表達能力提高等目的。促進教學的課內外有機銜接,學生知與行的協調統一。實現課堂討論的生命化、科學化、體驗化和實踐化。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4

《走進青春》是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一節課。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實施,教師既是實踐者,也是受益者。新課標為教師施展才能和個性化教學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我本人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人文性和生活化的特點。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把握和提升,始終貫穿着“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 充分發揮本課吸引學生的獨特條件,把思品課置於廣闊的社會現實中,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

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新穎、多樣,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 給學生以聽覺、視覺、感覺,多維度、立體的刺激,激發學生的興趣、求知慾,從而讓學生在對事物的感知、體驗上有更深入的、自覺的思考。如:導入新課時選取的《童年》flash歌曲中選取的歌曲和欣賞性很強的圖片等等。 創造性地使用、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建構新型的課堂師生關係,努力營造一種活潑、輕鬆、民主的課堂氣氛。 師生通過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情感和體驗。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欣賞、信任他們,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自信、幸福、滿足的體驗。 整個課堂教學變成了一個關注學生的成長的樂園,學生在探索中成長,教學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5

(一)注重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這門功課感興趣,他自然就會去學,去研究。對於學生興趣的培養絕對是不容忽視的。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第一,把握好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剛剛從國小步入國中的學生,一時難以走出國小生的那份活潑、積極、主動的情緒,上課時很容易調動他們參與的熱情;他們有個性,也想張揚自己的個性,他們對於身邊的人或事似懂非懂,因此,他們對新知識有着強烈的慾望;最為重要的是他們開始步入青春期,隨着“成人”意識的增加,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上要多下功夫:

(1)注意啟發性設問。一個較好的啟發性問題,應該具備下列的條件:問題本身是學生未知的新問題,且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內容;與學生的認識能力、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相適應,不過難也不過易,是他們跳一跳後方能摘到的“桃子”;問題的表述清楚明確,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比如:在學習《挫折面前也從容》時,我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

①你們在學習或生活中有過挫折嗎?

②當你受到挫折時,你的心裏有什麼感受?

③你認為挫折對你而言,是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呢?為什麼?

④你認為挫折在什麼情況下會成為好事,在什麼情況下會成為壞事?這説明了什麼?

⑤那麼,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該怎麼做呢?這5個問題都很貼近學生的生活,結合自身實際和教材本身,學生很趕興趣,想想也都能答,也願意答,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

(2)開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如:課堂小辯論。在講《享受學習》這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辯題:正方——學習是快樂的;反方——學習是苦的。學生們能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自己的看法,而且講得有理有據,氣氛非常熱烈。如:分組競賽。在講民族自尊和自信時,設計了祖國在我心中的知識競賽,學生們爭先恐後,組與組之間競爭的非常激烈,在這樣一種比賽中學生加深了對祖國的瞭解,從而油然而生一種民族的自尊與自信心。如:小品表演。學生通過這種形式,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又能從小品中很容易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我每天注意看新聞和報紙,只要是能為教學所用的我都會進行收集。上半年中國最為關注的是“山西黑磚窯事件”,學生自然也感興趣,於是在上課的時候把這一事件與所學的內容加以聯繫。在講“未成年人為什麼需要保護”時,我問:“山西黑磚窯事件”中有許多是未成年人,為什麼?學生的第一反應便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弱,容易受到外來侵害。”;“你認為這些窯主的行為是什麼行為?”學生:“是犯罪。”“為什麼?”這樣學生很容易接受了“犯罪的三個特徵”;“自己遇到非法侵犯時該怎麼做?”從黑磚窯成功出逃的“小黑”給同學們上了一課,也就是要鬥智鬥勇。

(二)營造與培養學生自主創造精神相一致的課堂教學氛圍。

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説一不二,學生對老師唯言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這種教學制度嚴重製約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因此思想品德教學就要民主化。在教學中,我沒有將學生視為容納知識的器皿,而是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允許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如何營造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呢?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創設平等的民主氛圍,消除老師的神祕感,將師生活動建立在友好、親切、和諧的氛圍之中。

學生可以向我大膽地提出不同的觀點及疑惑,我對於他們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説服,這樣學生就會敢

