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職業生涯教育缺失問題研究範文

職場5.86K

【摘 要】目前職業生涯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各階段都有不同程度地缺失,導致職業生涯教育缺失的原因在於社會、學校、家庭及個人等方面原因。借鑑美國、日本、新西蘭等國家在政府管理主導、社會氛圍、學校教育等方面的有效經驗為加強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職業生涯教育提出建議。

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職業生涯教育缺失問題研究範文

【關鍵詞】基礎教育;職業生涯教育;缺失

近年來,“大學聯考報選專業難抉擇”、“畢業難就業”等成為熱點。透過這些社會現象會發現問題的關鍵是,報考、就業的主體――學生缺乏職業生涯意識。其深層次原因就是在基礎教育這一關鍵期忽視了為受教育者終身發展奠基的職業生涯教育。職業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個體規劃自我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發展個體綜合職業能力,促進個體職業生涯發展的活動。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職業生涯教育已形成融合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完備體系,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相比之下,我國職業生涯教育起步較晚,尚未形成較完整的體系結構,因而有必要對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進行反思。

一、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職業生涯教育缺失現狀

我國香港、台灣地區職業生涯教育的開展已較為廣泛。台灣地區將“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定為國民基本能力,社會各界為培育青年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助力。然而在大陸,職業生涯教育起步較晚,無完整體系。高等教育階段設有相應課程卻不規範,在基礎教育階段出台一些規定但落實效果不明顯,職業生涯教育幾近空白。

1.國小階段職業生涯教育極少。我國國小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幾乎沒有,相關研究、實踐等方面也較少,亟需將職業發展相關教育內容滲透到教學中。國小生對職業概念認識模糊,大部分把“賣手機”、“跑業務”、“開飯店”、“玩電腦”等描述為一種職業,不到兩成可較為準確地回答出父母從事的職業。 很多教師並不明確職業生涯教育的起源、特點、內容及重要意義。

2.國中階段職業生涯教育很少。目前我國國中階段,學校、家長更多地關注成績和升學,普遍缺乏生涯教育意識和知識。國中生缺乏獨立生涯規劃意識及相關職業技能。更多關注社會影響力較大、收入穩定的職業,比如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商業服務業及專業技術崗等,而對工人、技師等生產一線和農民工、清潔工等技術操作型崗位一定程度排斥甚至態度漠然。[1]目前已6709一些國中學校實施相應課程實驗,且新課程綱要明確要求將職業生涯教育作為一部分課程內容實施,為開展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二、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職業生涯教育缺失原因

政府管理、社會觀念、學校教育、家庭環境等是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同時個人是職業生涯發展過程的主體行為者,皆對職業生涯教育過程產生影響。

1.政府部門職業生涯教育力度不夠及考試製度制約

教育主管部門對於職業生涯教育的安排部署、執行監督力度不夠。缺乏對各階段有針對性的政策及深入的科學研究,地方教育部門及學校在執行過程中存在漏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象普遍存在。

考試製度也在制約。一直進行的教育改革並未改變多數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層仍注重升學率的`現狀。教師家長片面強調當前成績,學生被動地考取分數,忽略長遠的職業規劃。

2.社會觀念混淆及支持系統不健全

我國社會觀念中易將“職業生涯教育”與“職業教育”、“職業指導”等概念混談,使職業生涯教育成為它們可有可無的重複,主觀上造成對職業生涯教育的忽視。[3]職業教育涉及某一工作、專業的具體技能,職業指導是依據系統的計劃來引導個人整合運用有關知識開展活動,皆內容較窄。

社會實踐支持系統不健全。目前社會整體意識及相關資源不能夠為中國小提供有效支持,中國小教學過程中社會實踐環節極為薄弱,學校和社會間未形成良性互動,社會支持系統不健全甚至未建立。

3.學校輕視職業生涯教育及缺乏相應課程設置

職業生涯教育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被輕視。中國小校在教學及管理過程中缺乏職業生涯教育意識,重視成績和升學。導致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缺乏,更無與其他學科融合,少數學校介入部分心理輔導課程但基本與升學有關。

學校也缺乏相應的課程體系。職業生涯教育的實現主要依靠學校教育過程,目前我國中國小校缺少更多校本課程設計的權力和能力,同時課程安排忽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及與生活生產實際的聯繫。更缺乏專業的教師隊伍及硬件資源。

4.存在認識誤區且缺乏相關知識

父母存在認識誤區。傳統教育思想和方法影響下,當前大部分家長仍重視分數和升學,灌輸式方法缺乏職業生涯教育觀念,忽視其可持續發展。當前生長在“421”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們更易在基礎教育這一個人職業素質發展的關鍵期,形成驕奢、懶惰等個性,一定程度地削弱其職業生涯知識學習及相關技能形成。

