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醫療鑑定陳述書

孫**再次醫療鑑定陳述書

醫療鑑定陳述書

陳述人:夏**,男,61歲,家住上海市**區**鎮**村****號,系患者孫**之夫。

爭議焦點:

1、術前準備不足;

2、術中違規操作;

3、術後記錄失真。

4、首次鑑定失實

事實與理由:

患者孫**,女,58歲,2007年2月6日因左眼視力模糊到**大學附屬**醫院就診,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腦左鞍隔、鞍結節腦膜瘤。2007年2月26日住進醫方神經外科病房,2月28日上午8點進入手術室,到下午4點左右出手術室,手術歷經8個小時。手術中出血1500ml,手術後一直昏迷,術後腦CT檢查提示腦室系統積血,蛛網膜下腔出血。2007年3月3日再次手術,3月12日死亡。

1、術前告知不當

腦膜瘤大部分屬於良性,生長緩慢。患者孫紅英診斷出腦膜瘤時,實際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在診斷出來後其症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可能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不手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也沒有生命之虞。醫方只告知了手術的好處,而對手術的不良後果輕描淡寫,更沒有如實告知不手術會怎麼樣。醫方沒有全面告知,誤導患者及家屬,如果醫方全面告知的話,那麼患者以近花甲之齡,可能就會選擇不手術,這樣雖然患者的視力不會改善,但生命顯然不會產生危險。

2、術前準備不全

中華醫學會編著的手術操作規程是醫師應該遵循的醫療常規與規範,也是醫療事故技術鑑定的依據。中華醫學會編著的關於腦鞍結節腦膜瘤手術操作規程將腦血管造影列入手術前必須進行的檢查項目。由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何理盛主編的《腦膜瘤》關於“鞍結節腦膜瘤”(p355-356)也指出:儘管非血管性影像學檢查有明顯的進步,但腦血管造影,包括頸動脈及椎動脈造影對鞍結節腦膜瘤的診斷及治療均有明顯的幫助。腦血管造影可以顯示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等腦血管被腫瘤包埋及其移位等情況,確定腫瘤的供血動脈,同時可以顯示血管本身的其他病變。可見鞍結節腦膜瘤手術前進行腦血管造影的重要性,但醫方在對患者進行手術前卻沒有進行此項檢查,以致在手術中才發現“腫瘤血供豐富”,但為時已晚。醫方術前違反醫療常規與規範,術前準備不足可見一斑。

3、術中違規操作

1)、由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神經外科權威王忠誠主編的《現代顱腦腫瘤外科學》關於“鞍結節腦膜瘤”一節中指出腫瘤的切除步驟是:①先分離腫瘤在鞍結節的附着點。因為“腫瘤內血管的‘異性性’(或稱‘畸形性’)是術中大出血的原因,所以先分離腫瘤在顱底腦膜上的附着點,阻斷腦膜血管供血,以減少摘取腫瘤內容物時的'大量出血。”(見該書p178)醫方2007年2月28日的手術記錄是這樣記載的:探查見基底附着於前牀台(?)和鞍膈的腫瘤,腫瘤呈卡魚肉狀、質硬,予分塊切除,見腫瘤血供豐富。從該記錄中可見醫方未行分離腫瘤附着點這一關鍵手術步驟,明顯違反手術操作規程。

2)、由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神經外科權威趙繼宗主編《顱腦腫瘤外科學》關於“開顱手術嚴重出血”一節中指出:手術處理富含血管的病變,必須注意遵循一條原則,即不能分塊切除病變,只能從病變邊界周圍的蛛網膜分離,必要時還可以從正常的腦組織分離。切除病變時,如果一旦進入病變內部,就會出現難以控制的大出血。(見該書p173)醫方2007年2月28日的手術中發現患者“腫瘤血供豐富”,卻“予以分塊切除”,同樣明顯違反手術操作常規。

由此,患者術中產生大出血也就不難解釋了。

4、術後記錄失真

患者死亡根本原因是手術出血,這是毫無疑問的。在2007年2月28日的術中失血1500ml,當屬大量出血範疇。對於術中大出血,醫方手術醫師對出血量之外,對出血的具體部位、時間、原因以及出血後的具體手術措施也毫無疑問應當進行具體、詳細的記錄,但查閲醫方手術記錄卻發現對此迴避,不予記載,相比較於醫方對術中所謂的“急性腦膨出” 產生的原因、具體的處置過程的詳細具體的記載,不難看出其刻意隱藏其手術的重大過失的用意所在。

所謂的“患者在無明顯大出血情況下出現急性腦膨出”根本就是一個謊言。因為患者腫瘤血供豐富,醫方手術醫師違規沒有分離腫瘤附着點在先,違規對腫瘤分塊切除在後,患者手術大出血也就必然產生。醫方強調“患者在無明顯大出血情況下出現急性腦膨出”只不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花招而已。

手術中大出血的具體情況如何應該是本次鑑定必不可少的材料。在鑑定之前的法庭質證中,醫方的代理人已經明確表示,如果因為手術中大出血沒有具體記載的原因而影響鑑定的話,醫方願意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在本次鑑定中,醫方對手術中大出血的具體陳述和辯解(如出血的原因、部位、具體的手術處置過程等)不應該作為鑑定的依據。

綜上,患者家屬認為無論從本案的事實和法律的規定,醫方都應對患者的死亡承擔全部責任。以上意見,懇請鑑定專家認真考慮,還患者及其家屬一個公道!

標籤: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