於提出疑問,自信心也會增強許多,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相應地提高。

2、學會聆聽,倡導平等參與課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

課堂上的講授過程由明到隱,特別是在感受新知識後的問題探究階段,更應該讓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主動學習,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地體現出來。如:在講學習的樂趣時,一個學生的比喻用得讓我記憶猶新。他説:“只要你在學語文時把它當成吃巧克力;在學數學時把它當成吃草莓;在學英語時把它當成吃哈密瓜,你就會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了。”又如:在講自信者能走向成功所具備的心理品質時,教材上給出了“原一平成功的事例”,學生一般聯繫教材的內容來分析他所具備的心理品質,但其中有一位同學他從材料中找到原一平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這匹“千里馬”得到了“伯樂”即大老闆的賞識。那麼,對於他這個回答我首先加以肯定,説明他看材料非常仔細。然後,又接着問:這個大老闆為什麼會賞識他呢?是由於他的專注、他的樂觀等良好的心理品質,這些是內在因素;老闆的賞識是外在因素。他得到了我的尊重,臉上的笑容證明了他是快樂的。

總之,我認為新課改下思想品德教師要樹立“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課堂上要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深處,更好的瞭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時代的意識,才能使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我將不斷充實自已,在課堂教學中多下功夫,完成“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從而感受到生命再生的喜悦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6

一、課標依據

依據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成長中的我”中“認識自我”部分:“悦納自己的生理變化,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協調發展;知道青春期心理衞生常識,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動”的要求設計。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瞭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識。

2、瞭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徵。

能力目標:正確處理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心理矛盾、困惑和煩惱,從容面對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二)、教學重點:讓學生探究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體驗青春期的心理特徵。

(三)、教學難點:正視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和心理變化;列舉學生身邊存在的心理衞生問題,闡明不健全的心理將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三、學情分析

“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進入青春期的國中學生,身體發育加速,與此同時會產生一些成長的煩惱。因此,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老師的恰當引導,有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教學過程

(一)青春悄悄來

活動導入:

以小組為單位,讓每個學生拿出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自己從小至今的四張照片,按年齡的順序排列,貼在一張紙上,在小組中傳閲。傳閲後,想一想,回答下列問題:

1、我是否長大了?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2、我對這些變化的感受是什麼?

3、這些變化對我意味着什麼?

活動小結: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進入了人生最美的春天——青春期。

閲讀:引導學生閲讀教材35頁“相關連接”部分,瞭解什麼是青春期?

分析:

(1)、進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發生了那些變化?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填寫下表。(學生根據個人意願填寫結論、發表感言)

男孩

女孩

生理變化

(2)、進入青春期出現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現象,如長痘痘、變聲等。這是否正常?為什麼?

(3)、身體悄悄變化的同時,我們的心理也在發生着一系列的變化。請説説我們的心理髮生了那些變化?

知識歸納:青春悄悄來

(1)、進入人生最美麗的春天青春期

(2)、青春期的三大身體變化

(3)、青春期的身體變化有不同的`韻律和節拍

(4)、隨着身體的變化我們的心理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二)成長不煩惱

歌曲導入:欣賞《小小少年》

提問:

1、這首歌能否使你產生共鳴?為什麼?

2、在成長、學習、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煩惱?

活動:爭當“解煩惱標兵”

(1)、每人將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寫下來,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紙箱裏(不記名)。

(2)、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抽3個,討論分析該如何為同學排解成長中的煩惱,並派代表宣讀,其他小組學生可補充。

(3)、最後讓學生將各組宣讀的煩惱事歸類,課上沒能解決的待課後讓學生查資料、請教師長或專家。

(4)、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無憂無慮樂陶陶??”,你有哪些切實有效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青春期“無憂無慮樂陶陶”?

知識歸納:成長不煩惱

(1)、青春期心理充滿着矛盾

(2)、學會解決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走進青春”,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或者説,本節課你最受啟發的是什麼地方。(用一兩句話來概括)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於我們身心的協調發展,順利度過青春期。願同學們自尊,自愛,自強,自重,珍惜青春,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五、教學反思

1、本節課,課前認真的分析、把握教材,教學過程有條理,基本達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

2、在教學中,藉助學生的個體經驗,創設活動情境。通過活動、情境體驗等形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師生的共同參與,引起學生相應的心理體驗,從而產生了積極影響。

3、教學中針對青少年的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對該介紹的青春期基本生理和心理常識,沒有迴避,避免產生負面影響。

