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職場4.04K

會計信息失真就達不到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失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對策?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

(-)會計信息失真的客觀因素

1.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缺乏可靠性。《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將資產定義為:“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這一定義沒有真實反映資產的質量特徵。資產的質量特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二是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是指流入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這是資產所具有的最重要的質量特徵。當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已經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則該資源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也不能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予以反映。按照《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對資產的定義所制訂的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也就沒有真正反映資產的質量特徵,當企業的某項資產已經發生了損失或者已經發生了減值,比如有些企業大量的應收賬款長期收不回來,而債務單位實質上已經撤銷,或者實質上已經無力承擔償債義務,但是,按照行業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仍然確認為資產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上,使得企業的資產虛增,利潤虛增,導致會計信息缺乏可靠性。這樣的例子,對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也同樣存在,這種企業資產不實的情況,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2.會計核算制度缺乏統一性,信息不可比。過去不同性質的企業執行不同的會計制度,一般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分別執行分行業的會計制度和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同時執行現金流量表、債務重組和或有事項三個具體會計準則。由於不同性質的企業實行不同的會計制度,而不同的會計制度所採用的會計政策也不同,由此造成行業內各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可比,特別是如果企業集團內部既有國有企業,又有外商投資企業,也有股份有限公司的情況下,給企業集團編制合併會計報表時統一會計政策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3.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後續教育未跟上,由國家財政部門直接管理會計人員存在侷限性。

(1)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一方面,國家財政部門舉辦的會計專業職稱考試已經持續多年,考試規模逐年擴大,為會計人員隊伍的質量提供了基本保證。另一方面,往往是一考了之,缺乏會計實務經驗的人比比皆是。同時,新的會計準則不斷推出,除註冊會計師考試教材能跟上或超過這個節奏外,而更廣泛、規模更大的會計專業考試教材還遠遠跟不上這個節奏。廣大會計人員對新準則的瞭解、掌握。運用水平差異很大。因為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也十分普遍。

(2)會計人員後續教育未跟上。作為會計人員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環節——會計人員後續教育,未跟上知識更新的要求,更未能得到普及。從目前實施後續教育的情況來看,後續教育往往流於形式。一方面各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對後續教育重視不夠,另一方面,對後續教育無強制性規定。後續教育的現狀不利於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

(3)由國家財政部門直接管理會計人員存在明顯的侷限性。國家各級財政部門實施的會計管理是源於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方式,隨着大量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出現,這些企業會計人員不穩定,流動性大,會計人員的工作獨立性較差。而財政部門未及時出台會計管理的因應措施,從某種程度上講,會計管理力不從心,鞭長莫及。

4.年度會計報表未全面實施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目前僅對上市公司及國有企業實施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眾多民營企業還遠未實施。同時,對醫院、學校、研究所等有經濟收入的事業單位實體的會計監督,還停留在內部審計監督階段和不連續的國家審計階段。因為缺乏連續的審計監督,會計信息失真不可避免。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觀性因素

1.隱瞞、少報收入,多列、虛列支出,達到偷税的目的。

2.多列資產,少列負債,不反映或有負債;虛列收入,少計支出,虛增利潤,粉飾報表,達到欺騙債權人及廣大投資者,取得資金,達到圈錢的目的;或從個人名利出發,製造經營業績(政績)以達到個人目的。

3.為個人或小團體的不正當利潤,巧立名目,編造經濟事項,超出開支範圍及標準;設立小金庫,賬外設賬,達到逃避檢查、監督的目的。

4.非法轉移企業法人財產及經營業務,讓企業空殼化,甚至破產,以達到逃廢債務、偷税的目的。

此外,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因素的情況,如賬表不符、賬賬不符、賬證不符、賬實不符的現象普遍存在;或者根本不按規定設置賬簿,保管賬簿,無賬可查。這既是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又是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還有,為了獲取不正當利益,利用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的缺陷大做文章,既“合法”,又能達到目的的情況時有發生。

  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進一步修訂、完善財務會計制度,加快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的步伐,從技術上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2000年國務院頒佈的《財務報告暫行條例》及2001年財政部制訂的《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已經頒佈的具體會計準則和今後陸續出台的會計準則,將為會計信息質量提供必要的保證,也將解決前述由於會計制度和會計政策帶來的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

(二)改進會計專業教育,改革和完善會計職稱考試製度,不斷更新課程及考試科目,增加實踐方面的內容和案例分析等,把好會計人員隊伍的入門關,考慮制定會計職業准入規則,適當提高會計執業准入的門檻。

鑑於一般會計專業教材編制週期較長,教材總是慢半拍甚至幾拍,跟不上新規定、新準則出台的步伐。因此,應當加快會計專業教材建設,讓會計專業教育及職稱考試緊跟新規定。新準則出台的節奏。同時會計教學增加實踐環節,會計職稱考試加重會計實務比重,體現最新規定及準則,從而引導會計教學。