絕大部分家長對生涯教育瞭解甚少,更缺乏較專業的知識及方法。父母不能夠較好地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職業生涯觀念,但又不會輕易“放手”,往往整合一些社會功利因素去幫助孩子做決定,較少顧及孩子本身的特點和需要。

5.學生缺乏對自我職業的思考和定位 我國中國小生對自我認識不充足,雖較為注重自身特長、興趣等方面,但只停留在“書法”、“彈琴”等課外興趣班層面,忽視自己意志力、情感態度、對於職業適應性以及掌握職業所需技能等的培養和規範。也受其身心發展特點限制,自主尋求職業生涯相關教育、指導等資源的意識缺乏,不能正確認知職業生涯及主動獲得相關技能。

三、加強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職業生涯教育的建議

亟待實施的緊迫性已不言而喻,我們借鑑國際先進經驗又要注意國情,逐步建設和完善我國職業生涯教育體系。

1.教育主管部門提高職業生涯教育意識、完善相關機制

美國政府1918年將職業指導引入中學,上世紀70年代推廣實施生涯教育,1994年教育和勞動部門進行“從學校到就業”的教育改革運動,生涯教育已成為美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政府認為職業生涯教育應從基礎教育開始並貫穿於所有年級,並將其分為認識職業、探索和學習、職業決定等三個階段進行不同內容的學習。[4]

政府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提高重視,為基礎教育階段的職業生涯教育做好宏觀設計及細緻研究。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大學聯考制度,重視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引導民眾共同參與職業生涯教育過程。同時,在已有法規和措施上,加快相關研究,進一步發展有針對性的專門政策,加大政策規定執行力度並完善監督機制,領導建立健全我國職業生涯教育體系。

2.社會上應營造良好職業生涯教育氛圍

社會應為基礎教育階段的職業生涯教育發展營造積極、和諧的氛圍。首先,轉變思想認識,對職業生涯教育形成正確積極、全面的認知,公平、公正地對待社會各階層、各工種的差異。其次,積極配合教育體系中其他主體,形成有效的社會配合機制。比如成立職業生涯教育的專門協會等可以為中國小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有力的社會資源支持。

3.學校充分發揮職業生涯教育主陣地作用

日本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國小生指導研究中心將形成“職業觀、勞動觀”的相關能力分為具體四部分,且詳細規定學生在不同年級階段應具備的能力標準,使日本中國小充分構建完善的學校課程體系。 [5] 新西蘭中國小校開設大量涉及動手操作技能的課程,也組織如職業博覽會、中高等教育銜接項目等多活動,使學習與工作世界建立聯繫。學生通過選修職業類課程,能得到學分,還可獲得有助於他們未來就業的社會認可的資格證書。[6]美國對學校職業諮詢和指導的教師隊伍有嚴格要求。須具有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及兩年以上教學或諮詢指導的經歷,通過考試拿到“國家註冊生涯指導員資格證”才可最終上崗。[7]

我國基礎教育應加快構建科學的職業生涯教育課程體系。科學的課程體系要符合中國小生身心發展規律且能夠因地因時地對教育資源合理整合,讓學生了解自我、認識世界,將知識與職業技能結合。

增加實踐環節。學校可以採用“引進來、走出去”的模式,經常組織以職業體驗為主題的活動,如邀請相關人物進行主題講演、職業模擬、職業知識競賽等。同時要為學生設置實地體驗工廠、農田、公司等機會,全方位地幫助其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並提高其能力。[8]

同時建設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立足長遠,儘快建立職業生涯教育教師培訓機制,在高等教育中設置職業生涯教育專業,建設良好的師資補充渠道,使專門的教師進入中國小。

4.家庭轉變教育觀念,主動參與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並形成基本人生態度和觀念的重要場所,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有巨大影響。父母在主動轉變觀念正確認知職業生涯教育基礎上,更應學習相應的科學知識。主動引導孩子瞭解、欣賞自己,正確認識孩子成長軌跡。同時家庭積極配合學校及社會的職業生涯教育內容,與學校及社會進行有效溝通,比如可以成立社區家庭教育協會等。

5.學生增強職業意識

個人作為自己人生髮展的重要參與者,雖在基礎教育階段有獨特身心發展規律,但外界環境充分努力的同時,應該主動不斷了解職業生涯教育的內涵和外延,積極學習相關技能,主動設計並不斷完善適合自己的、可實施的職業生涯規劃,為自己的人生奠基。

參考文獻:

[2]丁曉嵐.我國現階段職業生涯教育現狀與問題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0:37-41.

[4]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新西蘭:基礎教育階段注重生涯教育[J]中國小德育,2013,9:93.

[7]於珍.中國小職業生涯教育:來自美國的經驗與啟示[J]外國中國小教育,2008(3).

[8]王獻玲.基礎教育階段函待實施職業生涯教育[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5,1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