4、課後體會到:講這一框,如不能真正的從學生自己身上的一系列變化談起就很難揭示青春期的種種變化。

5、進入青春期,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觀點和生活方式來處理人際關係,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極易產生“逆反心理”。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7

一、政治老師要具備新穎的觀念

在傳統的師生關係中,師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師是絕對的權威,錯的都是對的;學生是處於被動地位,不能反駁老師、不能質疑老師。這樣的師生關係嚴重影響了師生之間的互信與合作,師生關係就是簡單的授受關係,沒有情感的交流。 時代在發展,師生關係也要與時俱進。新型的師生關係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之上,並體現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學生才會因為受到老師平等、民主對待,得到老師信任和尊重而很樂意同其進行情感交流並接受老師的教育,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二、政治老師要具備教學的藝術

思想品德課的主要教學形式仍然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怎樣組織教學,取得什麼樣的教學效果,都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藝術有直接的關係。在教學中,雜亂無章不是藝術,目標不明不是藝術,方法單一不是藝術,主次不分不是藝術。

那麼,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政治課呢?

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備課中必須吃透教材,教學中脱離教材,頭腦清晰,條理清楚,注重邏輯,防止陷入到不能自圓其説的雜亂無章的窘境之中。其次,要明確目標。要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貫穿在整個教學的始末,讓學生知道“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記什麼”“做什麼”“懂什麼”,防止出現教學完後學生還在“霧裏看花”的敗筆。再次,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在教學中要堅持啟發性原則,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實際,採取不同的導入方法,讓學生每一節課都有新發現、新感覺。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映和情緒,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節奏,防止老師在台上“云云”而學生在台下“呼呼”的尷尬情景。最後,主次要分明。“主”就是重難點,為什麼是重難點,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詳講;“次”就是淺顯易懂,學生自己能看懂的,要略講。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防止“眉毛鬍子一把抓”的錯誤做法。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8

回顧一學期以來的教學,感慨甚多!優生從一個班以前無處尋覓到現在也能找出10個或8個,及格生從一個班10多個到現在也能找出20到30個。雖然和橫向相比可能和其他學校差距很大,但客觀的講縱向比還是有很多收穫的。下面就一學期以來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反思自己的教學

從教法上來看,本學期繼續使用的是學校教導處提出的“四五六”教學法,按照“目標展示—自主探究—反饋交流—鞏固提高”四五六進行。上學期由於剛接觸,有些不太順手。經過一個學期的磨練,感覺這種教學方法應用在思想品德學科上還真不錯。首先,用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告訴學生本節課學生要完成的任務。其次,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小組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自行解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第三,學生自主學習之後,有了自己的看法,然後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糾正錯誤認識,整理正確看法和觀點,對照教學目標看是否完成任務。第四,針對本節課所學,多媒體出示層次分明的練習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幾個班的課堂教學後,效果比較明顯。

從教學態度和教學技術上來看,由於剛剛教完九年級,對七年級學生已有的能力水平估計過高。在課堂評價中還有一些用評價畢業班的方式或語言來看待小小的七年級新生,對待學生還要再多一些愛心和耐心。七年級學生剛剛進入中學,學習方式還不太適應,作為教師要看到新生的特點,一切教學有關的行為都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真正把學生看成課堂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都要圍繞學生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符合新課改精神,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反思學生的學習情況

從學習適應的角度看,七年級學生在經歷上學期一個學期的時間後,對課程的適應程度不斷加強。對學科的性質及深度、廣度有了一個較好的掌握。對老師的授課方式、講課思路也有了較深的瞭解。因此,課程學習適應性較上一學期來説,學生進步了不少,不再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從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習慣上看。上學期,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由於其生理、心理的變化,會帶來一系列的煩惱,導致學習注意力分散。目前,學生的學習目的由於受年齡影響,認識很模糊,課下調查顯示,很多學生沒有學習目的,就知道上學校來學習,至於為什麼學習,則考慮甚少。而正確的學習目的是促使我們勤奮學習的根本動力,所以基於以上的分析,學生的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從學習習慣上看,這屆學生明顯不懂得學習,表現為,上課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課下不認真完成作業,複習不及時或根本不復習;學習計劃很少制定,及時制定了也不去執行;怕吃苦、逃避累……