會計職稱考試,應當堅持一定的實際工作年限的硬性規定,對非會計專業又不曾修過會計課程的考生,應相應增加考試科目。

(三)強化會計人員後續教育力度,改進管理措施。除了會計專業教育及會計職稱考試等基礎教育和應試教育外,會計人員後續教育最為重要了。如果説前者屬於階段教育,則後者屬於終身教育。後續教育可以彌補會計專業教育及會計職稱考試的不足,能夠幫助會計人員解決現實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滿足會計人員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的需要。因此,對會計人員,應有年度後續教育的強制規定。會計人員的後續教育記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錄用會計人員及會計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

(四)改革會計管理體制,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可參照成立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的辦法,成立中國會計師協會,全國的會計管理改由行業協會自律管理,國家財政部門改變直接管理的做法,轉為間接管理和行使行政執法監督職能。協會應該屬於非盈利性的組織,定位為管理、協調、服務等方面。從而改變目前國家財政部門直接管理會計的力不從心、鞭長莫及的現狀,提高會計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促進經濟的發展。

(五)修訂《税法》,適當降低税率。完善《税收徵管法》,改革徵管措施,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消除做假賬的最大誘因。會計信息失真,與現行税法和徵管措施的缺陷密切相關。一方面,相當一部分的流轉税、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流失,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另一方面,税率過高,影響企業的自身積累和發展。比如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高達4%的税率,讓一般工商企業無利可圖,隱瞞銷售收入不可避免。不難想到,假如適當降低税率水平,同時加強税收徵管,完全可以將因降低税率所減少的税收收回來。這樣,税率降低了,經濟發展了,企業也不用、不敢冒巨大的偷税風險去做假賬了。

(六)大力推行年度會計報表的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全面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如果註冊會計師簽發的審計報告具有應有的公信度,如果銀行及其他債權人大膽使用經註冊會計師發表意見的會計報表,如果投資者可以就註冊會計師發表意見的會計報表作出投資決策,如果國家税務機關根據註冊會計師發表審計意見的會計報表及製作的納税文書徵税,則會計信息質量將不再是問題。

從目前我國註冊會計師事業的現狀來看,應有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國家在加強行業監管的同時,應該給其“消費”市場。也就是説,讓註冊會計師簽發的貨真價實的審計報告有人看,有人用,有人出錢“買”。中國的註冊會計師事業蓬勃發展了,會計信息的質量也就提高了。

當然,會計信息失真又是一個階段問題。國家和社會公眾不會讓虛假會計信息長期存在下去,不會容忍少數人的不正當利益長期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法制進一步健全,虛假會計信息會沒有市場,人為提供虛假會計信息謀取不正當利益會因為付出巨大代價,最後不得不權衡利弊,放棄造假。但我們不能坐等這一天的到來,而應該採取堅決的措施,對會計信息失真及早治理。

  會計信息造假的應對方法

1、改善企業的激勵機制以及利益方面的分配。造假的根本原因還是由於造價者為了取得經濟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獲取,企業只有通過改進激勵制度和利益分配才有可能徹底的消除造假行為的產生。因此利益分配的平衡和員工業績的階段考核制度的完善勢在必行,平衡國家、地方、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利益分配,完善對高層管理人員、會計工作人員的考核,不能只是看數字作為評價的依據,要切實瞭解考核人員的專業水平。

2、要明確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以及責任負責的主體。信息造假大部分都是管理人員受益指示,或者強行要求的,也可能是管理責任人管理的疏忽導致的,會計工作人員的會計工作有管理人員只是分配,經濟利益也是有負責人管理,工作人員只有聽從指揮的可能,一般不會出於個人原因故意知道假信息,處於這一點國家制定的《會計法》中明確指出單位負責人為會計信息質量的直接負責人,這樣就從根本上抓住了問題的出發點,保證了會計責任人的職業道德,也就保證了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否。有效的預防了造假行為的產生。

3、加強對企業內部的管理和監督。在新的《會計法》中明確指出,企業要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會計機構內部也要完善稽查制度和牽制制度,這幾項都是控制制度的重要成分,通過採取有效的內部監督和管理控制,可以有效地預防企業內部出現造假的行為,以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4、加強對企業會計工作的外部管理。因為很多造假行為都是因為企業內部的自身利益造成的,而且會計信息的管理又是由企業內部人員完成的,因此避免會計造假僅靠企業內部管理監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造假行為發生的,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企業外部的監督,加大監督力度,增設威懾力。

5、加大法律的管理力度,對造假行為加強懲罰的力度,認真的貫徹《會計法》的實施,從嚴處理,切實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標籤:會計信息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