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國小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基礎考點複習題

導語:備考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考生要注意考點的針對性複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提供的國小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基礎考點複習題,大家可以參考練習,更多習題練習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國小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基礎考點複習題

  單項選擇題

1.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要求把課程改革建立在腦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和(  )研究的基礎之上,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開發的着眼點和目標。

A.課程學

B.社會科學

C.教育學

D.教育心理學

參考答案】C。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要求把課程改革建立在腦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學研究的基礎之上,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開發的着眼點和目標。

2.體育課上,小剛和小明因為好奇將李老師拿來的擴音器弄壞了,李老師看到後並沒有直接批評他們,而是給他們講解了擴音器的原理,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以後才進行處理。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特點。

A.複雜性

B.示範性

C.創造性

D.長期性

【參考答案】C。教育機智可以用四個詞語概括:因勢利導、隨機應變、掌握分寸、對症下藥。李老師沒有因為小剛和小明弄壞擴音器而直接批評他們,而是因勢利導地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給他們講解擴音器的原理,之後才對他們弄壞擴音器這件事進行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育機智。因此,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創造性特點。

3.教師所具有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科學知識屬於(  )

A.條件性知識

B.本體性知識

C.實踐性知識

D.一般性知識

【參考答案】A。條件性知識,即認識教育對象、開展教育活動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學科知識和技能,如教育原理、心理學、教學論、學習論、班級管理、現代教育技術等。

簡答題

4.簡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的教材觀。

【參考答案】(1)“教學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這裏有兩層含義:①教學在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它決定着兒童的發展,決定着發展的內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動的特點。②教學創造着最近發展區。教學應適應學生的現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發揮教學對發展的主導作用。

(2)它的提出説明了兒童發展的可能性,其意義在於:指導教育者不應只看到兒童今天已達到的發展水平,還應看到仍處於形成的狀態,正在發展的過程。所以,維果茨基強調教學不能只適應發展的現有水平,還應適應最近發展區,從而走在發展的前面,最終跨越“最近發展區”而達到新的發展水平。因此,教學的最佳效果產生於“最近發展區”。

  材料分析題

5.一天午後,一羣小孩子在田間的小路上追逐着一隻蜻蜓。突然,蜻蜓猛地撞在樹幹上摔了下來。翠貞撲上去捉住了它,幾個孩子搶着要,鬧成一團。陶行知恰好從村裏走出來,見到他們在捉蜻蜓玩,便停下腳步,慈愛地撫着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麼嗎?”翠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蟲子。”“吃露水。”另一個男孩説。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着説:“吃草、吃樹葉,吃泥土!”陶行知拉着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説:“還是翠貞説得對。蜻蜓吃蟲子,蒼蠅、蚊子、水裏孑孓它都吃,你們説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陶行知從翠貞手裏取過蜻蜓,高高舉起,陽光下蜻蜓的圓眼睛一閃一閃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行知又問:“蜻蜓尾巴有什麼用,誰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裏點水。”“尾巴是指方向的。”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指着它的.尾巴説:“你們看,它的尾巴是一節一節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整方向。在它餓急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過,以後又會長出來。”接着,他將蜻蜓的頭部對着孩子們説:“它的眼睛很大,結構很複雜,有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孩子們入神地聽着,一個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撫了一下蜻蜓的尾巴。陶行知説:“孩子們,我們觀察生物,切不可將它捉來弄死。一隻蜻蜓一年可以為人類消滅成千上萬只蚊子。你們看,它在大自然中飛來飛去,多麼自在,多麼活潑!”

請運用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分析上述材料。

【參考答案】(1)馬老師的做法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無意注意的條件有:①客觀條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點。包括:刺激物的強度,如一道強烈的光線;刺激物之問顯著的對比關係,如萬綠叢中一點紅;刺激物的活動和變化,如活動變化的霓虹燈、演講者抑揚頓挫的聲調;刺激物的新異性,如畫廊中新張貼的廣告等。

②主觀條件,即人本身的狀態。包括:當時的需要,如食物易引起飢餓者的注意;當時的特殊情緒狀態;當時的直接興趣;個體的知識經驗等。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探索,上課時,他們對馬老師帶來的各種教具感興趣,因而分散了注意力,就不能認真專心聽講,也就把握不住課堂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2)改進辦法:馬老師應該根據講課需要,逐步展示教具並及時收好教具。在低幼兒童的教學中,合理使用教具可以激發學生的直接興趣,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教具應該新穎直觀,能夠很好地説明問題。教師用教具時還要給予言語講解,引導學生正確觀察,避免學生只關注表面現象,忽略實際問題。