但是這學期這種現象得到了較大的改變,經過思品課、班會課等多種途徑的思想教育,學生逐漸明確了我為什麼學習、學習些什麼、怎麼樣去學等等。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明白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

從學生的學習方法上看,雖然有了一些好的兆頭,但現在來看還做的不是很好。很多學生沒有自己的方法,都是老師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學習很盲目。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幾乎沒有,很多學生都是抄襲作業。所以,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三、以後的教學計劃

1、繼續加大新課改工作的力度,在思品學科教學上多想、多學,大膽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2、從情感上多接近學生,對學生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不要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完成教學任務,要充分發揮思品學科德育作用。

3、繼續加強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等良好個性的培養。

總之,面對現實情況,不要抱怨、不要逃避,要針對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本着一切為了學生負責的態度去研究教與學。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9

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往舊教材在知識內容安排上注重於知識體系上的完整性、順序性,對學生學習的興趣重視不夠,教學完全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師以教材為根本。課堂上以教師為核心,學生圍着老師轉,檢測評價學生學習手段單一,以考試來定“乾坤”。國中以升重點高中會考為指揮棒,高中以升大學大學聯考為指揮棒,這種現象值得反思。

現在教學新改革已經開始,她就像一縷清新的春風吹遍了瓷都大地。新教材不僅重知識內容安排,更注重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學習興趣的培養。如六年級第一單元《融入新生活》,不僅讓學生與思想品德交朋友,而且讓學生用思想品德規範自己的言行。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理寓情,以情導行,激發了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熱情,誘導學生髮現:思想品德課就在我們的身邊,思想品德課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學生不僅學得會還學得輕鬆,感受到思想品德課的魅力。聽科學家的故事,看歷史人物,説身邊的現象,培養學生了學習興趣,打破已有的教學模式。新課改新教材新課堂新教法“百花齊放、爭奇鬥豔”。

在新課改過程中我清楚看到:一切剛剛開始,今後的路還很長,現在的教師難當了。我們不能肓目樂觀,肓目追求老師與學生的表面平等,我們的教改任務還很艱鉅,任重而道遠。新的教學改革讓我教育教學觀念徹底改變。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做到:傾聽學生的心聲,做學生的知音。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説話,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對學生的“人格行為”不要過分要求。

總之,教育學生就要從正面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師要愛學生,用心去愛,用行動去愛,對於學生所犯錯誤,不能只批評不教育,要寬容善待,並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務能力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你就能撐起一片藍天,用你的道德行為感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你,家長就會信任你,你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10

反思是教師教學中的一種內省活動,是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的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一名教師,要想使課堂有汩汩而來的“源頭活水”,就應該成為自覺的反思者,對教學持開放和批評的態度,從而改善自己的教學取向,激活自己的教學智慧,在小小的三尺講台上拓出一片新天地。

在教學實際中,我進行以下思考:

一、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

每節課結束後,我都要進行教學目標完成的反思,如,教學目標設置合理嗎?完成得怎樣?本單元知識目標重點突出嗎?難點化解了嗎?情感、態度、價值觀“生成”的程度如何?有沒有把學科最重要的東西給予學生等等。如在講解《誠信是金》時,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可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逐一説明概念即可,這樣,新課標要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也就難以達到。如果我們做如下改進:先引導學生自己看書,然後舉例説明,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分組討論:“為什麼要講誠信?在日常生活中當誠信丟掉時,同時還會失去什麼?”相互討論、相互補充……如此教學,不僅重視了“知識和技能”,而且注重“過程和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領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並在師生互動中,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真正得到提升。

二、反思教學過程的差異性

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儘可能地創造條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性格各異的學生爭奇鬥豔,各領風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教師要及時反思教學過程的差異性,反思教學過程是否適用所有學生,是否還有學生不適應,怎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實現會學、學會、樂學。

三、反思學生自主與教師引領的統一

自主性學習已經成為當前政治課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種學習方式,確實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張揚學生的個性。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自主性學習的理念在轉化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化。一些教師認為,學生自主了,教師就可以退避三舍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新課堂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並不否定教師講授的作用。這種為了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弱化甚至漠視教師指導作用的教學行為,就是把自主學習給“泛化”和“異化”了,是把自主演變成了放任。在教學中,對於脱離學生生活經驗的理論知識,不可能全部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或蒐集資料,否則將浪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恰當的講授、生動的舉例,在啟發學生思考的同時,還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會使思品課充滿生活的氣息,迸發智慧的火花,流淌人文的情懷。脱離了教材觀點的主體性,教師教的主體性,學生學的主體性是無法真正發揮的。

四、反思教學評價的多樣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反饋。它既可以幫助老師判定學生在學習中的優勢和不足,監控和督促學生不斷進步和提高,也有利於教師教學效果的評估,幫助教師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評價側重於定量評價,過分強調評價的選拔和管理功能,更多地表現為終結性評價,無論是評價的對象、目的、方式、內容都過於單一。這既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容易導致教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們應對傳統的教學評價進行反思。應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學習過程的體驗,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實現“他評”與“自評”結合、“定性”與“定量”結合,改變學生只是對象的單向評價方式,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只有如此,才能有教學相長的良好發展,最終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

教學反思有利於對經驗的歸納、總結。能讓我們在教學中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境界。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11

新課改以來,從事思品課教學的教師都會深切地體會到,思品課教學長期因循“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講授---板書---講授”近呼一成不變的教學手段,把知識灌輸給學生等應試教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已嚴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妨礙了其作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發揮,更是與素質教育的發展不相適應。而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無疑為應試教育轉變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告別單一的粉筆、黑板,走向視聽結合的高效率思品課教學方式,以成為時代和社會的迫切要求。

如何在思品課中恰當使用多媒體?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興趣可以變苦學為樂學,便厭學為願學,變被動為主動,創造性地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特點是集光、聲、色、像為一體,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並能滿足學生心理的不同需求,起到極佳的教學效果。

2、通過多媒體可以變抽象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為形象的直觀的知識,加深知識理解

思品課的基礎知識比較抽象,加大了教與學的難度。多媒體可以將聲音、圖像、文字等融為一體,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利於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具體。有助於學生理解記憶。

3、突破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效果。

在思品課中,有很多重點難點問題是教師難以憑口舌解釋清楚的,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等優點,藉助多媒體處理信息,適度選擇,精心選擇,合理解釋和演示,教學的重點問題就容易説清楚,難點問題就容易突破。

4、增強時代氣息和可信度。

通過多媒體可以把一些新聞報道、記錄片以及反映實際的圖片、數據、視頻片段與政治可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加信息總量,反映時代脈搏,豐富教學內容,而且用事實説話,實現超時空的信息再現,從而大大提高政治課教育的可信度。

5、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近一主動提出步培養學生創造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通常與問題聯繫在一起。意識到問題存在是思維的起點,當學生會感到需要弄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時候,他的思維就發動起來了。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評價活動的機會。誘發學生思考問題,以達到啟迪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讓學生迴歸學習的主體地位。

總之,通過實踐表明,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班級比不使用的班級教學效果有着明顯的提高。使用的班級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氣氛活躍,對知識的理解非常深刻,知識面擴大,積極地思考,回答問題並能問題,創新能力大大增強。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12

執教了一節品德課,我以為課堂容量豐厚,形式多樣,看起來很充實,學生也能侃侃而談,貌似掌握得不錯。然後,放學後,我卻意外地看見學生仍然做着不守交規的事,無論是自發的還是家長帶領的,這課上與不上沒多大影響。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分析教材:打開品德與社會第五冊第四單元第三課《紅綠燈》,我們會發現教材內容共7頁,由情景劇、知識窗1、警示欄、反光鏡、急救站、知識窗2、辨析角7塊內容組成。

教材在編排上內容涉及廣並有所穿插,感覺較凌亂。我就把這些內容歸類,分為三塊:一是認識交通標誌,瞭解交通法規;二是學習簡單處理交通事故的方法;三是收集交通標誌,編寫安全用語。根據這樣的劃分,我給第一課時定的教學目標就是:

1、認識部分交通標誌,瞭解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認識違反交通規則的嚴重後果和遵守交規的重要性。

2、感受違反交規的嚴重後果,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3、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教學環節為

(一)學生談談生活紅常見的違反交規的現象,並出示一些數據,感受遵守交規的重要性。

(二)分析交通事故,感受違反交規的嚴重後果,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1、師播放交通事故片斷,學生談感受。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交通事故及感受。

3、探究事故原因。

4、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違反交規的原因

5、出示數據。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意味着什麼?學生談感受。

(三)從身邊入手,從自己做起,做到人人遵守交規。

1、作為國小生,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1)自覺遵守:交流生活中已經自覺遵守的方面。

採訪交警:國小生特別需要注意的方面(騎車安全)

(2)宣傳:向誰宣傳?宣傳什麼?

2、向國小生,宣傳內容:交通規則

交通標誌(為什麼要宣傳;學生帶領大家學習交通標誌)

3、向父母(開車的):結合課前調查説理由:酒後駕車(出示相關圖片)、闖黃燈

採訪交警:為什麼不能闖黃燈

4、向司機、行人

(四)製作平安符

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我們就會發現引導學生感知交通法規的重要性、違規的可怕性所佔的比例較大。而真正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第三環節沒有細化。其實,對於學生來説,違反交規次數最多最常見的應該就是闖紅燈了,所以我們應該直接從課題入手,從紅綠燈展開學習。再分析,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親朋好友不遵守交規真正的原因不是他們不瞭解交規,也不是不知道違反教規的後果,而是總有一些闖紅燈的心理存在,這是教材裏沒有涉及的。而課中我們並沒有對這一塊學生未知的內容進行深究,學生無法瞭解,就起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那麼,這塊內容要不要放進去?要不要深究?看看學生的反映,我們認為去掉交通標識的內容,補充闖紅燈心理,而且作為教學重點進行。所以,對於教學目標為了改動:

1、體會車禍猛於虎,感受違反交通法規的嚴重後果,意識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交通安全人人有責。

2、剖析闖紅燈的心理,瞭解作為行人應該遵守的一些基本交通法規、交通知識。

3、在生活中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安全出行,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環節:

(一)從《紅綠燈》歌,引出課前十字路口的調查闖紅燈現象頻繁。

(二)剖析闖紅燈心理及其危害:僥倖(盲區、慣性)、趕時間、從眾。

(三)學習書本上的交規。

(四)結合文明城市的評比,呼籲大家文明行走,遵守交規,熱愛生命。

如此一調整,整節課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層層深入。再來看看第二次試教學生的情況。

情況一:僥倖心理

※盲區

教師:剛才相當一部分同學都提到車子離自己還遠着呢,幹嗎不過去,甚至覺得汽車肯定會讓行人的,他們抱着僥倖的心理,自認為很安全就闖了過去。這樣做真的安全了嗎?為了説明問題,老師坐在駕駛室裏,拍下了一組行人從我車前經過的畫面。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前幾張照片中有行人從車前走過,有一張中的行人消失了。

教師: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

學生:行人被汽車的一側柱子擋住了,司機看不見。

教師:是呀,這就是司機駕駛時的視覺盲區。其實,這樣的盲區還遠遠不止這一個。

(出示卡車盲區示意圖)

課上到這裏,學生很震驚,紛紛喊道“太危險了!”這時,教師的導語“因為盲區而引發的交通事故比比皆是,我們同學個子小,更容易被司機忽視。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盲區啊。”又像催化劑一樣震撼着學生的心靈。學生作為行人或者乘坐者從來沒想過也沒注意過駕駛員的因素。這個環節是他們從未了解過的知識點,過往的經驗開始動搖。

※慣性

出示圖片(大卡車圖)

師:你看,這輛大卡車剛剛緊急剎車停下。你看到了什麼?

生:地上黑黑的車輪印。

師:這是剎車後輪胎在地面留下的痕跡。當汽車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緊急剎車,由於慣性還會向前滑行,你猜猜汽車會滑出多遠?

生:2米,最多5米

教師:汽車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緊急剎車還會向前滑行15——20米),我們這個報告廳從這頭到那頭就有20米。滑出那麼長長的一段距離,車子才能完全停下,多危險啊!

在數字面前,學生再一下發出驚歎。教師再補充天氣因素影響開車的內容。學生的驚訝程度不用言表,一連串的事實依據讓他們覺得再也不能害着僥倖心理過馬路,否則真是視生命為兒戲了。“盲區、慣性、天氣影響”這些教學內容並不是教材中有的,而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增加的,對於糾正學生的違規有直接作用。像這樣的補充是需要且必要的。教材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對象和內容,而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範例。

根據各種不同的心理,老師一一剖析其中的安全隱患,增加了課堂容量,使學生心靈震撼。下課了,學生還在唏噓不已,我不禁高興:這節課沒有白上!

反思兩次教案的設計,兩節課後學生的不同反應,我認為教材提供的內容要用,可以有機調整順序。教材的編寫是有較強的邏輯關係的,內容是相互銜接、相互滲透的,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按教材的順序漸進很有必要。但是千篇一律,不注重特殊性循規蹈矩有時也不符合實際。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身邊的課程資源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則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每一課都有一些諸如知識窗、老照片、時空隧道、小討論、小測試、金點子、評議箱、知音信箱、廣角鏡、交流廳、展示台、收藏夾等等豐富有趣的板塊,然而他們在排列上並不一定是有序的,並不是教材怎麼排,教師就怎麼上。這樣很容易上成看圖説話課,沒有挖掘它存在的意義。因此,打開一篇課文,首先要統觀整課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後,根據目標把本科的教材資料分分課時,梳理出他們之間的聯繫,在課堂中才能環環緊扣,層層深入。所以教師可以根據課時內容作適當的調整。我把與交通法規有關的內容整合在一起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即把知識窗1、警示欄、反光鏡、辨析角有機整合在第一課時中,主要是瞭解基本交通法規及其重要性。而交通標誌就作為第二課時的內容,即把情景劇、急救站、知識窗2定為第二課時的內容,主要是認識交通標誌,懂得急救。這樣一來,每課時的目標明確,內容有序,課堂效率大大提高。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補充着用。當然,我們對教材內容的增補並不是隨意的,而是在分析教材內容、編者意圖之後,為了突破重難點、為了解決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才增加的。教材的內容也是要合理用上的。

我們還要有目的地取捨、補充教材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改變和補充,以使教材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但要注意,在對教材進行補充或取捨時,不應該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一般來説,凡是學生能讀懂看清的一般內容,可略講甚至不講;新課內容與前後知識有關處,則稍加指點,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比較。這樣既鞏固了舊知識,又為後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教師的“講”,要重在“點”上,即知識點,特別是重點、難點和熱點上,以及學生易混淆的地方。

從《紅綠燈》看品德課,總有人説教材的更新令學生愛不釋手,教材的內容豐富令教師難以把握。那麼,我們就一定要好好研讀教材,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活用教材,上好每一節品德課。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13

品生老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老師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如下幾點。

1、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隨着深化改革的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作為品生老師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老師也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調動學生求知的慾望。但是,面對知識爆炸時代,老師所掌握的知識往往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合上時代的節拍。不斷進行教育反思,記取和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曾聽學生説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沒興趣,我喜歡你上課,我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教學反思《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我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還是雜誌,電視新聞,心理訪談等。常與學生及社會上不同層次的人交往,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加之我本人的經歷豐富,常以我自身的經歷説給學生聽,才有如此效果。

2、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討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我每上一節課後,都對自己本節課寫上那麼一兩句,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上課時學生的一句話我都很在意。記得那天,我上倮時學生悄悄地説了一句:“老師,不能再這樣了”原來我上課時,備課的內容在上課有時不能按時完成,我聽了這句話後,把這句話寫在備課本上時時提醒自己。的確不能再這樣了。這是教學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學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儘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還是能做到。特別注意學生的言行,説話較為恢諧,學生不反感,有時就是一個眼神,學生都很在意。幾乎每上一節課,只要有不如意時,會多寫一點,如果覺得這節課有興奮點也記下。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已,老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1)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2)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記得有一次,社會實踐時,要求學生走路,我一直與學生在一起。學校要求師生説普通話,我一直堅持説,有學生當第一次聽我説地方話時都覺得彆扭..當我説普通話發音不準時,學生能及時指出.這些都是我這幾年的收穫.我每隔一段時間,讓學生提建議,凡是學生提意見的我評作業時,寫一句“謝謝你給我提出這麼好的建議。”學生有什麼意見才會直接説。正因為我能正確對待我所範的錯,學生也深受影響。一次學生在課堂上違犯紀律了,當時我也不能準確知道是誰,但我説了一句,犯錯誤沒關係,只要承認錯誤並改正,我們大家都會原諒他的,説完,有同學站起來了。當時我真的很高興,不用我去一個個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尷尬。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篇14

老實説,相當多的中國小教師的教育教學依然“新瓶裝舊酒”,高呼“素質教育”、“新課改”,骨子裏實踐中仍奉行“應試教育”,“轟轟烈烈喊素質、紮紮實實搞應試”是當前中國小基礎教育階段的真實寫照。

通過與其他教師在一起談話,都反映出一個重要問題:不是大家不願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聯繫教學、結合學生、圍繞學科、根據實際來進行探索改革。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廣大教師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深入實踐、不斷反思、提高素質,鑽研教學,成功扮演好自己作為先進理論的實踐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開拓者,學生學習的領導者的四種角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推進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台階。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點滴體會,希望與大家分享,不到之處,誠請不吝指導。

一、先入為主,激發興趣

俗話説,萬事開頭難。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教師的舉手投足、言行舉止首先應當吸引住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一舉打響,一炮走紅。

為此,教師應當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涵義要求,用先進的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二是應當認真研讀教材,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研究課本中黑體字、圖畫、故事、補白、問題的用意,融會貫通;三是應當認真備課,集體備課,個人優化,發揮合作的力量,集思廣益,博採眾長,預設教學實踐中可能生成的各種問題;四是應當旁徵博引,廣泛查閲有關教材資料,積極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學經驗和教訓,把課備精、備細、備透、備實、備深;五是應當綜合運用故事、笑話、時事、歌曲、圖畫等多種形式適時導入新課,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合乎學生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

針對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結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導入新課的方式居多,讓學生聽故事想結局、聽故事想題目,可以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效果較好。

二、目標明晰,展示具體

我們選用的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豐富,不時點綴發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面對紛繁複雜、體裁多樣的課本,教師務必牢牢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透過現象抓住課文的本質,提綱挈領、抓住要害、明確目標。眾所周知,新課程要求的三位一體目標分為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師應從形象生動的課文中提煉其精要和實質,確定每節課的三位一體目標;二是教師應把抽象、概括的教學目標描述語言具體化、明確化、清晰化,簡潔、具體、最好概括為“……是……”、“為什麼……”、“我們學習……,將會……”;三是教師應把教學目標具體為問題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預習,圍繞問題進行思考,圍繞問題進行訓練,圍繞問題進行復習作業,如此,由形象具體到抽象概括,由表層瞭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應用,問題解決了,目標也就隨之水到渠成,順利實現了。

三、循循善誘,步步深入

教學環節的設計應考慮青少年的心理特點,由淺入深,由表及裏。思想品德學科的學習,往往符合這一規律。教師在展示目標以後,先要讓學生通過層次目標,找出問題答案;後要逆序而上,分類總結次目標、中目標、總目標答案,脈絡清楚;三要綜合分析整個問題,形成對總目標的瞭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學會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四、自覺主動,事半功倍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為了培養這種新型人才而進行的一種研究和探索。

所謂“自主學習”是相對“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而言的,它是在教學條件下的高品質的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

它有以下幾個特點:①能夠自己確定有意義的學習目標。②能夠針對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③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即參與學,又參與教。④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正確的評價,並能做出相應的調整。

對中學生而言,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一要在上

課前,學生應預習課文,劃出所謂的知識點,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這一過程十分關鍵,因為教師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而學生又是一個個個體,每一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以明確自己的薄弱環節,從而課上集中精力解決疑難問題;二要在上課後,教師要學生明確本節教學目標基礎上,留置時間、空間,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三是要在課堂上,對自主學習和教師講授中遇到的問題,要自覺主動提出,將問題當堂解決,不留死角;四要在解決所有疑難後,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有必要對教師傳授的知識和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比較思考,找出自己認識上、知識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糾偏補錯,及時複習,融會貫通。

五、合作探究,拓展昇華

所謂“合作學習”是相對“個體學習”而言的,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進行明確的分工,並在過程中相互幫助的一種學習組織形式。

合作學習的展開,往往是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討論的,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方式。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觀念,合作學習的主要活動是小組成員的學習活動,它首先要制定一個小組學習目標,然後通過合作學習活動對小組總體表現進行評價。合作學習的另一種形式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

六、課堂教學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教師千差萬別,學生千差萬別。我們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教學要因教師的個性、能力而異,不能搞“一刀切”,千課一律;第二、教學要因學生的整體素質而異,不同程度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又能層次不一的學生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第三、教學要因教學的環境而異。不同地方的教學環境都不一樣,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成績,實現好的教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